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90 )
精品
浙教七下数学6.4.1 频数与频率(课件+教案+学习任务单+大单元整体教学)
当前位置: 初中/ 数学/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6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6.4 频数与频率
精品

浙教七下数学6.4.1 频数与频率(课件+教案+学习任务单+大单元整体教学)

2025-06-03 浏览量 1285 9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3-23113532
版本: 浙教版
类型: 课件、教案、学案
地区: 全国
文件: 1.6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6.4.1 频数与频率.pptx 展开

这是一套《浙教七下数学6.4.1 频数与频率(课件+教案+学习任务单+大单元整体教学)》资源,包含6.4.1 频数与频率.pptx、6.4.1 频数与频率 学习任务单.docx、6.4.1 频数与频率 教案.docx、第6章 数据整理与分析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6.4.1 频数与频率.pptx》的文档简介内容:</br>(共24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

6.4.1 频数与频率
数据与统计图表
第六章
“—”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作业布置
06
目录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1. 理解频数的概念,会求频数。
2.了解组距、组数之间的关系,会将数据按合理的组别分组。
3.会列频数表,并能初步作出合理决策,感受数据分布的意义,发展数据观念。
知识回顾
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组成部分的具体数目.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新知讲解
从某医院去年10月份出生的20位新生婴儿体重如下(单位:kg):
4.7, 2.9, 3.2, 3.5 3.6, 4.8, 4.3, 3.6 ,3.8, 3.4, 3.4, 3.5, 2.8, 3.3, 4.0, 4.5, 3.6, 3.5, 3.7, 3.7
(1)哪个范围内新生婴儿人数最多,在哪个范围内新生婴儿人数最少?
(2)体重在3.55~3.95Kg范围内的新生儿有多少人?在4.35kg以上的
新生儿有多少人?
将数据从小到大先排序 → 制作统计表
人数最多是:
____________
人数最少是:
___________
3.15~3.55
4.75~5.15
体重在3.55~3.95Kg范围内的新生儿有6人,
在4.35kg以上的新生儿有3人
新知讲解
其中每一组的后一个边界值与前一个边界值的差叫作组距,通常各组组距相等
组距:0.4
分组后落在各小组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
频数
这种反映数据分布情况的统计表叫做频数统计表(也称 频数表 )
某医院去年10月份新生儿体重频数表
注意:频数不带单位
新知讲解
那频数表怎么制作?
1、分组首先要找出什么数,再计算什么?
2、组距哪里来?组数怎么算?
3、边界值怎么取?
新知讲解
从某医院去年10月份出生的20位新生婴儿体重如下(单位:kg):
4.7, 2.9, 3.2, 3.5
3.6, 4.8, 4.3, 3.6
3.8, 3.4, 3.4, 3.5
2.8, 3.3, 4.0, 4.5
3.6, 3.5, 3.7, 3.7
1、分组首先要找出什么数,
再计算什么?
极差 = 最大值 - 最小值
= 4.8-2.8=2kg
新知讲解
4.7, 2.9, 3.2, 3.5, 3.6, 4.8,4.3,3.6, 3.8, 3.4, 3.4,3.5, 2.8,3.3, 4.0, 4.5, 3.6, 3.5,3.7, 3.7
2、组距哪里来?
组别(kg) 人数
组距自己定
如果我把组距定为 0.4,极差为:2
组数怎么算?
(数据个数在100以内时通常按数据的多少分成5~12组)
2.8~3.2
3.2~3.6
3.6~4.0
4.0~4.4
4.4~4.8

