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3 )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4.2地球的自转 (课件 38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排课
当前位置: 初中/ 科学/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2节 地球的自转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4.2地球的自转 (课件 38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2024-04-18 下载量 32 6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5-19955496
版本: 浙教版
类型: 教案、课件、素材、学案
地区: 浙江省
文件: 22.4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2 地球的自转.pptx 展开

这是一套《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4.2地球的自转 (课件 38张PPT+视频+教案+学案)》资源,包含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2 地球的自转.pptx、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2 地球的自转 学案.doc、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2地球的自转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地球的自转.mp4、白天黑夜交替.mp4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4.2 地球的自转.pptx》的文档简介内容:
(共38张PPT)
第四章 地球与宇宙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地球自转方向;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
生原因,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及晨昏的判断;
科学思维:能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
的特点;理解运动的相对性,提升发现及加工信息的能力;在
实验中体会昼夜交替是一种周期性变化;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
增强空间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动力;
态度责任: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
兴趣,知道地球对生命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观念。
复习导入
1、下列关于太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嫦娥工程登月车必须配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着落
B.月球白天不能反射光,晚上能反射光
C.如果月球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多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2、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 )
A. 放风筝 B. 扔石块 C. 打雪仗 D. 游泳
D
B
复习导入
3、航天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仍能看到天上的太阳,其他周围的景象应是(  )
A.一片黑夜,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B.一片黑夜,能看见星星,仍闪烁不定
C.一片明亮,无法看见星星
D.一片蓝色的天,能看见地球和星星
A
复习导入
4、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242 2天,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7.3天。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最符合事实的是(  )
A.地球的一月是月球的一年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
C.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相等
D.地球和月球白天的长度相等
B
新知导入
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有东升西落呢?
为什么白天和黑夜永远不停地在交替?
地球自转
视频: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一、地球的自转现象
1、地球的自转的证据;
(1)太阳东升西落:
每天,太阳从东边升起,向西边落下,
从地球角度观察,好像太阳绕地球运动,
其实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2)昼夜交替现象:
如果地球没有自转现象,那么地球只能以
一面向着太阳,这样地球就会一直是一半是白
天,一半是黑夜。
新知讲解
(3)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如果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
连续曝光照相,你就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
动轨迹的照片。这种现象说明地球是转动的。
(4)水槽的下水口易形成旋涡状:
当水槽中有较多水时,打开底部的出水口,
水会旋转着向下流动。这种现象跟地球自转和重力
有关,水受到重力的影响,受一个向下的力作用,同时,
水又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受一个水平方向的力作用,
根据力的合成原理,水实际上就受到一个斜向的力作用,
所以就产生了漩涡。
演示:
地球的自转运动
(1)将地球仪底座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让地球仪上的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即指北)。
(3)左手扶稳地球仪底座,右手向身体外侧方向拨动地球仪的球体部分。
(4)在转动地球仪的同时,分别从北极、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
活动:
探究“太阳的东升西落”
1)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
2) 用硬纸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3)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经线、纬线一致。
4)按由西向东方向(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方位的变化。
由于太阳离地球非常遥远,人们把 照到地球上的太阳光看成平行光。
新知讲解
5)观察并记录:
①假如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 A 位置时,你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对于观测者来说,这时正处于一天中的 时间(正午/早晨/黄昏)。
②地球旋转到B 位置时,你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对于观测者来说,这时正处于一天中的 时间(正午/早晨/黄昏)
③地球旋转到图 4-12C 位置时,你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对于观测者来说,这时正处于一天中的 时间(正午/早晨/黄昏)。
东方
早晨
正午
南方
西方
黄昏
新知讲解
6)分析与结论:
分析:
太阳方位变化的原因是 。
若以地球为参照物时:地球静止,则太阳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若以太阳为参照物时:太阳静止,则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结论:
地球自转使我们看到太阳位置在一天中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 ,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
地球的自转
自西向东
归纳:
2、地球自转的中心和方向:
(1)地球自转中心:地轴
(注:地轴是一根假想轴)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①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逆时针
②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顺时针
拓展
记忆: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右手大拇指代表北极上空,握拳后四指指尖所指方向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
讨论交流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作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证据?
