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份文件
独家版权
资料简介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1机械运动(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展开
这是一套《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1机械运动 第1课时 (课件 32张PPT+视频+教案+学案)》资源,包含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1机械运动(1).pptx、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1机械运动(1)学案.doc、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1机械运动(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审题指导.mp4、空中加油.mp4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3.1机械运动(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的文档简介内容: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3.1机械运动(1)教学设计
课题 3.1机械运动(1)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为参照物、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分类;教材首先由介绍机械运动的定义,再引出参照物的选择,然后进一步对机械运动进行深入、分类,提出匀速直线运动。本课时属于运动和力的起始内容,学生首次接触机械运动和参照物,本节内容为变速运动及后续二力平衡等内容打下基础,同时也为电流在电场中运动等内容埋下伏笔,故本节内容起着较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参照物及其作用;知道运动有类型;正确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正确判断匀速直线运动; 科学思维: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培养创造性思维;探究实践: 根据生活实际推导理论知识,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态度责任: 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 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难点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大地上,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蜗牛在小草中缓缓爬行……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 观察与讨论: (1)你是如何判断他(她)是运动着的? (2)这些人或动物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机械运动普遍存在:机械运动是较为简单的运动,普遍存在自然界中。如,水的流动、人和动物的劳作、车辆的运动等。 讨论交流:仔细比较下列两图,公路上的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3、机械运动的分类: (1)按运动路线,可将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①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的机械运动。 ②曲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线是曲线的机械运动。 一般说来,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些。 读图: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图 3-7是两车在相隔相等的时间内所处的不同位置的示意图。比较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2)直线运动的分类: 按物体运动快慢,可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类; ①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路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思考讨论:地面上的建筑物、树木、山峰它们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参考:建筑物、树木、山峰都是静止在地面上的,所以我们说它们都是静止的; 但是这些物体又都跟随地球自转同时还绕太阳公转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 ]提出新的思考:科学上怎样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怎样判断运动和静止? 请阅读教材P87。二、参照物 1、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一定要选择参照物; (2)参照物要根据实际需要和方便来选择 (3)某个物体一旦被选作参照物,那么这个物体就被假设为静止不动的; (4)以参照物为标准,观察目标物体是否有位置变化,以此来判断是运动还是静止。 (5)人们对参照物的选取往往是不自觉的,在判断时通常也不会说出参照物是什么。 讨论交流:设想你正乘坐观光电梯上楼,那么你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一切物体都可被选为参照物;但不能选择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2)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状况,一般选择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如山峰、房屋、地面等。 (3)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其运动状态的描述结果可能会不同。如站在电梯中的人,若选择电梯或电梯内的人为参照物,这个人是静止的;若选择电梯外的人或房屋等为参照物,则这个人是运动的。 讨论交流: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坐着的汽车正好与另一辆汽车并排停着,当你看着边上的汽车时忽然感觉自己坐的车正在缓慢地运动,但当你向另一边窗口看出去时,又发现自己坐的车根本没有动。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运动或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时,结论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3)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只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视频:空中飞机加油讨论:空中加油时飞机都在做机械运动,站在地面上的人认为受油机是静止的,而加油机的飞行员却认为受油机是运动的,它们的说法正确吗?4、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应用实例: 阅读:手为什么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教材P88) 视频:审题指导 图片观察、分析获得机械运动的概念并利用图片分析获取运动的分类,知道什么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图片的直观性促进学生理解与记忆同样图片中获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阅读,找出相关的信息。同时暗示学生教材重视教材阅读 将参照物知识点逐步分析,促进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坐电梯中的感受,一般学生都会有这样的回顾与讨论有利于学生体验参照物的作用,以及选择不同参照物其结果也不同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理解先选择参照物再讨论物体的运动情况才有意义空中加油视频:直观感受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实例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理解、内化知识,阅读:增加知识面,促进理解、提升兴趣参照物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是难点,适时指导,降低难度、突出重点。
课堂练习 1、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D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孤帆一片日边来 C. 一行白鹭上青天 D. 霜叶红于二月花 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C ) A. 河岸上的树 B. 迎面驶来的船 C. 船舱 D. 河水 3、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人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D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都向东运动 4、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他作出判断的依据可能是( B ) A. 站台在向东运动 B. 站台在向西运动 C. 乘警在向东运动 D. 乘警在向西运动 5、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C )A. 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 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 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 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6、甲、乙、丙三人顺风骑车,但甲感到逆风,乙感觉无风,丙感到顺风,则这三人中骑车运动最快的是_____,最慢的是_____。 [参考:甲 丙]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而改变的运动。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一般选择地面或固定于地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可能也不同; 4、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5、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直线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7、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快慢不变。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便于学生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浙教版七下科学3.1机械运动(1)教学设计
