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份文件
独家版权
资料简介 2025年小升初语文考点突破训练专题5标点、修辞辨析与运用(学生版).docx 展开
这是一套《2025年小升初语文考点突破训练(通用版)专题5标点、修辞辨析与运用(学生版+解析)》资源,包含2025年小升初语文考点突破训练专题5标点、修辞辨析与运用(学生版).docx、2025年小升初语文考点突破训练专题5标点、修辞辨析与运用(教师版).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2025年小升初语文考点突破训练专题5标点、修辞辨析与运用(学生版).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2025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考点突破练
专题5 标点、修辞辨析与运用
考点分布 考点内容 命题焦点 常考题型
标点辨析与运用 基本标点符号的用法;特殊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符号的位置规则。 命题常聚焦于易混淆标点的正确使用;标点在语境中的运用。 以选择题、填空题、修改题、简答题、仿写题主,有时也会在语段中综合考查。
修辞辨析与运用 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修辞手法的作用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的准确判断;结合语境分析作用;修辞手法的仿写运用。
一、复习策略。
1.知识梳理。
(1)标点符号。依据语文教材以及相关语法书籍,对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书名号、顿号、分号、破折号等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展开系统复习。梳理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功能,像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表停顿,冒号可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同时,着重关注易混淆标点的区别,例如顿号用于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用于句子内部一般性停顿;冒号与破折号,冒号侧重提示,破折号强调解释说明或话题转换。
(2)修辞手法。全面复习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常见修辞手法。明确每种修辞手法的定义与特征,比如比喻需有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拟人是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动作、情感等。深入理解各种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表达效果,如排比能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反问能加强语气、引发思考。
2.实践运用。
(1)标点符号。在日常阅读中,留意优秀作品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分析其作用。写作时,刻意练习对标点的准确运用,写完后仔细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标点误用、漏用等情况。还可通过改写句子来加深对标点的理解,如将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观察标点的变化。
(2)修辞手法。进行修辞手法的仿句练习,给定一个例句,依照其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进行仿写。例如,给出“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仿写出“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在写作中,积极运用修辞手法,为文章增添文采,之后与原文对比,感受表达效果的差异。
3.错题整理。
(1)标点符号。将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涉及标点符号的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详细分析错误原因,如对标点使用规则理解不清、受口语习惯影响等。针对不同的错误原因,总结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修辞手法。对于判断错误或分析作用不准确的修辞手法题目,记录在错题本上。重新分析句子,明确正确的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对比自己的错误答案,找出思维误区。
4.总结归纳。
(1)标点符号。定期总结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如引号与其他标点的搭配规律,完整引用时句末标点在引号内,部分引用时句末标点在引号外。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或表格,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易错点进行归纳整理,便于记忆。
(2)修辞手法。总结不同修辞手法在不同文体中的常见运用方式,如在散文中,比喻、拟人常用于描写景物;在议论文中,排比常用于增强论证的气势。梳理修辞手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比喻和拟人都能使表达更生动,但比喻侧重相似性,拟人侧重赋予事物人的特性。
二、答题技巧。
1.标点符号。
(1)选择题。仔细阅读每个选项中的句子,根据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逐一分析选项。对于不确定的选项,可采用排除法。比如,看到A选项“他问我:‘你喜欢看什么书’?”,发现句末问号应在引号内,所以A错误;B选项“‘快走吧!’妈妈说:‘要迟到了。’”,“说”在中间,后面应该用逗号,B错误;C选项“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省略号和“等”重复,C错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是D。
(2)填空题。分析句子的语气、停顿和逻辑关系,确定应填入的标点符号。例如“他大声喊道____我成功了____”,前半句提示说话,用冒号,后半句是喊的内容,且语气强烈,用感叹号。
(3)修改题。通读文段,凭借语感初步判断标点是否有误。再根据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细致检查。比如“你知道吗?”小红问:“明天有一场精彩的演出。”,“问”在中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2.修辞手法。
(1)选择题。对于判断使用特定修辞手法的选项,需准确识别每个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若问“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海浪愤怒地拍打着海岸”、B“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在向我们招手”、D“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庞”都是拟人,C“他的脸红得像苹果”是比喻,所以选C。对于判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选项,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的判断是否准确。
(2)简答题。首先明确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如“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先判断出是比喻,再回答作用:把漓江的水比作无瑕的翡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漓江水绿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的喜爱之情。
(3)仿写题。仔细分析例句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词性搭配等。按照“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仿写,确定用比喻手法,句式是“如果我是……我将……”,可写成“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世间的尘埃”。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024·四川凉山)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B.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理……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C.明天我们是先去图书馆呢?还是先去电影院?
