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9.175 )
选择性必修3 第二课 课时三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二一排课
当前位置: 高中/ 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教材梳理(一轮)/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普通

选择性必修3 第二课 课时三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2025-05-12 浏览量 40 1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15-22962544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课件、试卷、学案
地区: 全国
文件: 2.0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第二课 课时三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练习,含解析).docx 展开

这是一套《选择性必修3 第二课 课时三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第二课 课时三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pptx、第二课 课时三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docx、第二课 课时三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练习,含解析).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第二课 课时三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练习,含解析).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课时三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一、选择题
1.“鸽子会飞,燕子会飞,麻雀会飞,老鹰会飞,因此所有的鸟都会飞。”这一推理属于(  )
①完全归纳推理 ②不完全归纳推理
③演绎推理 ④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河北张家口期末)某研究团队对幸存者偏差的产生原因做了分析:只看到容易收集的“显性数据”,而忽视隐秘的“沉默数据”,会导致幸存者偏差,得出错误结论。结论的得出应建立在大量观察基础之上,不能仅凭少数甚至个体就仓促得出结论。这表明(  )
①要保证归纳推理的结论保真,就不能遗漏任何的认识对象 ②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不能保证推理结论一定真实可靠 ③寻找认识对象和有关现象的因果关系有利于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 ④仅通过“显性数据”得到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不保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为了研究鸡蛋黄的黄色与饲料的关系,有人做了下列实验:选择品种等级完全相同的蛋鸡,一半喂食绿色植物性饲料,一半喂食非植物性饲料,结果喂绿色植物性饲料的鸡所产蛋的蛋黄普遍比喂食非植物性饲料的鸡所产蛋的蛋黄更黄一些,由此得出以下结论:鸡蛋黄的黄色与喂食的饲料有关。这一实验运用了(  )
①求异法 ②求同法
③完全归纳推理 ④不完全归纳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某国研究人员通过两年的随访记录,运用生物学理论,深入分析了103 312名、平均年龄43岁的成年参与者“进餐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与8点前吃早餐的人相比,9点后吃早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9%。所以改变一下早餐时间,就能大大降低患糖尿病风险。该研究(  )
①用不完全归纳推理方式得出了一般性结论,因而结果不一定保真 ②是通过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结论的,因而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③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对“进餐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④科学归纳出了改变早餐时间就能降低患糖尿病风险的正确结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山东烟台期末)一种现象的产生或消失,必定有它的原因。比如人们在使用锯片锯木头时发现,锯片不锯木头时不热,锯木头就热,锯一会儿微热,锯时间长了就烫手,换成绳子、石块等摩擦也会生热,所以得出结论——摩擦生热。上述材料(  )
①运用求异法,得出用锯片锯木头与热有因果联系 ②运用共变法,在不断变化的不同场合中得出锯是热的原因 ③运用求同法进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前提蕴含结论的推理 ④综合运用了多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该推理前提是结论的充分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5·福建南平月考)青蛙造型的咖啡机是设计师采用了栩栩如生的青蛙造型,并且咖啡机的各个部分都与青蛙形象相呼应,如腹部是水箱,嘴巴是咖啡出口等。此外,腿部关节还可以灵活调整,给咖啡机变换造型姿势,萌趣的外观设计既适合家庭使用,也可用于办公室或咖啡店。这一设计(  )
①运用了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
②采用了模拟的方法促进技术进步
③运用了求同法和共变法进行归纳
④利用了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5·贵州贵阳质检)斑马鱼具有与人类高度相似的基因组,其胚胎和幼鱼身体透明,在毒理学和药理学研究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据此,科研人员通过斑马鱼构建基因敲除疾病模型,模拟人类生病过程,进而寻找发病原因,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这一过程(  )
①从一般性前提中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必然推理 ②体现了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③说明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就能得出真实的结论 ④通过分析斑马鱼和人类的相似属性,提高了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湖南长沙一中月考)在学习了《逻辑与思维》后,小明同学将《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推理整理成了下表格。