5
0.4
2
=
=
组距
极差
组数=

新知讲解
组别(kg) 人数
3.6~4.0
极差为:2
组数怎么算?
2.8~3.2
3.2~3.6
3、边界值怎么取?
4.4~4.8
4.0~4.4
为了使数据不落在各组的边界上,在组距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把边界值取的比实际数据多一位小数
2.75~3.15
3.15~3.55
4.75~ 5.15
5
0.4
2
=
=
组距
极差
组数=
的整数部分 +1
3.55~ 3.95
3.95~ 4.35
4.35~ 4.75
列频数统计表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确定组距与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频数表。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组别
划记
频数
A
B
AB
O
9
6
2
3
20名学生血型的频数表
抽查20名学生的血型结果如下:
A, B, A, B, B, O, AB, A, A, OA, B, A, A, B, AB, O, A, B, A
有时我们可以将事物按类别进行分组,频数就是各类事物发生的次数
各组频数的总和
与什么相等?
学 生
人 数
新知讲解
研究七年级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所穿运动鞋鞋码的数据分布情况。
要求:
1.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了解本班男生、女生的身高和鞋码,获得数据。
2.将获得的四种数据(男生身高、男生鞋码、女生身高、女生鞋码)分
组,并制作频数表。
3.根据频数表,就七年级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所穿运动鞋鞋码情况作简
单分析。学校如果统一订购运动服、运动鞋,应注意哪些问题
(请与你的同伴合作完成)
合作学习
课堂练习
1.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80,若取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应是( )
A.7 B.8 C.9 D.10
2. 某校学生会成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则出现频数最多的年龄是( )
A. 4 B.14 C.13或15 D. 2
C
B
课堂练习
3. 将50个数据分成5组列出频数表,其中第一组的频数为6,第二组与第五组的频数和为20,则第三组与第四组的频数和为( )
A.20 B.24 C.26 D.31
B
3
课堂练习
5. 一个样本含有20个数据: 35,31,33,35,37,39,35,38,40,39,36,34,35,37,36,32,34,35,36, 34.
在列频数统计表时,如果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______组,32.5~34.5 这组的频数为_______
5
4
课堂练习
6. 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s跳绳的次数,并列出频数表如下:
(1)全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组距是多少 组数是多少
(3)跳绳次数在120≤x<160范围内的学生有多少
1)2+4+21+13+8+4=52(名)
2)组距是80-60=20次,组数是6.
3)跳绳次数在120≤x<160范围内的学生有13+8=21(人)
课堂总结
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 确定组距
(1)数据在100以内时,通常分成5—12组
3. 计算组数
(2)
组数=
最大值-最小值
组距
(组数小于 的最小整数)
最大值-最小值
组距
(3) 边界值比实际数据多取一位小数
4. 列频数表
列频数表的一般步骤:
板书设计
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 确定组距
(1)数据在100以内时,通常分成5—12组
3. 计算组数
(2)
组数=
最大值-最小值
组距
(组数小于 的最小整数)
最大值-最小值
组距
(3) 边界值比实际数据多取一位小数
4. 列频数表
列频数表的一般步骤:
作业布置
1、已知一组数据 10,8,6,10,8,13,11,12,10,10,7,8,12,9,11,12,9,10,11,10,那么频数是5的一组的范围是( )
A. 7.5~9.5 B. 9.5~11.5 C. 5.5~7.5 D. 11.5~13.5
2、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1,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 )组
A.10组 B. 9组 C. 8组 D. 7组
3、现有一组数据,最大值为93,最小值为22,现要把它分成6组,则下列组距中,合适的为( )
A. 9 B. 12 C. 15 D. 18
A
A
C
作业布置
4、小明将本班全体同学某次数学测试成绩制成了一频数分布表,四组组别的频数之比为4:3:7:6,且第一小组的频数为12,则小明班的学生人数为( )
A. 40 B.50 C.60 D.64
5、将 50 个数据分成五组,编成组号为~⑤的五个组,频数如下表
那么第③组的频数为_____________.
B
7
作业布置
6、为了检查前一单元的教学效果,数学老师把单元测评成绩进行整理,得到频数分布表:
(1) 完成上表;
(2) 数学老师按成绩范围分成了_______组,组距是_____.
(3) 成绩x在___________范围内的人数最多,有________人,成绩x在
60≤x<70范围内有_______人
(4)全班一共有__________人
5
10
80≤x<90
14
9
40
9
正 正
正正正
Thanks!
2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6.4 频数与频率课件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