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03.36.96.73 )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 第3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排课
当前位置: 初中/ 科学/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第7节 压强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 第3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2024-04-04 下载量 30 6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5-19763025
版本: 浙教版
类型: 素材、教案、学案、课件
地区: 浙江省
文件: 19.3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3)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展开

这是一套《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 第3课时 (课件 30张PPT+视频+教案+学案)》资源,包含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3).pptx、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3)学案.doc、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3)教学设计(表格式).doc、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mp4、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有关.mp4、简易压强计的原理.mp4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3)教学设计(表格式).doc》的文档简介内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3)教学设计
课题 3.7压强(3)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7节第3课时,主要介绍液体压强。液体压强内容是对固体压强知识的延伸,既巩固固体压强,也能让学生知道不但固体产会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后续学习浮力、大气压强等做好知识铺垫,所以本课时内容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液体内部有压强;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科学思维: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能利用液体压强特点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探究实践: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归纳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进一步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态度责任:体验探究过程,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重点 液体压强的规律
难点 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并有效探究“影响液体的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1、什么是压强?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哪些?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 提出问题: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是否也会产生压强呢? 作出猜想:液体也会对支撑面产生压强。 通过实验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实验设计:(1)实验思路:液体不同于固体,液体不但有重力,还具有 的特点;所以液体应装在容器中,此时若液体会产生压强,则会使各支撑面发生形变; (2)实验方法:对容器的特殊处理:容器底部和侧壁换成 的材料,如橡皮膜等; (3)实验观察预期:橡皮膜受到压力而向 凸出。 (4)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1、研究液体对容器底部是否存在压强: 取一个底部开口的粗管;在下端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如图所示; ①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②再将水注入管内至约 2/3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现象: 说明:①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随着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实验2、研究液体对容器侧壁是否存在压强 取一个侧壁开口的粗管;在侧壁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如图所示; ①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②再将水注入管内至约 2/3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现象: 说明:①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②水对容器侧壁的压强随着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归纳与说明:一、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存在压强: 1、实验表明: (1)水对容器的底部存在压强,水的深度越大,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 原因: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对支撑面会产生压强; (2)水对容器的侧壁存在压强,水的深度越大,对容器壁的压强越大; 原因:水不仅有重力,还具有流动性,所以水对束缚其流动的侧壁会产生压强; 2、大量实验表明: (1)所有的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液体对底部和侧壁的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视频: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讨论交流: 向如图所示装置中加入水,发现A、B、C三孔中流出的水时情况不同,其中C点喷出的水又急又远,而A点喷出的水最缓最近。试解释原因。 讨论交流:液体对容器侧壁 和底部有压强,那么液体内部是否也存在压强呢? (1)游泳时,当你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有什么感觉? (2)试着将一个乒乓球慢慢压入水中,有什么感觉?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越深处压强越大二、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原因: 液体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内部压强的测定: (1)仪器:简易压强计;(附视频) (2)压强计的结构:U形管、金属盒、橡皮管等 (3)原理: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内出现液面高度差;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活动:探究:1)液体内部不同深度的压强是否相同? 2)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同? 3)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实验思路: 本实验通过观察 大小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里采用的是 法; 研究不同因素对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时,应采用 法; (1)研究同一深度的液体压强是否相同时, 应控制 不变,改变 ; (2)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时, 应控制 不变,改变 ;实验步骤: 1)观察压强计的结构。用大拇指轻压橡皮膜,观察液面变化情况。 2)将水倒入容器中约4/5,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水中离液面5厘米,橡皮膜的朝向朝上,把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记录下来,填入表中。 3)保持橡皮膜的朝向朝上方向,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观察记录两侧液面高度差。 4)将容器的水换成食盐水,重复步骤2、3现象和分析: (1)轻压橡皮膜时,U形管内出现液面高度差;压力越大,液面高度差越大; (2)金属盒浸入水中时,U形管内出现液面高度差; (3)保持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橡皮膜的朝向,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不变; (4)金属盒置于水和盐水中相同深度时,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不同;金属盒位于盐水中时,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更大些。 结论: ①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相等;相同深度时,密度越大的液体压强也越大。视频:液体压强特点实验3: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质量、容器的形状的关系方法: 如图,用一只烧杯和一只水槽,里面装有液面等高的水,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相同的深度,且橡皮膜朝向相同时,观察两管液面的高度差? (1)烧杯和水槽的形状 ; (2)烧杯和水槽内水面等高,则水的质量 ; 现象: 。 说明: 。 结论: 液体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液体的质量都无关 归纳、整理:3、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1)水和其它液体的内部都存在着压强; (2)液体内部与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与液体的质量也无关; (3)液体内部的特点: 一切液体内部都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拓展: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液gh 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h为液体的深度(液面到某处的垂直距离); (1)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 (2)容器形状为柱形时,也可用p=F/S判断液体压强大小; (3)判断液体压强大小方法: ①同密度比深度: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同深度比密度:相同深度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社会、科学、技术:深海载人潜水器 利用水的重力和流动性特点,设计实验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是否有压强通过实验操作,感知到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且越深时压强越大方法同上由水推及其他液体,说明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用所学解释相关的现象,使知识得到应用而巩固生活体验与活动,认同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到动手操作,完成,得出结论通过实验3,目的是说明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和液体质量多少都无关归纳整理拓展培优学法指导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所反映的科学原理正确的是( C ) A.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没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寒冬,裸露在外的自来水管会冻裂,是因水结冰后密度增大,体积增大C.人潜入水中越深胸部越有压迫感,是因为水中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D.车行驶时,车里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是因人选择了树做参照物2、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B ) A.乙最大 B.甲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3、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这个容器可能是( A ) A.A B.B C.C D.D4、如图所示,小明用如图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则下列现象中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C ) A. B.C.D.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 B.p甲>p乙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第5题图) (第6题图)6、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0相同,如右图,此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若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后,则此时两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C ) A.ρ甲>ρ乙,△H1>△H2 B.ρ甲>ρ乙,△H1<△H2 C.ρ甲<ρ乙,△H1 <△H2 D.ρ甲<ρ乙,△H1>△H2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存在压强; 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1)测定:压强计 (2)原理:金属盒处在压强,U形管内出现液面高度差 4、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相等; (4)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液体质量等无关; 5、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便于学生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第7节 压强素材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