D.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2.(2024·辽宁辽阳)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表示引用”的一项是( )。
A.荷兰有“欧洲花园”的美誉。
B.“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C.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D.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3.(2024·贵州毕节)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C.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他们还没看完一半。玛琪的妈妈就喊了起来:“玛琪,该上课了。”
4.(2024·江西南昌)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呢?
B.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
C.去上海,还是南京,我们暂时还没有决定?
D.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5.(2024·山东东营)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他带着对中国科学事业的执着与梦想离去,留给我们一架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C.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尝试,尝试拥有和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不断在追求,追求自由和幸福。
D.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6.(2024·四川眉山)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B.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C.“注意,和群众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警卫员回头一笑:“知道了,请主席放心。”
D.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7.(2024·广东潮州)对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体育课上,高老师喊:“立——正。”(声音的延长)
B.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补充说明)
C.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D.我最喜欢今天的天气——晴转多云。(话题的转换)
8.(2024·山东聊城)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春节、元宵节”这些传统节日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B.“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老师接着说:“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C.我实在想不起这个人在哪儿见过?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9.(2024·浙江金华)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这么大,那就妙极了!
B.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D.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10.(2024·福建宁德)“大剧场”主持稿中出现的破折号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句( )。
A.我宣布:“2024年阳光小学毕业典礼,现在开始,全体起——立!
B.我们新时代少年肩负的重任——为祖国复兴而努力!
C.我的人生格言是——永不言弃!
D.老师,是您带领我——一个懵懂的孩童踏进知识的海洋。
11.(2024·甘肃定西)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B.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C.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的语文成绩便遥遥领先。
D.这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
12.(2024·陕西渭南)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B.那么这种“偶然的机会”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C.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D.他忽然想起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3.(2024·湖南永州)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B.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C.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D.父亲说:“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14.(2024·陕西咸阳)下列语句中标点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B.“好了,”猫说:“这回够了,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饶了你。我只想你知道,我们俩现在究竟谁厉害。”
C.这个周末,老师要求我们背诵“诗仙”李白的《赠汪伦》和《望天门山》,并上网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
D.电视剥夺了孩子学习语言最重要的环节一与长辈对话,也使家长失去了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
15.(2022·安徽淮南)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同志们,扔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B.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C.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有的都是纱灯。
D.“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6.(2024·山东德州)李明同学在阅读中积累了不少好句,请帮他梳理一下,加点部分的表达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盖房呢?
