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9.171 )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1 / 12
当前位置: 初中/ 语文/ 开学考专区/九年级上册
普通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03-04 浏览量 30 2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2-22462628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试卷
地区: 重庆市
学校: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文件: 38.0K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 展开

语文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致敬奥运英雄
①巴黎奥运会降下帷幕,我国奥运健儿取得的成绩值得我们献上最高的赞yù( ),他们所展现的英雄品格将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濡( )养与指引。
②永不言弃,是他们最光辉的底色。郑钦文,她在逆境中毅然奋起,创造了女网的奇迹。她的语录“人生要不虚此行【甲】。”已成为无数追梦人的励志箴( )言。
③团结奋进,是他们最坚定的信条。男子混合泳接力赛上,我国四位运动员凭借默契的配合【乙】、高超的技艺,摘得金牌。那前仆后继的身影不正是团队精神的最佳写照吗?
④有容乃大,是他们最高尚的格局。代表卢森堡参赛的倪夏莲,欣然应允给中国队充当陪练,给我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法,却也暴露了自己的底牌。她宽广的胸襟,不知道会让多少狭隘人士自惭形秽【丙】?
⑤荣耀的背后【丁】:是日复一日的埋头苦干,是嘈杂喧嚣中的心无旁骛,是鲜花与掌声中的kè( )守初心。坚持、团结、包容,不仅这份英雄精神会成为奥林匹克永恒的精神坐标,更会根植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赞yù( ) kè( )守 濡( )养 箴( )言
2. 文段画横线的词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仆后继 B. 行之有效 C. 自惭形秽 D. 心无旁骛
3. 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郑钦文,她在逆境中毅然奋起,创造了女网的奇迹。
B. 男子混合泳接力赛上,我国四位运动员凭借默契配合、高超的技艺,摘得金牌。
C. 代表卢森堡参赛的倪夏莲,欣然应允给中国队充当陪练,给我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法,却也暴露了自己的底牌
D. 不仅这份英雄精神会成为奥林匹克永恒的精神坐标,更会根植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
4. 文段中【甲】【乙】【丙】【丁】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任务二:走近绿林好汉
5. 重温《水浒传》,走近绿林英雄。
(1)《水浒传》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儒林外史》中也有不少正面形象。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请联系两部名著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加深人物印象。
人物 宋江 杜少卿
出处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相同点 好学有才,比如宋江浔阳楼题诗,杜少卿被称为“文章品行是当今第一人”。 ①______(特点),比如宋江②______,杜少卿③______
不同点 宋江的思想较为传统,比如他有浓厚的忠君思想,即使做了领袖,也一心想要招安。 杜少卿追求个性解放,比如他④______。
(2)有学者认为《水浒传》有两个主角。第一主角是宋江,争议不大。另一主角呼声较高的有下面两位,你认为本书的另一主角是谁?请结合相关情节和主题谈谈你的看法。
A.鲁智深 B.林冲
任务三:争做自强君子
6. 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诗会,邀请你参与筹备工作。
(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体现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
(2)作为诗会的策划人,请你完善下面的活动方案。
赛前准备:①选拔选手,编排节目→②推举评委,制定细则→③确定主持, A___→④拟定等级,准备奖品。
现场比赛:①上场比赛,展示朗诵→② B___,公布结果→③发表感言,点评活动。
(3)第三小组的同学准备选择一首诗歌配乐朗诵作为参赛节目,下面是三位小组成员的对话:
小明:我这里摘抄了三首现代诗,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一首来集体朗诵。
小红:我手上正好有两首风格不同的背景音乐,气势磅礴的交响乐《第一交响曲》和抒情中带点悲壮的民乐《春景》。我们可以拿来作为朗诵的配乐。
小林:______
小明:你分析得很对,那我们接下来就按你选的诗歌和配乐来进行练习!
