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8 )
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单元 第四十九课 推动认识发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2023稀缺资源征集
当前位置: 高中/ 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教材梳理(一轮)/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普通

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单元 第四十九课 推动认识发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2025-05-18 浏览量 43 1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15-23002683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试卷、学案、课件
地区: 全国
文件: 4.5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单元 第四十九课 推动认识发展.docx 展开

这是一套《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单元 第四十九课 推动认识发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单元 第四十九课 推动认识发展.pptx、课时数智作业58 推动认识发展.docx、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单元 第四十九课 推动认识发展.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单元 第四十九课 推动认识发展.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第四十九课 推动认识发展
[课标要求] 
1.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途径。
2.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1.当否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  )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原封不动保留事物的合理因素。 (  )
3.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否定阶段来说,肯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 (  )
4.感性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 (  )
5.分离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 (  )
6.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  )
7.思维从感性具体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4·江苏卷,16 辩证否定观 以文化创作典例为背景
2024·黑吉辽卷,19(3) 辩证否定观 围绕冰雪旅游热点创设情境
2024·安徽卷,16 认识发展历程和辩证思维特征 以生活观念变化为背景
2022·辽宁卷,20(2) 认识发展的历程 考查对文化创作过程的理解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1.肯定或否定的含义与关系
(1)区别
①肯定方面: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②否定方面: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2)关系
对立 统一
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矛盾斗争的结果并不是将矛盾双方消解为虚无,而是产生新的规定性。这种包含肯定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它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2)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
(3)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绝不是对旧事物、旧矛盾统一体的整体肯定与保留,而是对旧事物、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们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4)根据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就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则,就会陷于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知识拓展: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辩证统一,否定中包含肯定,肯定中包含否定 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本质 扬弃,否定的过程是消灭旧事物的环节,又是产生新事物的环节;是先前事物与后续事物中断的环节,也是后续事物与先前事物连续的环节 是联系或者发展的中断,不是扬弃,而是抛弃
否定的动力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与斗争的结果,事物自身的否定 事物外因作用的结果,外力作用,主观强加于事物
考向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典题1 (2024·江苏卷,16,3分)米开朗基罗的壁画《创世纪》具有预示当地天气变化情况的“特异功能”:如果壁画中人物服饰处的淡红色转变成蓝色,天空就会艳阳高照;反之,如果从蓝色变成淡红色,则预示着可能要下雨。后来人们发现是壁画的颜料中混进了二氧化钴,无水二氯化钴显现为蓝色,而含有结晶水的二氧化钴显现为红色。该认识过程表明(  )
A.感性具体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B.思维具体无法获得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C.思维抽象能够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
D.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是辩证否定的过程
典题2 [2024·黑吉辽卷,19(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践行地。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以“冰”为媒的发展之路,既是联通内外的开放之路,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
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冰上龙舟运动是起源于我国南方水乡民俗体育项目“龙舟竞渡”的新兴运动形式。作为一项强调团队合作、追求速度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划手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投射出强大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冰车最初只可坐一人,而将多个冰车串联起来加以装饰,就成为冰上龙舟的雏形。受此启发,东北人在传统龙舟的底部安装两组冰刀,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创制了今天使用的冰上龙舟。作为传统龙舟文化与现代冰雪运动的结合,冰上龙舟运动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且更加富有速度与激情。随着多级别、多场次赛事的举办,该运动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大批拥趸,还吸引了俄罗斯、芬兰、德国等87个国家和地区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借助这项运动的普及,冰上龙舟正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出东北,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冰上龙舟运动发展历程中所反映出的辩证否定观。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1.感性具体、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
