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4 )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1 / 11
当前位置: 初中/ 语文/ 期中专区/七年级下册
普通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2025-06-19 浏览量 31 2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2-23233376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试卷
地区: 湖南省
学校: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文件: 30.6K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展开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段中加点字读音或字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刚刚结束的2025年全国两会上,“量子科技”再成热词。面对欧美量子霸权加速形成的压力,中国科技工作者以自主之力在量子计算领域力挽狂斓,科研团队通过反复咀嚼海量数据、深挖技术破绽,以锲而不舍的韧劲突破技术瓶颈。当人工智能迭起新浪潮,政策春风哺育创新沃土,中国智造终将至死不懈的誓言,化作星河斑澜的科技新篇章。
A.“咀嚼”的“嚼”读“jiáo”,“迭起”的“迭”读“dié”。
B.“哺育”的“哺”读“bǔ”,“锲而不舍”的“锲”读“qì”。
C.“力挽狂斓”的“斓”应写为“澜”,“斑澜”的“澜”应写为“斓”。
D.“至死不懈”的“懈”应写为“澥”,“韧劲”的“韧”应写为“刃”。
2.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下面有关传统节日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节,人们放鞭炮、舞龙舞狮、贴春联、拜年、给压岁钱,寓意着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吉祥平安。
B.元宵节,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C.清明节,人们扫墓、踏青、植树、插柳戴柳、荡秋千,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感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D.中秋节,人们祭月、赏月、吃月饼、饮菊花酒,寓意团圆和美满。
3.看完短视频后,小语代表学校给唐老师写了一封感谢信。下列对感谢信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感谢信尊敬的唐老师:
您好!
①感谢您在闲暇之余为我们策划并组织同学们拍摄了这样一部意义非凡的作品,②它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场视听盛宴。③通过您的作品,使我们懂得了“中国脊梁”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让我们明白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和担当。④再次感谢您对我们成长的关心与帮助。
光明中学
2025年4月2日
A.第①句“闲暇之余”用语不得体,应改为“百忙之中”。
B.第②句关联词“不仅……更……”表递进关系,应调换关联词后内容。
C.第③句缺少主语,可以删掉“通过”一词,让“您的作品”作主语。
D.感谢信的落款格式不规范,“光明中学”应改写在日期的下方。
二、名句名篇默写
4.请根据文段内容,补写出相应的古诗文。
遨游古诗天地,邂逅万千情思。我们在《春夜洛城闻笛》中体会李白(1)“ ,何人不起故园情”的缱绻乡愁;在《竹里馆》中感受王维隐居(2)“ , ”(填实际做法)的超然心境;在《晚春》中聆听韩愈“杨花榆荚无才思,(3) ”的奋进誓言;在《逢入京使》中读懂岑参(4)“ , ”的家国担当;在《木兰诗》中遥望木兰奔赴战场(5)“ , ”的巾帼豪情。
三、语言表达
5.制作小组打算为短视频《中国脊梁》拟写一则对联。下面是依据课文《说与做》为闻一多先生拟写的上联,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下联。
上联:钻古籍 研唐诗 十年沥血成巨著
下联:______
6.请根据短视频脚本,为课文《中国脊梁——邓稼先》设计结尾镜头画面和解说词。
镜头序号 画面内容 解说词(字幕)
1 (黑白胶片质感)1950年纽约港邮轮鸣笛起航,青年邓稼先西装笔挺单手扶栏立于甲板,眺望远方。泛黄信纸特写渐显:“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我学成一定回来!”(1948年赴美求学时写下) 26岁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带着最前沿的核物理知识归国。当同龄人追逐诺贝尔奖时,他选择把名字隐入戈壁黄沙——这是共和国核盾牌铸造者的初心启航。
…… …… ……
4 在罗布泊试验场一间昏暗的实验室里,邓稼先正伏案疾书,桌上堆满手写稿纸,纸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与计算痕迹。 没有计算机,就用手写出亿万次演算。他要在美苏核垄断的铁幕上,点燃属于东方的星火。
…… …… ……
结尾镜头 (1) (2)
