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份文件
资料简介 第四课 课时三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练习,含解析).docx 展开
这是一套《选择性必修3 第四课 课时三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第四课 课时三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pptx、第四课 课时三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docx、第四课 课时三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练习,含解析).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第四课 课时三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练习,含解析).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课时三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一、选择题
1.7月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我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组织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可见,我国在防沙治沙工作中( )
①勇于探索,坚持创新思维 ②立足现实,坚持超前思维 ③正逆互补,坚持聚合思维 ④突出重点,坚持辩证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福建宁德期中)“逆周期调节”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周期阶段,通过政策工具和措施让整个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平缓,更好促进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但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由材料可知,超前思维( )
①是有方向的 ②具有不确定性 ③要注重调查研究 ④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河南驻马店开学考)在过去几年中,简约风格在家装市场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种风格强调简洁、舒适和实用性,深受年轻人喜爱。专家们预计在2024年后的几年里,简约风格将继续流行,并出现更多创新的设计。例如,设计师可能会运用更多的几何图形和线条来打造现代感十足的家居空间。专家们的预计( )
①是通过共变法去探求简约风格流行的原因
②具有不确定性,存在着多向变化的可能性
③运用超前思维,对家装市场体现先知先觉
④在类比的基础上得出新结论,是或然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5·湖南岳阳月考)目前,金属材料轻量化一般是通过在金属中添加更轻的铝、锂等元素来实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研究发现,与常规方式相比,引入纳米孔洞是更为直观有效且更洁净的减重途径。经过长期攻关,该研究团队通过将直径百纳米以下的孔洞弥散分布在材料中,实现了在不损失甚至提高塑性的同时,降低材料密度,大幅提升材料强度,这种新型强化方式未来有望在航空航天、汽车等多个领域获得应用。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运用联想思维,采用迁移方法为实现科技创新开拓新思路 ②运用逆向思维,敢于打破常规,形成新型的材料强化方式 ③运用聚合思维,利用信息交合法攻克难关,提升材料性能 ④运用超前思维,抓住有利新型轻质高强度材料发展的机遇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设定( )
①表明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②体现了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 ③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为根据 ④说明未来是单向直线的延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5·贵州贵阳月考)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围绕“以共商促共享 以善治促善智”为主题,汇聚全球专家、政企代表、高校学者、投资人,从前沿技术、产业动向、向善治理等角度,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和安全隐患,用碰撞的智慧描绘未来图景。上述材料说明( )
①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多向性,总有其新颖独特之处 ②发散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③信息交合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 ④超前思维可以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5·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也为国家安全、政府行为、社会治理等带来了新挑战。新兴技术融入现代社会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以预估的风险,倘若无法准确识别和预判这些风险,并作出正确规范和引导,则可能出现技术失灵的问题。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正确把握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深入分析新兴技术,找出潜在风险 ②对新兴技术的使用应遵循折中原则,把握好“分寸”,防止过犹不及 ③应发挥超前思维具有前瞻性的功能,做好应对准备,防范风险的发生 ④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实现新兴技术发展的飞跃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期中)在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部署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决定未来产业版图和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虽然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还存在部分前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等问题,但我们的发展决心不会变。这一观点体现出( )
①感性具体,揭示了中国未来产业趋势向好与风险并存的整体本质 ②辩证思维,看到中国未来产业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 ③超前思维,下好先手棋,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④逆向思维,中国未来产业既有正面向好的趋势,又存在反面波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如图漫画《超前教育》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超前意识要不满足于现状并要看得更远
②超前思维要遵循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③超前思维要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
④追求事物发展需要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河南开封期末)“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突出前瞻性,是基于( )
①超前思维总是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直接地反映认识对象 ②超前思维能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 ③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的特点,规定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态 ④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能提高人们活动的预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5·天津南开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材料一 目前,我国退休年龄与基本国情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严重不符: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持续缩减。预测2020年到2050年,我国60至69岁低龄老人将占老年人口总量的40%以上。同时,75年来国民素质得到巨大改善。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40—49岁、30—39岁、20—29岁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为15.0%、30.1%和45.6%。综合考虑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健康水平和劳动力供给等因素,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材料二 在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中,要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小步调整——以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从改革启动到目标完成,要经历15年的改革周期。
弹性实施——做到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根据自身就业、收入和身体状况等因素,增加退休年龄选择自主权和弹性空间。
分类推进——考虑男女职工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差异性,分别设定不同的改革目标和节奏。
统筹兼顾——退休年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协同推进相应的配套措施。
(1)结合材料一,说明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是如何坚持超前思维方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渐进式延迟退休原则体现的哲学智慧。
课时三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A 我国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勇于探索,坚持创新思维,立足现实,坚持超前思维,①②正确。正逆互补是坚持逆向思维的一个体现,与聚合思维没有关系,③错误。材料提到“我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但是没有体现出哪里突出重点,④错误。
2.B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但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政府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说明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有明确的方向,①④符合题意。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但材料没有体现,②与题意不符。材料中没有体现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③与题意不符。
