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份文件
资料简介 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 第五十课 创新思维与联想思维.docx 展开
这是一套《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 第五十课 创新思维与联想思维(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 第五十课 创新思维与联想思维.pptx、课时数智作业59 创新思维与联想思维.docx、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 第五十课 创新思维与联想思维.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 第五十课 创新思维与联想思维.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五十课 创新思维与联想思维
[课标要求] 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进行思维创新,应全面继承现有成果。 ( )
2.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跨越性。 ( )
3.联想思维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 )
4.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梦想和理想。 ( )
5.迁移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 )
6.想象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 (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4·湖北卷,16 创新思维的特征与表现 以优秀作品创作过程为背景
2023·辽宁卷,16 联想思维 以代糖研制过程为背景
创新思维
1.创新思维的含义与产生
(1)含义: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2)产生条件: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
2.创新思维的特征与表现
(1)特征
思路具有多向性 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步骤具有跨越性 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
结果具有独特性 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
(2)表现
思路新 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方法新 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结果新 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考向 创新思维的特征与表现
典题 (2024·湖北卷,16,3分)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以上事例表明( )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 ④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方法点拨:分析选项中的关于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时,要注意以下细节:一是看材料中是否涉及两个因素或属性,若只有一个则不能体现统一性;二是看材料中是否蕴含着选项中的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要排除不符合材料指向的选项;三是看材料指向的是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还是对立性,如果材料指向统一性,则要排除指向对立性的选项。
联想思维的特征与方法
1.联想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2)特征
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对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2.联想思维的方法
迁移 含义 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作用 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想象 含义 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方式 形象化的想象: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 “假如”式的想象: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作用 第一,形象化的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第二,“假如”式的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第三,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知识拓展: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或者随着他人的描述,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等。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展开的各种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考向 联想思维
典题1 (2023·辽宁卷,16,3分)糖是人类必需的能量来源,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代谢紊乱等问题。人们为了追求健康,在通过运动促进糖脂代谢的同时,愈加注重“减糖”。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由此可知( )
①代糖与糖无差别的同一使人们对甜味的需要得以满足 ②代糖产生体现了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 ③代糖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代糖的产生是运用超前意识对糖过量摄入问题的解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题2 (2024·广东广州二模)2024央视龙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龙辰辰”的设计灵感分别源于绿松石龙形器、何尊、云纹铜禁、鎏金走龙和九龙壁,配色选取大繎、赩炽、玉頩、春辰等中国传统色,充盈着历史美感和时代气息,呈现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龙辰辰”的设计( )
①把握了基本单元的概念性并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②把握了基本单元的形象性并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③整合不同认识对象的特征,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 ④通过想象建立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五十课 创新思维与联想思维
循纲忆知
①有所发明 ②实践 ③继承 ④多向性 ⑤跨越性 ⑥独特性 ⑦联结 ⑧思考 ⑨联结 ⑩畅想 想象
易错辨析
1.× 提示: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2.× 提示: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3.× 提示: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4.× 提示: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5.× 提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6.√
考点1 创新思维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 D [材料中的两个创作都是将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但没有体现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排除。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画作,这表明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没有涉及艺术是否具有真理性,未涉及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②排除。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运用了创新思维,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③正确。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④正确。]
考点2 联想思维的特征与方法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C [代糖是一种甜味剂,与有甜味的糖是有差别的,因而“代糖与糖无差别的同一”说法错误,①排除。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由此可知,代糖产生体现了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代糖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②③正确。材料中的代糖是在相关问题出现后才研究产生的,因而没有体现超前意识,④错误。]
典题2 C [①表述的是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而材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①不符合题意。“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的说法夸大了“龙辰辰”的设计,③错误。从材料中“龙辰辰”的设计我们可以得知,该设计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其基本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通过想象建立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②④符合题意。]
