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3 )
重庆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含答案)
1 / 8
2023稀缺资源征集
当前位置: 初中/ 语文/ 中考专区/三轮冲刺
普通

重庆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含答案)

2025-03-22 浏览量 181 1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2-22599457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试卷
地区: 重庆市
文件: 720.8K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重庆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docx 展开

重庆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本题12分)材料: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亦有道法。爱读,是要建立起对读书的兴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读书,在尘世喧xiāo中寻一方净土,使人生如繁花似锦,生机盎( )然。反之,我们的精神家园则A黯然失色,一片荒芜。
读好,是有选择地阅读历经岁月洗礼的经典。翻开书本,经典比比皆是。读茅盾的《白杨礼赞》,那傲然挺立,不折不挠的白杨树仿佛就在眼前;读朱自清的《背影》,那步履pán跚买橘的背影里藏着浓浓的父爱。阅读经典,我们可以领略更辽阔的天地,体味更深邃的精神世界。
会读,是要会发挥出读书的作用,做到知行合一。刘桢“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的浩然正气,B震耳欲聋;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爱国之情,C慷慨激昂。笃行致远,砥砺前行,我们定不逊( )于圣贤先辈。“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书卷气”是在持之以恒的阅读中D潜滋暗长的。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习惯养成、一种生活方式,内化为陪伴一生。爱读,读好,会读。守此三道者,读书易就,万事可成。
1.(2分)为扫清阅读障碍,请你写出加下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盎( )然 不逊( )
2.(2分)请你补齐文段中空缺的汉字。
喧xiāo( ) pán( )跚
3.(3分)语段中有一处词语使用有误,请指出有误的一项( )
A.黯然失色 B.震耳欲聋 C.慷慨激昂 D.潜滋暗长
4.(2分)修改下列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处。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习惯养成、一种生活方式,内化为陪伴一生。
5.(3分)划线句 处标点符号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6.(4分)同学们在纪念册中用诗歌表达对老师的感谢,请结合知识卡片把下面的诗歌补充完整。
知识卡片——如何写诗 诗歌是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写诗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发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一朝沐杏雨, 终生念师恩。 漫漫求知路上, 您是一叶扁舟, 带领我徜徉学海。 您是一树繁花, 指引我细嗅芬芳。
7.名著阅读(6分)
小语同学在阅读《海底两万里》时发现了许多关于救助的故事,而在阅读《骆驼祥子》时,发现了故事所发生的旧社会有很多残害他人的故事,请你帮助小语同学完成表格里的内容。
救助 尼摩船长救助采珠人 尼德·兰救助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救助尼德·兰
尼摩船长为了救可怜的采珠人,勇敢地与鲨鱼搏斗,事后还赠送了一小袋珍珠给采珠人。 尼摩船长为救采珠人与鲨鱼展开搏斗,当船长危在旦夕时,尼德·兰刺中鲨鱼要害,解救了船长。 ①
残害 二强子残害小福子 刘四爷残害虎妞 阮明残害曹先生
② ③ 阮明因记恨曹先生在期末时没有给他及格,便举报了曹先生。
人无信不立。你班将开展“创诚信校园,树诚信学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资料收集】
(1)小渝同学绘制了一幅宣传诚信的漫画,请你为它配写宣传语。
【活动设计】
(2)你们小组需要设计四项活动方式,请你补充另外两项活动形式。
活动一:办一期诚信主题黑板报 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诚信的重要性,赞美诚信典范,营造诚信氛围。
活动二:展示评析“诚信”宣传语 收集并展示各类关于诚信的宣传语,班级讨论品析,引导同学们理解其深刻含义,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和认同。
活动三:
活动四: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9.默写。
①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④戍鼓断人行,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⑤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用“ , ”表达了对生命珍视和亲情眷念的美好寄寓。
