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3 )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 第1课时 (课件 32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2023稀缺资源征集
当前位置: 初中/ 科学/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第7节 压强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 第1课时 (课件 32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2024-04-04 下载量 31 6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5-19763019
版本: 浙教版
类型: 教案、素材、课件、学案
地区: 浙江省
文件: 9.3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1).pptx 展开

这是一套《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 第1课时 (课件 32张PPT+视频+教案+学案)》资源,包含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1).pptx、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1)学案.doc、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压力作用效果实验.mp4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7压强(1).pptx》的文档简介内容:
(共32张PPT)
第三章 运动和力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7节 压 强 (1)
---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压力的概念;会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压力;了解压力
作用效果,确认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知道压强的物理含义、单位和公式及简单计算;
科学思维:运用类比方法建立压强的概念;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探究实践: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建立压强的
概念;
态度责任: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导入
1、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重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与什么因素有关?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位于物体的重心;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
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②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说一说:
海涂上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骑泥马”比赛。站在海涂上的人会陷入及膝深的海涂中,而骑在泥马上的人却不会陷下去。
(1)人陷入海涂中,说明人对海涂有力的作用,此时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人陷入海涂中时,海涂受到力的施力物体
是什么?力的大小如何?力的方向怎样?海涂
的受力面积多大?
(3)人骑在泥马上时,海涂的受力面积有多大?
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力使海涂发生了凹陷)。
施力物体是人,力的大小相当于人的重力;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海涂的受力面积相当于人的脚底。
受力面积相当于泥马底部与泥接触部分面积。
海涂受到的力属于压力
新知讲解
一、压力及其作用效果
1、压力:物体间由于挤压而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为压力;
(1)压力的产生条件:
①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间有相互的挤压;
②两物体接触时发生形变,且形变有恢复趋势。
(2)压力是一种弹力;
(3)压力的三要素:
压力的作用点:受力物体表面;
压力的方向:垂直受力物体表面且指向受力物体;
压力的大小:可由不同原因产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A
B
N
新知讲解
(3)不同情况下产生的压力:
结论:
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力;只有当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压力大小才与重力大小相等。
F压
F压=G
F压
F压=F+G
F压
F压<G
F压
F压=F
F压
F压=F-G
新知讲解
定义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方向
作用点
大小
压 力
重 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物体本身
被压的物体
压在物体表面的物体
地球
竖直向下
垂直于物体表面
物体重心
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
与质量成正比
可能与重力有关,也可能无关
(4)压力与重力的比较:
新知讲解
2、压力的受力面积:
(1)受力面积是指两个物体互相挤压时受到压力实际面积;
(2)受力面积与接触面积的区别:
接触面积是指两物体接触部分的面积,不一定受力的作用;
受力面积是指受到挤压部分的接触面积。
受力面积可能等于接触面积,也可能小于接触面积。
受力面积为A物体的底面积
A
B
受力面积为B物体的上表面面积
A
B
受力面积为红色部分底面积
A
B
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作出猜想:
实验方法: ;
(1)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关系:控制 不变,改变 的大小;
(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控制 不变,改变 的大小;
(3)观察的目标是 。
1、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2、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3、可能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4、……
受力面积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压力
压力
受力面积
受力物体表面的形变程度
讨论交流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压力的作用效果一般是通过物体形状的改变体现出来的,只要观察形变的大小就可判断作用的效果。
综合考虑原来的形状和改变后的形状,比较分析才能判断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物体形状改变是现象,不是条件,故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形状无直接关系。
方法:按图 3-86的程序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的结果,并比较各次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得出相应的结论。
分析:
(1)比较甲、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
(2)比较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一定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
现象分析
压力大小
甲 乙 丙
压力
受力面积大小
受力面积
明显
压力
受力面积
明显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归纳:
3、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压力的作用效果表示方法:
(1)相同压力,比较受力面积大小,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相同的受力面积,比较压力大小,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5、压力的作用效果可用压强表示:
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则压强大;压力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则压强小。
视频:
(点击图片播放)
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思考讨论
F1 =200N F2 = 100N
S1 = 2m2 S2 = 2m2
B
A
F1 =200N F2 = 200N
S 1 = 2m2 S2 = 3m2
A
B
方法1、相同受力面积比较压力
方法2、相同压力比较受力面积
如何比较不同物体所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如何比较两个B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换算成相同面积时的压力(或相同压力时的面积)再进行比较。
方法3、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其中, )
新知讲解
二、压强
1、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强。
2、压强的物理含义: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3、压强的计算公式:
公式变形:
F=pS
S=F/p
新知讲解
4、压强的单位:
(1)根据计算公式:
(2)科学上规定:
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 Pa。
(这是以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的名字命名的。)
(3)帕斯卡与牛顿/米2的关系:1帕斯卡=牛顿/米2 (1Pa=1N/m2)
(4)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1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1帕;1粒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20帕。
牛顿(N)
米2(m2)
单位:牛顿/米2 (N/m2)
注意:
只有压力的单位为牛顿,受力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压强的单位才是帕斯卡。单位一定要统一!
新知讲解
5、压力与压强的比较:
压 力 压 强
意义
大小
单位
定量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
水平放置时等于重力
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与压力大小有关