3.C 根据过去几年家装市场的主导风格和年轻人的家装喜好,推测家装风格流行趋势,是根据事物发展的现状,预测事物发展的可能趋势,运用了超前思维,但对事物的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②③正确。共变法、类比推理在专家的预计中没有体现,①④排除。
4.A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研究发现,与常规方式相比,引入纳米孔洞是更为直观有效且更洁净的减重途径,这启示我们运用联想思维,采用迁移方法为实现科技创新开拓新思路,①正确。金属材料轻量化没有体现运用逆向思维,②不符合题意。信息交合法是发散思维的技法,不是聚合思维的方法,③排除。“经过长期攻关……汽车等多个领域获得应用”启示我们运用超前思维,抓住有利新型轻质高强度材料发展的机遇,④正确。
5.C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设定表明了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而不是不确定性,①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说明这一目标的设定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为根据,③符合题意。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④说法错误。
6.C 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①错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汇聚多方人员,从前沿技术、产业动向、向善治理等角度,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和安全隐患,用碰撞的智慧描绘未来图景,这体现了发散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超前思维可以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②④正确。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③错误。
7.B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要深刻认识新兴事物的发展与风险之间的矛盾,深入分析新兴技术,找出潜在风险,①正确。折中主义是消极的思维方式,要反对折中主义,②排除。新兴技术融入现代社会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以预估的风险,要发挥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做好应对准备,防范风险的发生,③正确。应实现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且这是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与材料无关,④排除。
8.C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但还存在部分前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等问题,这一观点体现出辩证思维,看到中国未来产业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②符合题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这一观点体现超前思维,下好先手棋,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③符合题意。感性具体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而不是揭示事物的整体本质,①排除。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④排除。
9.C 漫画很明显要警示我们超前意识也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地去乱用,讽刺了不从实际出发,不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②③正确。
10.C 思维具有能动性,超前思维并不是直接地反映认识对象,①错误。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这是因为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能提高人们活动的预见性,能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②④正确。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的特点,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思维能在某种程度上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而不是规定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态,③错误。
11.(1)①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退休年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对退休年龄作出调整。②运用推理的方法,依据我国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和现状预测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实施延迟退休改革。③注重调查研究,通过人口普查数据,综合考虑我国人口和经济发展因素实施延迟退休改革。
(2)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求我们注重量的积累。坚持“小步调整”保证了改革稳妥推进。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坚持“弹性实施”,把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增加了退休年龄选择自主权和弹性空间。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分类推进”,充分考虑了男女职工现有政策的差异性。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相应的配套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解析:第(1)问,需调用超前思维的方法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2)问,可联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回答。
3 / 3
一、选择题
1.7月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我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组织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可见,我国在防沙治沙工作中( )
①勇于探索,坚持创新思维 ②立足现实,坚持超前思维 ③正逆互补,坚持聚合思维 ④突出重点,坚持辩证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福建宁德期中)“逆周期调节”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周期阶段,通过政策工具和措施让整个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平缓,更好促进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但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由材料可知,超前思维( )
①是有方向的 ②具有不确定性 ③要注重调查研究 ④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河南驻马店开学考)在过去几年中,简约风格在家装市场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种风格强调简洁、舒适和实用性,深受年轻人喜爱。专家们预计在2024年后的几年里,简约风格将继续流行,并出现更多创新的设计。例如,设计师可能会运用更多的几何图形和线条来打造现代感十足的家居空间。专家们的预计( )
①是通过共变法去探求简约风格流行的原因
②具有不确定性,存在着多向变化的可能性
③运用超前思维,对家装市场体现先知先觉
④在类比的基础上得出新结论,是或然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5·湖南岳阳月考)目前,金属材料轻量化一般是通过在金属中添加更轻的铝、锂等元素来实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研究发现,与常规方式相比,引入纳米孔洞是更为直观有效且更洁净的减重途径。经过长期攻关,该研究团队通过将直径百纳米以下的孔洞弥散分布在材料中,实现了在不损失甚至提高塑性的同时,降低材料密度,大幅提升材料强度,这种新型强化方式未来有望在航空航天、汽车等多个领域获得应用。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运用联想思维,采用迁移方法为实现科技创新开拓新思路 ②运用逆向思维,敢于打破常规,形成新型的材料强化方式 ③运用聚合思维,利用信息交合法攻克难关,提升材料性能 ④运用超前思维,抓住有利新型轻质高强度材料发展的机遇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设定( )
①表明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②体现了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 ③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为根据 ④说明未来是单向直线的延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5·贵州贵阳月考)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围绕“以共商促共享 以善治促善智”为主题,汇聚全球专家、政企代表、高校学者、投资人,从前沿技术、产业动向、向善治理等角度,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和安全隐患,用碰撞的智慧描绘未来图景。上述材料说明( )
①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多向性,总有其新颖独特之处 ②发散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③信息交合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 ④超前思维可以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5·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也为国家安全、政府行为、社会治理等带来了新挑战。新兴技术融入现代社会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以预估的风险,倘若无法准确识别和预判这些风险,并作出正确规范和引导,则可能出现技术失灵的问题。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正确把握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深入分析新兴技术,找出潜在风险 ②对新兴技术的使用应遵循折中原则,把握好“分寸”,防止过犹不及 ③应发挥超前思维具有前瞻性的功能,做好应对准备,防范风险的发生 ④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实现新兴技术发展的飞跃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期中)在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部署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决定未来产业版图和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虽然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还存在部分前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等问题,但我们的发展决心不会变。这一观点体现出( )