课题 3.1机械运动(1)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浙教版七下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为参照物、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分类;教材首先由介绍机械运动的定义,再引出参照物的选择,然后进一步对机械运动进行深入、分类,提出匀速直线运动。本课时属于运动和力的起始内容,学生首次接触机械运动和参照物,本节内容为变速运动及后续二力平衡等内容打下基础,同时也为电流在电场中运动等内容埋下伏笔,故本节内容起着较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参照物及其作用;知道运动有类型;正确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正确判断匀速直线运动; 科学思维: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培养创造性思维;探究实践: 根据生活实际推导理论知识,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态度责任: 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 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难点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大地上,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蜗牛在小草中缓缓爬行……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 观察与讨论: (1)你是如何判断他(她)是运动着的? (2)这些人或动物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机械运动普遍存在:机械运动是较为简单的运动,普遍存在自然界中。如,水的流动、人和动物的劳作、车辆的运动等。 讨论交流:仔细比较下列两图,公路上的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3、机械运动的分类: (1)按运动路线,可将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①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的机械运动。 ②曲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线是曲线的机械运动。 一般说来,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些。 读图: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图 3-7是两车在相隔相等的时间内所处的不同位置的示意图。比较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2)直线运动的分类: 按物体运动快慢,可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类; ①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路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思考讨论:地面上的建筑物、树木、山峰它们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参考:建筑物、树木、山峰都是静止在地面上的,所以我们说它们都是静止的; 但是这些物体又都跟随地球自转同时还绕太阳公转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 ]提出新的思考:科学上怎样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怎样判断运动和静止? 请阅读教材P87。二、参照物 1、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一定要选择参照物; (2)参照物要根据实际需要和方便来选择 (3)某个物体一旦被选作参照物,那么这个物体就被假设为静止不动的; (4)以参照物为标准,观察目标物体是否有位置变化,以此来判断是运动还是静止。 (5)人们对参照物的选取往往是不自觉的,在判断时通常也不会说出参照物是什么。 讨论交流:设想你正乘坐观光电梯上楼,那么你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一切物体都可被选为参照物;但不能选择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2)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状况,一般选择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如山峰、房屋、地面等。 (3)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其运动状态的描述结果可能会不同。如站在电梯中的人,若选择电梯或电梯内的人为参照物,这个人是静止的;若选择电梯外的人或房屋等为参照物,则这个人是运动的。 讨论交流: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坐着的汽车正好与另一辆汽车并排停着,当你看着边上的汽车时忽然感觉自己坐的车正在缓慢地运动,但当你向另一边窗口看出去时,又发现自己坐的车根本没有动。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运动或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时,结论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3)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只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视频:空中飞机加油讨论:空中加油时飞机都在做机械运动,站在地面上的人认为受油机是静止的,而加油机的飞行员却认为受油机是运动的,它们的说法正确吗?4、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应用实例: 阅读:手为什么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教材P88) 视频:审题指导 图片观察、分析获得机械运动的概念并利用图片分析获取运动的分类,知道什么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图片的直观性促进学生理解与记忆同样图片中获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阅读,找出相关的信息。同时暗示学生教材重视教材阅读 将参照物知识点逐步分析,促进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坐电梯中的感受,一般学生都会有这样的回顾与讨论有利于学生体验参照物的作用,以及选择不同参照物其结果也不同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理解先选择参照物再讨论物体的运动情况才有意义空中加油视频:直观感受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实例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理解、内化知识,阅读:增加知识面,促进理解、提升兴趣参照物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是难点,适时指导,降低难度、突出重点。
课堂练习 1、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D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孤帆一片日边来 C. 一行白鹭上青天 D. 霜叶红于二月花 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C ) A. 河岸上的树 B. 迎面驶来的船 C. 船舱 D. 河水 3、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人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D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都向东运动 4、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他作出判断的依据可能是( B ) A. 站台在向东运动 B. 站台在向西运动 C. 乘警在向东运动 D. 乘警在向西运动 5、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C )A. 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 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 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 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6、甲、乙、丙三人顺风骑车,但甲感到逆风,乙感觉无风,丙感到顺风,则这三人中骑车运动最快的是_____,最慢的是_____。 [参考:甲 丙]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而改变的运动。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一般选择地面或固定于地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可能也不同; 4、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5、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直线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7、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快慢不变。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便于学生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