帕斯卡
联系
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例题讲解
例题、
质量为60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为196厘米2,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人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分析:
(1)根据 F=G=mg先求压力大小;然后再求出受力面积大小;最后根据公式 P=F/S 求压强大小。
(2)注意单位的换算,解题规范。
解:当人站立时,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人受的重力:
F=G=mg=60kg×10N/kg=600N;
地面的受力面积为两只脚的面积:
S=196cm2×2=392cm2=3.92×10-2m2
地面受到的压强为:
=1.5×104Pa
答:人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4帕。
也可写成15千帕
新知讲解
6、不同物体能承受的压强一般不同:
(1)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遭到损坏。
(2)各种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值可以从一些专门的手册中查找到,它是建筑设计师设计建筑物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阅读:
帕斯卡
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是法国
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他自幼聪颖,12岁始学
几何,即通读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并掌握了它。16岁时发
现著名的帕斯卡六边形定理:内接于一个二次曲线的六边形的
三双对边的交点共线。17岁时写成《圆锥曲线论》(1640),是
研究德札尔格射影几何工作心得的论文,包括上述定理。这些工作是自希腊阿波罗尼奥斯以来圆锥曲线论的最大进步。1642年他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为以后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 1654年他开始研究几个方面的数学问题,在无穷小分析上深入探讨了不可分原理,得出求不同曲线所围面积和重心的一般方法,并以积分学的原理解决了摆线问题,于1658年完成《论摆线》。他的论文手稿对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学有很大
帕斯卡
启发。在研究二项式系数性质时,写成《算术三角形》向巴黎科学院提交,后收入他的全集,并于1665年发表。其中给出的二项式系数展开后人称为“帕斯卡三角形”,实际它已在约1100年由中国的贾宪所知。在与费马的通信中讨论赌金分配问题,对早期概率论的发展颇有影响。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1646),写了液体平衡、空气的重量和密度等方向的论文(1651-1654)。自1655年隐居修道院,写下《思想录》(1658)等经典著作。
课堂练习
1、在下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


C
课堂练习
2、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就是压力产生的效果
B.压强是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一种力
C.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压力的大小由重力的大小决定
A
课堂练习
3、小敏利用海绵、小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 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面积的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C.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D.探究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B
课堂练习
4、如图所示,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F1=F2   B.F1>F2 C.p1=p2 D.p1>p2
A
课堂练习
5、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pA<pB B.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
B
课堂练习
6、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
(3)由   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
(4)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p丁。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
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
压力
明显
乙、丙
不明显
等于
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课堂总结
1、压力是指物体间由于挤压而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与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压力属于弹力;
3、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
4、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5、压强是用于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大,则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6、压强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公式:p=F/S,变形:F=pS或S=F/p
单位:帕斯卡(Pa)
7、计算时注意:格式规范、单位统一。
板书设计
3.7 压强(1)
1、压力:物体间由于挤压而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与受力面积
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含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公式:p=F/S → F=pS或S=F/p
单位:帕斯卡(Pa)
4、计算时注意:格式规范、单位统一。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第7节 压强教案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