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份文件
独家版权
资料简介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5光的反射和折射(3)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展开
这是一套《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5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3课时(课件 33张PPT+视频+教案+学案)》资源,包含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5光的反射和折射(3).pptx、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5光的反射和折射(3)学案.doc、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5光的反射和折射(3)教学设计(表格式).doc、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mp4、玻璃的折射.mp4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5光的反射和折射(3)教学设计(表格式).doc》的文档简介内容: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2.5光的反射和折射(3)教学设计
课题 2.5光的反射和折射(3)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和折射》选自浙教版七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的第5节,本节内容由三部分构成: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拟用3课时完成。本课时主要介绍光的折射规律。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等内容,这都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因此本课时的知识学习难度已有所降低,所以课堂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加强知识运用的指导。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了解光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科学思维: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探究实践:通过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鼓励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出光的折射规律;态度责任: 体验探究过程和方法,形成科学探究意识,领会科学探究之路艰辛,养成尊重知识的意识和态度。
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 利用折射规律作图及解释相关现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察斜插入水中的筷子。 从从上向下看、从侧面看,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光的在水面反射了吗?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光的折射现象 1、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一般情况下,光斜射到介质表面时,既有发生反射现象,又会发生折射现象。 (2)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相同,折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光速不相同。 (3)光的折射光路图: 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 ①AO是入射光线、O是入射点、OB是反射光线; ②∠α是入射角,∠β是反射角; ③OC是折射光线; ④∠γ是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活动1、光在空气与玻璃间的折射研究 1)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半圆形玻璃上,如图,光进入玻璃中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 2)改变光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位置变化: 结论: (1)光由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在空气与玻璃表面交界处发生反射,同时发生折射; (2)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 (3)折射光线偏向法线; (4)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小于入射角。 继续活动:3)让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到半圆形玻璃上,如图,使透过玻璃再进入空气中,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 4)改变光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位置变化: 。结论: (1)光由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在玻璃与空气交界处发生反射,同时发生折射; (2)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 (3)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4)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入射角。 (附视频)活动2、光在空气与水间的折射研究 1)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如图,光进入水中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 2)改变光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位置变化: 。 结论: (1)光由空气斜射向水中时,在空气与水面交界处发生反射,同时发生折射; (2)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 (3)折射光线偏向法线; (4)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小于入射角。 (附视频)继续活动:3)让一束光从水斜射到空气中,如图,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 4)改变光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位置变化: 。 结论: (1)光由水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与空气交界处发生反射,同时发生折射; (2)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 (3)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4)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入射角。 归纳比较: 二、光的折射规律 1、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2)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2、折射与反射往往同时发生; 3、光垂直射到界面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此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三线合一。 4、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 (1)从上方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我们感到物体的位置要比实际的位置高一些,这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如,从水面看水中的鱼时,鱼的实际位置要比真实位置浅;又如清澈的河中,看起来好像比实际深度要浅些。 (2)叉鱼时,鱼叉应该朝看到的“鱼”的位置稍向下些位置叉去,才可能叉到鱼。而用激光灯照射鱼时,应该直接向看到的鱼位置照射。 讨论交流:一根筷子斜插入水中,为什么从上面向下看,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断开了,且下端的位置向上弯折。[参考: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B点的像在B′点,如图所示。所以把一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筷子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水内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 认识折射现象了解折射光线与折射角的概念活动1、动手动脑,了解光从空气到玻璃、从玻璃到空气斜射时的光路情况,实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活动2、方法与前面相似:实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分析比较,得出折射规律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学以致用。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使知识内化前后呼应,用所学解释现象。
课堂练习 1、如图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小吴画了4张图,其中错误的是( B ) A.我们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B.渔夫叉鱼 C.室内人可以看到室外的景色 D.近视眼的矫正2、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3、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B )A.光线a B.光线 b C.光线c D.光线d4、《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线碗底,远观若元,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下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 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 (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参考:E 变高]5、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他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图示是他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他还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到如下结论:(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参考:(1)反射、折射(2)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小于]6、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并在光屏上记录的AO和OB两条光线。此时入射角是 。 (2)取出玻璃砖,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为了控制变量接下的操作是 。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在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得出玻璃比水这对光的偏折能力强的结论。你认为相对折射光线OB这次记录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情况 。 [参考:(1)∠AON(2)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3)比OB远离法线]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3、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便于学生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浙教版七下科学2.5光的反射和折射(3)教学设计
