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重庆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docx 展开
重庆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4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在晨曦的映照下,南岸区智慧城市建设正独领风骚,描绘出一幅科技与人文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这里,政府和企业zī zī不倦地追求创新,从市民的需求中汲( )取灵感,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且充满活力的数智生态系统。针对当前生态社会中普遍存在的“①生态修复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②生态规划缺乏整体性和预见性、③生态效益评价缺乏统一量化标准”等难题,南岸区委网信办牵头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针对性搭建实验场景应用,解决实践难题。
目前,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在线教育以及云端办公等领域的突破,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更为居民与日俱增地创造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建设者们丝毫没有xiè渎发展的使命,所有参与者恪( )守职责,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推动技术进步和服务优化。
1.(4分)给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加点字注音。
①zī zī 不倦
②xiè 渎
③汲 取
④恪 守
2.(3分)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骚 B.相得益彰 C.与日俱增 D.持之以恒
3.(3分)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序有误,请选出排列正确的选项(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4.(4分)请从上边文段中任选一个成语,依照所给示例,仿写两句话。
示例: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备选成语】相得益彰 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5.(8分)小文同学在阅读《朝花夕拾》和《西游记》时,做了读书笔记,请任选一题将他的批注补充完整。
《朝花夕拾》《西游记》读书笔记
(1)(4分)《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分别是① 、② (人名);我认为③ 对鲁迅的影响更大,因为④ 。
(2)(4分)《西游记》中孙悟空也有两位老师,分别是① 、② (人名);我认为③ 对孙悟空的影响更大,因为④ 。
6.(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将举办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校团委请你参与筹备工作。
任务一:拟写演讲比赛评分标准
(1)(4分)以下是校团委拟定的演讲比赛评分标准,请你补充两条。
1)演讲内容紧扣主题,观点鲜明,内容充实。
2) 。
3) 。
4)衣着端庄得体,仪态大方,表情自然。
任务二:向老师发出口头邀请
(2)(4分)校团委拟邀请你的语文老师陈老师担任评委。请你根据海报信息,向陈老师发出口头邀请。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7.(10分)按要求填空。
读《西游记》,看到心系众生的唐僧,我们会想到“①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读《红楼梦》,那远嫁和亲的探春,她是否感慨“②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读《三国演义》,我们不禁赞叹:诸葛亮为兴复汉室真是“③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读《水浒传》,看好汉之功业早已化作陈迹,我们不禁唏嘘“行人莫问当年事,④ ”(许浑《咸阳城东楼》);读《骆驼祥子》,感叹吃尽苦头仍无法改变困境的祥子,真是“欲说还休,⑤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读《长征》,回望无数革命志士克服重重困难胜利会师,正是“沉舟侧畔千帆过,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历经磨难终有所成的经历让我们慨叹“⑦ ,⑧ ”(李白《行路难(其一)》);读《名人传》,用音乐奏响生命之歌的贝多芬总使人联想到被贬异乡却发出“⑨ ,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祝愿的苏东坡。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③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⑤也。”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①景公:齐景公。②雾:雨后或雪后初晴。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④闻命:听你的话。⑤善:善行,德政。
8.(3分)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B.朝晖夕阴 晖,日光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经历,遇到
D.立有间 间,一会儿
9.(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进亦忧,退亦忧。
(2)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10.(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名为“记”,但是作者并未亲临岳阳楼,只是借题发挥,来表达他的胸怀和抱负。
B.甲文第②段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先从空间,再从时间角度写,层次清晰,简练生动。
C.乙文中“公笑”,既是齐景公对自己身强体健的自豪的笑,也是欣赏晏子的幽默的笑。
D.乙文晏子同景公的对话,通过古今君王的行为进行对比,是非鲜明,立场坚定。
11.(5分)结合乙文内容,谈谈齐景公在纳谏后做到了范仲淹所表述的哪一点。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22分)
卡尔维诺的小说温暖明亮,深受同学喜爱。小安选择《好游戏玩不长》一文,设计探究小任务,以期理解卡尔维诺小说的内容及风格特点。
好游戏玩不长
卡尔维诺
(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在玩打仗的游戏。
(2)那里有一处干涸的溪流,岸边全是芦竹,河床上都是些灰黄的磐石。乔瓦尼诺在一片流着沙的河滩上做出扑到前面去袭击敌军的动作,然后手捂着胸口就地倒下来。
(3)“红十字!”他叫道。“你是红十字的!快过来!没看见我受伤了吗?”
(4)到那时为止一直扮演敌方机关枪的赛来内拉,跑向他去,在他的额头上碾压上一张薄荷的树叶,充作膏药。
(5)乔瓦尼诺猛地蹦起来,横向拿着芦竹跳开了,胳膊伸得老开。“轰炸机!轰炸机对准目标了!嗖……轰隆!”然后就把一手的白砾石撒到赛来内拉的身上来。
(6)“你是正在行进中的敌军汽车纵队!我炸了你!”
(7)“那我,该干什么呀?”赛来内拉问。
(8)“你要在地上匍匐前进,还要接到炸弹。嗖……轰隆!不,现在你要撤到开阔地上!”
(9)赛来内拉就在芦竹间跑了起来,但乔瓦尼诺又大嚷着叫起她来:
(10)“狙击!你是敌方的狙击!现在你在攻击我!”
(11)但赛来内拉不明白这个狙击要做什么,于是乔瓦尼诺就决定由自己来扮演敌方狙击,让赛来内拉来充当那个轰炸小队。“我是一个掉在火堆中的飞行员,你看!”乔瓦尼诺说。
(12)“那我呢?我呢?”赛来内拉问。
(13)“你嘛,你就是那个拥抱阵亡者的女人。”
(14)“谁啊?”
