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5 )
精品
【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学生卷+教师卷)
2023稀缺资源征集
当前位置: 初中/ 生物学/ 月考专区/八年级下册
精品

【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学生卷+教师卷)

2025-05-13 浏览量 623 3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1-22967185
版本: 通用版
类型: 试卷
地区: 江西省
文件: 496.4K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 展开

这是一套《【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学生卷+教师卷)》资源,包含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1.(2024八下·南昌月考)南昌市新建区人民政府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优势,统一为农户开展机耕服务,为农户春耕提供保障。播种前要先耕地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为种子提供适量的水分 B.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无机盐
C.为种子提供充足的空气 D.为种子提供适宜的温度
【答案】C
【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种子萌发必须满足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在播种前,要先耕地松土,意义是增加土壤颗粒的孔隙,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是为了保证种子呼吸作用正常进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2024八下·南昌月考)2024年的春节舞狮表演惊险刺激,精彩纷呈,大家纷纷为表演者鼓掌、点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胎生、哺乳提高了狮子后代的出生率
B.舞狮表演者表演时,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C.观众看到精彩处纷纷鼓掌属于复杂反射
D.人和狮子的运动系统都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答案】A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加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符合题意;
B.舞狮表演者表演时,不仅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不符合题意;
C.观众看到精彩处纷纷鼓掌,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复杂反射,不符合题意;
D.人和狮子的运动系统都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人和狮子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
3.(2024八下·南昌月考)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每年4月开始,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蓝冠噪鹛(如图)都会在这里待上几个月。下列有关蓝冠噪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呼吸
B.卵表面有坚硬的壳,起保护作用
C.蓝冠噪鹛抚育后代属于先天性行为
D.私自将鸟卵带回家孵化有利于保护蓝冠噪鹛
【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A.蓝冠噪鹛属于鸟类,体温恒定,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作,不符合题意;
B.鸟卵的卵壳表有坚硬的壳,防止水分的散失,起保护作用,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不符合题意;
C.蓝冠噪鹛抚育后代属于先天性行为,这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不符合题意;
D.为了保护鸟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为鸟制作人工鸟巢、搭建饲养台、定期投食、不掏鸟卵,不捉雏鸟等,但不能把小鸟捉回家喂养,因为每种生物都有其生活的适宜的环境,鸟类适合生活在大自然中,如果放在家中喂养,不利于鸟的生存,所以私自将鸟卵带回家孵化不利于保护蓝冠噪鹛,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4.(2024八下·南昌月考)江西抚州东乡区米用太空丝瓜开启新“丝”路。如图是太空丝瓜的果实,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改变了遗传物质,是可遗传的变异
B.丝瓜果实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C.丝瓜内有多粒种子,是因为花中有多个子房
D.人们将太空丝瓜进行培育、筛选,这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答案】A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变异的应用;人工选择
【解析】【解答】A. 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如宇宙射线、微重力等)诱导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符合题意;
B. 丝瓜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不符合题意;
C. 丝瓜内有多粒种子,是因为花的子房内有多个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而不是多个子房, 不符合题意;
D.人们将太空丝瓜进行培育、筛选,这是人工选择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 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5.(2024八下·南昌月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常被诗人称颂。如图是莲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藕断丝连的“丝”是输导组织
B.莲子萌发过程中,发育成新个体的结构是胚
C.莲花胚珠中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D.莲藕含有的大量淀粉来自根的吸收作用
【答案】D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植物体的主要组织;种子萌发的过程;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A.藕断丝连的“丝”由管状细胞构成,具有运输功能,是输导组织,不符合题意;
B.莲的雌蕊子房中具有胚珠,胚珠里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莲子萌发过程中,发育成新个体的结构是胚,不符合题意;
C.莲的雌蕊子房中具有胚珠,胚珠里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不符合题意;
D.莲藕含有的大量淀粉来自叶的光合作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供植株利用,通过茎运到叶,在叶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
6.(2024八下·南昌月考)酒糟鱼是江西的一道特色美食。酿造米酒需要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
A.醋酸菌 B.酵母菌 C.大肠杆菌 D.甲烷菌
【答案】B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醋酸菌主要用于食醋的生产,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它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这正是米酒酿造过程中所需要的,符合题意;
C.大肠杆菌主要生活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与米酒酿造无关,不符合题意;
D.甲烷菌是一种厌氧型细菌,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并产生甲烷,这与米酒酿造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食品制作:
①制作馒头或面包—酵母菌
②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
③制醋—醋酸菌
④制作米酒和酿酒—酒曲或者酵母菌
⑤制作酱和酱油—霉
7.(2024八下·南昌月考)蝗虫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它的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后,形成的子细胞数目和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4个、12条 B.4个、24条 C.8个、12条 D.8个、24条