①感性具体,揭示了中国未来产业趋势向好与风险并存的整体本质 ②辩证思维,看到中国未来产业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 ③超前思维,下好先手棋,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④逆向思维,中国未来产业既有正面向好的趋势,又存在反面波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如图漫画《超前教育》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超前意识要不满足于现状并要看得更远
②超前思维要遵循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③超前思维要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
④追求事物发展需要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河南开封期末)“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突出前瞻性,是基于( )
①超前思维总是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直接地反映认识对象 ②超前思维能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 ③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的特点,规定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态 ④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能提高人们活动的预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5·天津南开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材料一 目前,我国退休年龄与基本国情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严重不符: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持续缩减。预测2020年到2050年,我国60至69岁低龄老人将占老年人口总量的40%以上。同时,75年来国民素质得到巨大改善。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40—49岁、30—39岁、20—29岁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为15.0%、30.1%和45.6%。综合考虑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健康水平和劳动力供给等因素,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材料二 在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中,要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小步调整——以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从改革启动到目标完成,要经历15年的改革周期。
弹性实施——做到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根据自身就业、收入和身体状况等因素,增加退休年龄选择自主权和弹性空间。
分类推进——考虑男女职工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差异性,分别设定不同的改革目标和节奏。
统筹兼顾——退休年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协同推进相应的配套措施。
(1)结合材料一,说明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是如何坚持超前思维方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渐进式延迟退休原则体现的哲学智慧。
课时三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A 我国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勇于探索,坚持创新思维,立足现实,坚持超前思维,①②正确。正逆互补是坚持逆向思维的一个体现,与聚合思维没有关系,③错误。材料提到“我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但是没有体现出哪里突出重点,④错误。
2.B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但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政府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说明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有明确的方向,①④符合题意。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但材料没有体现,②与题意不符。材料中没有体现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③与题意不符。
3.C 根据过去几年家装市场的主导风格和年轻人的家装喜好,推测家装风格流行趋势,是根据事物发展的现状,预测事物发展的可能趋势,运用了超前思维,但对事物的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②③正确。共变法、类比推理在专家的预计中没有体现,①④排除。
4.A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研究发现,与常规方式相比,引入纳米孔洞是更为直观有效且更洁净的减重途径,这启示我们运用联想思维,采用迁移方法为实现科技创新开拓新思路,①正确。金属材料轻量化没有体现运用逆向思维,②不符合题意。信息交合法是发散思维的技法,不是聚合思维的方法,③排除。“经过长期攻关……汽车等多个领域获得应用”启示我们运用超前思维,抓住有利新型轻质高强度材料发展的机遇,④正确。
5.C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设定表明了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而不是不确定性,①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说明这一目标的设定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为根据,③符合题意。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④说法错误。
6.C 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①错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汇聚多方人员,从前沿技术、产业动向、向善治理等角度,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和安全隐患,用碰撞的智慧描绘未来图景,这体现了发散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超前思维可以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②④正确。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③错误。
7.B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要深刻认识新兴事物的发展与风险之间的矛盾,深入分析新兴技术,找出潜在风险,①正确。折中主义是消极的思维方式,要反对折中主义,②排除。新兴技术融入现代社会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以预估的风险,要发挥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做好应对准备,防范风险的发生,③正确。应实现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且这是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与材料无关,④排除。
8.C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但还存在部分前沿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等问题,这一观点体现出辩证思维,看到中国未来产业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②符合题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这一观点体现超前思维,下好先手棋,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③符合题意。感性具体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而不是揭示事物的整体本质,①排除。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④排除。
9.C 漫画很明显要警示我们超前意识也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地去乱用,讽刺了不从实际出发,不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②③正确。
10.C 思维具有能动性,超前思维并不是直接地反映认识对象,①错误。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这是因为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能提高人们活动的预见性,能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②④正确。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的特点,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思维能在某种程度上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而不是规定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态,③错误。
11.(1)①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退休年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对退休年龄作出调整。②运用推理的方法,依据我国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和现状预测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实施延迟退休改革。③注重调查研究,通过人口普查数据,综合考虑我国人口和经济发展因素实施延迟退休改革。
(2)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求我们注重量的积累。坚持“小步调整”保证了改革稳妥推进。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坚持“弹性实施”,把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增加了退休年龄选择自主权和弹性空间。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分类推进”,充分考虑了男女职工现有政策的差异性。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相应的配套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解析:第(1)问,需调用超前思维的方法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2)问,可联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回答。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