(15)“对,就是那个,格洛丽亚!你得像天使一样地过来,然后跪在我身边。”赛来内拉就试着当起了格洛丽亚,做得很不错。
(16)然后,他们又玩起了骑兵巡逻队的交锋。要来个骑兵冲锋,还得需要个喇叭,乔瓦尼诺于是就撕开了他芦竹上的叶鞘,攥在合拢的双手里,并发出一种刺耳的嘶嘶声。正是那嘶嘶声作响时,出现了三个真正的士兵。
(17)两个孩子,大气不敢出一声地,拖着芦竹尖,靠到一名战士身边。【A】他正躺在草地上,举着步枪,而头盔,肩包,干粮袋,行军水壶,手榴弹,防毒面具是一个压在另一个之上地堆在他身上,就像是一场由不同物件构成的雪崩,把他给埋没了。那个士兵,从地上把脸转向孩子,他的眼睛是灰色的,忧郁,唇间含着一片樱桃叶。孩子们蹲伏在他身边,芦竹被他们戳在前面,和战士的步枪平行。乔瓦尼诺说:“你们在打仗吗?”
(18)士兵在地上蹭了蹭下巴,张开嘴唇,吹走了那片樱桃叶,什么也没说。
(19)“对不起,我们能到那下头去吗?”乔瓦尼诺壮着胆子问。那个士兵应该是做了个类似于耸肩膀的动作。孩子们赶紧踮着脚尖地跑掉了。
(20)在一段斜坡上,一棵桑树投下阴翳,桑树底下,一把折叠椅上,坐着一位将军。那是个臃肿的男人,只穿着衬衫,没罩外套,把墨镜抬到额头上,用望远镜看着什么。他在膝盖上一张摊开的地形图上指指画画的,喘着粗气地跟他的参谋部长说着什么,还有一些军官曲着双腿,坐在他脚下的草丛里。
(2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一动不动地待在将军背后,使芦竹直挺挺地立正着。
(22)【B】“啊呀……敌人的炮火,”将军说,“全部击中了我们的人……啊呀……”然后其他一些话他们就听不懂了。他长满红毛的短小手指在地图上摩挲着,就像是肥大的毛虫。“失去一些弟兄是很痛心的,但是……啊呀……位置……”
(23)参谋部长的军官们在将军周围表现出很活跃的模样,远处那些掩护得糟糕士兵总是会时不时地从周围冒出来,顺从而无动于衷。
(24)“自然,什么时候能看到葡萄园了,你们看见敌军的侦察所没有?”将军说。
(25)“这在地图上标出来了,将军先生,”一位军官热情地说,“‘农居区’……”
(26)但将军没有看地图,而是继续指着一个土丘,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知道,那是老头保洛的家,那个养蚕人的房子。
(27)“这是第一个要轰掉的目标,”将军说。一个摆弄测角器的军官就报了一串数据。
(28)此时,将军在地图上画上一个叉。忽然,远处响起一声爆炸。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惊跳起来。
(29)“这两个家伙在这里干什么?”一个声音说道,同时孩子们感到自己的领子被揪了起来。
(30)“是谁把这些孩子丢在作战区的?”
(3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用猫一般的一跳,逃脱了那些手掌,直到他们气喘不过来的时候,才停了下来。他们来到一个地方,那里的芦竹丛围出了一种又长又密的屏障,芦竹丛间,里头鲜绿外头淡绿的叶鞘随着漾起的风窸窣作响。
(32)“这里,”乔瓦尼诺说,“我们有用来做武器的了。”但是,回到他们心中的愉悦感却被稍稍遮蔽住一些。
(33)他们扔掉了陈旧的武器。在芦竹地里走起来。“你看我的多漂亮啊……”“但我的更高……”但好像没有一根能跟以前的比,就算把它们想成长矛,想成冲锋枪,或者是飞机都不能带来任何满足感了。
(34)芦竹地倏地到了头。过了芦竹地后,是天空和大海。岸上是陡峭的狭窄田地,那里有笔直的席子,接着就是海边滚圆的石头,海西又一浪接一浪地升了起来,一直涌到天边。
(35)他们坐在地上,头垂着,缓缓地扯起一簇簇的草。先前玩打仗的游戏很有意思,但现在,他们的脑袋里总想起那个唇间含着叶子的士兵那忧伤的眼神,想起了将军抹掉了农舍的那毛茸茸的手指。
(36)乔瓦尼诺尽量去想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游戏,他有了个主意。“一个新游戏!”他跳起来……
节选自《卡尔维诺短篇小说集》,有删减)
◆通读文本,把握情节的轻巧
12.(4分)细读小说,梳理情节。
在溪边玩打仗的游戏。——在荆棘中发现了三个士兵,征得同意后跑开。—— ——他们跑到新的芦竹地,想着新的游戏。
◆品读细节,欣赏人物漫画
13.(4分)细读文中【A】【B】两处的细节描写,并任选一处,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
◆前后勾连,走近诗化环境
14.(4分)芦竹地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叙事环境。请勾连文中画波浪线句,简要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融通整合,关注独特视角
15.(6分)小安在阅读中发现小说中经常采用儿童叙述视角,并对其作用进行了整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表中的探究结果是否也适用于本文。
儿童身份 作用 探究结果
小客人(迅哥儿) 呈现了月夜里四处弥漫的豆麦、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光下婉转的笛声……,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世界。 真切地表现儿童的生活,舒缓行文节奏。
儿子(若瑟夫) 从最佳角度在最大容量中表现儿童视野里的成人世界,表达对社会的思考。
◆根据探究过程,甄别选题
16.(4分)根据以上探究过程,下面哪一项最不可能作为小安组读书小论文的标题( )
A.《艰难与琐碎-小人物生活实录》 B.《直面与游离-卡尔维诺战争题材小说特色)