四、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古诗,补全以下对话。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①
[清]郑燮②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③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年伯包大中丞括:敬称,即郑板桥的年伯。郑板桥的年伯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②郑燮(xiè):即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期间,山东发生特大水灾,此诗便创作于这样的背景下。③吾曹:我辈,我等。
小语:据我了解,自古以来,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人最爱以竹言情、以竹明志、以竹喻品。
小文: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诗人由竹叶声响联想到(1) ,由此我感受到诗人(2) 的情感。
小语:的确如此!(3)“ ”一句一语双关,表面写竹叶细微处皆需关照,实则暗喻诗人的心声。
小文:此外,我认为“吾曹”另有深意,表现出诗人不仅有对自我的要求,更怀有对(4) 的期许。
小语:本诗运用(5) 的手法,使自然之竹成为诗人的政治理想的载体。
小文:正是如此!“竹魂即人格”,竹子早已升华为中华文化中历久弥新的精神图腾。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潍县①署中与舍弟墨书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②其道。我虽微官,吾儿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有成,亦吾所大愿也。至于延③师傅,待同学,不可不慎。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若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④钉⑤仿字簿而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
潍县署中谕麟儿
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节选自《郑板桥集》,有删改)
【注释】①郑板桥在滩县任职,因其妻儿在兴化老家,教育儿子的责任暂托付给其弟郑墨。②以:按照。③延:延请,邀请。④川连纸:一种纸张的名称。⑤钉:装订。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 蒙乃始就学
B.亦吾所大愿也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C.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 见往事耳
D.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 睨之久而不去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
B.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
C.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
D.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1)然爱之必以其道。
(2)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
11.郑板桥的两封家书给你带来了哪些成长启示?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作答。
六、现代文阅读
小语想把下面这篇文章拍成微电影,请你担任文学顾问,参与完成任务。
圆梦
①多年前,顾成华刚踏入军营,新兵班长问他想去什么地方,顾成华脱口而出:“发射一线!”班长笑了:“人人都有发射梦想,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号手。”
②新训结束,顾成华站在队列里等候分配命令,心中充满了期待。“一线”人员名单念完了,没有他,他开始不安起来:“我会去哪儿?”
③终于,在“二线”人员名单公布时,顾成华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来接他们的是个上等兵,刚上车就给新兵们打“预防针”:身处深山老林、手机没信号……一开始,顾成华不以为意,只要能操控长剑飞天,这些根本微不足道。
④终于到了驻地。窗外,几乎看不见绿色,只有光秃秃的山和同样光秃秃的树杈。顾成华努力说服自己,导弹发射车兴许就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神秘之处等着自己呢,这样想,他也就释然了。
⑤当晚,顾成华思来想去,睡意全无。他向下铺伸长脖子问:“班长,你说我什么时候能成为一名号手,亲手发射导弹?”
⑥班长看了顾成华一眼,扭过脸去:“睡吧。”
⑦顾成华撇撇嘴,用被子闷着头,不吭声了。
⑧清晨,顾成华跟在班长后面,顺着蜿蜒的小路走向大山深处。
⑨来到“龙宫”入口处,班长停住脚步。顾成华一时没反应过来,想着即将一睹大国长剑的真容,仍满心欢喜地迈步往里走。还没走到安检机,两位岗哨把枪一横:“同志,请出示证件!”
⑩“证件?”顾成华扭过头看向班长。
“你干啥去?”
“班长你不是带我上岗吗?”
