( 您的IP:18.97.14.83 )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4.4 月相 (课件 32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排课
当前位置: 初中/ 科学/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4节 月相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4.4 月相 (课件 32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2024-04-28 下载量 27 6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5-20085165
版本: 浙教版
类型: 教案、课件、素材、学案
地区: 浙江省
文件: 15.5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4 月相 .pptx 展开

这是一套《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4.4 月相 (课件 32张PPT+视频+教案+学案)》资源,包含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4 月相 .pptx、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4 月相 学案.doc、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4 月相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什么是月相.mp4、月相成因演示.mp4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4 月相 .pptx》的文档简介内容:
(共32张PPT)
第四章 地球与宇宙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4节 月 相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月相现象及成因,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及周期;了
解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科学思维:能将月相与农历日期相对应,根据信息判断月相类型;
探究实践: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结合模拟月球运动活
动,探究月相的成因,增强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观察、模拟
等方法发现月相周期性的变化,提高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态度责任:体会观察、模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保持探究宇宙的
兴趣,形成尊重事实的理念,通过我国诗歌中对月相的描述
教育,形成民族自豪感。
复习导入
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北半球各地白昼比黑夜______,在北极地区出现_________现象。
2) 全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天昼夜等长。
3)在下面四个节日中,我国黑夜最长的一天是( )
A.劳动节 B.中秋节 C.元旦 D.国庆节
北回归线

极昼
春分日 秋分日
C
新知讲解
月球和地球一样不会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
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的变化。这就是月相。
活动:
按如图方式进行实验(观察月相现象):
1)打开灯,观察者面朝灯,把一个黑球置于观察者
和灯之间;
2)分别按A→H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3)在图4-23的空心球中用白粉笔涂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
分的形状。
活动:
4)在图4-23的空心球中用白粉笔涂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分的形状。
A
B
C
D
E
F
G
H
A
新知讲解
不同月相的视效果
注意:
①观察时,应面向月球;
②左东右西。
新知讲解
一、月相
1、月相: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2)月球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
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
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点击图片可播放)
新知讲解
2、月相的成因: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点击图片可播放)
活动:
1)在图4-25的四个空白的圆中用铅笔画出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用斜线画出暗部)。
2)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新月
上弦月
下弦月
满月
3、月相变化规律:
(1)从月初到月底,月相变化依次为: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
(2)四种典型月相:
初一:新月 初七、八:上弦月
十五、六:满月 廿二、三:下弦月
新知讲解
4、特殊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
(1)新月:农历初一前后,太阳、月球、地球一直线排列,且月球位于中间位置,月球背着太阳一面朝向地球;从地球上观察到月球是暗的;
(2)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前后,日地连线与
地月连线相垂直,月球西侧被阳光照亮,从地球上
观察,西侧一半月球有月光;
地球
新月
上弦月
新知讲解
(3)满月:农历十五、六前后,太阳、月球、地球一直线排列,且地球位于中间位置,月球被太阳照亮一面朝向地球;从地球上观察到月球是明亮部分是圆亮的;
(4)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三前后,日地连
线与地月连线相垂直,月球东侧被阳光照亮,从地球
上观察,东侧一半月球有月光。
下弦月
满月
新知讲解
月 相 月相图 日月地位置 位置图 视觉形状 出现时间
新 月
上弦月
满 月
下弦月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居中)
大致成直角
不可见
半圆
亮面朝西
半圆
亮面朝东
圆形
初一
十五、六
初七、八
廿二、三
(5)月相变化规律:
新知讲解
(6)月球始终只有一面对着地球:
现象:月相虽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本身却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原因: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天。
活动:
在观察月相时我们发现,月面虽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
却没有变化,月球的一面始终朝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
的另一面(即背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你做一做模拟实验:把一枚1元的硬币平放在桌子上代表
地球,再在桌子上放一枚1角的硬币代表月球。在模拟月球绕
地球运动时,使一角硬币的1字顶端始终朝着1元硬币(如图所示)。
(1)1角硬币环绕1元硬币转一圈时,1角硬币自己转了多少圈?
(2)从地球上看月球,人们能看出月球在自己转动吗?
(3)由此可见,月球自己转动一圈的时间与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圈的时间是怎样的时间是怎样的关系?
1圈
不能
月球自转一周时间与月球公转一周时间是相同的
所以,月球始终只有一面对着地球的原因:月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新知讲解
二、月相与农历月份的确定:
1、朔望月:
(1)月相周期: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称为月相变化的周期;
(2)朔望月: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①农历月份的编制依据:朔望月;
②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③朔望月分大月和小月两种,大月30天,小月29天。
公历日期(阳历)
农历日期(阴历)
新知讲解
2、月相变化规律与传统节日的关系:
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中秋和重阳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新月;
端午(五月初五):娥眉月
中秋(八月十五):满月;
重阳(九月初九):凸月
公历
农历
注意:
①判断月相,一定要先确认农历日期,才能确定对应的月相。
②光凭公历日期,是无法确定月相的。
拓展:
4、月相变化与潮汐的关系:
潮汐就是海水上涨,早涨为潮,晚涨为汐,通称涨潮。其成因是因为海水受到太阳和月亮的共同引力(以月亮引力为主)。
每逢农历初一(朔)、十五(望),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天体基本成一直线。这时太阳引潮力最大程度地加强了月球引潮力,使海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潮差最大,称为“大潮”。
每逢农历初八(上弦)、廿三(下弦),太阳、
月球和地球三个天体的位置近似成直角分布。这
时太阳引潮力最大程度地削弱了月球的引潮力,
使海水涨得不高,落得不低,潮差最小,称为
“小潮”。
阅读: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产
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从钱塘
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
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
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钱江观潮最著名的有一线潮、十字潮、
回头潮。
钱江潮
钱江潮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相是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的表现
C.“月有阴晴圆缺”,说明天气条件的不同产生了月相变化
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D
课堂练习
2、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
课堂练习
3、读图,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4、202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当晚的月相是(  )
A.甲、A B.丙、D C.乙、D D.丁、B
C
课堂练习
5、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有规律地变动(如图所示)。
(1)在位置1时,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相是   。
(2)从位置1到位置2,月相变化刚好经历了一个周期。这个周期表示   (填“农历”或“公历”)一个月。
新月
农历
课堂练习
6、读图回答:
(1)绘制出新月的月相图为________。
(2)中秋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是图中的________。
(3)小明说月球在A处时看到了新月现象,小强说月球在D处时看到了满月现象,他们两人中谁的话可信?为什么?


都不可信,因为A处将看到的是满月而D处看到的应是下弦月
课堂总结
1、月相:地球上观察到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各种圆缺形态;
2、月相变化: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视形状在不断地变化着。
3、月相变化原因:
① 月球自转同时绕地球公转运动;
②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4、月相变化规律:
(1)特殊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月相变化规律: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5、我国的农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为依据制订的。一个朔望月为29天或30天。
学法指导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顺口溜” 帮助记忆
板书设计
4.4 月 相
1、月相:
月球被照亮部分的各种圆缺形态;
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视形状在不断地变化着。
原因:① 月球自转又公转 ;
② 日、地、月相对位置规律变动。
2、月相变化规律:
(1)特殊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2)月相变化规律:新月-满月-新月 周期 29.53天
朔望月(农历):初一(朔)、十五或十六(望)
一个朔望月:29天或30天。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月食和日食”相关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第4节 月相教案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