【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当这个体细胞连续分裂三次时,可以使用细胞分裂的公式来计算子细胞的数目。细胞分裂的公式是:N=2n,其中N是子细胞的数目,n是分裂的次数。将n=3代入公式,我们得到:N=23=8,所以,经过三次分裂后,会形成8个子细胞。由于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是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所以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即每个子细胞中都含有12对染色体,也就是24条染色体。综上所述,蝗虫的体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后,形成的子细胞数目是8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4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8.(2024八下·南昌月考)南昌市多以樟树作为行道树,行道树的作用不包括(  )
A.维持碳—氧平衡 B.减少硫化物的排放
C.提高空气湿度 D.防尘、降噪
【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不符合题意;
B.法国梧桐、海桐、女贞等树种具有吸收二氧化硫的作用;而樟树不能吸收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自身和环境的温度、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不符合题意;
D.樟树作为行道树具有阻挡灰尘,降低噪音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9.(2024八下·南昌月考)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如图中的结构a不可能是(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小肠 D.肺泡
【答案】A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A.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两端都是动脉。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可见,肾小球不符合题图所示的物质流动方向,A符合题意。
B.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B不符合题意。
C.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肠腔内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能够通过小肠绒毛,进入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C不符合题意。
D.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10.(2024八下·南昌月考)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后易使人患破伤风。当伤口较深时容易得破伤风,而皮肤表面划破一般不会得破伤风。由此推测,破伤风梭菌是(  )
A.好氧、自养型细菌 B.好氧、异养型细菌
C.厌氧、自养型细菌 D.厌氧、异养型细菌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后易使人患破伤风,当伤口较深时容易得破伤风,而皮肤表面划破一般不会得破伤风,说明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后易使人患破伤风,说明破伤风梭菌是异养型生物,因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
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通常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
11.(2024八下·南昌月考)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 )
A.睾丸、子宫 B.睾丸、卵巢 C.附睾、子宫 D.附睾、卵巢
【答案】B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男性生殖系统中的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故答案为:B。
【分析】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功能
男性 内生殖器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附睾 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 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 分泌黏液
阴囊 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 排精、排尿
女性 内生殖器 卵巢 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
子宫 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 外阴 /
12.(2024八下·南昌月考)人从婴儿发育长大,体重会增加很多倍,体力也会增强很多倍,这些都与营养物质有关。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B.糖类是生命活动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C.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D.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但人体不能缺少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解析】【解答】A.蛋白质主要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不符合题意;
B.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符合题意;
C.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例如水在人体内可作为溶剂,还具有运输等功能,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食物中六大营养物质和作用:
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
蛋白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脂肪 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糖类 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 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 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维生素 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13.(2024八下·南昌月考)急性会厌炎是一种特殊的,主要累及喉部声门上区的会厌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病变。患者血液中的哪种成分的数量比正常值明显增多(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A.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A符合题意。
B.红细胞能运输氧气,还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B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C不符合题意。
D.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4.(2024八下·南昌月考)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男孩和一个单眼皮男孩,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可能性是(  )
A.3/4 B.3/8 C.1/4 D.1/8
【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男孩和一个单眼皮男孩,因此,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假设控制眼皮的基因为A、a,则单眼皮基因型为aa,由于子代两个a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因此,双眼皮夫妇的基因型为Aa,再生一个孩子遗传图谱如下:
再生一个孩子为双眼皮的概率为3/4,由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占一半,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可能性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15.(2024八下·南昌月考)江西赣州发现并命名了生活在距今9000多万年的蜥脚类恐龙的新属种——腔尾赣地巨龙化石,对于研究这类恐龙在白垩纪的演化和古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腔尾赣地巨龙是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B.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唯一的证据
C.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恐龙化石常常集中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的死亡
【答案】B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腔尾赣地巨龙是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变温动物。体内受精,卵生,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环境的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但不是唯一证据,符合题意;
C.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不符合题意;
