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份文件
独家版权
资料简介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3 地球的绕日运动(1).pptx 展开
这是一套《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3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1课时(课件 33张PPT+视频+教案+学案)》资源,包含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3 地球的绕日运动(1).pptx、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3 地球的绕日运动(1)学案.doc、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3 地球的绕日运动(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地球的公转特征.mp4、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关系.mp4、正午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的关系.mp4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3 地球的绕日运动(1).pptx》的文档简介内容:(共33张PPT)
第四章 地球与宇宙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1)
---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了解地球公转运
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等地理现象;
科学思维:根据地球公转特征做模拟实验,并能收集有用的证
据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断;
探究实践:在观测杆影和读图等观察方式中,了解地球公转的基
本特征,了解知道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等地理现象;
态度责任:激发对地球和宇宙的好奇心,逐渐形成热爱科学和勇
于探索的精神。
复习回顾
1、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有 ( )
①昼夜现象 ②昼夜交替现象
③时间的差异 ④太阳东升西落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复习回顾
2、无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竖起一根杆,地面上OA 是这根杆在阳光下的影,过一段时间后,影的位置移到了 OB,如图所示,则AB箭头所指的方向是 ( )
A.东 B.南 C.西 D.北
A
复习巩固
3、如图所示的太阳光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日出东山 B.日落西山
C.夜幕深沉 D.烈日当空
A
知识回顾
4、根据图4-15回答:
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
是________ ,处在白天的是_______。
A地在_____ _(填“晨线”或“昏线”)上。
新知导入
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操场上旗杆的杆影一天中有明显的长短变化;而在一年四季中杆影也有明显的长短变化。
引起杆影一天中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引起杆影季节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
读图:
1)依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描述地球的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时,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姿态是怎样的?
自西向东
地轴倾斜,北极所指方向不变。
新知讲解
一、地球的公转
1、地球的公转:
地球不断地绕着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中心:太阳;
(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的周期: 一年(365.2422天)
(4)地球公转时的地轴:倾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视频:
地球的公转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2、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是同时进行的
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
定义 地球绕太阳运动 地球绕地轴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地轴 倾斜 倾斜
周期 一年 一天
新知讲解
3、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新知讲解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阳光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简称为太阳高度。
2、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为90 ;
太阳直斜射时,出现影子,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新知讲解
3、太阳直射点
(1)直射: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垂直照射,简称直射。
(2)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
(3)太阳直射点上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
一天中的正午,当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最大。
直射(太阳直射点)
直射(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读图:
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M的纬度是_________;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N的纬度是_______ 。
2)比较P点夏至日、冬至日太阳高度的大小。
23.5 N
23.5 S
P点:夏至日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太阳高度。
说明:同一点地点不同季节的太阳高度不同,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
新知讲解
4、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5°)。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新知讲解
5、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的。
地球上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大,冬季较小;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如北纬30°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约为83.5°,冬至日约为36.5°。
新知讲解
节气 日 期 太阳直射点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3月21日前后
赤道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9月23日前后
赤道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与重要节气关系
读图:
1)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的杆影长度是怎么变化的?
2)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的杆影长度不同,冬季的杆影比夏季的要长。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的太阳高度不同,夏季的太阳高度比冬季的要大。
结论:杆影与太阳高度关系: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视频: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关系
新知讲解
6、正午太阳高度与杆影的变化特点:
(1)一个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
一年中,同纬度位置,夏季正午的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的太阳高度小。
(2)一个地方正午的杆影长度随季节而变化:
一年中,同纬度位置,夏季正午的杆影短,冬季正午的杆影长。
(3)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也不同。
视频:正午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关系
讨论交流
1)甲、乙两图,为我国同一座建筑,夏天和冬天射入室内的阳光。哪一幅图是夏天?哪一幅图是冬天?
乙图是夏天,甲图是冬天。
夏天太阳高度大,所以阳光入室比较浅;冬天太阳高度小,所以阳光入室比较深。
2)为什么冬至日是选房的最佳时期?
冬至是一年中太阳光照射最少的日子,如果此时楼房最低层能采到阳光,一年四季整座楼均能受到阳光的照射。所以冬至是选房买房时确定阳光照射的最好时机。
讨论交流
3)观察你所在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
浙江的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一般都朝南或南偏东的。
原因:浙江属于北半球。从采光角度考虑:太阳直射点总是位于我们的南部,故朝南的房子光照充足。从通风角度考虑:浙江夏天常刮南风或东南风,冬天常刮北风或西北风,让房子座北朝南可以冬暖夏凉。
拓展:
你知道吗?