B.6月25日,完成月球背面采样的嫦娥六号,带着“月球包裹”出差回家,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之旅圆满结束。
C.要过“六 一儿童节”了,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17.(2024·陕西商洛)下列选项中加点部分与例句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相同的是( )。
例:哥哥巴掌大的房间里尽是书。
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老师的教诲,有如春雨点点入地,滋润心田。
C.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就小学毕业了。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8.(2024·湖南益阳)与“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镇上的人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9.(2024·辽宁鞍山)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B.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就小学毕业了。
C.溶解糖的水变甜,溶解盐的水变咸,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
D.在家庭熏陶和个人努力之下,他成为了像父亲一样的艺术家。
20.(2024·山东青岛)下列句子的表达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小英子拿起一本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就像一匹饿狼贪婪地吞噬着猎物。
B.漫天风雪中,边防战士就像挺立着的松树。
C.全红婵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好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D.白发苍苍的贺知章回到了家乡,就像疲倦的鸟儿终于飞回了温暖的巢。
21.(2024·陕西榆林)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树叶,绿中带着一点斑驳的红,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比喻)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对偶)
C.烈日炎炎下,路旁的小草耷拉着头,一点儿精神都没有。(拟人)
D.书籍是我心灵的慰藉,是我生活的寄托。(排比)
22.(2024·陕西榆林)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把脚一跺,大地也跟着抖了三抖。
B.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C.还没等妈妈说完,乐乐就一溜烟儿跑远了。
D.中午放学,我饿得前胸贴着后背,急急忙忙地往家赶。
23.(2024·江苏宿迁)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可真热,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已经着了火。(夸张)
B.看到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中华儿女怎能不激动万分?(反问)
C.如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比喻)
D.我的歌,你飞吧,飞到松林间,飞到溪流里,飞到每一处美好的地方。(排比)
24.(2024·广东惠州)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日子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拟人)
B.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反问)
C.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
D.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比喻)
25.(2024·湖南娄底)以下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几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父母的爱像春风一般滋润着我们,父母的爱像阳光一般照耀着我们。
B.青春是正午的阳光,青春是银铃的笑声,青春是奔腾的河流。
C.青春来不得一丝懈怠,青春来不得半点马虎,青春来不得彷徨失意。
D.如果师恩是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那么父母之恩就是浩瀚无垠的汪洋大海。
26.(2024·陕西咸阳)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B.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C.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蹿下跳。
D.没有崇高理想,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27.(2024·浙江金华)对于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②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③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④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A.设问 对比 比喻 夸张 B.设问 对偶 夸张 比喻
C.反问 对比 夸张 比喻 D.反问 对偶 比喻 夸张
二、句子训练。
1.(2024·山东聊城)家乡的槐花开了,香气十分浓郁。(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4·宁夏固原)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请用加点短语所用的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4·四川巴中)他的声音好大。(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4·贵州毕节)根据提示仿写句子,让整句话构成排比句式。
离别是一首诗,将我们带入忧愁的梦境;离别是一首歌,唱出我们心中的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4·河北邯郸)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4·广东潮州)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发挥想象,写一个夸张句。
安静 喜欢 厚 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24·安徽亳州)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关注加点部分,发挥想象,运用相同的修辞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24·辽宁辽阳)在句子的不同位置加上标点,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这苹果不大好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4·河北邯郸)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体会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仿照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4·辽宁抚顺)读例句,了解例句特点,然后仿写句子。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扬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5 标点、修辞辨析与运用
考点分布 考点内容 命题焦点 常考题型
标点辨析与运用 基本标点符号的用法;特殊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符号的位置规则。 命题常聚焦于易混淆标点的正确使用;标点在语境中的运用。 以选择题、填空题、修改题、简答题、仿写题主,有时也会在语段中综合考查。
修辞辨析与运用 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修辞手法的作用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的准确判断;结合语境分析作用;修辞手法的仿写运用。
一、复习策略。
1.知识梳理。
(1)标点符号。依据语文教材以及相关语法书籍,对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书名号、顿号、分号、破折号等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展开系统复习。梳理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功能,像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表停顿,冒号可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同时,着重关注易混淆标点的区别,例如顿号用于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用于句子内部一般性停顿;冒号与破折号,冒号侧重提示,破折号强调解释说明或话题转换。
(2)修辞手法。全面复习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常见修辞手法。明确每种修辞手法的定义与特征,比如比喻需有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拟人是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动作、情感等。深入理解各种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表达效果,如排比能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反问能加强语气、引发思考。