⑥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 ”两句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表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可阻挡和人要向前看的乐观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本题15分)巫山自古以山奇水秀而闻名,郦道元《三峡》一文描绘了包括巫山巫峡在内的长江三峡四季独特山水风光。小雯在学习本文时,又从互联网上查找了陆游《入蜀记》写巫山风光的片段,但有很多不理解,请你完成两文段后面的问题帮小雯答疑解惑。
【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①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①妙用真人祠②。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③皆无此奇。
②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
③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④,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⑥数百,送客迎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①谒:拜谒。②祠:供奉祖先、鬼神等的处所。③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④纤翳:云烟。⑤鸾鹤:凤凰白鹤。⑥乌:乌鸦。
10.(3分)下列对两文段中上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文同词比较推断释义:“绝山献多生怪柏”中的“绝”和“哀转久绝”的“绝”为同义,都是“消失”的意思。
B.新旧知识联系推断释义:“有丝竹之音”中的“丝竹”联系《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推断解释为“像丝一样纤细的竹子”。
C.根据今义理解推断释义:“虽乘奔御风”中的“奔”,今义多为“奔跑”,故在此句中也可理解为“奔跑”的意思。
D.课内课外比较释义:“达旦方渐止”与“每至晴初霜旦”中的“旦”意义相同,可解释为“早晨”。
11.(4分)完成下面两个句子的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
12.(3分)下面是小雯对两文段理解,有一项是不正确的,请你帮她选出来( )
A.【甲】文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描绘了优美多姿的三峡风光;【乙】文选自南宋陆游的《入蜀记》,主要写的是巫山峰峦景观。
B.【甲】文先总写三峡概貌,接着借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与第一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气相贯。
C.【乙】文先写巫山峰峦特点,后重点描绘了神女峰奇妙景观,并引用传说之语来增加神女峰的神秘感。
D.两文都写到了巫山的“猿鸣”,表达的意境也相同,都是为了突出巫山峰高峡长的特点,借以衬托出萧瑟凄凉的气氛。
13.(5分)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山”,两文写到了“山”各自有怎样的特点?两文对大自然山川都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22分)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有一块田地被松鼠翻过了
周蓬桦
①木桩的影子越来越小,眼前的草叶被松鼠踩过。我们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溜达,头顶上的天蓝得像个大锅盖。乌云来时,它便又化身为巨大的幕布,在草丛中隐匿着。
②刚开始,我们在一起捉蚱蜢或采草药,也有人在采撷灯笼果。一旦有人发现一处洞穴就大呼小叫招呼大家过来围观。人们七嘴八舌,有人用小铁铲子往下挖掘,从河岸上采了柴草,欲用呛鼻辣眼的毒烟将野物熏出来。
③现在想想,这是一件多么缺德的事情。类似 于人间野蛮的拆迁,人们压根不顾及野物的一点点尊严,逼得它们从洞穴里爬出来,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望着世界。那些野物们活在土里,在没有光线的洞穴中繁衍和哺育后代,为了躲避天敌的侵犯, 轮番放哨,在洞口困到打瞌睡也要守住职责岗位, 躲过了雨点和冰雪,躲过了蝎子尾部张开的毒针, 但终归躲不过人类的各种伤害和骚扰,这真是造物 主的不公。
④“没有比小野物们的需求更简单的了。”
⑤说这句话的人是草原站的管护人布和大叔,他是我在草原上遇到的最懂得悲悯生灵的人,类似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都是自然而然——“天牛铡出的草不够羊吃的,更不够牛吃,但它们足够蚂蚁吃上一两天。”
⑥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不信你数数当年放学回家的路上,一起玩耍的朋友如今还剩下多少。故乡的旧水井还在,老房子还在,被大风吹弯的枫树还在,唯独人不见了。有人去了异乡谋生,有人留守村庄,变成了田野里的一座荒冢。我少年时在田间割草,曾看到一座被雨水冲塌的坟茔,我不敢直视,更不敢朝前走近,只有悄悄退守一边。这个画面今人警醒,觉得人在天地间的可怜,而且,我很早就听说,坟茔里的这个人,在活着时是村里有名的聪明人,精于算计,睚眦必报,深谙世俗投机取巧之道。但人仅有生存的技能远远不够,还要拥有北斗星在夜幕下的照引以及一颗与泥土兼容的素朴之心。
⑦在大地上,有人丢了鞋子,有人丢了衣裳,但更多的人丢了旷达——患得患失,醉心于鸡零狗碎的精神内耗,让生命陷入一场 自我假设格斗,既无法直立,又躺得不像人样,最终把自己赶到一个角落里,气质形态如草原上病弱的葵花秆。
⑧“有一块田地被松鼠翻过了。”
⑨布和大叔带着我穿越深秋光秃秃的葵花地,蹲下身仔细观察着脚下的一小片湿泥块,语调伤感。他说金花鼠在秋天的草原上踩了两条路,说明它们一家人饿坏了,在四处寻找食物。
⑩布和大叔一个人住在哈拉哈河边的一幢小木屋,屋内布满了干草的清香,靠窗的墙上放了一排 除草的农具,墙上还挂着雨披和一盏巡逻灯。厦门口有一只飘黑的大锅灶,从锅盖边沿突突地冒热 气,炉膛内烧的是干牛粪,锅里炖着风干黄膘牛肉和牛排,火叔说是专门给我留着的,他还给我留了 一瓶收藏十年的河套老窖。