C.《论战争题材短篇小说的魅力》 D.《论卡尔维诺小说的“以轻写重”的技法》
(二)非连续性文本。(18分)
(18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的故事。小说是叙事,它的本质特征就是叙述、虚构。所以读小说,一定要从叙述、虚构的角度去读。有老师讲《智取生辰纲》,花一节课讨论杨志为什么丢了生辰纲。这种讨论是把小说作了社会学的解读,它是对社会现象的评释,是在评一个人押送一批货物为什么没有成功。这一课相当于是领导力研讨课,讨论一个领导组织、一个团队,怎么行动才不会失败;或是生活常识教学,一个人在复杂的社会中怎么防范,才不会落入毂中。既没有从叙述的角度,也没有从虚构的角度,而把它当成一个真实的历史案例来分析,所以就完全违背了小说阅读。
(选自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有删改)
【材料二】
不同的小说应该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小说有不同的特征,小说教学要根据不同小说的特征来选择教法。“不同的小说”,不仅仅是说“类型”的不同,更是强调“每一篇小说”的不同。每一篇小说都有自己的文本体式,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小说、其他单篇小说的独特的地方与价值,而它的独特之处与独特价值正是我们要读这篇小说、教这篇小说的价值所在。小说教学,一定要找到每一篇小说的独特之处与独特价值,并据此进行教学。小说的文本体式决定了小说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小说的“不同的教法”。
(选自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有删改)
【材料三】
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R。Welled)和沃伦(A.Warren)提出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概念。所谓“外部研究”,侧重文学与时代、社会、历史的关系;“内部研究”则侧重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技巧、方法等文学自身的因素。应该说,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与现实、生活、历史、时代关系紧密,“但问题的关键是,过分强调这类关系却掩盖和忽略了对文学艺术本身的理论研究,这就使文学丧失了文学性、艺术丧失了艺术性”。
(选自赵晓霞《小说“辨体”及其教学启示——以四大名著为例》,有删改)
【材料四】
郭英德在博采中西文论之长的基础上,提出“文体”即“文本的话语系统和结构体式”。他认为,“体”在古代汉语中是对人的身体各部位的称谓,还表现为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层级,因此,“文之有体,即犹人之有体也”。人有外表体型、语言谈吐、体态动作、心灵,以人体结构比拟艺术结构,形成文体概念。文体包括四个层级,如图所示:
(选自赵晓霞《小说“辨体”及其教学启示——以四大名著为例》,有删改)
17.(3分)根据四则材料,下列选项中理解和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的故事。读小说就等于读故事。
B.读《三国演义》和读《三国志》一样,小说人物曹操与历史人物曹操是一致的。
C.文体包含体式、体性、体制、语体等四个由外至内、依次递进的四个层级。
D.鲁迅说:“《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这是从语体角度进行的分析。
18.(4分)阅读材料一,分析其中有关老师讲《智取生辰纲》的内容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9.(6分)论证思路是作者在论述某个观点时,按一定的顺序和条理,逐步展开论证的思维过程和行文脉络。请阅读材料二,分析该语段的论证思路。
20.(5分)“整本书阅读”指出,《西游记》中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其中妙处,需要嵌入合宜的小说文体知识。下面是某老师执教《西游记》案例,请结合四则材料内容,分析该教学案例有没有“依体而教”。
任务一:阅读“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比较其“讲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古典小说叙事的“三”字故事。 任务二:引领学生体会并理解其独特的叙事效果。 任务三:运用迁移,品评还有哪些故事具有“三”字开头特点,或改写、创编一个具有“三”字结构的西游故事。 任务四:以“三”字开头评价学生的故事鉴赏或改编。
四、写作(5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21.作文。
生活如酿酒,只有经过时间的发酵与沉淀才会更加醇厚绵长。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用心去经营,用爱去呵护,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感悟生命的绚丽多彩,便会酿造出属于自己的那坛佳酿。请以“用 酿造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啊?”