下面是小明摘抄的三首诗,请你站在小林的角度进行挑选和分析,补充横线上的对话内容。
(一) 成功的花 作者:冰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二) 黄河,我的母亲河(节选) 作者:北落师门 尽管苦难重重, 尽管泪眼汪汪, 可你!黄河—— 我刚强的母亲! 你始终坚挺着那不屈的脊梁! 尽管黄河九曲十八弯, 也迷失不了你奔腾入海的方向! (三)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节选)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7. 请按要求补充诗句。
物蕴愁思
借风传愁 “溪云初起日沉阁,(1)___”(许浑《咸阳城东楼》),风声满楼,言说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思;“相见时难别亦难,(2)___”(李商隐《无题》),春风不再,众花凋零,寄寓着作者对艰难爱情的哀叹。
望月寄愁 “(3)___,(4)___”(杜甫《月夜忆舍弟》),月光朗照家乡,也映照出作者浓烈的乡愁;“(5)____,(6)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月色冷清,传达出诗人起早行路的羁旅之愁。
以秋蕴愁 “(7)____,(8)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斜阳衰草,寒林空寂,斯人已去,蕴含着诗人对贾谊的身世之叹;“(9)____,(10)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欲言又止,表现了词人遍尝辛酸却无言可说的复杂况味。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竞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节选自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击,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黄庭坚。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鸟声俱绝 风烟俱净(吴均《与朱元思书》)
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不复出焉(柳宗元《桃花源记》)
C. 然万竹中雪子敲戛 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D. 辄复不遂 饮少辄醉(欧阳修《醉翁亭记》)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10.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文回忆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全文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淡雅,但又蕴藏着深沉的家国之思。
B. 甲文中“惟长堤一痕……两三粒”一句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及小,让人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C. 甲文侧重从视觉角度描绘雪景,而乙文侧重从听觉角度描写夜雪,雪粒敲打竹叶,铮铮有声,给人带来无限遐想。
D. 乙文中作者本想乘舟出行,却被风雪阻断了行程,于是引用黄庭坚的话,含蓄地抒发内心的懊恼之情。
11. 同样是欣赏夜雪,甲乙两文中的雪景各有什么特点?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请结合原文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古城信步
李剑锋
①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不久前,我踏上了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雨后的古城笼罩在幽情逸韵的氛围中,如同一幅中世纪风景油画。
②古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座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苍凉群山之中的古城,完好地保存了原来的城市架构。古城的一些房屋,经风历雨,千年不衰,古韵犹在,成为建筑活化石。因此,古城又有“活着的古城”之称。在我国所有城镇中,只有丽江古城与山西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③恍如梦境的古城,吸引了海内外游客陶醉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如痴如醉地呼吸远古空气,聆听纳西古乐,鉴赏东巴文字,领略滇西风情。
④古城依着狮子山、象山、金虹山而建。街道连接小巷,小巷衔着万户门洞。门洞内为“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的纳西宅院。宅院既有北京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情调。这些蕴含纳西传统母房文化的宅院,主要由平房、妹楼、明楼、骑厦楼、古宗楼等组成。望着这些房子,我感觉到纳西民族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民族,她奇迹般地将东巴经书、东巴古典舞蹈、东巴音乐以及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东巴象形文字等完整地保存下来。
⑤古城还是一座水中之城。我循着叮叮咚咚的水流声,走进了古城新华街。与江南水乡平静的水不同的是,古城的水是湍急地流着的。尽管水流急,但河岸很低,两岸绿树婆娑,垂柳依依。
⑥古城的河上,有很多桥。桥是古城的神来之笔,它使古城充满灵性。在草丛中,在垂柳间,那一座座桥就像一条条彩虹,把古城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了蓝天、白云、绿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⑦到了阿余灿至大石桥一段的街道,我信步走上大石桥的桥头,往南眺望,古城北面的玉龙雪山直指苍穹,发出的炫目银光,折射得古城迷离而神奇。当我调整视线往桥下看时,惊呆了:河水留有雪山的倒影。抬起头,眼前的景色使我又醉了:河道上,一座座古栗木板桥离河面很低,掩藏在绿柳草丛中。河水碰撞岸堤溅起水花,洒在桥板上,增添了桥的鲜活情趣。就在这时,一曲空灵飘逸的纳西古乐,从不远处漫了过来,流遍我全身,沁入我肺腑。
⑧随着音乐,我踅进一间古乐馆,择个临窗见河的位置坐下,一边品着清茶,一边聆听着台上十余位年逾古稀的纳西乐师的演奏。一曲曲古奥的音乐,使我尘念尽除,心静如水。
⑨从古乐馆出来,行到大石桥至百岁坊的小巷时,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光滑、陡斜,顺着栗木板桥,望向对岸,纳西民居从河岸砌起,墙上攀满藤本植物,疏影横斜。在白沙铜街至“刮当阁”匀水处街道,水声大了起来。西河水流到这里,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刮当阁”匀水处两岸,种满粉团花树和柳树。柳条缠花枝,在风中轻轻起舞,微微发出簌簌声,蝴蝶翩翩翻翻,辨不清是花还是柳……这又是古城一处独特的景观。
⑩傍晚时分,我走出古城,来到华灯高照的广场。这时,天又下起雨来,雨点打在身上,既像为我洗尘,又像为我洗礼。对我来说,古城之行,不就是一场文化洗礼吗?
