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3 )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6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 (课件 34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教习网
当前位置: 初中/ 科学/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6节 透镜和视觉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6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 (课件 34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2024-03-12 下载量 34 6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5-19437482
版本: 浙教版
类型: 课件、素材、学案、教案
地区: 浙江省
文件: 14.6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6透镜和视觉(2)学案.doc 展开

这是一套《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6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 (课件 34张PPT+视频+教案+学案)》资源,包含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6透镜和视觉(2).pptx、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6透镜和视觉(2)学案.doc、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6透镜和视觉(2)教学设计(表格式).doc、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mp4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6透镜和视觉(2)学案.doc》的文档简介内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2.6透镜和视觉(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实像的概念;
2、了解凸透镜成所的像的性质;
3、了解凸透镜的一些应用;
4、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透镜镜成像
1、实像:能呈现在 上,它是由 而成的,这样的像叫做实像。
2、 的距离叫做物距(符号 ), 的距离叫做像距(符号 v)。
3、放大镜是一种焦距较小的 镜。它就是利用 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成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4、使用放大镜时,把放大镜放在被观察物体的 方,使物体在凸透镜的 以内,并通过调节放大镜与物体的 来改变放大倍数。
5、数码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 。数码照相机就是利用将景物放在离凸透镜 之外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一个清晰、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二、例题讲解
例题1、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例题2、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 A.f=10cm B.f=5cm C.f=8cm D.f=12cm
(例题2图) (例题3图)
例题3、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例题4、同学们在拍集体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  )
A.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 B.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
C.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 D.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
例题5、如图所示,小柯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光屏至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
(2)此时水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
A.5.8cm B.14.3cm C.25.5cm
(3)小科想要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景,应该把图中的光屏远离水透镜或者对水透镜   (选填”注水”或”抽水”)。
三、随堂练习:
1、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2倍焦距以外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2、如图所示是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二维码应位于摄像头的2倍焦距以外
C.拍摄过程中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她常常要做的是(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点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点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点 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点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
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
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可以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6、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如图所示(P点为二倍焦距点),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金先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如图甲所示)粗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根据操作完成下列问题:
(1)小金将测过焦距的凸透镜、蜡烛以及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欲使光屏上成一个
清晰的实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下同)凸透镜;
(2)通过调整,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后,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取下来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
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将光屏   凸透镜,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四、课后巩固:
1、如图所示,小阳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第1题图) (第2题图)
2、某项目小组为学校制作了一个校标logo投影灯,共基本原理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将透明图标上的彩色图案呈现在墙幕上。为了使投影效果最佳,下列投影灯内部结构设计敢合理的是(  )
A. B. C. D.
3、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小嘉学习光学知识后,整理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结构图,小意补全后应为(  )
A.①凸面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B.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C.①凸面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实像 D.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实像
5、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得到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以是(  )
A.10cm B.12cm C.24cm D.6cm
6、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眼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小明能正确辨认眼镜的做法是(  )
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老花镜
B.用一束平行光射入镜片时,能使折射光线发散的是近视眼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
7、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相关操作并得到了相关数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物距/cm 50 40 35 x 25 20 15
像距/cm 12.5 13.3 14 15 16.7 20 30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B.表格中x=30
C.第7次实验得到的是倒立的像 D.实验中,随着物距的减小,所得的像先变小后变大7
8、如图所示,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烛焰成正立、放大、实像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9、学习了透镜的知识以后,小明借来了爸爸的眼镜片进行探究。使太阳光经过镜片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把镜片放置在桌子上,调节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墙上出现了窗户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爸爸的镜片是凸透镜,焦距为35cm B.乙图中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乙图中成像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 D.乙图中小明将镜片上移,窗户的像将向下移动
10、乘坐轻轨时,可以直接展示手机支付宝上的乘车码。进站时只需将乘车码对准摄像头,就能快速完成检票通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检票”过程中,亮着的手机屏幕是光源 B.乘车码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虚像
C.检票机摄像头的核心元件是凸透镜 D.“检票”原理与照相机原理相同
11、如图a,蜡烛在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如果沿直径对称地切除透镜很小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半截透镜A和下半截透镜B向原主光轴位置合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图中,如果一只小飞虫恰好落在透镜上的P点,不会在光屏上留下小飞虫的影子
B.在a图中,如果蜡烛向透镜不断靠近,则所成的像一直变大
C.在b图中,A、B合拢后,所成像情况与a图相同,只是亮度变低
D.在b图中,A、B合拢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成像
12、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透明盒子底部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A.f=5cm h=10cm B.f=10cm h=12cm C.f=5cm h=12cm D.f=10cm h=6cm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20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u=6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8cm处的过程中,像变大
14、图甲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了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胶片与透镜的距离u与焦距f之间的关系是   ,要使银幕上的像更大,在放映机远离银幕时,要将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调   (填“大”或“小”)一些。白色银幕是为了   (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某位同学将如图所示的两纸筒A、B套在一起制作模型照相机。当用来看远处景物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   (选填“实”或“虚”)像;接着再看近处物体,若还想在半透明纸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纸筒A、B间的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与传统投影机相比,家用投影机因其精巧化、 实用化、娱乐化等特点受到很多家庭的青睐。如图甲是利用家用投影机播放时的情景,小科用实验室光具座模拟家用投影机的成像原理。
(1)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但位置偏上的像,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
没有处于   ;
(2)调整正确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小科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 “左”或”右”)移,
当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可模拟家用投影机的成像原理;
(3)小丽在实验时,发现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其原因可能
是    (写出一点即可)。
1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 如图甲。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   、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   移动,若用不透明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光屏上的
像   (填选项)。
A.无影响 B.像变为原来的一半 C.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 D.不成像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光屏 实际光线会聚 2、物体到凸透镜 u 像到凸透镜 v
3、 凸透镜 u < f 正立、放大 虚
4、 上 焦点 距离
5、 凸透 光屏 2倍焦距 倒立、缩小 实
二、例题讲解:
例题1、A
解析: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A.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故A正确;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③④,故B错误;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故C错误;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故D错误。故A符合题意。
例题2、C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A点发出的光在主轴上成像,那么应该为实像。因为OA 例题3、B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物距u=50cm-15cm=40cm,像距v=80cm-50cm=30cm;因为物距大于像距,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当成缩小的实像时,40cm>2f,f<30cm<2f,解得:15cm 例题4、C
解析:照相机镜头上的苍蝇肯定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以内,此时不会在底片上成像。但是由于苍蝇遮挡住部分光线,因此会使拍出来的照片亮度偏小一些。故C符合题意。
例题5、(1)照相机;能(2)B(3)注水
解析:1)据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应用是照相机;由于光路可逆,因此仅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物距u=70cm-20cm=50cm,像距v=90cm-70cm=20cm。倒立缩小的像,u>2f,即50cm>2f,得f<25cm;f<v<2f,即f<20cm<2f,得10cm<f<20cm。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面,模拟近视眼需使像成在光屏前面,可以通过减小焦距使光线更会聚的方式达到目的,所以注水。
三、随堂练习:
1、B 2、B 3、C 4、B 5、D 6、A 7、(1)靠近 (2)远离
四、课后巩固:
1、A 2、A 3、C 4、B 5、A 6、B 7、D 8、B 9、C 10、B
11、A 12、D 13、A 14、f 16、(1)同一高度 (2)左
(3)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或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或像离凸透镜太远等)
17、(1)倒立(2)右(3)左(4)上;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第6节 透镜和视觉课件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