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份文件
独家版权
资料简介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2023--2024)专题04 积累运用--模拟分类汇编(上海专用)学生版.docx 展开
这是一套《【上海专版】部编语文小升初专题04 积累运用--2023-2024模拟分类汇编(学生版+教师版)》资源,包含统编版语文小升初(2023--2024)专题04 积累运用--模拟分类汇编(上海专用)学生版.docx、统编版语文小升初(2023--2024)专题04 积累运用--模拟分类汇编(上海专用)教师版.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统编版语文小升初(2023--2024)专题04 积累运用--模拟分类汇编(上海专用)学生版.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统编版语文小升初(2023--2024)专题04 积累运用--模拟分类汇编(上海专用)学生版
1.(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古诗词理解运用填充。
(1)在浩如烟海的古诗长河中,有一类诗以描写山水美景和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如雷震的“ , ”让我们的眼前浮现出牧童悠闲自得的画面;范成大的“ , ”则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乡村儿童学着大人种瓜忙碌的景象。
(2)小英雄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对他说:“只要你肯说出八路藏哪里,我给你糖吃,给你银子,知道吗?”可小英雄昂着头挺着胸说,他要像石灰一样“ , ”
(3)战火连连,兵荒马乱,西湖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 , ”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醉生梦死,苟且偷安。
(4)漫游在古诗的海洋中,我们常被“情”所打动,王维“”“ , ”的友情;王安石“ , ”的思乡情,都体现在诗句中。
2.(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老师常告诫我们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因此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长歌行》中的一句诗 , 。
(2)诗中有高洁的品格,当我们看到有的人历经无数磨难与考验依然“坚挺”时,会想到《竹石》中的诗句“ ,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有蓬勃的生命力,韩愈的“ ,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早春是清新、湿润的;诗中还有情谊,王维笔下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中的情感是真挚的;诗中更有美景,杨万里的“ ,树头新绿未成阴”展示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诗中还蕴含着哲理,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阐述了“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阅读时要熟读精思,每一句每一字都要认真思索,真可谓“读书须用意, 。”
3.(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根据要求在答题卡上填空。
(1)诗词景致。春有百花秋有月。韩愈用“ ,草色遥看近却无。”让我感受草木萌发的早春气息;杜牧则用“ ,水村山郭酒旗风。”把我们带入江南花红柳绿的世界。可春光易逝,正如词人王观说:“若到江南赶上春, 。”
(2)文笔有情。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感叹“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 了。”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 , 。”
(3)言之有理。《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由此可见,不同的观察角度,带来不同的观察结果。
4.(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积累运用。
诗传情。“ , ”饱含着诗人王安石思家念归的深切感情及重返政治舞台的欲望。
诗言志。“ , ”蕴含着诗人于谦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可贵品质。
诗载道。“ , ”告诉我们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奋发图强,不要等到老了空悲伤。
文修身。“ , ”提醒我们身在富裕环境,常思困难时,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没有节省。
5.(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徜徉在古诗词百花园中,赏诗中美景:《寒食》一诗中,“ , 。”两句写出了京城柳絮飞舞、落红缤纷的迷人景象;悟诗中志向:“ , 。”郑板桥借竹子表达自己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志向。
(2)画中藏有诗,诗情隐于景。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诗句呢?
, 。
(3)看到邻家兄弟为赡养父母一事而大打出手,我真想对他们说:“ , 。趁着父母健在,要及时行孝啊!”
6.(2023·上海·小升初模拟)语言积累与运用。
(1)于谦《石灰吟》中“ , ”两句诗与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别人的批评虽然听起来难受,但是实际上对自己大有裨益,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 ”。面对困难要有顽强不屈的精神,郑燮以“竹石”寓情:“ ,任尔东西南北风。”路遇重山叠水,陆游在《游山西村》里告诉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 ”。
(3)“十年树木, 。”毕业在即,我们要不忘师恩,铭记教诲。
(4)“多情自古伤离别。”诗人王维送别好友元二时说:“ , 。”而诗人高适在与好友董大分别时却没有伤感,只有宽慰,他说:“ , ?”