2.实践运用。
(1)标点符号。在日常阅读中,留意优秀作品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分析其作用。写作时,刻意练习对标点的准确运用,写完后仔细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标点误用、漏用等情况。还可通过改写句子来加深对标点的理解,如将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观察标点的变化。
(2)修辞手法。进行修辞手法的仿句练习,给定一个例句,依照其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进行仿写。例如,给出“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仿写出“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在写作中,积极运用修辞手法,为文章增添文采,之后与原文对比,感受表达效果的差异。
3.错题整理。
(1)标点符号。将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涉及标点符号的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详细分析错误原因,如对标点使用规则理解不清、受口语习惯影响等。针对不同的错误原因,总结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修辞手法。对于判断错误或分析作用不准确的修辞手法题目,记录在错题本上。重新分析句子,明确正确的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对比自己的错误答案,找出思维误区。
4.总结归纳。
(1)标点符号。定期总结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如引号与其他标点的搭配规律,完整引用时句末标点在引号内,部分引用时句末标点在引号外。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或表格,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易错点进行归纳整理,便于记忆。
(2)修辞手法。总结不同修辞手法在不同文体中的常见运用方式,如在散文中,比喻、拟人常用于描写景物;在议论文中,排比常用于增强论证的气势。梳理修辞手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比喻和拟人都能使表达更生动,但比喻侧重相似性,拟人侧重赋予事物人的特性。
二、答题技巧。
1.标点符号。
(1)选择题。仔细阅读每个选项中的句子,根据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逐一分析选项。对于不确定的选项,可采用排除法。比如,看到A选项“他问我:‘你喜欢看什么书’?”,发现句末问号应在引号内,所以A错误;B选项“‘快走吧!’妈妈说:‘要迟到了。’”,“说”在中间,后面应该用逗号,B错误;C选项“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省略号和“等”重复,C错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是D。
(2)填空题。分析句子的语气、停顿和逻辑关系,确定应填入的标点符号。例如“他大声喊道____我成功了____”,前半句提示说话,用冒号,后半句是喊的内容,且语气强烈,用感叹号。
(3)修改题。通读文段,凭借语感初步判断标点是否有误。再根据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细致检查。比如“你知道吗?”小红问:“明天有一场精彩的演出。”,“问”在中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2.修辞手法。
(1)选择题。对于判断使用特定修辞手法的选项,需准确识别每个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若问“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海浪愤怒地拍打着海岸”、B“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在向我们招手”、D“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庞”都是拟人,C“他的脸红得像苹果”是比喻,所以选C。对于判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选项,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的判断是否准确。
(2)简答题。首先明确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如“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先判断出是比喻,再回答作用:把漓江的水比作无瑕的翡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漓江水绿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的喜爱之情。
(3)仿写题。仔细分析例句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词性搭配等。按照“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仿写,确定用比喻手法,句式是“如果我是……我将……”,可写成“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世间的尘埃”。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024·四川凉山)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B.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理……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C.明天我们是先去图书馆呢?还是先去电影院?
D.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2.(2024·辽宁辽阳)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表示引用”的一项是( )。
A.荷兰有“欧洲花园”的美誉。
B.“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C.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D.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3.(2024·贵州毕节)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C.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他们还没看完一半。玛琪的妈妈就喊了起来:“玛琪,该上课了。”
4.(2024·江西南昌)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呢?
B.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
C.去上海,还是南京,我们暂时还没有决定?
D.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5.(2024·山东东营)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他带着对中国科学事业的执着与梦想离去,留给我们一架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C.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尝试,尝试拥有和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不断在追求,追求自由和幸福。
D.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6.(2024·四川眉山)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B.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C.“注意,和群众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警卫员回头一笑:“知道了,请主席放心。”
D.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7.(2024·广东潮州)对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体育课上,高老师喊:“立——正。”(声音的延长)
B.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补充说明)
C.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D.我最喜欢今天的天气——晴转多云。(话题的转换)
8.(2024·山东聊城)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春节、元宵节”这些传统节日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B.“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老师接着说:“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C.我实在想不起这个人在哪儿见过?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9.(2024·浙江金华)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这么大,那就妙极了!
B.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D.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10.(2024·福建宁德)“大剧场”主持稿中出现的破折号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句( )。
A.我宣布:“2024年阳光小学毕业典礼,现在开始,全体起——立!
B.我们新时代少年肩负的重任——为祖国复兴而努力!
C.我的人生格言是——永不言弃!