“我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
——泰戈尔《飞鸟集》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些美好的东西,只要你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气,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会获得甜美的果实。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与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答案】1. 孜孜 亵 jí kè
2.C
3.B
4.持之以恒体现了一种坚韧执着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求学路上的发动机。
5.【答案】 寿镜吾(或寿怀鉴) 藤野先生(或藤野严九郎) 寿镜吾(或寿怀鉴)首先,寿镜吾学识渊博,是鲁迅的启蒙恩师,引导他接触并深入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为他日后进行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寿镜吾在读书时常自我陶醉,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种对学问的热爱和专注,也深深影响了鲁迅做学问、写文章的态度;此外,寿镜吾方正质朴的精神品质,严慈相济的教学方法也深深影响了鲁迅的人格形成。 示例二:③藤野先生(或藤野严九郎)④首先,藤野先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深的学术造诣教授鲁迅医学知识,使鲁迅在医学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藤野先生平等对待、尊重关爱学生的态度,让鲁迅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一种超越国籍和民族偏见的人格魅力;此外,藤野先生的大义,让鲁迅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始终怀有正义感和责任感。 (须)菩提祖师 唐僧(或唐三藏) 示例一:(须)菩提祖师④首先,作为孙悟空的启蒙恩师,菩提祖师传授给他许多神通,使他有一身好本领;其次,菩提祖师教导孙悟空讲经论道、习字焚香等,使孙悟空在思想和文化修养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外,菩提祖师规范孙悟空的言行举止,使他约束自己的顽劣野性,塑造了孙悟空的性格。 示例二:③唐僧(或唐三藏)④首先,唐僧多次面临危险及美色、财富、权势等诱惑,却始终坚定西天取经的信念,这种虔诚的信仰和义无反顾的决心影响了孙悟空,使他能够坚定取经志向,护送唐僧一路到达西天;其次,唐僧以他的言行举止展现了出家人的慈悲为怀,使孙悟空逐渐理解并接受了人间的善良、仁爱,塑造了他的价值观;此外,唐僧对自身遭遇的不公,总是保持忍耐宽恕的态度,这教会了孙悟空在面对困难和冲突时以更加理智平和的方式处理问题;最后,作为取经团队的领导者,唐僧是团队保持凝聚力的关键,使孙悟空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6.【答案】(1) 示例:声音清晰,声调抑扬顿挫,情绪饱满,富有表现力; 适当运用肢体动作,增强演讲效果;用眼神适当与听众交流;PPT画面、配乐与演讲内容匹配;能处理临场突发情况。
(2)示例:陈老师好!5月30日晚上7点,学校将在礼堂举行以“筑青春之梦扬奋斗之帆”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校团委打算请您担任评委,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7.【答案】 先天下之忧而忧 露从今夜白 春蚕到死丝方尽 故国东来渭水流 却道天凉好个秋 病树前头万木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答案】8.C
9.(1)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晏子能够阐明他想做的事,齐景公能做他认为好的事。
10.C
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齐景公在纳谏后,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饥寒者”,体现了景公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答案】12.目睹将军指挥轰炸养蚕人的房子,被发现后逃脱
13.A处以孩子的视角看真正的战士是什么样子的。把战士被各种物件层层堆叠的情形比作经历过雪崩之后被埋没的现状,以儿童的视角生动形象地写出战士被各种物件埋没的惨状,与前文玩战争游戏玩得不亦乐乎的孩子形成对比,侧面体现出战争对战士的摧残折磨之深,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极度厌恶的情感。
B处以孩子的视角描写将军如何谋划布局,将军说的话孩子听不懂作者就用省略号代替,造成将军说话语焉不详的感觉,读者读来十分滑稽可笑。把将军的短小手指比作肥大的毛虫,为后文将军用毛茸茸的手指在地图上指挥轰炸农舍的可恶行径形成照应。在孩子的眼中,这位指挥的将军看起来是十分愚笨的,饱含作者的戏谑之意。
14.芦竹地茂密而富有生机,芦竹是孩子们战争游戏的武器,在孩子们的眼中这是一个安详的绝佳游戏场所。作者试图通过营造这样一个温馨诗化的环境来消解战争的严肃。舒缓文章的节奏。也写出孩子们从战争现场逃离后的轻松,迷茫。美好的大自然的环境与灾难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本质。
15.小说中极少描写弥漫着血腥、硝烟的战斗情景。小说对孩子们的战争游戏却浓墨重彩加以渲染。文章描写儿童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在芦竹地上热火朝天地玩着游戏,他们以儿童天真的视角观看着周围的一切,他们天真可爱,仿佛完全游离于可怖、紧张的战争场面。作者这样安排可以很好地舒缓行文的节奏。同时战争游戏和真正的战争的形成反讽,引发人们对战争毁灭性的本质进行思考。
文章通过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的儿童视角看到了忧郁的战士,看到了指挥轰炸农舍的将军,看到了养蚕人农舍被随意的炸毁,看到了美好的芦竹地,从最佳角度在最大容量中表现儿童视野里的外部世界,有美好也有破坏,表明作者对战争的态度,关怀在战争中被裹挟的个人的命运,思考战争引发的种种问题。
这种儿童视角“以轻写重”使读者真正听到了、看到了,想到了比直面战争更多的东西。
16.A
【答案】17.D
18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老师讲《智取生辰纲》时花一节课讨论杨志为什么丢了生辰纲,把小说当成真实的历史案例来分析的事例,证明了有的老师完全违背了小说的阅读要旨,从反面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小说,一定要从叙述、虚构的角度去读”这一观点,增强说服力。
19.首先,提出观点“不同的小说应该有不同的教法”;接着,阐释为什么不同的小说教法应该不同;然后,阐释“不同的小说”的内涵,并强调每一篇小说都有自己独特的文本体式、独特之处与价值,强调一定要找出这些独特之处;最后,得出结论,“小说的文本体式决定了小说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小说的‘不同的教法’”。 20.该教学案例是“依体而教”的。它抓住了《西游记》叙事结构的独特之处,并围绕这一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叙述角度体会小说的妙处。①根据材料二,小说教学要根据文本体式和独特价值来选择教法。该案例正是聚焦于《西游记》叙事的“三”字故事特点的独特叙事方式开展。②根据材料一,读小说要从叙述、虚构的角度去读。任务一引导学生比较“讲故事”的特点,任务二引领学生体会独特的叙事效果,都是从叙述角度出发。③材料四提出文体包括体制、语体、体式、体性四个层级。该案例通过对《西游记》叙事结构(属于体式层面)的挖掘,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文体知识。④材料三提到小说的“内部研究” 侧重作品自身的因素。该教学案例关注小说的叙事结构,属于对小说内部因素的研究。