D.恐龙的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死亡。说明恐龙大量灭绝的时间相对较短,可能是环境的突然改变引起的灭绝,如海啸和火山爆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6.(2024八下·南昌月考)种植甘蔗一般将庶茎埋在土里,蔗节上会长芽,形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  )
A.属于有性繁殖 B.有利于后代产生变异
C.有利于保持亲本性状 D.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种植甘蔗一般将庶茎埋在土里,蔗节上会长芽,形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后代不容易产生变异,有利于保持亲本性状,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如向日葵、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17.(2024八下·南昌月考)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发现哺乳动物新物种——黄岗鼩鼹。构成黄岗鼩鼹的组织不可能有(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保护组织 D.结缔组织
【答案】C
【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解析】【解答】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可见,黄岗鼩鼹是动物,不可能有保护组织,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分布表格如下:
名称 结构 功能 分布
上皮组织 上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 体表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
结缔组织 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分布最广泛,如:血液、肌腱、骨、韧带和脂肪等
肌肉组织 肌肉细胞 收缩、舒张 附着在骨骼上、心脏、胃、肠和血管等处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传到兴奋 脑和脊髓中的组织
18.(2024八下·南昌月考)经过几代血防人“死磕”血吸虫病,江西省丰城市已连续18年未出现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患者。下面有关血吸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体表有刺细胞
C.体表有角质层 D.有口无肛门
【答案】D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血吸虫是扁形动物,通常具有两侧对称的身体结构,而不是辐射对称,不符合题意;
B.刺细胞通常存在于某些具有刺的海洋生物中,如某些刺胞动物门下的生物。血吸虫并没有刺细胞这一结构,不符合题意;
C.角质层是某些生物体表面的一层保护结构,如昆虫和一些节肢动物。在血吸虫的描述中,并未提到其具有角质层,不符合题意;
D.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其形态结构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19.(2024八下·南昌月考)我国宋朝时期就已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 接种人痘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消灭病原体
【答案】A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可见,通过接种人痘预防病毒的感染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A。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0.(2024八下·南昌月考)如图是板蓝根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OTC 板蓝根颗粒说明书 【成分】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5~1袋,一日3—4次。 【储存】密封。 【有效期】2024年03月05日。
A.没有医师处方也可以购买该药
B.为了预防感冒,可以经常喝板蓝根冲剂
C.该药现在还能继续服用
D.为提高疗效,可以自行增加用量
【答案】A
【知识点】常用药物名称及作用
【解析】【解答】A.说明书上的“OTC”是指非处方药。这意味着该药品不需要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符合题意;
B.药品说明书上并没有提及板蓝根冲剂可以用于预防感冒。此外,任何药物都不建议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长期使用或用于预防目的,以避免可能的副作用或药物滥用,不符合题意;
C.药品说明书中给出了有效期为“2024年03月05日”,到现在该药已过期,不能再继续服用,不符合题意;
D.药品说明书上明确给出了“用法用量”,并指出了一次和一日的推荐剂量。增加用量不仅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还可能并不提高疗效,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
21.(2024八下·南昌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江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团队于2023年建立“甘薯—油菜绿色高质高效轮作生产技术”,创新集成了优质高产甘薯—油菜周年品种搭配,以及配套的周年肥水耦合管理、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与化肥减施增效、病虫草害协调防治与绿色防控、防涝抗溃、防旱抗旱、秸秆还田与提升地力、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核心技术,在全年只种一茬甘薯的土地上实现甘薯—油菜绿色高质高效轮作。
(1)甘薯和油菜的种子都有果皮包被,据此推测,甘薯和油菜都是   植物。
(2)油菜叶具有网状叶脉,主根发达,油菜籽的油脂主要储存在   中。
(3)甘薯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   ,并通过   运输到各个部位。
(4)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提高作物   作用的效率。
(5)施肥主要是为了给植物提供各种   。
【答案】(1)被子
(2)子叶
(3)根;导管
(4)光合
(5)无机盐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甘薯和油菜的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2)油菜属于双子叶植物,其叶脉为网状脉,主根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少。油菜籽的油脂主要储存在子叶中,因为子叶是双子叶植物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主要部分。
(3)甘薯属于根状茎,但其吸收水的主要器官仍然是根。根通过渗透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运输到各个部位,以满足植物的生长和代谢需要。
(4)合理密植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增产措施,主要是为了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使农作物增产。
(5)施肥主要是为了给植物提供各种无机盐。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等。这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如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因此,合理施肥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分析】(1)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区别: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2)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2.(2024八下·南昌月考)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某生物兴趣社团研究菜豆的一生,记录下其生活简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育种。
(1)生物兴趣社团选择4月份进行育种,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2)图1中,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活动二:移栽。
(3)移栽菜豆幼苗时,根部要带一坨土,目的是保护   。
(4)老师建议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原因是减弱植物的   作用,提高成活率。
活动三:结实。
(5)进行图2中过程[①]   ,可以有效提高结实率。
(6)在研究过程中,该生物兴趣社团发现菜豆种皮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灰色。这在遗传学上被称为一对   。
【答案】适宜温度;胚根;菜豆幼苗的幼根;蒸腾;人工授粉;相对性状