雨中飘来的纳西古乐,显得更加悦耳,更加醉人。
(选自《人民日报》)
12. 下列选项中,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先写出对古城整体感受,然后依次写了纳西宅院、古城新华街、古城的桥、纳西古乐、纳西民居及“刮当阁”,最后在古城广场上,陶醉在纳西古乐之中。
B.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还完好地保存了原来的城市框架,因此被称为“建筑活化石”。
C. 纳西民族是具有创造力的民族,主要是从保存了东巴文化的历史体现出来的。
D. “西河水流到这里,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溅起了一片片水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西河水比作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水的湍急。
13. 请从第④自然段人文景观和第⑤自然段中的自然风景中选择一处设计景点介绍语,要求先给景点命名,再拟写景点介绍语。
14.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
(2)对我来说,古城之行,不就是一场文化洗礼吗?
15. 请简要分析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16. 班级准备出一期游记专辑,小渝想把这篇文章编辑进去,你认为合适吗?请阐述你的看法。
(二)(20分)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理想的阶梯(节选)
陈群
①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
②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自以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
③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有理想的青年,都应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非常艰苦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
④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是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空前的事业,其任务之艰,难度之大,更需要亿万人民,特别是青年,百折不回地艰苦奋斗。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⑤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⑥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天的处境,总不致像伽利略、布鲁诺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致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有的青年埋怨自己的岗位平凡。这也可能是事实。但革命事业需要三百六十行,绝大多数人都要在平凡岗位上工作。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岗位上成功,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夜间在如豆的昏黄油灯下演算,打下牢固的根基,后来才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开普勒长期操劳杂役,业余苦钻,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可见问题不在于岗位,而在于有没有真正的崇高理想和为这理想而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
⑦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阶梯。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登,才能一步步接近那光辉灿烂的理想高峰。让我们在四化的伟大征途上谱写出自己的奋斗之歌吧。
17.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题目“理想的阶梯”吗?请说说你判断本文中心论点的依据。
18. 请简述选文的论证思路。
19. 第⑤自然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0. 第⑥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可能”“绝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
21. 你认为理想的阶梯还属于怎样的人?请列举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你的观点。
四、写作(55分)
22. 作文
小渝将作为九年级学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接到任务的他看到下面一则关于奥运会后记者采访马龙的新闻:奥运史上首位“六冠王”马龙在巴黎收获了他人生的第六枚奥运金牌,从少年的意气风发一路走来,带着岁月的洗礼和馈赠,面对记者的镜头,他骄傲地说出那句“心怀热爱就无惧岁月漫长”。竞技体育或有终点,可是热爱没有。
这则新闻引发了小渝的思考,他确定了开学典礼的发言主题,请你以小渝的身份完成发言稿。
要求:①标题自拟;②观点鲜明,论证充分有力;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语文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致敬奥运英雄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誉 ②. 恪 ③. rú ④. zhēn 2. A 3. D 4. B
任务二:走近绿林好汉
【5题答案】
【答案】(1) ①. 仗义疏财(轻财好义) ②. 救济阎婆惜母女 ③. 给鲍廷玺一百两银子 ④. 反对科举制度,比如他装病拒绝出仕
(2)示例一:我认为另一主角是鲁智深,他侠肝义胆,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情节,展现出他的正义与豪爽;他的故事体现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抗,与宋江的故事相互补充,共同丰富了《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且他在梁山好汉中极具影响力,所以可作为另一主角。
示例二:我认为另一主角是林冲。林冲从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逼上梁山,经历了风雪山神庙等一系列转变,他的遭遇深刻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压迫,与宋江的经历共同深化了小说主题,且他在梁山也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可看作另一主角。
任务三:争做自强君子
【6题答案】
【答案】(1)示例:诗韵传自强,雅诵展风采。
(2) ①. 设计流程 ②. 评委打分
(3)小林:我觉得《成功的花》比较合适。这首诗通过描述成功的花背后浸透奋斗的泪泉和洒遍牺牲的血雨,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与本次活动主题相符。而且它的情感深沉,用《春景》这首抒情中带点悲壮的民乐来配乐,能更好地烘托出诗歌的氛围,增强感染力。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7题答案】
