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份文件
资料简介 第三课 课时二 理解质量互变(练习,含解析).docx 展开
这是一套《选择性必修3 第三课 课时二 理解质量互变(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第三课 课时二 理解质量互变.pptx、第三课 课时二 理解质量互变.docx、第三课 课时二 理解质量互变(练习,含解析).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第三课 课时二 理解质量互变(练习,含解析).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课时二 理解质量互变
一、选择题
1.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下列有关质和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②质是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
③量就是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④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作家葛拉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这一定律包含的思维道理是( )
①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
②量变的总和构成事物的质变
③量变与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
④量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对漫画《所有的终点都会是新的起点》的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②经过换位推理可以得出“新的起点都会是终点”
③体现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④“所有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是对称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被称为“8D立体”的重庆采用了高精度定位技术“5G+北斗”。它能够实现动态精度3到5厘米、静态精度5到8毫米、纵深近50米的精准定位,能有效解决立交桥纵横交错,道路变化多、车道多、隧道多的导航难题,实现了室内导航定位,填补了国内地下隧道无北斗连续导航的技术空白。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来看,高精度定位技术( )
①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②是原有渐进性过程的中断
③是连续性持续不断的积累
④是飞跃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吉林白城期末)“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一劝学箴言体现了( )
①事物的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质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④事物变化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非酶促糖化反应,就是不经过酶的作用,过量糖分直接与蛋白质结合生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反应。很多人不想产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就直接戒糖,但抗糖不等于戒糖。糖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一刀切地不摄入任何糖分,会减少酶促糖蛋白的合成,造成低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这启示我们( )
①要注意把握分寸,使事物的量保持不变
②若超出事物临界点,质与量的统一体就会瓦解
③若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必然向着其对立面转化
④应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5·湖北黄冈摸底)下列选项与漫画主旨相一致的是( )
该减负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爱
①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②竭泽而渔,后不得鱼
③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④月圆则缺,器满则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湖南永州一模)下图表示的是压力与绩效的关系。根据下图中压力与绩效的关系,我们要( )
①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
②采取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
③保持适度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绩效
④注重压力的积累,推动绩效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庄子说,山林里只有一种散材,既不因为其高大挺拔而被伐去廊庙做栋梁,也不会因其蓬杂一无是处而被砍去当柴薪。这样的树木,方能苟全于乱世,得以颐养天年。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②坚持事物发展中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③坚持折中主义思维方式就能成功
④注意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5·湖北荆州联考)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小步调整,要把握好“渐进式”节奏。改革办法明确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以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从改革启动到目标完成,要经历15年的改革周期。改革以总体较缓的节奏,小幅逐步调整,是对社会期待的积极响应,有利于赢得更广泛的共识。材料表明( )
①量变与质变是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途径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
③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关键节点
④事物的质变是一种连续性、渐进性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在方案设计上坚持小步调整,逐步到位。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3周岁。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8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按每2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5周岁。只有小步渐进才符合社会公正的原则,小步前行则可以使每个人受到的影响基本一致,它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减少震荡。
结合材料,运用质量互变规律,说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逐步到位所蕴含的逻辑智慧。
课时二 理解质量互变
1.B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①④正确。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属于量的范畴,②错误。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③错误。
2.B 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量变与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①③符合题意;质变即质的变化,不是量的简单相加,②错误;量变即量的变化,质变即质的变化,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④错误。
3.A 所有的终点都会是新的起点,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①正确。经过换位推理“新的起点都会是终点”,扩大了“新的起点”的外延,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②排除。该漫画体现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正确。“所有的终点”和“新的起点”不是对称关系,因为新的起点不都会是所有的终点,④错误。