21、22.略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4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在晨曦的映照下,南岸区智慧城市建设正独领风骚,描绘出一幅科技与人文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这里,政府和企业zī zī不倦地追求创新,从市民的需求中汲( )取灵感,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且充满活力的数智生态系统。针对当前生态社会中普遍存在的“①生态修复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②生态规划缺乏整体性和预见性、③生态效益评价缺乏统一量化标准”等难题,南岸区委网信办牵头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针对性搭建实验场景应用,解决实践难题。
目前,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在线教育以及云端办公等领域的突破,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更为居民与日俱增地创造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建设者们丝毫没有xiè渎发展的使命,所有参与者恪( )守职责,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推动技术进步和服务优化。
1.(4分)给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加点字注音。
①zī zī 不倦
②xiè 渎
③汲 取
④恪 守
2.(3分)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骚 B.相得益彰 C.与日俱增 D.持之以恒
3.(3分)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序有误,请选出排列正确的选项(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4.(4分)请从上边文段中任选一个成语,依照所给示例,仿写两句话。
示例: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备选成语】相得益彰 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5.(8分)小文同学在阅读《朝花夕拾》和《西游记》时,做了读书笔记,请任选一题将他的批注补充完整。
《朝花夕拾》《西游记》读书笔记
(1)(4分)《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分别是① 、② (人名);我认为③ 对鲁迅的影响更大,因为④ 。
(2)(4分)《西游记》中孙悟空也有两位老师,分别是① 、② (人名);我认为③ 对孙悟空的影响更大,因为④ 。
6.(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将举办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校团委请你参与筹备工作。
任务一:拟写演讲比赛评分标准
(1)(4分)以下是校团委拟定的演讲比赛评分标准,请你补充两条。
1)演讲内容紧扣主题,观点鲜明,内容充实。
2) 。
3) 。
4)衣着端庄得体,仪态大方,表情自然。
任务二:向老师发出口头邀请
(2)(4分)校团委拟邀请你的语文老师陈老师担任评委。请你根据海报信息,向陈老师发出口头邀请。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7.(10分)按要求填空。
读《西游记》,看到心系众生的唐僧,我们会想到“①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读《红楼梦》,那远嫁和亲的探春,她是否感慨“②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读《三国演义》,我们不禁赞叹:诸葛亮为兴复汉室真是“③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读《水浒传》,看好汉之功业早已化作陈迹,我们不禁唏嘘“行人莫问当年事,④ ”(许浑《咸阳城东楼》);读《骆驼祥子》,感叹吃尽苦头仍无法改变困境的祥子,真是“欲说还休,⑤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读《长征》,回望无数革命志士克服重重困难胜利会师,正是“沉舟侧畔千帆过,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历经磨难终有所成的经历让我们慨叹“⑦ ,⑧ ”(李白《行路难(其一)》);读《名人传》,用音乐奏响生命之歌的贝多芬总使人联想到被贬异乡却发出“⑨ ,⑩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祝愿的苏东坡。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③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⑤也。”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注]①景公:齐景公。②雾:雨后或雪后初晴。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④闻命:听你的话。⑤善:善行,德政。
8.(3分)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B.朝晖夕阴 晖,日光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经历,遇到
D.立有间 间,一会儿
9.(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进亦忧,退亦忧。
(2)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10.(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名为“记”,但是作者并未亲临岳阳楼,只是借题发挥,来表达他的胸怀和抱负。
B.甲文第②段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先从空间,再从时间角度写,层次清晰,简练生动。
C.乙文中“公笑”,既是齐景公对自己身强体健的自豪的笑,也是欣赏晏子的幽默的笑。
D.乙文晏子同景公的对话,通过古今君王的行为进行对比,是非鲜明,立场坚定。
11.(5分)结合乙文内容,谈谈齐景公在纳谏后做到了范仲淹所表述的哪一点。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22分)
卡尔维诺的小说温暖明亮,深受同学喜爱。小安选择《好游戏玩不长》一文,设计探究小任务,以期理解卡尔维诺小说的内容及风格特点。
好游戏玩不长
卡尔维诺
(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在玩打仗的游戏。
(2)那里有一处干涸的溪流,岸边全是芦竹,河床上都是些灰黄的磐石。乔瓦尼诺在一片流着沙的河滩上做出扑到前面去袭击敌军的动作,然后手捂着胸口就地倒下来。
(3)“红十字!”他叫道。“你是红十字的!快过来!没看见我受伤了吗?”
(4)到那时为止一直扮演敌方机关枪的赛来内拉,跑向他去,在他的额头上碾压上一张薄荷的树叶,充作膏药。
(5)乔瓦尼诺猛地蹦起来,横向拿着芦竹跳开了,胳膊伸得老开。“轰炸机!轰炸机对准目标了!嗖……轰隆!”然后就把一手的白砾石撒到赛来内拉的身上来。
(6)“你是正在行进中的敌军汽车纵队!我炸了你!”
(7)“那我,该干什么呀?”赛来内拉问。
(8)“你要在地上匍匐前进,还要接到炸弹。嗖……轰隆!不,现在你要撤到开阔地上!”
(9)赛来内拉就在芦竹间跑了起来,但乔瓦尼诺又大嚷着叫起她来:
(10)“狙击!你是敌方的狙击!现在你在攻击我!”
(11)但赛来内拉不明白这个狙击要做什么,于是乔瓦尼诺就决定由自己来扮演敌方狙击,让赛来内拉来充当那个轰炸小队。“我是一个掉在火堆中的飞行员,你看!”乔瓦尼诺说。
(12)“那我呢?我呢?”赛来内拉问。
(13)“你嘛,你就是那个拥抱阵亡者的女人。”
(14)“谁啊?”