D.老师,是您带领我——一个懵懂的孩童踏进知识的海洋。
11.(2024·甘肃定西)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B.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C.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的语文成绩便遥遥领先。
D.这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
12.(2024·陕西渭南)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B.那么这种“偶然的机会”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C.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D.他忽然想起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3.(2024·湖南永州)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B.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C.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D.父亲说:“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14.(2024·陕西咸阳)下列语句中标点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B.“好了,”猫说:“这回够了,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饶了你。我只想你知道,我们俩现在究竟谁厉害。”
C.这个周末,老师要求我们背诵“诗仙”李白的《赠汪伦》和《望天门山》,并上网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
D.电视剥夺了孩子学习语言最重要的环节一与长辈对话,也使家长失去了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
15.(2022·安徽淮南)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同志们,扔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B.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C.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有的都是纱灯。
D.“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6.(2024·山东德州)李明同学在阅读中积累了不少好句,请帮他梳理一下,加点部分的表达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盖房呢?
B.6月25日,完成月球背面采样的嫦娥六号,带着“月球包裹”出差回家,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之旅圆满结束。
C.要过“六 一儿童节”了,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17.(2024·陕西商洛)下列选项中加点部分与例句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相同的是( )。
例:哥哥巴掌大的房间里尽是书。
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老师的教诲,有如春雨点点入地,滋润心田。
C.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就小学毕业了。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8.(2024·湖南益阳)与“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镇上的人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9.(2024·辽宁鞍山)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B.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就小学毕业了。
C.溶解糖的水变甜,溶解盐的水变咸,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
D.在家庭熏陶和个人努力之下,他成为了像父亲一样的艺术家。
20.(2024·山东青岛)下列句子的表达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小英子拿起一本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就像一匹饿狼贪婪地吞噬着猎物。
B.漫天风雪中,边防战士就像挺立着的松树。
C.全红婵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好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D.白发苍苍的贺知章回到了家乡,就像疲倦的鸟儿终于飞回了温暖的巢。
21.(2024·陕西榆林)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树叶,绿中带着一点斑驳的红,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比喻)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对偶)
C.烈日炎炎下,路旁的小草耷拉着头,一点儿精神都没有。(拟人)
D.书籍是我心灵的慰藉,是我生活的寄托。(排比)
22.(2024·陕西榆林)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把脚一跺,大地也跟着抖了三抖。
B.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C.还没等妈妈说完,乐乐就一溜烟儿跑远了。
D.中午放学,我饿得前胸贴着后背,急急忙忙地往家赶。
23.(2024·江苏宿迁)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可真热,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已经着了火。(夸张)
B.看到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中华儿女怎能不激动万分?(反问)
C.如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比喻)
D.我的歌,你飞吧,飞到松林间,飞到溪流里,飞到每一处美好的地方。(排比)
24.(2024·广东惠州)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日子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拟人)
B.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反问)
C.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
D.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比喻)
25.(2024·湖南娄底)以下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几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父母的爱像春风一般滋润着我们,父母的爱像阳光一般照耀着我们。
B.青春是正午的阳光,青春是银铃的笑声,青春是奔腾的河流。
C.青春来不得一丝懈怠,青春来不得半点马虎,青春来不得彷徨失意。
D.如果师恩是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那么父母之恩就是浩瀚无垠的汪洋大海。
26.(2024·陕西咸阳)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B.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C.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蹿下跳。
D.没有崇高理想,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27.(2024·浙江金华)对于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②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③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④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A.设问 对比 比喻 夸张 B.设问 对偶 夸张 比喻
C.反问 对比 夸张 比喻 D.反问 对偶 比喻 夸张
二、句子训练。
1.(2024·山东聊城)家乡的槐花开了,香气十分浓郁。(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4·宁夏固原)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请用加点短语所用的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4·四川巴中)他的声音好大。(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4·贵州毕节)根据提示仿写句子,让整句话构成排比句式。
离别是一首诗,将我们带入忧愁的梦境;离别是一首歌,唱出我们心中的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4·河北邯郸)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4·广东潮州)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发挥想象,写一个夸张句。
安静 喜欢 厚 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24·安徽亳州)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关注加点部分,发挥想象,运用相同的修辞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24·辽宁辽阳)在句子的不同位置加上标点,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这苹果不大好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4·河北邯郸)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体会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仿照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4·辽宁抚顺)读例句,了解例句特点,然后仿写句子。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扬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