4.A 高精度定位技术能够实现动态精度3到5厘米、静态精度5到8毫米、纵深近50米的精准定位,填补了国内地下隧道无北斗连续导航的技术空白,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原有渐进性过程的中断,①②符合题意。填补技术空白是质变,是连续性的间断,而不是持续不断的积累,③说法错误。飞跃性与间断性均指向质变,应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④说法错误。
5.C 量变和质变二者不可分割,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①说法错误。题干大意是“勤于学习就像春天的禾苗一样,看不到它增高,实际上它每天都在长高;放下学习好比磨刀的石头,看不到它变薄,其实石头每天都在变薄”,这体现了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也说明事物变化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③说法错误。
6.C “一刀切地不摄入任何糖分,会减少酶促糖蛋白的合成,造成低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这启示我们要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并不是说要使事物的量保持不变,①不选。“一刀切地不摄入任何糖分,会减少酶促糖蛋白的合成,造成低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这启示我们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而若超出事物临界点,质与量的统一体就会瓦解,若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必然向着其对立面转化,②③符合题意。题干强调我们要把握适度原则,并不是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④不选。
7.D 该漫画寓意是父母的过度付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意在表达要坚持适度原则。“竭泽而渔,后不得鱼”强调对自然要取之有度,这与题干主旨意思一致,②正确;“月圆则缺,器满则倾”大意是月亮到了圆满时,就会逐渐亏缺;器物盛满了就会翻倒,这强调要坚持适度原则,④符合题意;“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强调要坚持量的积累,①与主旨不符;“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强调要持之以恒,创造条件实现质的飞跃,③与主旨不符。
8.A 题干表明保持适度的压力可以实现高效工作,进行压力管理,提高工作绩效需要坚持适度原则,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提高工作绩效,①③符合题意。
9.B “既不因为其高大挺拔而被伐去廊庙做栋梁,也不会因其蓬杂一无是处而被砍去当柴薪……方能苟全于乱世,得以颐养天年”启示我们要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注意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①④符合题意。要坚持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②表述错误。折中主义是一种无原则的消极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③不选。
10.C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而不是基本途径,①说法错误。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故以较小的步幅逐步实施,体现了质变与量变的关系。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②符合题意。经历15年是渐进式改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表明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关键节点,③说法正确。事物的质变是一种间断性、飞跃性过程,④说法错误。
11.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事物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延迟退休政策采取小步走、渐进式,体现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解析:本题调用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3 / 3
一、选择题
1.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下列有关质和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②质是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
③量就是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④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作家葛拉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这一定律包含的思维道理是( )
①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
②量变的总和构成事物的质变
③量变与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
④量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对漫画《所有的终点都会是新的起点》的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②经过换位推理可以得出“新的起点都会是终点”
③体现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④“所有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是对称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被称为“8D立体”的重庆采用了高精度定位技术“5G+北斗”。它能够实现动态精度3到5厘米、静态精度5到8毫米、纵深近50米的精准定位,能有效解决立交桥纵横交错,道路变化多、车道多、隧道多的导航难题,实现了室内导航定位,填补了国内地下隧道无北斗连续导航的技术空白。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来看,高精度定位技术( )
①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②是原有渐进性过程的中断
③是连续性持续不断的积累
④是飞跃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吉林白城期末)“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一劝学箴言体现了( )
①事物的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质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④事物变化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非酶促糖化反应,就是不经过酶的作用,过量糖分直接与蛋白质结合生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反应。很多人不想产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就直接戒糖,但抗糖不等于戒糖。糖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一刀切地不摄入任何糖分,会减少酶促糖蛋白的合成,造成低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这启示我们( )
①要注意把握分寸,使事物的量保持不变
②若超出事物临界点,质与量的统一体就会瓦解
③若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必然向着其对立面转化
④应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5·湖北黄冈摸底)下列选项与漫画主旨相一致的是( )
该减负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爱
①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②竭泽而渔,后不得鱼