(15)“对,就是那个,格洛丽亚!你得像天使一样地过来,然后跪在我身边。”赛来内拉就试着当起了格洛丽亚,做得很不错。
(16)然后,他们又玩起了骑兵巡逻队的交锋。要来个骑兵冲锋,还得需要个喇叭,乔瓦尼诺于是就撕开了他芦竹上的叶鞘,攥在合拢的双手里,并发出一种刺耳的嘶嘶声。正是那嘶嘶声作响时,出现了三个真正的士兵。
(17)两个孩子,大气不敢出一声地,拖着芦竹尖,靠到一名战士身边。【A】他正躺在草地上,举着步枪,而头盔,肩包,干粮袋,行军水壶,手榴弹,防毒面具是一个压在另一个之上地堆在他身上,就像是一场由不同物件构成的雪崩,把他给埋没了。那个士兵,从地上把脸转向孩子,他的眼睛是灰色的,忧郁,唇间含着一片樱桃叶。孩子们蹲伏在他身边,芦竹被他们戳在前面,和战士的步枪平行。乔瓦尼诺说:“你们在打仗吗?”
(18)士兵在地上蹭了蹭下巴,张开嘴唇,吹走了那片樱桃叶,什么也没说。
(19)“对不起,我们能到那下头去吗?”乔瓦尼诺壮着胆子问。那个士兵应该是做了个类似于耸肩膀的动作。孩子们赶紧踮着脚尖地跑掉了。
(20)在一段斜坡上,一棵桑树投下阴翳,桑树底下,一把折叠椅上,坐着一位将军。那是个臃肿的男人,只穿着衬衫,没罩外套,把墨镜抬到额头上,用望远镜看着什么。他在膝盖上一张摊开的地形图上指指画画的,喘着粗气地跟他的参谋部长说着什么,还有一些军官曲着双腿,坐在他脚下的草丛里。
(2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一动不动地待在将军背后,使芦竹直挺挺地立正着。
(22)【B】“啊呀……敌人的炮火,”将军说,“全部击中了我们的人……啊呀……”然后其他一些话他们就听不懂了。他长满红毛的短小手指在地图上摩挲着,就像是肥大的毛虫。“失去一些弟兄是很痛心的,但是……啊呀……位置……”
(23)参谋部长的军官们在将军周围表现出很活跃的模样,远处那些掩护得糟糕士兵总是会时不时地从周围冒出来,顺从而无动于衷。
(24)“自然,什么时候能看到葡萄园了,你们看见敌军的侦察所没有?”将军说。
(25)“这在地图上标出来了,将军先生,”一位军官热情地说,“‘农居区’……”
(26)但将军没有看地图,而是继续指着一个土丘,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知道,那是老头保洛的家,那个养蚕人的房子。
(27)“这是第一个要轰掉的目标,”将军说。一个摆弄测角器的军官就报了一串数据。
(28)此时,将军在地图上画上一个叉。忽然,远处响起一声爆炸。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惊跳起来。
(29)“这两个家伙在这里干什么?”一个声音说道,同时孩子们感到自己的领子被揪了起来。
(30)“是谁把这些孩子丢在作战区的?”
(31)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用猫一般的一跳,逃脱了那些手掌,直到他们气喘不过来的时候,才停了下来。他们来到一个地方,那里的芦竹丛围出了一种又长又密的屏障,芦竹丛间,里头鲜绿外头淡绿的叶鞘随着漾起的风窸窣作响。
(32)“这里,”乔瓦尼诺说,“我们有用来做武器的了。”但是,回到他们心中的愉悦感却被稍稍遮蔽住一些。
(33)他们扔掉了陈旧的武器。在芦竹地里走起来。“你看我的多漂亮啊……”“但我的更高……”但好像没有一根能跟以前的比,就算把它们想成长矛,想成冲锋枪,或者是飞机都不能带来任何满足感了。
(34)芦竹地倏地到了头。过了芦竹地后,是天空和大海。岸上是陡峭的狭窄田地,那里有笔直的席子,接着就是海边滚圆的石头,海西又一浪接一浪地升了起来,一直涌到天边。
(35)他们坐在地上,头垂着,缓缓地扯起一簇簇的草。先前玩打仗的游戏很有意思,但现在,他们的脑袋里总想起那个唇间含着叶子的士兵那忧伤的眼神,想起了将军抹掉了农舍的那毛茸茸的手指。
(36)乔瓦尼诺尽量去想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游戏,他有了个主意。“一个新游戏!”他跳起来……
节选自《卡尔维诺短篇小说集》,有删减)
◆通读文本,把握情节的轻巧
12.(4分)细读小说,梳理情节。
在溪边玩打仗的游戏。——在荆棘中发现了三个士兵,征得同意后跑开。—— ——他们跑到新的芦竹地,想着新的游戏。
◆品读细节,欣赏人物漫画
13.(4分)细读文中【A】【B】两处的细节描写,并任选一处,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
◆前后勾连,走近诗化环境
14.(4分)芦竹地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叙事环境。请勾连文中画波浪线句,简要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融通整合,关注独特视角
15.(6分)小安在阅读中发现小说中经常采用儿童叙述视角,并对其作用进行了整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表中的探究结果是否也适用于本文。
儿童身份 作用 探究结果
小客人(迅哥儿) 呈现了月夜里四处弥漫的豆麦、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光下婉转的笛声……,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世界。 真切地表现儿童的生活,舒缓行文节奏。
儿子(若瑟夫) 从最佳角度在最大容量中表现儿童视野里的成人世界,表达对社会的思考。
◆根据探究过程,甄别选题
16.(4分)根据以上探究过程,下面哪一项最不可能作为小安组读书小论文的标题( )
A.《艰难与琐碎-小人物生活实录》 B.《直面与游离-卡尔维诺战争题材小说特色)
