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90 )
精品
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8 (范围:全册 期末测试卷3 )(含答案+答题卷)
2023稀缺资源征集
当前位置: 初中/ 科学/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期末专区
精品

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8 (范围:全册 期末测试卷3 )(含答案+答题卷)

2025-06-14 下载量 15 45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5-23191307
版本: 浙教版
类型: 试卷
地区: 浙江省
文件: 3.2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8 (范围:全册 期末测试卷3 ).docx 展开

这是一套《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8 (范围:全册 期末测试卷3 )(含答案+答题卷)》资源,包含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8 (范围:全册 期末测试卷3 ).docx、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8 参考答案.docx、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8 答题卷.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8 (范围:全册 期末测试卷3 ).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阶段性测试18
(范围:全册 期末测试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 Mg-24 S-32 N-14 F-1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关于青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殖器官的产生和发育 B.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2年左右
C.体重和身高开始逐渐停止增长 D.性意识逐渐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2.浙江地形一山七水二分田,西部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有天目山、四明山、雁荡山等著名山
脉;中部主要是金衢盆地和丘陵;东部主要是冲积平原和沿海岛屿,如杭嘉湖平原、浙
东天台山脉向海延伸形成的舟山群岛。其中主要受地球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天目山 B.金衢盆地 C.杭嘉湖平原 D.舟山群岛
3.绿豆芽是常见的食材,制作方法据《易牙遗意》记载:将绿豆冷水浸两宿……以水洒湿,
铺纸一层,置豆于纸上,以盆盖之。一日两次酒水,候芽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首先突破种皮
B.绿豆植株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C.绿豆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D.“以水洒湿”提示绿豆种子萌发需要适量水分
4.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 (俗名映山红 )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
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杜鹃花有上皮、营养、输导、机械等几种组织 D.杜鹃和杜鹃花都有多种组织和器官
5.考古研究发现,我国在8000 多年前就开始酿酒了,是世界上较早酿酒的国家之一。酿造
酒、醋等都离不开微生物。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单细胞生物 B.都用孢子进行繁殖
C.细菌都是有害的 D.细菌的细胞没有细胞核,而真菌有细胞核
6.“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下列关于节气中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7.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
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
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
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D.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8.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丁互为同位素 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9.如图所示,将一个不漏气的气球压入水中时气球的体积会变小,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
化情况是(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10.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 ml酒精和 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 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多种多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虫媒花,a、b 分别发育成果皮和种子 B.图乙雌青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C.图丙的昆虫发育与蝗虫相同 D.鸟卵的结构中,卵黄将来发育成雏鸟
12.如图甲所示是金属镓,把10℃的固态镓放入图乙的装置进行加热,水的温度恒定为50℃,
测得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丙,第8分钟时,镓已完全变成了液态,则( )
甲 乙 丙
A.镓的熔点为30℃ B.镓的熔化时间为16min
C.由实验数据可以判断镓的沸点为50℃ D.镓在熔化的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13.小科利用天平来比较水和酒精的密度大小。已知烧杯的规格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
体积的酒精和水,则图中一定能得出酒精密度比水小的是( )
14.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演示实验。下列“变多,变少”的演示实验中,涉及物态变化放热
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5.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①氯气 ;②保持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③氯化铁中铁的化合价为+3 价 。
17.生物体都能通过不同的生殖方式来繁衍后代,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图是与人类
生殖有关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的生殖细胞中,是由
男性的睾丸产生的是 (填“甲”
或“乙”)。
(2)如丙图所示:甲、乙细胞结合成受精
卵的部位是[____] 。(在[ ]填字母,在 写名称)
(3)甲、乙细胞中具有在传宗接代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该物质存在于 中。
18.小金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图像中的 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填字母);水的沸点为 ℃。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读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部位AC ;C、F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
20.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型美观,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风味较佳,
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须用科学的繁殖和需管理方法。请回答:
(1)如图是我们喜欢食用的枇杷,吃剩后吐出来的种子由 发育
而成。
(2)枇杷可用种子繁殖,而果农一般采用嫁接的方法来繁殖,砧木和接穗的 紧密
贴合,以提高成活率。
(3)平头大红袍、宝珠、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如果以平头大红袍为
砧木,以软条白沙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 。
21.土壤孕育生命,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
(1)植物能在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是因为土壤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在
实验室常采取图 (填“甲”“乙”或“丙”)的实验来验证土壤中含有无机盐。
(2)土壤在过度施肥后,容易盐碱化,而盐碱地里的植物往往难以存活,这是因为植物
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中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导致根毛无法吸收到水分。
(3)保护土壤势在必行,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保护土壤资源的是 (填字母)。
A.用工业废水灌溉土地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农业废弃膜埋入土壤 D.耕地采用轮作措施
2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符号为________,该元素的周期数为________。