(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诗歌鉴赏。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具体说一说诗歌前两句描写的场景。
8.诗歌后两句描写了将士们纵情饮酒后悲壮的语言,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诗歌鉴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9.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10.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上海·小升初模拟)诗歌鉴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春夜喜雨》题目中,表达诗人情感的字是 。
12.朗读这首诗适宜用( )语气朗读。
A.激昂 B.高亢 C.赞美 D.陶醉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了一幅春雨润泽大地的画面。
B.“知时节”赋予了春雨人的生命和情感。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喜爱春雨之情。
D.“花重锦官城”中“重”的读音是chóng。
(2023·上海·小升初模拟)诗歌鉴赏。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4.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村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15.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展示的画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1.(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古诗词理解运用填充。
(1)在浩如烟海的古诗长河中,有一类诗以描写山水美景和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如雷震的“ , ”让我们的眼前浮现出牧童悠闲自得的画面;范成大的“ , ”则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乡村儿童学着大人种瓜忙碌的景象。
(2)小英雄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对他说:“只要你肯说出八路藏哪里,我给你糖吃,给你银子,知道吗?”可小英雄昂着头挺着胸说,他要像石灰一样“ , ”
(3)战火连连,兵荒马乱,西湖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 , ”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醉生梦死,苟且偷安。
(4)漫游在古诗的海洋中,我们常被“情”所打动,王维“”“ , ”的友情;王安石“ , ”的思乡情,都体现在诗句中。
2.(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老师常告诫我们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因此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长歌行》中的一句诗 , 。
(2)诗中有高洁的品格,当我们看到有的人历经无数磨难与考验依然“坚挺”时,会想到《竹石》中的诗句“ ,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有蓬勃的生命力,韩愈的“ ,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早春是清新、湿润的;诗中还有情谊,王维笔下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中的情感是真挚的;诗中更有美景,杨万里的“ ,树头新绿未成阴”展示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诗中还蕴含着哲理,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阐述了“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阅读时要熟读精思,每一句每一字都要认真思索,真可谓“读书须用意, 。”
3.(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根据要求在答题卡上填空。
(1)诗词景致。春有百花秋有月。韩愈用“ ,草色遥看近却无。”让我感受草木萌发的早春气息;杜牧则用“ ,水村山郭酒旗风。”把我们带入江南花红柳绿的世界。可春光易逝,正如词人王观说:“若到江南赶上春, 。”
(2)文笔有情。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感叹“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 了。”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 , 。”
(3)言之有理。《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由此可见,不同的观察角度,带来不同的观察结果。
4.(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积累运用。
诗传情。“ , ”饱含着诗人王安石思家念归的深切感情及重返政治舞台的欲望。
诗言志。“ , ”蕴含着诗人于谦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可贵品质。
诗载道。“ , ”告诉我们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奋发图强,不要等到老了空悲伤。
文修身。“ , ”提醒我们身在富裕环境,常思困难时,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没有节省。
5.(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徜徉在古诗词百花园中,赏诗中美景:《寒食》一诗中,“ , 。”两句写出了京城柳絮飞舞、落红缤纷的迷人景象;悟诗中志向:“ , 。”郑板桥借竹子表达自己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志向。
(2)画中藏有诗,诗情隐于景。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诗句呢?
, 。
(3)看到邻家兄弟为赡养父母一事而大打出手,我真想对他们说:“ , 。趁着父母健在,要及时行孝啊!”
6.(2023·上海·小升初模拟)语言积累与运用。
(1)于谦《石灰吟》中“ , ”两句诗与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别人的批评虽然听起来难受,但是实际上对自己大有裨益,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 ”。面对困难要有顽强不屈的精神,郑燮以“竹石”寓情:“ ,任尔东西南北风。”路遇重山叠水,陆游在《游山西村》里告诉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 ”。
(3)“十年树木, 。”毕业在即,我们要不忘师恩,铭记教诲。
(4)“多情自古伤离别。”诗人王维送别好友元二时说:“ , 。”而诗人高适在与好友董大分别时却没有伤感,只有宽慰,他说:“ , ?”
(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诗歌鉴赏。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具体说一说诗歌前两句描写的场景。
8.诗歌后两句描写了将士们纵情饮酒后悲壮的语言,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024·上海·小升初模拟)诗歌鉴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9.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10.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上海·小升初模拟)诗歌鉴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春夜喜雨》题目中,表达诗人情感的字是 。
12.朗读这首诗适宜用( )语气朗读。
A.激昂 B.高亢 C.赞美 D.陶醉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了一幅春雨润泽大地的画面。
B.“知时节”赋予了春雨人的生命和情感。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喜爱春雨之情。
D.“花重锦官城”中“重”的读音是chóng。
(2023·上海·小升初模拟)诗歌鉴赏。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4.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村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15.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展示的画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