1/1
第五十课 创新思维与联想思维
[课标要求] 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进行思维创新,应全面继承现有成果。 ( )
2.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跨越性。 ( )
3.联想思维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 )
4.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梦想和理想。 ( )
5.迁移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 )
6.想象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 (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4·湖北卷,16 创新思维的特征与表现 以优秀作品创作过程为背景
2023·辽宁卷,16 联想思维 以代糖研制过程为背景
创新思维
1.创新思维的含义与产生
(1)含义:特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2)产生条件: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
2.创新思维的特征与表现
(1)特征
思路具有多向性 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步骤具有跨越性 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
结果具有独特性 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
(2)表现
思路新 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方法新 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结果新 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考向 创新思维的特征与表现
典题 (2024·湖北卷,16,3分)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太空歌剧院》,在数字类别竞赛中夺得头奖,这是人类第一次把奖项颁给人工智能作品;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的画作《未完·待续》卖出110万元,这是全球首次成功拍卖人工智能山水画作。以上事例表明( )
①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②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③人们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创作,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 ④人工智能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方法点拨:分析选项中的关于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时,要注意以下细节:一是看材料中是否涉及两个因素或属性,若只有一个则不能体现统一性;二是看材料中是否蕴含着选项中的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要排除不符合材料指向的选项;三是看材料指向的是两个因素或属性的统一性还是对立性,如果材料指向统一性,则要排除指向对立性的选项。
联想思维的特征与方法
1.联想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2)特征
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对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2.联想思维的方法
迁移 含义 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作用 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想象 含义 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方式 形象化的想象: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 “假如”式的想象: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作用 第一,形象化的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第二,“假如”式的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第三,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知识拓展: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或者随着他人的描述,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等。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展开的各种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考向 联想思维
典题1 (2023·辽宁卷,16,3分)糖是人类必需的能量来源,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代谢紊乱等问题。人们为了追求健康,在通过运动促进糖脂代谢的同时,愈加注重“减糖”。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由此可知( )
①代糖与糖无差别的同一使人们对甜味的需要得以满足 ②代糖产生体现了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 ③代糖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代糖的产生是运用超前意识对糖过量摄入问题的解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题2 (2024·广东广州二模)2024央视龙年春晚吉祥物形象“龙辰辰”的设计灵感分别源于绿松石龙形器、何尊、云纹铜禁、鎏金走龙和九龙壁,配色选取大繎、赩炽、玉頩、春辰等中国传统色,充盈着历史美感和时代气息,呈现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龙辰辰”的设计( )
①把握了基本单元的概念性并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②把握了基本单元的形象性并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③整合不同认识对象的特征,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 ④通过想象建立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五十课 创新思维与联想思维
循纲忆知
①有所发明 ②实践 ③继承 ④多向性 ⑤跨越性 ⑥独特性 ⑦联结 ⑧思考 ⑨联结 ⑩畅想 想象
易错辨析
1.× 提示: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2.× 提示: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3.× 提示: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4.× 提示: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5.× 提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6.√
考点1 创新思维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 D [材料中的两个创作都是将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但没有体现推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排除。某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创作画作,某公司用人机联手绘画技术创作画作,这表明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没有涉及艺术是否具有真理性,未涉及实现艺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②排除。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运用了创新思维,做到方法新与结果新的统一,③正确。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丰富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坚持了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④正确。]
考点2 联想思维的特征与方法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C [代糖是一种甜味剂,与有甜味的糖是有差别的,因而“代糖与糖无差别的同一”说法错误,①排除。由于人对甜味本能的热爱,用甜味剂代替有甜味的糖成为一种选择,安全优质的代糖应运而生,由此可知,代糖产生体现了对甜味需要的满足从糖到代糖的迁移,代糖是对甜味的热爱与“减糖”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②③正确。材料中的代糖是在相关问题出现后才研究产生的,因而没有体现超前意识,④错误。]
典题2 C [①表述的是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而材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①不符合题意。“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的说法夸大了“龙辰辰”的设计,③错误。从材料中“龙辰辰”的设计我们可以得知,该设计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其基本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通过想象建立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②④符合题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