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0 )
精品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作文教师下水文
1 / 3
二一排课
当前位置: 高中/ 语文/ 高考专区/高考真题
精品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作文教师下水文

2024-07-09 浏览量 538 15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2-20799851
版本: 通用版
类型: 素材
地区: 全国
文件: 279.7K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作文教师下水文.docx 展开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作文教师下水文
01.君子坦荡荡
从书信到微信,从电报到电话,由“面对面”转变为“键对键”的人际交往模式日异月殊,但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交往原则和价值追求却终始若一。历史能将《谏逐客书》《记承天寺夜游》等名篇留给我们,不独因其文采斐然,更是因为李斯“客何负于秦哉!”的慷慨忧愤和苏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旷达洒脱皆属坦荡真诚的真性情。可见,坦荡真诚才是立世扬名的终极奥义。(是什么)
有明一代,王明阳、杨慎等大师巨匠各领风骚,张居正、于谦等忠臣良将大显神通,更有朱棣、朱由检因“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美名远扬、圈粉无数。但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岁月的长河,真正让百姓铭记在心、口口相传的,确是海瑞这样一个“南蛮”。为什么?不正是因为他对上不谄媚、对下不傲踞,万事但求坦诚相待、问心无愧吗?反观刘瑾、严嵩那群粉墨登场的元凶巨恶,不正是因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才最终被送上历史的审判台吗?由此观之,成功的人生确需坦荡真诚。(为什么)
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简单升华)大国外交需要实力、需要技巧,也需要开诚布公、坦诚相待,最忌出尔反尔、阳奉阴违。从建国之初“一边倒”拥抱苏联到70年代重返联合国,从改革开放成功入世到新时代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广结善缘、广交朋友,真诚、坦率、平等地对待域外国家,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称赞。反观西方某大国,依仗超凡实力煽风点火、搬弄是非,口碑已然一落千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坚信玩火者必自灼,失德者必自戕。
作为当代中学生,当时刻以坦荡真诚自警自省,努力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不断砥砺自己的赤子之心。(怎么办)
坦诚相待要能坚持己见。民主原则讲求“少数服从多数”,但革命导师列宁也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生活中的抉择并非全都是“一念成佛”或“一念成魔”,但既然有选择就会有博弈,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都站在了你的对面,你是不是还能坚定如初、心若磐石?我承认选对答案很重要,但是在博弈过程中,不论外界的干扰诱惑有多大,始终能以独到的眼光、过人的毅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样值得尊敬。(讲道理)
坦诚相待不能固执己见。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我们鼓励每一个人都能为自己的意见负责,并不是说要像蔡桓公那样“不听劝”,而是对自己拿不准或者存在误差的想法,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并加以修正。朱元璋虚心接受谋臣“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最终得偿所愿。反观西楚霸王项羽,他却不懂得这个道理,放任刘邦等一干人从鸿门宴上全身而退,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成就了两汉400余年的风云际会。(举例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照应标题、开头)愿我们每一个都能坦荡做人、诚实做事,活出真我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02.交天地之流,流古今之通,通宇宙之达
为了避免冲突而选择沉默,这本身就是一种冲突,只有坦诚交流,才能真正相遇。
要想真正相遇,就要交天地之流,流古今之通,通宇宙之达。
交,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激情碰撞。远古之石,击而成火,燃起文明之光,而在历史的晦明之下,李白是流光溢彩的一束。怀揣对未来的期待,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首《蜀道难》赢得了一个“谪仙人”的赞誉,也注定了他“赐金放还”的悲剧——因为仙人是不属于这个平凡的世界的。蜀道难,难的不仅仅是蜀道,还是有家难回的无奈,也是人生之路的阴晴不定,更是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割裂。而李白却能在难中,找到“道”,找到“西当太白有鸟道”,如大鹏一般,从太白的鸟道同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亦能在难中找到路,就算只是“行路难”里的歧路,他也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终在两岸猿声中,驾一叶轻舟,乘风破浪,飞跃万山!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他也在向这个世界交代自己的声音:道虽难,行则将至;路仍远,步开其程。人生,在“交”中超脱,寻找到破茧而出的力量。交是流的必要前提,流是交的理想目的,交其冲方能汇其流。
流,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厚重洞察。滔滔长江,淘尽了多少英雄?杜甫便是这浩浩江水上的一朵晶莹之涛。他本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曾经高喊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青年,在登高后,终变成了“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老人。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还是能从窗子里看到如千秋雪般厚重的历史,能从小溪中望到可以前往星辰大海的万里船。他“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洞察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留白交相流淌,浪漫与现实彷佛日月交辉,光撒人间!彷佛李白拍着杜甫的肩膀,一起眺望远方,那正是民族未来的方向!在人生机缘的交汇中,他找到了通往未来的流向。人生,在“流”中升华,具有了不尽长江的厚重。流是通的重要支撑,通是流的美好状态,流其运方能成其通。
通,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知类通达。“屈心抑志,忍尤攘诟”,这是屈原的常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是屈原的无奈,而他却高呼“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推己及人。正因为自己淋过雨,才想为别人撑起一把伞。屈原“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可与日月争光”,所以别嘲笑那些寻找光的人,因为他们争取到的光也会照耀到你。人生,在“通”中慨叹,生发出清白死直的明达。通是达的合理路径,达是通的价值追求,通其塞方能得其达。
被误解本就是表达者的宿命。如果李白被时代理解,又何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般潇洒不羁的灵魂;如果杜甫被天下理解,又何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景;如果屈原被苍生理解,又何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坚韧执着。他们的坦诚交流,流至千载,终在今天与我们真正相遇。
交流不仅仅是交谈,与人相处也不仅仅是与身边人相处。交流是我们认识自身,他人与世界的所有诉求和表达,是我们去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方法与路径。我们太渴望被理解,却忽视了交流中伴随的冲突,矛盾和误解,交流的价值就在不断的误解与理解中,寻找到那个共同的价值,“交”方能“流”。误解或许又是对一个人最好的理解,因为那可能才是你最独特的魅力。身处天地之间,你的每一次吐纳的呼吸与跌宕的心跳,都是交流,都是在告诉这个世界——我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交是流的必要前提,流是交的理想目的,交其冲方能汇其流。流是通的重要支撑,通是流的美好状态,流其运方能成其通。通是达的合理路径,达是通的价值追求,通其塞方能得其达。所以我们要交天地之流,流古今之通,通宇宙之达。
交流,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也是社会发展的转轮,更是历史前进的圭臬。中华文明,恰如江河,交流通达,汩汩奔腾,成就一个民族的源远流长。未来,这条文明之河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考真题素材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