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6 )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2023稀缺资源征集
当前位置: 高中/ 生物学/ 开学考专区/高二下学期
普通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2025-03-23 浏览量 475 1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1-22602481
版本: 人教版(2019)
类型: 试卷
地区: 云南省
学校: 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文件: 850.9K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 展开

这是一套《云南省玉溪市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资源,包含云南省玉溪市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 答案.pdf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云南省玉溪市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
玉溪师院附中2026届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 物 学 试 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第1-11题每小题2分,第12-25题每小题3分,共64分)
1.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温煮沸后的豆浆溶液冷却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 熟鸡蛋容易消化是因为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酶水解
C.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8种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获取
D. 许多蛋白质分子含有两条或多条肽链,它们通过一定化学键如二硫键连接在一起
2. 如图,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O”中所对应含义相同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如图为渗透作用的“U”型装置示意图。实验开始时,两侧液面等高,一侧加入高浓度溶液,一侧加入低浓度溶液,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U型管两侧加入蔗糖溶液,由于高浓度一侧渗透压大,故高浓度一侧的液面上升
B. 若U型管两侧加入葡萄糖溶液,由于葡萄糖分子可透过半透膜,故两侧液面始终等高
C. 若U型管两侧加入麦芽糖溶液,当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不再移动
D. 若U型管两侧加入蔗糖溶液,最终液面停止变化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趋于一致
4. 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建议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 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时,可用点燃卫生香的复燃情况作为因变量的检测指标
C.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排除pH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 若利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斐林试剂检验
5. 蝌蚪长出四肢,尾巴消失,发育成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肢细胞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B. 四肢的组织来自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C. 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D. 蝌蚪发育成蛙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6. 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曲线图形(不考虑细胞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甲图中的AB段
B. 甲图中BC段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C. 乙图中BC段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
D. 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乙图中的CD段
7. 下面的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某高等动物的精原细胞和由其形成的精细胞中的6号染色体,A/a和B/b表示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乙的产生是由于图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B. 与图乙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和ab
C. 产生图乙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 图甲中6号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8. 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母亲是纯合子,不考虑染色体畸变及基因突变,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图可能是红绿色盲患者家系图
B. 若该病为Y染色体遗传病,则Ⅰ2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2或0个致病基因
C. 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患病个体均为杂合子
D.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4与一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概率为1/2
9. 下列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能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转化的物质
B. 将S型细菌的提取物、DNA酶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R型细菌不能转化为S型细菌
C. 赫尔希和蔡斯使用含有32P或35S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获得被标记的T2噬菌体
D. 使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上清液放射性较高,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
10. 下列对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DNA放在含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的DNA单链占总链的1/8
B. 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乙图中显示有5种核苷酸
C. 丙图中RNA聚合酶在DNA模板链上移动的方向是从端到端,有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D. 根尖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11.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几种地雀物种是经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B. 抗生素的使用引发了细菌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C. 在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的过程中,细菌种群耐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D. 可遗传的变异虽然无法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它们却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
12. 足球比赛通过简单的规则和激烈的竞争,吸引了全球各地数十亿观众,成为世界上大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在进行足球比赛时需要神经系统与各器官进行协调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朝运动员过来时,运动员接球属于非条件反射
B. 运动员运球过人时需要小脑参与,但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以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D.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导致心跳加快,支气管收缩
13. 下列关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传导时膜电位变化是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B. 兴奋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C. 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Na+内流需要消耗能量
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14. 当神经递质释放过多时,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数量和亲和力均会下降,称为受体的下调。人脑中的多巴胺能够传递愉悦信息,而毒品可卡因也可使人产生愉悦感并有“成瘾”性,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递质在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
B. 突触处信号的转化形式为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C. 可卡因会阻止多巴胺的回收,从而使得突触后膜神经元持续兴奋
D. 可卡因会导致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需要吸食可卡因来维持神经元的兴奋
15.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使得心率加快,说明激素能提供能量
B.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定向运送到靶细胞,与受体结合促进机体发育
C. 雌激素与雄激素都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两者为协同关系