“这就是了。”班长指指门前一个哨亭,“接岗。”
安检机旁一名军士哈哈一笑,拍着顾成华的肩膀说:“你是守导弹的,不是操作导弹的。”
那天,顾成华甚至不知道是怎么上的岗,脑子里嗡嗡的。
晚上,顾成华辗转反侧,爬起来壮着胆子委屈地问:“班长,我觉得这好像不是我的第一志愿……”
没想到,班长回答得很干脆:“不是!”随后,他又意犹未尽地补了一句:“而且,你以后也很难见到发射车。”
顾成华眼前一黑,心中好似被挖掉了一块,心跳都有些紊乱。
接下来的日子,顾成华每天就立在那小小的哨亭里,除了班里换岗的战友,与他相伴的就只有无言的大山。
顾成华在日记里面写道,我被一年四季从未停歇的狂风吹凉了心,壮美的群山在我眼中变得死气沉沉,连群星闪烁的夜空也是那样单调乏味……
顾成华在一次站岗时,将想法告诉了班长,班长当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默默地仰头望着大山。
一天晚上,正准备就寝的顾成华被班长一把拉起来:“穿上大衣,跟我走!”他有些疑惑,但还是以最快速度整理好着装,跟在班长后面跑出营房。
“班长,今晚没我的岗啊!”走在熟悉的山路上,顾成华忍不住询问。
班长只轻声说了一句:“是我的岗,我已经向连队申请让你一起站这一班岗。”然后,班长加快了脚步,这让顾成华越发迷惑起来。
在落针可闻的深夜里,顾成华的感官似乎被无限放大。临近阵地时,他听到一阵细微的齿轮转动的声音。他问:“班长,你听到了吗?”
班长没有说话,指示顾成华接岗。刚刚站上哨位,顾成华的疑惑便全部解开了。
他听见背后的铁门缓缓打开,回头望去,只见巨大的工业灯泡照得“龙宫”亮如白昼,顶上的换气扇正铆足力气为“龙宫”泵入干冷清冽的空气。那一瞬间,他的心仿佛都要蹦了出来。
数辆猛士车之后,高车长剑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势缓缓驶过岗哨,发出龙吟般的轰鸣。顾成华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抬起右手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眼眶瞬间湿润了。
回营路上,班长对顾成华说:“以后要打起精神来,我们这个岗位虽然守在深山里,却是背靠大国长剑……”
高原的夜伸手不见五指,顾成华似乎能感受到班长希冀的目光。那一晚,顾成华梦到钢铁长龙穿过戈壁卷起滚滚烟尘,呼啸而起的雷霆带着白练般悠长的弹道划破天际……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2.小语在拍摄前认真梳理了文章内容,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本篇小说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主人公顾成华的一段人生成长经历。
B.开头处新兵班长笑了,是在暗示顾成华“发射一线”的竞争残酷。
C.来接他们的上等兵一上车就给战士们打预防针,用意是吓唬新兵们。
D.驻地班长直率质朴,工作细致有方法,擅长解决战士的思想问题。
E.小说以梦境结尾,表现顾成华内心的焦虑、渴望保卫祖国的急切心情。
13.小语认为“山”是拍摄中比较重要的背景,请你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山”在文中的作用。(角度参考:人物塑造、主题表现)
身处深山老林、手机没信号……
窗外,几乎看不见绿色,只有光秃秃的山和同样光秃秃的树杈。
14.拍摄微电影,需要深刻理解人物。小语将文中有关主人公顾成华的几处描写用横线标示了出来,请你据此帮助她梳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
新训结束,顾成华站在队列里等候分配命令,心中充满了期待。
顾成华眼前一黑,心中好似被挖掉了一块,心跳都有些紊乱。
顾成华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抬起右手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眼眶瞬间湿润了。
15.文章结尾部分班长对顾成华说:“以后要打起精神来,我们这个岗位虽然守在深山里,却是背靠大国长剑……”。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补全班长的未尽之言,帮助小语完善好微电影剧本。
七、名著阅读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元素,也是文学作品独特的审美表达。请围绕名著中的“色彩”进行探究,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选自《西游记》,第四回宫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文段二】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亸穗长。手执黑缨枪一杆,足踏乌皮靴一双。……行者暗笑道:“这厮真个如烧窑的一般,筑煤的无二!想必是在此处刷炭为生,怎么这等一身乌黑?”