【知识点】幼根的生长;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性状和相对性状;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需要必要的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生物兴趣社团选择4月份进行育种,4月份气温回暖,这时候进行育种,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会吸收水分,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胚根生长最快,最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3)根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故移栽菜豆幼苗时要带土移栽,目的是保护根毛和幼根,可以提高成活率。
(4)移栽植物时,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5)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图2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有效提高结实率。
(6)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菜豆种皮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灰色,在遗传学上被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人工辅助授粉的具体方法,不同作物不完全一样,一般是先从雄蕊上采集花粉,然后把花粉涂抹或倾撒在植物雌蕊的柱头上,或者将收集的花粉,在低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加以贮藏,留待以后再用。
23.(2024八下·南昌月考)人体衰老、突发意外疾病或事故,都会导致器官衰老或损坏而危及生命。目前针对该种情况的最佳疗法就是器官移植,但器官供体相当短缺,而且器官移植有排斥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人造器官成为热门的科研焦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中国团队开发研制出的第三代世界上最小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它成功救治多例心衰患者。“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的左心室,它将血液由①泵出,最后回到心脏的   ,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
(2)图2中的人工肾为肾衰竭患者带来了福音。其中,a、b、c三处的液体属于尿液的是   。
(3)图3是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经过它的作用后,由血液①——   血变成血液②——   血。
(4)若进行器官移植,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
【答案】(1)右心房;体循环
(2)c
(3)静脉;动脉
(4)抗原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图1中的“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室,它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泵到①主动脉后,经各级动脉,到全身毛细血管网处进行物质交换,再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入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个过程是体循环。
(2)图2中a连接肾动脉,内流动脉血,b连接肾静脉,内流静脉血,c连接膀胱相当于输尿管,当a内的动脉血流入人工肾时,会经过尿液的形成过程,人体的代谢废物会随着c排出运往膀胱。因此a、b、c三处的液体属于尿液的是c。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后,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就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结合题图可知,从人体内引出来的血液①为含氧少的静脉血,经过体外的气体交换后,血液②变为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
(4)植入人体内的异体器官能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因此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
【分析】图1中: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上腔静脉、⑤下腔静脉。
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虽是两条不同的循环路线,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循环的起止点都在心脏。心脏把两条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24.(2024八下·南昌月考)图1表示艾溪湖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2是蚊子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该食物网要组成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   和   。
(2)鲇鱼和划蝽的关系是   。
(3)蚊子属于昆虫,根据图2可以判断蚊子的发育过程是   发育。
(4)艾溪湖湿地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答案】(1)五;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2)捕食与竞争
(3)完全变态
(4)太阳能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1)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五条:①水藻→水蚤→划椿→鲇鱼→天鹅,②水藻→水蚤→鲇鱼→天鹅,③水藻→水蚤→划椿→青蛙→天鹅,④水藻→孑孓→划椿→鲇鱼→天鹅,⑤水藻→孑孓→划椿→青蛙→天鹅。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该食物网中,水藻属于生产者,青蛙等动物属于消费者,该食物网要组成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鲇鱼以划椿为食,属于捕食关系,同时鲇鱼和划椿又都以水蚤为食,属于竞争关系。
(3)图2中,蚊子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孑孓→蛹→成虫”四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4)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水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
25.(2024八下·南昌月考)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某生物小组在查找资料时发现,乳酸菌会和幽门螺杆菌竞争吸附空间和营养源,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探究问题:乳酸菌是否会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为了探究此问题,他们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表1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表1:
组别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杆菌 — + +
注:“一”代表不进行操作,“+”代表进行操作。
(1)1组既没有在实验小鼠胃部灌注乳酸菌,也没有灌注幽门螺杆菌,其目的是   。
(2)实验中每组小鼠的数量和生理状况都必须一致,其原因是   。
(3)1组和   组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杆菌会让小鼠产生炎症反应。2组和3组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力起到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4)幽门螺杆菌很难根治,原因除了我国没有分餐的饮食习惯,还有其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幽门螺杆菌的菌体周围能够形成“氨云”保护层,该保护层与部分细菌细胞壁外的   相似,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5)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目前推荐的是四联疗法,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和两种抗生素。其中,青霉素是由   产生的抗生素类药物。
【答案】(1)起对照作用
(2)控制单一变量
(3)3;抑制
(4)荚膜
(5)青霉菌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1组既没有在实验小鼠胃部灌注乳酸菌,也没有灌注幽门螺杆菌是对照组,2、3组是实验组,设置1组的目的是为了与2、3组形成对照实验。
(2)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该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每组小鼠的数量和生理状况都必须一致。
(3)1组与2组对照,变量是有无幽门螺旋菌,由题图可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2组与3组对照,变量是有无乳酸菌,由题图可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4)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黏液物质,起保护作用。
(5)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
1 / 1
八年级下册试卷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