当我们围坐在木桌前吃喝完毕,布和大叔就带我到草场上转悠。他一边朝地面戳戳点点,一边告诉我说,葵花地是他专门种给小动物们的,秋天收了葵花,就随便丢到河畔,很快被小家伙们搬运到洞穴里,田地上留下大片葵花杆,看起来像一群士兵失去了头颅。
“但这点葵花子根本不够野物们吃的,过不了冬,更抗不过一场暴风雪。”他说:“我还给它们准备了一些谷物和粮食,一堆甘草垛。”
此时,夕阳把长长的哈拉哈河涂得通红,草原上每一株草都结满了浆果,它们在风中叮咚摇曳,吸引着鸟群降临。我与布和大叔边聊边往回走,木屋炉子上的一壶奶茶已经煮好,可以顶着一轮自草尖升起的明月慢慢啜饮。
(选自《草原》2024年第9期,有删改)
【散文 内容梳理】
14.(4分)文章围绕布和大叔和“我”写了哪些事?请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补充梳理结果。
①布和大叔跟“我”讲悲悯生灵的话语。
② 。
③ 。
④布和大叔带“我”转悠并给我讲述他如何帮小动物过冬。
【散文 语言赏析】
15.(6分)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既无法直立,又躺得不像人样,最终把自己赶到一个角落里,气质形态如草原上病弱的葵花秆。(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此时,夕阳把长长的哈拉哈河涂得通红,草原上每一株草都结满了浆果,它们在风中叮咚摇曳,吸引着鸟群降临。(从感官角度赏析)
【散文 朗读设计】
16.(4分)朗读,是深入理解散文情感的桥梁。请根据文章内容,选出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朗读设计有误的一项 ( )
A.木桩的影子越来越小,眼前的草叶被松鼠踩过。(语调轻柔,语速稍缓,以表现草原的宁静与和谐。)
B.现在想想,这是一件多么缺德的事情。(语调低沉,语气略带愤怒,表达对人们伤害野物行为的谴责。)
C.“没有比小野物们的需求更简单的了。”(语调轻快,语速较快,带着一丝调侃与轻松,仿佛是在讲述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事。)
D.我与布和大叔边聊边往回走,木屋炉子上的一壶奶茶已经煮好,可以顶着一轮自草尖升起的明月慢慢啜饮。(语调温馨,语速舒缓,充满惬意与满足,表现与布和大叔共度美好时光的愉悦心情。)
【散文 段落辨析】
17.(4分)编辑统稿时不慎删去了以下这段文字,你觉得这段文字应放在文中哪两个自然段之间?请说说理由。
神让人类成为万物之灵,出发时人们走着同样的路,就像布和大叔,渐渐偏离原意和路标,被欲望俘虏,最终在茫然失措的风中走失。
【A】⑤⑥之间
【B】⑩ 之间
应放在 ,理由: 。
【散文 标题思辨】
18.(4分)有读者认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太过随意,建议作者修改。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二)非连续性文本。(18分)
材料一
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Daniel教授研究发现,要想让孩子学会和学好,大脑里必须要完成有过程、有成效的思考,这需要关注四个要素:环境中的信息、长期记忆中的事实、长期记忆中的步骤、工作记忆中的空间大小。因此,在Daniel教授看来,对背诵和记忆不屑,认为高级思维比事实性知识重要的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
单纯的死记硬背从不解释出处,不问逻辑,也不管应用。但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有基本的知识,还会解释为什么、如何做。如“全球变暖,会让极地冰雪融化,影响极地动物的生存,让海平面升高,威胁沿海居民的生活,还会导致干旱、冰冻等极端天气,影响所有人的生活状况”。事实性知识通常会要求学生背诵,考试中也往往以判断、选择、填空的形式呈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思考能力。
所以,Daniel教授认为,“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另外,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和背诵,可以让我们的长期记忆变得更牢固。随时可以调用长期记忆,基础才能更好。而从脑科学维度来说,一个人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长期记忆就越牢固,做起题目来就越得心应手,从而有更强的能力进行推理分析、逻辑思考,也有更多的脑容量进行创新。
(摘编自公众号“谷雨星球”)
材料二
读书的益处不用多说,但我发现很多人想读书,却又不懂该读什么书。我曾在书上看到一种叫“守破离”的读书法,很值得借鉴。这种读书法将书大致分为三类:“守”,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入门书;“破”,是学习别人方法的应用书;“离”,是探索自我模式的“突破”书。我们在读书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在处于“守破离”的哪个阶段,然后再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来读。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总是希望读“离”书。尽管自己是一个初学者,却希望学到高手才能领悟的知识,那是难以做到的。读书不可盲目,不是别人推荐什么书就要去读,而是应该阅读适合自己目前水平的书,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自我成长。
(摘编自《阅读符合自己目前水平的书——“守破离”读书法》)
材料三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这种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水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儿像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摘编自梁衡《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19.(4分)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认为高级思维比事实性知识更重要,哈佛大学Daniel教授对这一观点并不认同。