(选自《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者收伏熊罴怪)
【文段三】他回头看了看骆驼——和他一样的难看,也一样的可爱。……他承认自己是世上最有运气的人,上天送给他三条足以换一辆洋车的活宝贝;这不是天天能遇到的事。……东方的早霞变成一片深红,头上的天显出蓝色。红霞碎开,金光一道一道地射出,横的是霞,直的是光,在天的东南角织成一部极伟大光华的蛛网:绿的田,树,野草,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翠。
(选自《骆驼祥子》,第三章)
【文段四】“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面还有一大帮人呢!快着,拿钱!我看面子,你别不知道好歹!”孙侦探的眼神非常难看了。……雪已下了寸多厚,祥子低着头走。处处洁白,只有他的身后留着些大黑脚印。
(选自《骆驼祥子》,第十一章)
【文段五】祥子真明白了:刘四,杨太太,孙侦探——并不能因为他的咒骂就得了恶报;他自己,也不能因为要强就得了好处。自己,专仗着自己,真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
……
祥子一气跑到西直门外。
一出了关厢,马上觉出空旷,树木削瘦地立在路旁,枝头连只鸟也没有。( )的树木,( )的土地,( )的房屋,都静静地立在( )的天下;从这一片( )望过去,看见那荒寒的西山。
(选自《骆驼祥子》,第二十三章)
16.下列对于色彩在作品中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孙悟空的形象以金色为主,给人以明亮的感觉,突出了他的神圣、威严和超凡的能力
B.【文段二】熊罴怪的形象以黑色为主,强调了他的贪婪、凶猛和野性,与孙悟空形成鲜明的对比。
C.【文段三】描写的是祥子从军营里逃出来,丢了车却趁乱从军营中牵走骆驼。运用了暖色调的色彩描写,烘托出祥子的喜悦心情。
D.【文段四】白茫茫大雪影射了祥子的积极向上,白雪地上的大黑脚印象征他的勤劳踏实。
17.请结合【文段五】事件及对人物和作品主题的理解,在【文段五】中五个括号内加上同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八、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是出彩的青春?
珍视亲情,细腻感受温暖会让青春更动人;珍爱生命,以敢于直面风浪会让青春更无畏;热爱生活,郑重对待并积极创造会让青春更丰富;敢于担当,以赤诚之心回应时代召唤会让青春更壮阔……
请你以“这才是出彩的青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时注意以下要求:①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或体会;②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③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2.D
3.D
4. 此夜曲中闻折柳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惟解漫天作雪飞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5.下联:斥独裁 争民主 一身傲骨谱丹心
6. 示例一:(1)画面内容:1964年罗布泊的戈壁滩上,一道炽烈的光芒刺破苍穹,蘑菇云翻涌而起。泛黄的《人民日报》头条赫然浮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解说词:这是一次让世界为之震颤的轰鸣,更是邓稼先用生命写就的传奇。
示例二:
(1)画面内容:夜空星光璀璨,现代城市万家灯火绚烂,最终定格在课文《邓稼先》的特写。
(2)解说词:他永远像星光般璀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7. 百姓疾苦(声) 爱民、忧民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为官者应心系苍生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
8.B 9.D 10.(1)然而疼爱他必须按照这样的(正确的)方法。
(2)凡是经、史、子、集(等经典书籍),你都应该广泛阅读,必须读完一种,再换另一种。 11.①家书中提到“爱之必以其道”,让我明白父母的爱不应是一味溺爱,而是教导我们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②信中强调称“某先生”“某兄”,这让我学会了在班级里尊重他人,对待他人要有礼貌。