C.《论战争题材短篇小说的魅力》 D.《论卡尔维诺小说的“以轻写重”的技法》
(二)非连续性文本。(18分)
(18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的故事。小说是叙事,它的本质特征就是叙述、虚构。所以读小说,一定要从叙述、虚构的角度去读。有老师讲《智取生辰纲》,花一节课讨论杨志为什么丢了生辰纲。这种讨论是把小说作了社会学的解读,它是对社会现象的评释,是在评一个人押送一批货物为什么没有成功。这一课相当于是领导力研讨课,讨论一个领导组织、一个团队,怎么行动才不会失败;或是生活常识教学,一个人在复杂的社会中怎么防范,才不会落入毂中。既没有从叙述的角度,也没有从虚构的角度,而把它当成一个真实的历史案例来分析,所以就完全违背了小说阅读。
(选自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有删改)
【材料二】
不同的小说应该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小说有不同的特征,小说教学要根据不同小说的特征来选择教法。“不同的小说”,不仅仅是说“类型”的不同,更是强调“每一篇小说”的不同。每一篇小说都有自己的文本体式,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小说、其他单篇小说的独特的地方与价值,而它的独特之处与独特价值正是我们要读这篇小说、教这篇小说的价值所在。小说教学,一定要找到每一篇小说的独特之处与独特价值,并据此进行教学。小说的文本体式决定了小说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小说的“不同的教法”。
(选自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有删改)
【材料三】
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R。Welled)和沃伦(A.Warren)提出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概念。所谓“外部研究”,侧重文学与时代、社会、历史的关系;“内部研究”则侧重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技巧、方法等文学自身的因素。应该说,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与现实、生活、历史、时代关系紧密,“但问题的关键是,过分强调这类关系却掩盖和忽略了对文学艺术本身的理论研究,这就使文学丧失了文学性、艺术丧失了艺术性”。
(选自赵晓霞《小说“辨体”及其教学启示——以四大名著为例》,有删改)
【材料四】
郭英德在博采中西文论之长的基础上,提出“文体”即“文本的话语系统和结构体式”。他认为,“体”在古代汉语中是对人的身体各部位的称谓,还表现为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层级,因此,“文之有体,即犹人之有体也”。人有外表体型、语言谈吐、体态动作、心灵,以人体结构比拟艺术结构,形成文体概念。文体包括四个层级,如图所示:
(选自赵晓霞《小说“辨体”及其教学启示——以四大名著为例》,有删改)
17.(3分)根据四则材料,下列选项中理解和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的故事。读小说就等于读故事。
B.读《三国演义》和读《三国志》一样,小说人物曹操与历史人物曹操是一致的。
C.文体包含体式、体性、体制、语体等四个由外至内、依次递进的四个层级。
D.鲁迅说:“《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这是从语体角度进行的分析。
18.(4分)阅读材料一,分析其中有关老师讲《智取生辰纲》的内容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9.(6分)论证思路是作者在论述某个观点时,按一定的顺序和条理,逐步展开论证的思维过程和行文脉络。请阅读材料二,分析该语段的论证思路。
20.(5分)“整本书阅读”指出,《西游记》中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其中妙处,需要嵌入合宜的小说文体知识。下面是某老师执教《西游记》案例,请结合四则材料内容,分析该教学案例有没有“依体而教”。
任务一:阅读“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比较其“讲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古典小说叙事的“三”字故事。 任务二:引领学生体会并理解其独特的叙事效果。 任务三:运用迁移,品评还有哪些故事具有“三”字开头特点,或改写、创编一个具有“三”字结构的西游故事。 任务四:以“三”字开头评价学生的故事鉴赏或改编。
四、写作(5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21.作文。
生活如酿酒,只有经过时间的发酵与沉淀才会更加醇厚绵长。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用心去经营,用爱去呵护,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感悟生命的绚丽多彩,便会酿造出属于自己的那坛佳酿。请以“用 酿造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啊?”