课题 2.5光的反射和折射(3)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和折射》选自浙教版七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的第5节,本节内容由三部分构成: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拟用3课时完成。本课时主要介绍光的折射规律。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等内容,这都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因此本课时的知识学习难度已有所降低,所以课堂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加强知识运用的指导。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了解光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科学思维: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探究实践:通过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鼓励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出光的折射规律;态度责任: 体验探究过程和方法,形成科学探究意识,领会科学探究之路艰辛,养成尊重知识的意识和态度。
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 利用折射规律作图及解释相关现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察斜插入水中的筷子。 从从上向下看、从侧面看,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光的在水面反射了吗?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光的折射现象 1、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一般情况下,光斜射到介质表面时,既有发生反射现象,又会发生折射现象。 (2)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相同,折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光速不相同。 (3)光的折射光路图: 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 ①AO是入射光线、O是入射点、OB是反射光线; ②∠α是入射角,∠β是反射角; ③OC是折射光线; ④∠γ是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活动1、光在空气与玻璃间的折射研究 1)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半圆形玻璃上,如图,光进入玻璃中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 2)改变光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位置变化: 结论: (1)光由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在空气与玻璃表面交界处发生反射,同时发生折射; (2)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 (3)折射光线偏向法线; (4)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小于入射角。 继续活动:3)让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到半圆形玻璃上,如图,使透过玻璃再进入空气中,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 4)改变光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位置变化: 。结论: (1)光由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在玻璃与空气交界处发生反射,同时发生折射; (2)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 (3)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4)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入射角。 (附视频)活动2、光在空气与水间的折射研究 1)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如图,光进入水中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 2)改变光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位置变化: 。 结论: (1)光由空气斜射向水中时,在空气与水面交界处发生反射,同时发生折射; (2)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 (3)折射光线偏向法线; (4)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小于入射角。 (附视频)继续活动:3)让一束光从水斜射到空气中,如图,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 。 4)改变光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位置变化: 。 结论: (1)光由水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与空气交界处发生反射,同时发生折射; (2)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 (3)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4)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入射角。 归纳比较: 二、光的折射规律 1、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2)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2、折射与反射往往同时发生; 3、光垂直射到界面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此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三线合一。 4、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 (1)从上方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我们感到物体的位置要比实际的位置高一些,这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如,从水面看水中的鱼时,鱼的实际位置要比真实位置浅;又如清澈的河中,看起来好像比实际深度要浅些。 (2)叉鱼时,鱼叉应该朝看到的“鱼”的位置稍向下些位置叉去,才可能叉到鱼。而用激光灯照射鱼时,应该直接向看到的鱼位置照射。 讨论交流:一根筷子斜插入水中,为什么从上面向下看,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断开了,且下端的位置向上弯折。[参考: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B点的像在B′点,如图所示。所以把一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筷子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水内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 认识折射现象了解折射光线与折射角的概念活动1、动手动脑,了解光从空气到玻璃、从玻璃到空气斜射时的光路情况,实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活动2、方法与前面相似:实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分析比较,得出折射规律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学以致用。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使知识内化前后呼应,用所学解释现象。
课堂练习 1、如图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小吴画了4张图,其中错误的是( B ) A.我们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B.渔夫叉鱼 C.室内人可以看到室外的景色 D.近视眼的矫正2、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3、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B )A.光线a B.光线 b C.光线c D.光线d4、《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线碗底,远观若元,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下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 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 (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参考:E 变高]5、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他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图示是他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他还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到如下结论:(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参考:(1)反射、折射(2)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小于]6、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并在光屏上记录的AO和OB两条光线。此时入射角是 。 (2)取出玻璃砖,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为了控制变量接下的操作是 。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在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得出玻璃比水这对光的偏折能力强的结论。你认为相对折射光线OB这次记录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情况 。 [参考:(1)∠AON(2)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3)比OB远离法线]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3、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便于学生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