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6 )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3耳和听觉 第1课时 (课件 25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教习网
当前位置: 初中/ 科学/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3节 耳和听觉
精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3耳和听觉 第1课时 (课件 25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2024-03-03 下载量 15 6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5-19301910
版本: 浙教版
类型: 素材、课件、教案、学案
地区: 浙江省
文件: 25.1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3耳和听觉(1).pptx 展开

这是一套《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3耳和听觉 第1课时 (课件 25张PPT+视频+教案+学案)》资源,包含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3耳和听觉(1).pptx、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3耳和听觉(1)学案.doc、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3耳和听觉(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听觉的产生.mp4、耳的保健.wmv、耳的结构.wmv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2.3耳和听觉(1).pptx》的文档简介内容:
(共25张PPT)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3节 耳和听觉
---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了解听觉的形
成过程;
科学思维:认同耳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特征,学会对“耳”
的保健及对聋人的尊重与关心;
探究实践:通过读图等方式,自主获取耳结构的相关信息,
初步提升读图能力;
态度责任:学会科学保护耳,不做有损听力的事,并树立
尊重残疾人的情感。
复习巩固
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而产生的。物体的____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属于 ;
2、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一定的 , 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 不同。
4、声音是以 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5、视觉、听觉等感觉都是在 相应部位形成的。
振动
振动
声源
介质
真空
速度

大脑
新知导入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嘹亮的歌声催人奋进;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熟悉的诗句将我们带回美丽的童年。
那么,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些声音的呢?
读图:
(1)外耳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 。
(2)中耳包括 、鼓室、 和 。
(3)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认一认,说一说,耳的结构。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新知讲解
一、耳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1、耳的结构:
耳外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1)外耳:耳廓、外耳道;
(2)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3)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视频辅助:耳的结构
新知讲解
2、耳的各部分功能:
(1)外耳的集音功能:
耳廓的功能:
①收集声波;
②帮助辨别声音的来源方向。
外耳道的功能:
①将耳廓收集的声波传到中耳;
②防止外物侵入,以保护中耳,
新知讲解
(2)中耳的传音功能:
①鼓膜的功能:在声波的撞击下,产生振动;
②听小骨的功能:将鼓膜的振动传过来的声
波振动放大,并传导到内耳;
③鼓室的功能:
调节声音大小;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④咽鼓管的功能:
咽鼓管与鼓室及咽相通,主要作用是调节鼓室和外界的气压平衡,以维持鼓膜和听小骨的正常生理功能。
新知讲解
(3)内耳的感音功能:
①耳蜗:耳蜗是听觉感受器;
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
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
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
部,形成听觉。
②前庭和半规管:
半规管内有旋转感受器,前庭内有速度和位置感
受器,是一个人在静止状态下或运动中维持身体平衡
的重要器官。
新知讲解
(4)耳有平衡身体的功能:
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小贴士:
晕动病多发生于前庭器官比较敏感的人。乘车、乘船时应尽量限制头部运动,可将头靠在背椅上固定不动,以减少加速度的刺激,特别是旋转性刺激。
还可以在乘车前可服用晕车药片等,以预防晕动病。这类药物对大脑皮层有抑制作用,可阻止眩晕和呕吐。
新知讲解
耳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
新知讲解
二、听觉的形成
1、听觉的感觉器:耳蜗;
2、听觉的形成部位:大脑;
3、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
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
视频辅助:听觉的形成过程
新知讲解
4、听觉的衰退:
(1)听觉的灵敏程度与年龄有关;
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不灵敏。
(2)提高听力辅助仪器:
助听器能帮助很多听觉不灵敏的人提高听力。
(3)失聪:
有些人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分受了损伤,那么,即使用助听器也很难再听到声音了。人们把这种状况叫做失聪。
视频辅助:耳的保健
讨论交流
1)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谈谈引起听觉障碍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捂紧双耳或张嘴,这是为什么?
根据听觉形成过程可知,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听觉都将会受到影响。引起听觉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引起听力下降,称为传导性耳聋;另一种是由于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听力下降或丧失,称为神经性耳聋。
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捂紧双耳或张嘴,这是为了防止强烈的振动传到鼓膜,把鼓膜震破。中耳经过咽鼓管连接至咽部,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维持中耳内的气压,使之与外界环境的气压相同。张开口,可以使内耳的气压与外界环境的气压相同,保护鼓膜不至于因内、外压力差太大而被震破。
新知讲解
关爱聋人世界,构建和谐社会。
课堂练习
1、下列感觉器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眼球内可形成视觉
B.耳蜗内不能形成听觉
C.舌能辨别甜、酸、苦咸
D.皮肤能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压等刺激
A
课堂练习
2、某同学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而闭上眼睛,但她仍能感觉到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和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鼓膜 D.鼓膜和听小骨
B
课堂练习
3、小王在打哈欠时,听不清或听不到老师正在讲课的内容,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
A.操演感受器对刺激的接收 B.听小骨的振动
C.鼓膜的振动 D.听觉神经传导信息
C
课堂练习
4、曾有明星通过义演来资助聋哑人装人工耳蜗,对耳和听觉产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鼓膜、听小骨、咽鼓管和鼓室组成中耳
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滑-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D.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平衡
D
课堂练习
5、请看下面耳的结构图回答:
(1)有些人晕车,与耳的   、   有关。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耳朵通过   收集声波,听觉感受器位置是   。
(3)当噪声太大时,声波会击穿   ,影响   (振动或兴奋)的传导,无法形成听觉。
前庭 半规管
耳廓
耳蜗
鼓膜
振动
课堂总结
1、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和咽鼓管;内耳包括耳蜗、半规管和前庭。
2、听觉感受器是鼓膜,听觉形成部位是大脑中的听觉中枢;
3、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
板书设计
2.3 耳和听觉(1)
1、耳: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和咽鼓管;
内耳:耳蜗、半规管和前庭。
2、听觉感受器:鼓膜
听觉形成部位:大脑
3、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脑→听觉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声音的特性和噪声污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第3节 耳和听觉素材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