(2)原子序数为12和17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由MgS、Mg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2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后人就不断研究和改进该
实验。现有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安装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往U形管中装入水(其中加有一定的NaOH,水面略低
于支管口),开始实验。
③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④将注射器活塞推到顶后,连接注射器,再次打开电源。当注射器Ⅰ中活塞停留在10mL
刻度线处,关闭电源。
⑤检验气体。
【问题讨论】
(1)实验中设置步骤③的目的是 。
(2)实验结束时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
度线 mL处。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
(4)电解水过程有如图2步骤的模拟构成(图中的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完
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 (填标号)。
24.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A、B、C、D四个培养皿内分别
放入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25粒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数日后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表,请你回答问题:
装置 A B C D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种子萌发情况 23粒 0粒 24粒 0粒
(1)对该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本实验探究了      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
的两个环境条件。
(2)对照实验    的结果判断,光照不是菜豆种子萌发的必要环境条件。
(3)实验A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原因是 ;计算实验A种子的萌发率
后判断, (选填“能”或“不能”)用于播种使用。
25.同学们观察到冬天教室窗内的玻璃上,特别容易起一层水珠(如图甲)。查阅资料发现:
水珠是因为教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蒸气刚好液化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如
果玻璃表面的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水蒸气就会液化。当教室内水汽含量为50%和80%时,
露点温度与教室内气温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乙,当教室内气温为24℃ 、水汽含量为50%时,露点温度是  ;玻璃表
面的温度为12℃时,教室窗玻璃上  (选填“易”或“不易”)出现小水珠。
(2)小明用小风扇对着玻璃吹风,玻璃上的水珠很快就消失了,其原因是    。
(3)小明发现,有一种电热镜可防止镜面起雾。结合图乙信息,说明冬天洗澡时,对电
热镜加热可以防止镜面起雾的原因:        。
26.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 ______。
(2)从实验中可知,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
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负
责运输水的是 管。
(3)纵切枝条,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说明 。
(4)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______。(选填字母)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照射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E.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
27.小科在校园里捡到一块较大的矿石,其外观呈肉红色,有明显的矿物质晶体颗粒,由此
初步判断为花岗岩,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小科同学决定通过测定该矿石的密度并与已
知矿石密度做对比来鉴定矿石种类。
【进行实验】
步骤I:测量矿石的质量
(1)如图甲为小科对托盘天平的调平操作结果,对照操作性评价表,小科和小组成员分
别进行了自评和互评,小科的得分应为     分。
操作性评价表(部分内容)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调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幅相同 天平没放在水平台上扣5分,游码没归零扣10分, 指针不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左右摆幅不同扣10分
…… …… ……
(2)如图乙为小科正确完成调平操作后的称量结果,可知矿石的质量m0应为  克。
步骤Ⅱ:测量矿石的体积
①在干燥的烧杯中加入200mL的水;
②用细线系住矿石后放入烧杯中,完全浸没后,标记此时的水位;
③用细线将矿石从水中取出;
④在量筒中装入V1毫升的水,将水倒入烧杯至标记处,量筒中的水量降至V2毫升;
(3)由此得出矿石的密度ρ=m0/(V1-V2)。
【误差分析】
(4)由上述方案得出的矿石密度ρ的测量值将偏    。小组成员经过合作交流后提
出了修改意见:利用现有材料,仅修改原操作步骤③的内容,即可解决上述误差的
问题,且矿石密度的计算公式不变。修改后的步骤③内容为     。 
【结论】改进后的测量结果与一些矿石的密度对比,证明了矿石确实为花岗岩。
四、综合题(共30分)
28.我国研发团队经过一千多天的日夜奋战,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手撕钢”,如图所示。
“手撕钢”的密度为7.9g/cm3,但厚度只有0.015mm,被誉为“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1)用“手撕钢”做的手术刀轻薄灵活,“轻”是指 小。
(选填“密度”、“质量”或“体积”)
(2)2m2“手撕钢”的质量为 g。
(3)制造“手撕钢”采用的成型技术是 (选填字母)。
A. B. C. D.
(4)将钢板轧成“手撕钢”,利用了金属的 ,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
变化”或“化学变化”)。
29.如图为“被子植物的一生”图解,请据图回答。
(1)从①→②是双子叶种子的萌发,萌发所需营养
来自于 ;②→③离不开细胞的 ,
从④→⑥必须经历 两个重要生理过程。
(2)被子植物和蜜蜂的一生都开始于______的形成。
(3)②→③过程中,若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发黄,
可能是缺少含______的无机盐。
(4)在A植株上剪取一枝条,插在土壤中,长成一株植物体,这种技术叫 ,该
生殖方式属于______生殖。
30.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
原子”。
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
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
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
而后,“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1)水分子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 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
(2)请将材料3“体积图”方框中“?”处补全: 。
(3)以下四个选项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
数的原子。其中代表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31.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
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状
内有99.8%的空间。这种新材料密度仅为3mg/cm3,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
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因为它耐磨且富有弹性,所以很多职业登山者登山时所穿的
鞋子都是气凝胶制成的。
(1)请根据你对“气凝胶”性质的理解,说出“气凝胶”的两个物理性质:______,______。
(2)气凝胶密度仅为3mg/cm3=______kg/m3。
(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9×103kg/m3)制造,耗
钢134.3t;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
质量为多少kg?(写出计算过程)
32.民以食为天,人类主要通过食用淀粉获得能量。2021年9月,中国科学家发表了利用CO2、
H2人工合成淀粉的成果。如图为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的关键步骤。
(1)淀粉[(C6H10O5)n]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淀粉是由分子构成的含碳物质,从微观角度分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性质不同,
原因是 。
(3)甲醇是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的中间物质。转化Ⅰ中CO2和H2全部合成为一种物质--
甲醇,CO2中的碳全部转化到甲醇中,消耗大气中质量为6.6gCO2,最多能生成甲醇
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实验分析表明,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基本一致。请你写出一条
该项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写出一条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期末专区试卷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