③郑板桥叮嘱儿子帮助买不起纸笔的同学,我学会了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④家书提醒读书要“看全一种,再易他种”,不能“东抓西拉”,教会了我读书要坚持专注。
⑤家书说读书要“分门别类”摘录,这让我学会整理错题本和摘抄好词好句的好方法,有助于学业进步成长。
家书让我明白,成长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品德的修养。这就是阅读郑板桥家书带给我收获。
12.CE 13.“山”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作为战士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它既体现了军人工作条件的艰苦和生活的单调,又反衬出他们为国坚守的伟大奉献精神。作者通过反复强调“山”,表达了对这些默默奉献者的崇高敬意。(答出作者情感) 14.顾成华从怀揣“我要发射导弹”的热血青年,到经历号手梦破的打击后,最终成长为践行“我来守护长剑”使命(明白守护同样是神圣使命)的成熟战士,完成了从“小我执念”到“大我担当”的精神蜕变,变得更加坚定。 15.你看那导弹飞天时万人喝彩,可它背后是无数像咱们这样守着大山、数着星子的战士们。那帮号手的军功章上,也有咱的一半功劳呢!无论是发射导弹,还是守卫导弹,都是为祖国的军工事业做贡献,每一位在国防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无名英雄”都值得被赞美。
16.D 17.①灰色
②理由示例:灰色沉闷、压抑、没有生气,这既是冬日北平的真实色调,更是象征着祥子内心的悲观和绝望。拉了一辈子车的老马因衰老无力拉车,生活潦倒到拿不出钱给重病的小马买药,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咽气,祥子从老马悲惨遭遇中窥见自己未来,加深了他内心的绝望感。祥子找到“白房子”,得知小福子因为无法忍受屈辱已经上吊自杀,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让他的世界失去了色彩。军阀混战,世道倾轧,百姓饱受盘剥,社会环境冷漠残酷,三起三落后,祥子仍未实现买车夙愿,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18.例文:
这才是出彩的青春
青春如同一幅正在绘就的画卷,有人用浓墨重彩勾勒壮丽山河,有人用工笔细描刻画生活细节。而我认为,出彩的青春应当像一棵正在生长的树,既要扎根于亲情的沃土,又要伸展出担当的枝叶,在时代的阳光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记得那个暴雨倾盆的傍晚,我撑着伞在校门口等待迟迟未来的父亲。当看见他浑身湿透却紧紧护着怀里的保温饭盒时,我的眼眶湿润了。那一刻我明白,出彩的青春首先要懂得感受亲情的温度。就像我们班的“小作家”李想,她坚持每天记录与奶奶的对话,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里流淌着最动人的亲情。青春因懂得感恩而温暖,因珍惜陪伴而丰盈。
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山区支教活动。简陋的教室里,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让我震撼。我把自己最珍爱的《百科全书》送给了小芳,她如获至宝的样子至今难忘。这让我想起“最美大学生”张晓,她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扎根乡村教育。出彩的青春需要这样的担当,就像一棵树,只有把根系扎进需要它的土地,才能长得更加挺拔。
运动会上,我亲眼见证了什么是无畏的青春。800米决赛中,张明在最后冲刺时重重摔倒在地,但他立刻爬起来,拖着流血的双膝坚持跑完全程。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不是给第一名,而是给永不言弃的勇气。正如抗疫前线那些“00后”医护人员,他们用行动证明:青春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成功,而在于是否敢于直面挑战。
现在,我每天都会在日记本上记录自己的成长。有时是帮邻居王奶奶提菜上楼的温暖,有时是参加环保活动的收获,有时只是对一朵野花的观察。这些平凡的片段串联起来,就是属于我的出彩青春。就像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我渐渐懂得:出彩的青春不是刻意追求耀眼的光芒,而是在平凡中坚守本真,在担当中实现价值,用真诚的心对待生活,用踏实的脚步丈量时代。这样的青春,才是真正值得骄傲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