感性具体 思维抽象 思维具体
区别 含义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地位 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是对事物整体中某一方面的本质、某种共性的认识,思维抽象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 思维具体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 
联系 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经过科学的思维抽象和正确地选择思维上升的环节,最终上升为思维具体
特别提醒:感性具体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处于理性认识阶段。
2.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深化剖析:进行思维抽象的四个环节
分离 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而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
提纯 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简略化 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达
理想化 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
考向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
典题1 (2024·安徽卷,16,3分)某机构根据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肉蛋奶、蔬菜以及食糖、食用油消费量变化的统计数据得出:我国居民饮食消费逐渐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健康”,营养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一认识过程(  )
①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②是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的过程
③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
④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达到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题2 [2022·辽宁卷,20(2)节选,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掷铁饼是一项古老的奥林匹克项目。以掷铁饼为题材的经典雕塑作品,从艺术的视角展示奥林匹克文化,阐释和传递奥林匹克精神。
《挑战》是中国雕塑家俞畅创作于1989年的成名作。雕塑通过简洁有力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果敢坚毅的掷铁饼者形象。作品借鉴《掷铁饼者》的动作和势态,表现一个残疾人坐在轮椅上掷铁饼的瞬间,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生命律动,给予人们不屈的力量、不服的决心、不灭的希望,奏响一首命运交响曲。
三尊雕塑承载了体育精神,运转的铁饼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高高举起的手臂展现了青春该有的样子。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关于认识发展历程的知识,谈谈你对《挑战》的理解。
[详细分析]
(1)信息获取与加工
设问信息 知识要求 《逻辑与思维》中关于认识发展历程的知识
设问方向 理解说明类主观题
主题指向 对《挑战》的理解
其他要求 无
材料信息 雕塑通过简洁有力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果敢坚毅的掷铁饼者形象
作品借鉴《掷铁饼者》的动作和势态,表现一个残疾人坐在轮椅上掷铁饼的瞬间,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生命律动
作品给予人们不屈的力量、不服的决心、不灭的希望,奏响一首命运交响曲
(2)逻辑推理与论证
设问逻辑 首先,把握《逻辑与思维》中关于认识发展历程的内容,即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其次,谈谈对雕塑《挑战》的理解,就是分析材料中体现出的关于认识发展的两个阶段的知识
情境逻辑 雕塑通过简洁有力的手法,表现一个残疾人坐在轮椅上掷铁饼的瞬间,这指向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作品呈现一种震撼人心的生命律动,给予人们不屈的力量、不服的决心、不灭的希望,奏响一首命运交响曲,这指向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
知识逻辑 认识发展历程的知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和运用:这一历程包括思维过程的两个阶段,即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这两个阶段,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即感性具体的认识、思维抽象的认识和思维具体的认识;这两个阶段或三个层次,都指向人类认识最终实现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程
 主观题对辩证思维的考查
[2024·湖北卷,19(2),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辈子有多长,能干多少事?1938年出生的“油菜院士”傅廷栋,从“小傅”到“傅老”,带领团队培育出80多个油菜品种,有力解决了我国油菜产量和品质两大问题。
“下田有瘾”的傅廷栋和团队在1999年发现,如果能在西北地区的盐碱地上复种饲料油菜,不仅能解决北方冬天畜牧业缺少新鲜饲料的问题,还可以做绿肥,改良盐碱地。在前期几十年研究基础上,团队历经数千次尝试,最终从3 000多份油菜资源中筛选出40多份耐盐碱材料,育成了耐盐碱性好且抗病性强的油菜品种,在西北盐碱地上成功种植油菜,并不代表能在其他类型的盐碱地上取得成功。为了能在全国三类盐碱地上都种上油菜,傅廷栋带领团队走南闯北,提取土壤样本,制成全国盐碱地数据库,创建油菜的盐碱地培养链,最终选育出的一系列优质油菜品种,能够在绝大多数盐碱地上存活并得到大面积种植,其中,在内蒙古、新疆等地青饲料亩产可达5 000千克。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80多岁的傅廷栋说:“科研就得围着农民转,多到实践中去,才会有新的发现。”
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阐明傅廷栋团队在耐盐碱油菜的研究与推广中所体现的思维方法。
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
知识范围 “辩证思维的特征”的知识 分析傅廷栋团队在耐盐碱油菜的研究与推广过程中的做法体现了辩证思维特征的哪些观点
题型角度 体现说明类主观题
问题指向 傅廷栋团队在耐盐碱油菜的研究与推广中所体现的思维方法
其他要求 无
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提取信息 对应知识
信息①:在前期几十年研究基础上,团队历经数千次尝试,最终从3 000多份油菜资源中筛选出40多份耐盐碱材料,育成了耐盐碱性好且抗病性强的油菜品种,在西北盐碱地上成功种植油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
信息③:上述两层信息结合 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失分原因] 只是从整体性与动态性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没有在最后进行综合分析;材料分析内容错误或过于简单。
[防范措施] 对教材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两个因素的知识,既要把握两者的区别,又要注意两者的联系。同时,要加强类似于本题这样的知识限定小切口的主观题的答案组织训练,做到有理有据地呈现答案要点。
1.【变式巩固】 如果将设问改为“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知识,分析傅廷栋团队在耐盐碱油菜的研究与推广中取得成功的原因”,应如何回答?