③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④月圆则缺,器满则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湖南永州一模)下图表示的是压力与绩效的关系。根据下图中压力与绩效的关系,我们要( )
①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
②采取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
③保持适度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绩效
④注重压力的积累,推动绩效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庄子说,山林里只有一种散材,既不因为其高大挺拔而被伐去廊庙做栋梁,也不会因其蓬杂一无是处而被砍去当柴薪。这样的树木,方能苟全于乱世,得以颐养天年。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②坚持事物发展中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③坚持折中主义思维方式就能成功
④注意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5·湖北荆州联考)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小步调整,要把握好“渐进式”节奏。改革办法明确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以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从改革启动到目标完成,要经历15年的改革周期。改革以总体较缓的节奏,小幅逐步调整,是对社会期待的积极响应,有利于赢得更广泛的共识。材料表明( )
①量变与质变是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途径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
③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关键节点
④事物的质变是一种连续性、渐进性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在方案设计上坚持小步调整,逐步到位。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3周岁。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8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按每2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5周岁。只有小步渐进才符合社会公正的原则,小步前行则可以使每个人受到的影响基本一致,它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减少震荡。
结合材料,运用质量互变规律,说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逐步到位所蕴含的逻辑智慧。
课时二 理解质量互变
1.B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①④正确。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属于量的范畴,②错误。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③错误。
2.B 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量变与质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①③符合题意;质变即质的变化,不是量的简单相加,②错误;量变即量的变化,质变即质的变化,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④错误。
3.A 所有的终点都会是新的起点,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①正确。经过换位推理“新的起点都会是终点”,扩大了“新的起点”的外延,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②排除。该漫画体现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正确。“所有的终点”和“新的起点”不是对称关系,因为新的起点不都会是所有的终点,④错误。
4.A 高精度定位技术能够实现动态精度3到5厘米、静态精度5到8毫米、纵深近50米的精准定位,填补了国内地下隧道无北斗连续导航的技术空白,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原有渐进性过程的中断,①②符合题意。填补技术空白是质变,是连续性的间断,而不是持续不断的积累,③说法错误。飞跃性与间断性均指向质变,应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④说法错误。
5.C 量变和质变二者不可分割,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①说法错误。题干大意是“勤于学习就像春天的禾苗一样,看不到它增高,实际上它每天都在长高;放下学习好比磨刀的石头,看不到它变薄,其实石头每天都在变薄”,这体现了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也说明事物变化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③说法错误。
6.C “一刀切地不摄入任何糖分,会减少酶促糖蛋白的合成,造成低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这启示我们要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并不是说要使事物的量保持不变,①不选。“一刀切地不摄入任何糖分,会减少酶促糖蛋白的合成,造成低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这启示我们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而若超出事物临界点,质与量的统一体就会瓦解,若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必然向着其对立面转化,②③符合题意。题干强调我们要把握适度原则,并不是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④不选。
7.D 该漫画寓意是父母的过度付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意在表达要坚持适度原则。“竭泽而渔,后不得鱼”强调对自然要取之有度,这与题干主旨意思一致,②正确;“月圆则缺,器满则倾”大意是月亮到了圆满时,就会逐渐亏缺;器物盛满了就会翻倒,这强调要坚持适度原则,④符合题意;“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强调要坚持量的积累,①与主旨不符;“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强调要持之以恒,创造条件实现质的飞跃,③与主旨不符。
8.A 题干表明保持适度的压力可以实现高效工作,进行压力管理,提高工作绩效需要坚持适度原则,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提高工作绩效,①③符合题意。
9.B “既不因为其高大挺拔而被伐去廊庙做栋梁,也不会因其蓬杂一无是处而被砍去当柴薪……方能苟全于乱世,得以颐养天年”启示我们要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注意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①④符合题意。要坚持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②表述错误。折中主义是一种无原则的消极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③不选。
10.C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而不是基本途径,①说法错误。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故以较小的步幅逐步实施,体现了质变与量变的关系。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②符合题意。经历15年是渐进式改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表明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关键节点,③说法正确。事物的质变是一种间断性、飞跃性过程,④说法错误。
11.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事物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延迟退休政策采取小步走、渐进式,体现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解析:本题调用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