“我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
——泰戈尔《飞鸟集》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些美好的东西,只要你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气,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会获得甜美的果实。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与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答案】1. 孜孜 亵 jí kè
2.C
3.B
4.持之以恒体现了一种坚韧执着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求学路上的发动机。
5.【答案】 寿镜吾(或寿怀鉴) 藤野先生(或藤野严九郎) 寿镜吾(或寿怀鉴)首先,寿镜吾学识渊博,是鲁迅的启蒙恩师,引导他接触并深入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为他日后进行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寿镜吾在读书时常自我陶醉,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种对学问的热爱和专注,也深深影响了鲁迅做学问、写文章的态度;此外,寿镜吾方正质朴的精神品质,严慈相济的教学方法也深深影响了鲁迅的人格形成。 示例二:③藤野先生(或藤野严九郎)④首先,藤野先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深的学术造诣教授鲁迅医学知识,使鲁迅在医学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藤野先生平等对待、尊重关爱学生的态度,让鲁迅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一种超越国籍和民族偏见的人格魅力;此外,藤野先生的大义,让鲁迅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始终怀有正义感和责任感。 (须)菩提祖师 唐僧(或唐三藏) 示例一:(须)菩提祖师④首先,作为孙悟空的启蒙恩师,菩提祖师传授给他许多神通,使他有一身好本领;其次,菩提祖师教导孙悟空讲经论道、习字焚香等,使孙悟空在思想和文化修养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外,菩提祖师规范孙悟空的言行举止,使他约束自己的顽劣野性,塑造了孙悟空的性格。 示例二:③唐僧(或唐三藏)④首先,唐僧多次面临危险及美色、财富、权势等诱惑,却始终坚定西天取经的信念,这种虔诚的信仰和义无反顾的决心影响了孙悟空,使他能够坚定取经志向,护送唐僧一路到达西天;其次,唐僧以他的言行举止展现了出家人的慈悲为怀,使孙悟空逐渐理解并接受了人间的善良、仁爱,塑造了他的价值观;此外,唐僧对自身遭遇的不公,总是保持忍耐宽恕的态度,这教会了孙悟空在面对困难和冲突时以更加理智平和的方式处理问题;最后,作为取经团队的领导者,唐僧是团队保持凝聚力的关键,使孙悟空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6.【答案】(1) 示例:声音清晰,声调抑扬顿挫,情绪饱满,富有表现力; 适当运用肢体动作,增强演讲效果;用眼神适当与听众交流;PPT画面、配乐与演讲内容匹配;能处理临场突发情况。
(2)示例:陈老师好!5月30日晚上7点,学校将在礼堂举行以“筑青春之梦扬奋斗之帆”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校团委打算请您担任评委,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7.【答案】 先天下之忧而忧 露从今夜白 春蚕到死丝方尽 故国东来渭水流 却道天凉好个秋 病树前头万木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答案】8.C
9.(1)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晏子能够阐明他想做的事,齐景公能做他认为好的事。
10.C
1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齐景公在纳谏后,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饥寒者”,体现了景公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答案】12.目睹将军指挥轰炸养蚕人的房子,被发现后逃脱
13.A处以孩子的视角看真正的战士是什么样子的。把战士被各种物件层层堆叠的情形比作经历过雪崩之后被埋没的现状,以儿童的视角生动形象地写出战士被各种物件埋没的惨状,与前文玩战争游戏玩得不亦乐乎的孩子形成对比,侧面体现出战争对战士的摧残折磨之深,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极度厌恶的情感。
B处以孩子的视角描写将军如何谋划布局,将军说的话孩子听不懂作者就用省略号代替,造成将军说话语焉不详的感觉,读者读来十分滑稽可笑。把将军的短小手指比作肥大的毛虫,为后文将军用毛茸茸的手指在地图上指挥轰炸农舍的可恶行径形成照应。在孩子的眼中,这位指挥的将军看起来是十分愚笨的,饱含作者的戏谑之意。
14.芦竹地茂密而富有生机,芦竹是孩子们战争游戏的武器,在孩子们的眼中这是一个安详的绝佳游戏场所。作者试图通过营造这样一个温馨诗化的环境来消解战争的严肃。舒缓文章的节奏。也写出孩子们从战争现场逃离后的轻松,迷茫。美好的大自然的环境与灾难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本质。
15.小说中极少描写弥漫着血腥、硝烟的战斗情景。小说对孩子们的战争游戏却浓墨重彩加以渲染。文章描写儿童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在芦竹地上热火朝天地玩着游戏,他们以儿童天真的视角观看着周围的一切,他们天真可爱,仿佛完全游离于可怖、紧张的战争场面。作者这样安排可以很好地舒缓行文的节奏。同时战争游戏和真正的战争的形成反讽,引发人们对战争毁灭性的本质进行思考。
文章通过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的儿童视角看到了忧郁的战士,看到了指挥轰炸农舍的将军,看到了养蚕人农舍被随意的炸毁,看到了美好的芦竹地,从最佳角度在最大容量中表现儿童视野里的外部世界,有美好也有破坏,表明作者对战争的态度,关怀在战争中被裹挟的个人的命运,思考战争引发的种种问题。
这种儿童视角“以轻写重”使读者真正听到了、看到了,想到了比直面战争更多的东西。
16.A
【答案】17.D
18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老师讲《智取生辰纲》时花一节课讨论杨志为什么丢了生辰纲,把小说当成真实的历史案例来分析的事例,证明了有的老师完全违背了小说的阅读要旨,从反面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小说,一定要从叙述、虚构的角度去读”这一观点,增强说服力。
19.首先,提出观点“不同的小说应该有不同的教法”;接着,阐释为什么不同的小说教法应该不同;然后,阐释“不同的小说”的内涵,并强调每一篇小说都有自己独特的文本体式、独特之处与价值,强调一定要找出这些独特之处;最后,得出结论,“小说的文本体式决定了小说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小说的‘不同的教法’”。 20.该教学案例是“依体而教”的。它抓住了《西游记》叙事结构的独特之处,并围绕这一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叙述角度体会小说的妙处。①根据材料二,小说教学要根据文本体式和独特价值来选择教法。该案例正是聚焦于《西游记》叙事的“三”字故事特点的独特叙事方式开展。②根据材料一,读小说要从叙述、虚构的角度去读。任务一引导学生比较“讲故事”的特点,任务二引领学生体会独特的叙事效果,都是从叙述角度出发。③材料四提出文体包括体制、语体、体式、体性四个层级。该案例通过对《西游记》叙事结构(属于体式层面)的挖掘,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文体知识。④材料三提到小说的“内部研究” 侧重作品自身的因素。该教学案例关注小说的叙事结构,属于对小说内部因素的研究。
21、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