2.【热点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二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厚植根基,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有利条件。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受阻,这给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带来巨大挑战。
行稳才能致远,要不断夯实“稳”的基础,才能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谈谈中国经济的“行稳”与“致远”的辩证关系。
1.坚持辩证思维的知识
基本要素:辩证思维+分析与综合+适度原则+辩证否定+认识发展
答题要点
(1)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2)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3)在实践活动中遵循适度原则。
(4)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5)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2.分析与综合
基本要素:分析+综合+分析与综合
答题要点
(1)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2)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3)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我们要学会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认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3.质量互变规律
基本要素: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适度原则
答题要点
(1)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遵循适度原则。
4.坚持辩证否定
基本要素:防止简单肯定和否定+坚持辩证否定
答题要点
(1)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则,就会陷于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2)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3)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对旧事物、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5.推动认识发展
基本要素: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
答题要点
(1)通过分离、提纯、简略化、理想化等重要环节,推动感性具体的认识上升到思维抽象。
(2)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
(3)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需要正确地选择思维上升的环节。
第四十九课 推动认识发展
循纲忆知
①保持 ②灭亡 ③辩证 ④整体 ⑤本质 ⑥提纯 ⑦本质和规律 ⑧概念 ⑨矛盾焦点
易错辨析
1.× 提示: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2.× 提示: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们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3.× 提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否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
4.× 提示: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
5.× 提示: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
6.√
7.× 提示: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考点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D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不涉及事物的本质,A错误。思维具体是人们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B 不选。思维抽象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C错误。“后来人们发现是壁画的颜料中混进了二氧化钴,无水二氯化钴显现为蓝色,而含有结晶水的二氧化钴显现为红色”,这表明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是辩证否定的过程,D正确。]
典题2 ①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在冰上龙舟与现代冰雪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实现了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冰上龙舟吸引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考点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D [某机构根据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肉蛋奶、蔬菜以及食糖、食用油消费量变化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这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而非完全归纳推理,①错误。材料中的认识过程未涉及辩证否定,且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②不符合题意。根据消费数据的变化,得出关于我国居民消费的变化情况,体现出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③正确。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肉蛋奶、蔬菜以及食糖、食用油消费量变化的统计数据属于感性具体,以此得出营养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结论,这一认识过程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达到理性认识,④正确。]
典题2 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需要通过思维抽象的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的思维具体,实现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中国雕塑家俞畅凭借自己的观察,捕捉到残疾人掷铁饼的瞬间,再通过分离、提纯、简略化、理想化等思维抽象的重要环节,完成了呈现震撼人心的生命律动的雕塑作品,揭示了体育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思维进阶33 主观题对辩证思维的考查
解题流程
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提取信息] 为了能在全国三类盐碱地上都种上油菜,傅廷栋带领团队走南闯北
[对应知识] 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
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为了能在全国三类盐碱地上都种上油菜,傅廷栋带领团队立足实际,积极研发,创建油菜的盐碱地培养链,最终选育出的一系列优质油菜品种,能够在绝大多数盐碱地上存活并得到大面积种植。②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傅廷栋和团队历经多年的研究,数千次尝试,推动了油菜种业的发展。③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傅廷栋团队在耐盐碱油菜的研究与推广中,立足不同盐碱地特色,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动一系列优质油菜品种能够在绝大多数盐碱地上存活并得到大面积种植。
进阶训练
1.提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历经数千次尝试等;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最终育成了新的油菜品种;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育成新品种后,走南闯北创建油菜的盐碱地培养链,最终取得推广成功。
2.①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正确把握“行稳”与“致远”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特点和长远战略安排。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我们要重视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要遵循适度原则,保持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实现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1/1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试卷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