河流中出现的漩涡,水流逆时针旋转;
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较严重;
龙卷风台风旋转的方向,北半球逆时针;
无风环境中,自由落体东偏现象;
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水流、气流)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偏右;
……。
新知讲解
3、地球自转产生的周期:
(1)地球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约24小时);
(2)一个恒星日:23小时 56分 4秒;
一个太阳日:24小时;
(3)一天=24小时=1440分=86400秒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①一天中影子变化;
②昼夜交替。
生活现象
美国一场“超级碗”橄榄球比赛在某地下午 2时举行时,我们却要在半夜里起来观看这场比赛的电视实况转播。
这是地球自转造成昼夜现象有关
新知讲解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影子:
(1)影子的形成原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且光不能透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在物体后侧出现阴影区域;
(2)影子长短、方向变化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3)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①长短变化:长-短-长;
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是先长然后慢慢变短,
正午的时候最短,过了正午又开始慢慢变长,直到
太阳落山。
②方向变化:
从西向北再向东慢慢移动的。
欣赏:影子的变化
新知讲解
2、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地球表面一半是白昼(昼半球)另一半是黑夜(夜半球)的现象。
(点击图片播放)
讨论交流
1)假如地球是透明的,是否有昼夜现象?
2)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是都有昼夜现象?
3)假如地球是不会自转的,还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没有昼夜现象。
“透明的地球”只有白天
行星、卫星等一般有昼夜现象,但恒星自身发出可见光,没有昼夜现象。慧星大部分是透明的,没有昼夜现象。
行星、卫星等一般有昼夜现象,但恒星自身发出可见光,没有昼夜现象。慧星大部分是透明的,没有昼夜现象。
读图: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特点,说一说图中晨昏线中哪一段是晨线?哪一段是昏线?
分析:图中此时阳光走向D区域,D半球为白昼,而B半球为黑夜;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ABC线即将进入白昼,所以ABC是晨线,而CDA则是昏线。
结论:ABC是晨线,CDA是昏线。
新知讲解
(2)昼夜产生的原因:
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
②太阳光照射地球;
(3)昼夜交替的原因:
①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昼夜不断地更替的现象;
②昼夜交替原因:地球自转;
(4)晨昏线:
晨线: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昏线: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晨昏圈: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太阳光
讨论交流
行星昼夜交替周期长短差异很大,金星是243天,地球是24小时。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短,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有益的影响?
地球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表日温度变化平缓,白天温度不会太高,晚上不会太低,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拓展:
为什么要探测火星
探测火星的意义:
1、开辟、探索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空间;
2、寻找新的物质、能源与生命,获得更多
的宇宙信息与奥秘,改善人类的生存前景;
3、寻找地外生命,寻求合作,进一步提高
科技水平,甚至是飞跃。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便是火星。它的直径为地球的53%,质量是地球的10.8%,它有稀薄的大气,自转周期相似,有四季交替的气候。
讨论交流
美国一场“超级碗”橄榄球比赛在某地下午 2时举行时,我们却要在半夜里起来观看这场比赛的电视实况转播。请解释其中的科学原因。
由于地球自转,我国为东半球,美国为西半球,所以当美国为白天时,我国处于黑夜。所以美国白天的比赛,我们要半夜起来观看。
课堂练习
1、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有(  )
①昼夜现象 ②昼夜交替现象
③时间的差异 ④太阳东升西落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课堂练习
2、东京奥运会比赛期间我国人民收看比赛时,必须提前一小时打开电视。产生此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
A.地球的公转运动 B.地球的自转运动
C.两地海陆位置不同 D.两地纬度位置不同
B
课堂练习
3、下列现象能用来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看起来几乎不动
B.在北半球观测星空,各星座均围绕北极星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C.从赤道向北极方向前进,发现北极星的高度在不断增加
D.在晴朗的夜空,能看到北极星在不断地闪烁
B
课堂练习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以地球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B.图甲的A、C两地中,位于晨线上的是C
C.过6小时以后,图乙的b、d两地中处于黑夜的是b
D.在图乙中,abc是晨线
D
课堂练习
5、在科学课堂上,亮亮同学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他应该(  )
A.让赤道所在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B.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C.在演示地球公转的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
D.让地轴北端指向光源
C
课堂练习
6、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   线是晨线,   线是昏线。
(2)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   ,背向太阳的半球是   。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  交替的现象。
(4)当北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   。
ABC CDA
昼半球
夜半球
昼夜
黑夜
课堂总结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2、地球自转的证据:昼夜交替等;
3、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4、地球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
5、昼夜现象:同一时刻,地球表面一半是白昼一半是黑夜
原因:太阳照射;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
6、昼夜交替:昼夜不断地更替的现象;
原因:地球自转;
周期:24小时
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板书设计
4.2 地球的自转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地球的绕日运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