B.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证明“事实性知识的记忆”的重要性。
C.“守破离”读书法值得借鉴,读书前我们应当了解自己在处于“守破离”的哪个阶段。
D.材料三中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会注重一些优秀诗文的背诵,这符合人脑的生理规律。
20.(4分)阅读材料一,分析“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的原因。
21.(5分)材料三中,作者提到自己在娘子关看瀑布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22.(5分)以上三则材料给你的读书和学习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谈谈。
四、写作(55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23.得遇志同道合的知己,能一路同行,是人生之幸;但也总有一段路我们要独自走过。人生中某一次“众行”或“独行”的经历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请将“众行让我_________”或“独行让我_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24.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答案】1. àng xùn 2. 嚣 蹒 3.B 4.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习惯养成、一种生活方式,内化为陪伴一生的自主学习行动。 5.D
6.【答案】示例:您是一座灯塔,指引我追寻真理。
7.【答案】 在艇顶平台上,尼摩船长挺身而出救下了处于死亡边缘的尼德·兰。 二强子逼着小福子拿出卖身的钱来,去喝酒去潇洒。 刘四爷对虎妞态度很恶劣,全然不像一个父亲。
8.【答案】(1)示例: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
(2) 示例:组织“诚信与我同行”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围绕诚信主题撰写演讲稿,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诚信的认识、感悟和承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诚信意识。 开展“诚信之星”评选活动。在班级,通过自荐、他荐和民主评议的方式,评选出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表现诚信的“诚信之星”,树立榜样,激励全体同学向诚信看齐。 举办诚信故事会。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或他人关于诚信的真实故事,让大家在听故事中感受到诚信的价值。
9.【答案】 欲渡黄河冰塞川 欲为圣明除弊事 为赋新词强说愁 边秋一雁声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案】10.D 11.(1)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 12.D 13.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都表达了对自然山川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答案】14. 布和大叔带“我”穿越深秋的花地,观察松鼠踩出的路并讲述其意义 布和大叔为“我”准备饭菜,招待“我”在他的小木屋
15.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气质形态比作“病弱的葵花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因患得患失、精神内耗而失去生命力的状态。
②“叮咚摇曳”一词从听觉角度描绘出浆果在风中摇曳的情景,同时“通红”的视觉描写与“叮咚”的听觉感受相结合,使得草原的景色更加生动立体,富有感染力。
16.C
17. 应放在A⑤⑥之间。 理由: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人们从原本的纯真善良(如布和大叔般的悲悯生灵)逐渐因欲望而迷失,与第⑥段中人们因各种原因走散、失去本心的内容相衔接。同时,它也为后文布和大叔的善良行为提供了对比,突出了布和大叔保持初心、悲悯生灵的可贵品质。
18.不赞同。这个题目“有一块田地被松鼠翻过了”既是对文中布和大叔讲述金花鼠在草原上寻找食物这一情节的概括,又象征着布和大叔对野生动物的关爱和尊重,以及他内心的善良和旷达。这个题目富有诗意,能够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思考,因此并不随意。
【答案】19.B
20.事实性知识既介绍基本的知识,还会解释为什么、如何做,能提高我们的基本思考能力;记忆和背诵事实性知识,可以让我们的长期记忆更牢固,从而有更强的能力进行推理分析、逻辑思考,有更多的脑容量进行创新。
21.运用举例论证,以自己在娘子关看瀑布时更深地理解“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意境的经历为例,论证了“少时要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的观点,使说理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2.我们应加强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和背诵;应该阅读适合自己目前水平的书;在少时多背诵一些优秀诗文,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来加深对所记背内容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23、24.略
三轮冲刺试卷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