每年6月21日前后,夏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在这一天,北回归线上或以南附近的区域,比如我们广东,正午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的现象。这里也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
课堂练习
1、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B.我国东西跨经度广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C
课堂练习
2、如果你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在演示过程中,操作错误的是( )
A.俯视地球仪,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B.俯视地球仪,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C.地轴倾斜的角度一直保持66.5°不变
D.地轴指示北极星的方向不变
A
课堂练习
3、我国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D.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
C
课堂练习
4、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没有四季更替
D
课堂练习
5、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2023年10月8日在杭州举行,下列有关这一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正在从A向B运动
B.杭州白天变长,黑夜变短
C.杭州正午杆影长度越来越长
D.太阳直射点正从赤道向北回归线运动
C
课堂总结
1、地球绕着太阳的运动叫公转运动。公转周期为一年,方向为自西向东;
2、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上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
3、地球公转出现四季更替和杆影长短的变化。一年中,一个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夏季大,冬季小。因此,正午杆影长度也随季节而变化,夏季短,冬季长。事实上,同样长度的杆子,在同一天里,纬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长度也不相同。
4、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5°)。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5、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的。地球上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大,冬季较小;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板书设计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1)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昼夜长短的变化”;
5、完成教材P136探究: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和规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第四章 地球与宇宙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1)
---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了解地球公转运
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等地理现象;
科学思维:根据地球公转特征做模拟实验,并能收集有用的证
据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断;
探究实践:在观测杆影和读图等观察方式中,了解地球公转的基
本特征,了解知道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等地理现象;
态度责任:激发对地球和宇宙的好奇心,逐渐形成热爱科学和勇
于探索的精神。
复习回顾
1、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有 ( )
①昼夜现象 ②昼夜交替现象
③时间的差异 ④太阳东升西落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复习回顾
2、无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竖起一根杆,地面上OA 是这根杆在阳光下的影,过一段时间后,影的位置移到了 OB,如图所示,则AB箭头所指的方向是 ( )
A.东 B.南 C.西 D.北
A
复习巩固
3、如图所示的太阳光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日出东山 B.日落西山
C.夜幕深沉 D.烈日当空
A
知识回顾
4、根据图4-15回答:
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
是________ ,处在白天的是_______。
A地在_____ _(填“晨线”或“昏线”)上。
新知导入
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操场上旗杆的杆影一天中有明显的长短变化;而在一年四季中杆影也有明显的长短变化。
引起杆影一天中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引起杆影季节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转。
读图:
1)依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描述地球的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时,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姿态是怎样的?
自西向东
地轴倾斜,北极所指方向不变。
新知讲解
一、地球的公转
1、地球的公转:
地球不断地绕着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中心:太阳;
(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的周期: 一年(365.2422天)
(4)地球公转时的地轴:倾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视频:
地球的公转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2、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是同时进行的
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
定义 地球绕太阳运动 地球绕地轴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地轴 倾斜 倾斜
周期 一年 一天
新知讲解
3、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新知讲解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阳光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简称为太阳高度。
2、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为90 ;
太阳直斜射时,出现影子,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新知讲解
3、太阳直射点
(1)直射: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垂直照射,简称直射。
(2)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
(3)太阳直射点上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
一天中的正午,当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最大。
直射(太阳直射点)
直射(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读图:
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M的纬度是_________;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N的纬度是_______ 。
2)比较P点夏至日、冬至日太阳高度的大小。
23.5 N
23.5 S
P点:夏至日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太阳高度。
说明:同一点地点不同季节的太阳高度不同,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
新知讲解
4、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5°)。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新知讲解
5、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的。
地球上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大,冬季较小;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如北纬30°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约为83.5°,冬至日约为36.5°。
新知讲解
节气 日 期 太阳直射点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3月21日前后
赤道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9月23日前后
赤道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与重要节气关系
读图:
1)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的杆影长度是怎么变化的?
2)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的杆影长度不同,冬季的杆影比夏季的要长。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的太阳高度不同,夏季的太阳高度比冬季的要大。
结论:杆影与太阳高度关系: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视频: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关系
新知讲解
6、正午太阳高度与杆影的变化特点:
(1)一个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
一年中,同纬度位置,夏季正午的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的太阳高度小。
(2)一个地方正午的杆影长度随季节而变化:
一年中,同纬度位置,夏季正午的杆影短,冬季正午的杆影长。
(3)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也不同。
视频:正午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关系
讨论交流
1)甲、乙两图,为我国同一座建筑,夏天和冬天射入室内的阳光。哪一幅图是夏天?哪一幅图是冬天?
乙图是夏天,甲图是冬天。
夏天太阳高度大,所以阳光入室比较浅;冬天太阳高度小,所以阳光入室比较深。
2)为什么冬至日是选房的最佳时期?
冬至是一年中太阳光照射最少的日子,如果此时楼房最低层能采到阳光,一年四季整座楼均能受到阳光的照射。所以冬至是选房买房时确定阳光照射的最好时机。
讨论交流
3)观察你所在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
浙江的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一般都朝南或南偏东的。
原因:浙江属于北半球。从采光角度考虑:太阳直射点总是位于我们的南部,故朝南的房子光照充足。从通风角度考虑:浙江夏天常刮南风或东南风,冬天常刮北风或西北风,让房子座北朝南可以冬暖夏凉。
拓展:
你知道吗?
每年6月21日前后,夏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在这一天,北回归线上或以南附近的区域,比如我们广东,正午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的现象。这里也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
课堂练习
1、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B.我国东西跨经度广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C
课堂练习
2、如果你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在演示过程中,操作错误的是( )
A.俯视地球仪,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B.俯视地球仪,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C.地轴倾斜的角度一直保持66.5°不变
D.地轴指示北极星的方向不变
A
课堂练习
3、我国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D.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
C
课堂练习
4、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没有四季更替
D
课堂练习
5、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2023年10月8日在杭州举行,下列有关这一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正在从A向B运动
B.杭州白天变长,黑夜变短
C.杭州正午杆影长度越来越长
D.太阳直射点正从赤道向北回归线运动
C
课堂总结
1、地球绕着太阳的运动叫公转运动。公转周期为一年,方向为自西向东;
2、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上是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
3、地球公转出现四季更替和杆影长短的变化。一年中,一个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夏季大,冬季小。因此,正午杆影长度也随季节而变化,夏季短,冬季长。事实上,同样长度的杆子,在同一天里,纬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长度也不相同。
4、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5°)。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5、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的。地球上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大,冬季较小;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板书设计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1)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昼夜长短的变化”;
5、完成教材P136探究: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和规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