源域:邹忌 目标域:齐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吾之蔽甚矣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据此表格,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从邹忌到齐王的类比迁移,将复杂的对象变得清晰、具体 ②从源域到目标域,相同属性多,类比结果具有必然性 ③该表格纵向为归纳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 ④可以通过更多的枚举,提高纵向推理的必然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5·皖南八校联考)伯乐的儿子熟背《相马经》,书里有“高大的额头,像铜钱般圆大的眼睛,蹄子圆大而端正,像堆迭起来的块”的话。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它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他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在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得出新的知识,是必然推理 ②仅根据对象间表面上某些性质相同或相似,易犯“轻率概括”的错误 ③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④事物不是孤立的,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5·江苏南通月考)苍蝇是细菌的传播者,一般归类为害虫,可是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大大提高了印刷制版和复制微小电路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该科学发明所运用的推理(  )
①以个别性的知识为前提可以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②能够帮助科技人员开启思路,实现发明和创造 ③需要人们对认识对象中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 ④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4·江西南昌三模)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
  浙江大学团队通过模仿中空结构并能封装了大量“静止”的空气的北极熊毛,制备出一种封装了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这种材料具有传统保温材料隔热功能,并能“封锁”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具备保暖、轻薄和耐用的特点。为测试保暖效果,该研发团队进行了一项试验。在零下20摄氏度的恒温冷库内,由科研人员分别试穿初始温度相同的以下几种衣物,并记录衣物表面温度的上升情况。试验开始几分钟后,棉毛衫、羽绒服、新款轻薄“北极熊毛衣”的表面温度分别上升到了10.8摄氏度、3.8摄氏度、3.5摄氏度,升温越少代表人体热量流失越少。据该校团队预测,这类纺织品在军用制服和太空服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北极熊毛衣”的研发过程所运用的推理方法。
课时三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1.D 不完全归纳推理只仅仅考察了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并进一步根据前提是否揭示对象与其属性间的因果联系,把不完全归纳推理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材料中的推理属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②④正确。
2.D 归纳推理包括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对于完全归纳推理,要保证其推理的结论保真,就不能遗漏任何的认识对象,①排除。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必然推理,②排除。幸存者偏差表明我们仅通过“显性数据”得到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不保真,寻找认识对象和有关现象的因果关系有利于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③④入选。
3.B 材料中实验选择品种等级完全相同的蛋鸡,通过对两部分鸡喂不同的饲料从而得出结论,这是运用了求异法,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①④正确。
4.A “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是指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该研究通过两年时间,分析了103 312名参与者,不是“轻率概括”情形,②错误。材料中的结论是通过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这种结论不具有保真性,④不选。
5.A “锯片不锯木头时不热,锯木头就热”得出用锯片锯木头与热有因果联系,运用求异法,①正确。材料中“换成绳子、石块等摩擦也会生热”,在不断变化的不同场合中得出锯是热的原因,运用共变法,②正确。
6.C 这些发明设计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类比推理,而不是演绎推理,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仿生学运用的主要方法就是模拟的方法,可以推进技术进步,②正确。这一设计属于类比推理,而不是归纳推理,③错误。
7.D 材料体现的是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①排除。科研人员通过斑马鱼构建基因敲除疾病模型,模拟人类生病过程,进而寻找发病原因,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参考,体现了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说明通过分析斑马鱼和人类的相似属性,提高了推理结论的可靠性,②④正确。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但不一定就能得出真实的结论,③排除。
8.A 横向看,邹忌和齐王具有相同属性,邹忌从自己被蒙蔽推论出齐王被蒙蔽,将复杂的对象变得清晰、具体,①正确。从源域到目标域,相同属性多,可提高类比结果或然性的可靠程度,②错误。该表格从纵向看为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③正确。纵向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为或然推理,可以通过更多的枚举,提高纵向推理的可靠性,④错误。
9.D 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①错误。“马”与“癞蛤蟆”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伯乐的儿子仅根据对象间表面上某些性质相同或相似,犯的是“机械类比”的错误,②排除。材料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这启示我们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③④正确。
10.C 材料中强调的是类比推理,而以个别性的知识为前提可以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是归纳推理,①不选。材料中人们仿效苍蝇的复眼,制成了“蝇眼透镜”,体现了类比推理,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能够帮助科技人员开启思路,实现发明和创造,②④正确。完全归纳推理需要人们对认识对象中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③不选。
11.①运用类比推理的模拟方法,模仿北极熊毛的结构和功能,制作具备保暖、轻薄和耐用特点的“北极熊毛衣”。
②运用归纳推理的求异法,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试穿几种衣物得出“北极熊毛衣”会使人体热量流失越少的结论,验证了该材料的保暖性。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对材料中的研发过程从推理方法的角度进行解读,进而断定所运用的推理方法。
3 / 3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课件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