【答案】 ①. 山雨欲来风满楼 ②. 东风无力百花残 ③. 露从今夜白 ④. 月是故乡明 ⑤. 因思杜陵梦 ⑥. 凫雁满回塘 ⑦. 鸡声茅店月 ⑧. 人迹板桥霜 ⑨. 欲说还休 ⑩. 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
【8~11题答案】
【答案】8. A 9. (1)(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2)随意地看几卷书,也还是有一些乐趣的。 10. D
11. 甲文中雪景的特点是天地一色、洁白广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乙文中夜雪的特点是雪声清脆、富有动感,“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体现了作者随遇而安、悠然自得的情趣,虽出行受阻,但能在雪中读书寻趣。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0分)
【12~16题答案】
【答案】12. D 13. 示例一:景点名称:纳西宅院文化之旅。介绍语:走进纳西宅院,这里既有北京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情调,蕴含着纳西传统母房文化,由平房、妹楼等多种建筑组成,带您领略纳西民族的创造力与独特风情。
示例二:景点名称:古城急流观景台。介绍语:此处为古城新华街,古城之水湍急流淌,河岸绿树成荫,垂柳依依。与江南水乡的平静水韵不同,这里的水流充满活力,给您别样的视觉享受。
14. (1)“别具一格”指丽江古城在建筑风格、文化底蕴等方面有独特的魅力,与其他古城不同,它完好保存了城市架构和纳西文化,具有独特的纳西宅院和东巴文化等。
(2)“文化洗礼”指作者在古城中领略了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等独特文化,这些文化使作者心灵受到触动,如同经历了一场净化和熏陶,对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
15. 第①自然段开篇点题,直接表明丽江古城别具一格,吸引读者;同时奠定了全文对古城赞美、喜爱的感情基调;用“雨后的古城笼罩在幽情逸韵的氛围中,如同一幅中世纪风景油画”的描写,引出下文对古城的具体介绍,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16. 合适。这篇文章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依次介绍了丽江古城的历史、建筑、河流、桥梁、音乐等方面,内容丰富,能让读者全面了解丽江古城的独特风貌和文化底蕴;语言优美生动,如对古城景色的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且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古城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符合游记专辑的主题要求,能够激发读者对丽江古城的向往。
(二)(20分)
【17~21题答案】
【答案】17. 选文的中心论点不是题目“理想的阶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文章围绕这一论点,分别从“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列举马克思、诺贝尔、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华罗庚、开普勒等大量事例进行论证,强调了奋斗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而“理想的阶梯”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来引出和阐述中心论点。
18. 首先提出青年谈理想时常面临理想与现实矛盾的问题;接着点明中心论点“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分别阐述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珍惜时间的人、迎难而上的人,并列举马克思、诺贝尔、爱迪生等众多事例加以证明;最后总结强调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关键,呼吁青年在四化征途上谱写奋斗之歌。
19.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这一分论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珍惜时间对于实现理想的重要性。
20. 不能删掉。“可能”表示不确定,说明青年埋怨岗位平凡也许是事实,但不是绝对的,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绝大多数”表示大部分,说明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占很大比例,并非全部,如果删掉,就会使表达过于绝对,所以不能删去。
21. 示例:理想的阶梯还属于有创新精神的人。论据:袁隆平敢于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勇于创新,经过多年努力研究,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解决了全球粮食问题,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四、写作(55分)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开学典礼上,作为九年级毕业的学生,我站在这里,心中满怀憧憬。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主题——“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在我们的成长旅途中,总有一些人,他们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比如那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田鼠大婶”的农民诗人,她用熟悉的作物和劳动场景作画,用最朴素的语言记录农家生活。在她的笔下,每一粒稻谷都蕴含着生命的哲理,每一场劳作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切,都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再比如深圳街头那位即兴弹琴的工人大叔易群林,他在繁忙的城市一隅,用琴声传递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梦想的坚持。面对采访,他坦然地说:“希望大家都坚持自己的梦想。”这句话,简单却有力,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应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同学们,我们即将踏上新征程,未来的路或许充满未知与挑战,但请记住,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坚持梦想就能闪闪发光。正如“田鼠大婶”和易群林大叔所展现的那样,只要我们心怀热爱,勇敢追梦,就能在最平凡的生活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追光的人,不畏风雨,不惧艰难,坚定地走向自己的梦想之路。或许路途遥远,或许道路曲折,但请相信,每一步努力都不会白费,每一次坚持都将汇聚成照亮我们前行的光芒。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愿我们都能成为那道光芒,不仅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