D. 由于激素发挥作用后就失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16.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下,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 内分泌腺受神经支配分泌激素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D. ③⑤⑧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
17. 为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砷抑制拟南芥生长的原因,研究者检测了高浓度砷酸盐处理后拟南芥根的部分指标。据图分析,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砷处理6h,根中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会减少
B. 砷处理抑制根的生长可能与生长素含量过高有关
C. 增强LOG2蛋白活性可能缓解砷对根的毒害作用
D. 抑制根生长后,植物因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下降而影响生长
18. 下列关于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温带地区,树木的年轮表现出季节周期性变化
B. 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结构改变后进入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表达
C. 有些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说明温度也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 “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平衡石细胞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19.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的数量和面积不会影响调查结果
B.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再盖上盖玻片
C. 有趋光性的昆虫,可用黑光灯诱捕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D. 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使调查结果偏小
20. 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t0~t1与图2中b~c时期种群都增长型
B. 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
C. 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
D. 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
21.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然界中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都符合该模型
B. 曲线甲表示猎物种群数量,曲线乙表示捕食者种群数量
C. 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D. 捕食者的存在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22.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曾经,这里湖泊星罗棋布,水草丰美,雪山、草地、河流,静静地展示着原生态的美。20世纪,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了退耕还草等多项保护措施,现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决定三江源草原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群落的丰富度
B. 人类的活动会改变三江源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 三江源地区中的雪山、草地、河流,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三江源草原群落外观和结构在不同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23. 某草地生态系统生活着多种动物和植物,图1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图1相比,图2中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B. 图1中A是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图2所示的食物网共包含7条食物链,鹰占有4个营养级
D. 若其他条件不变,蛇消失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可能会增多
24. 铅(Pb)被生物体吸收后,会在体内积蓄,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工作人员取样调查某废弃的露天铅矿内的一小型湖泊中4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食物情况,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鸬鹚 河蚌 鳊鱼 水蚤
消化道内食物 鳊鱼、河蚌 水蚤、小球藻 水蚤、小球藻 小球藻
A. 4种生物中铅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河蚌
B. 铅在食物链中有生物富集现象,不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在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中鳊鱼占据了两个营养级
D. 鸬鹚捕获一只鳊鱼后,最多可获得鳊鱼20%的能量
25. 罗氏沼虾以绿藻等单细胞藻类为食.科研小组对某湖泊中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表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 ·a),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藻类同化的能量 沼虾摄入藻类中的能量 沼虾粪便中的能量 沼虾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50.6 47.8 25.4 21.2
A. 湖泊中藻类等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 沼虾同化的能量较藻类少是因为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C. 从藻类到沼虾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9%
D. 沼虾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26. 下列是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像。图甲是在适宜环境中大豆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图乙是某研究小组在15℃条件下以水稻为材料进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过程具体发生在____,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3)大田种植玉米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____提高光合速率以增加产量。
(4)在水稻的营养生长过程中,发现部分水稻植株叶片变黄,其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由Mg元素缺乏导致____缺乏;二是由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
(5)为确定(4)叶片变黄的原因,可选取该株水稻质量相等的____叶片和____叶片,分别编号为A,B组,然后分别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用____(试剂)分离色素,观察比较两组滤纸条上色素的____和____。
27. 女娄菜(2n=46)为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女娄菜的高茎和矮茎受等位基因A、a控制,宽叶和窄叶受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女娄菜遗传机制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P F1
♀ ♂ ♀ ♂
甲 高茎 高茎 高茎:矮茎=3:1 高茎:矮茎=3:1
乙 宽叶 宽叶 宽叶 宽叶:窄叶=1: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组合甲实验结果推测,高茎是__________性状(填“显性”或“隐性”)。
(2)根据组合乙实验结果推测,控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3)女娄菜的两对相对性状在遗传时符合____________定律,亲本高茎宽叶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4)取F1中的矮茎宽叶女娄菜作母本与F1中高茎窄叶女娄菜作父本,杂交所得大量雌性后代中,矮茎窄叶的占比是____________。
28. 下图为人体免疫调节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细胞,数字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③④属于后天个体发育中形成的免疫过程是___(填图中数字)。
(2)图中②④⑤⑥属于___免疫的环节,其中细胞A的名称是___。
(3)图中引起细胞B活化的两个信号是___。
(4)图中只有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才发生的过程是___(填图中数字),其特点是___。
29. 亚洲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野生亚洲象的种群数量为300余头,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2021年,部分亚洲象从“老家”西双版纳一路北上,迁移近500千米,直到8月,北迁的象群全部安全南返。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示,2021年亚洲象北迁与持续干旱的气候有关,干旱条件直接作为_____(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该气候主要影响了______(种群数量特征)从而影响了当地亚洲象的种群密度。
(2)自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亚洲象种群的K值不断提高,K值指______。过去“人进象退,人种象扰”说明人与大象之间存在______关系。
(3)亚洲象北迁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群落,______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若经亚洲象采食的玉米地退耕后自然演替成为一片森林,发生在该玉米地中的演替属于_____演替。
(4)为了更好地保护亚洲象,还需要了解其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们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