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9.168 )
精品
2026全国版高考政治一轮基础知识练--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1 / 8
排课
当前位置: 高中/ 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教材梳理(一轮)/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精品

2026全国版高考政治一轮基础知识练--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2025-04-08 浏览量 51 3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15-22709335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试卷
地区: 全国
文件: 286.6K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2026全国版高考政治一轮基础知识练--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docx 展开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政治一轮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五年高考
  1956年,科学家首次提出“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局部智能水平上超越人类,但人脑是一个集知情于一体的通用智能系统。几乎能对所有可感知信息做出直接而综合的反应。因此,真正意义上完备的人工智能应是一个通用的智能系统。目前,人工智能处于从“不能用”到可用阶段,但距很好用还有诸多瓶颈。人工智能正在向“通用人工智能”及有利于整个“人类友好人工智能”的目标前进。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1.(2023重庆,13,3分)人工智能经历从“不可用”到“可以用”再到“很好用”。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
A.说明意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实践的曲折性
B.体现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关系的彻底消失
C.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D.体现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思维具体再到思维抽象
2.[2024黑吉辽,19(3),8分,有改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践行地。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以“冰”为媒的发展之路,既是联通内外的开放之路,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
材料 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冰上龙舟运动是起源于我国南方水乡民俗体育项目“龙舟竞渡”的新兴运动形式。作为一项强调团队合作、追求速度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划手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投射出强大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冰车最初只可坐一人,而将多个冰车串联起来加以装饰,就成为冰上龙舟的雏形。受此启发,东北人在传统龙舟的底部安装两组冰刀,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创制了今天使用的冰上龙舟。作为传统龙舟文化与现代冰雪运动的结合,冰上龙舟运动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且更加富有速度与激情。随着多级别、多场次赛事的举办,该运动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大批拥趸,还吸引了俄罗斯、芬兰、德国等87个国家和地区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借助这项运动的普及,冰上龙舟正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出东北,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冰上龙舟运动发展历程中所反映出的辩证否定观。(8分)
3.[2024重庆,18(1),6分]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形成了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科学技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在高端芯片、现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还存在“卡脖子”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的辩证否定观,谈谈解决当下我国“卡脖子”问题的主要思路。(6分)
三年模拟
1.(2025届云南师大附中9月月考,14)新能源汽车在环保方面具有传统燃油汽车所不具备的优势,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然而,新能源汽车行驶中续航突然下降甚至“腰斩”、车辆配置与宣传不符、充电桩安装困难、主动刹车迟钝等问题也引发消费者不满,甚至还有人断言“新能源汽车是兔子尾巴——长不了”。该断言 (  )
①未能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②违背了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没有把握好分寸
③看到了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却没看到其内部的肯定方面
④把矛盾的次要方面当成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抓住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届湖北襄阳四中等名校联盟联考一,15)认识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从思维的不同层次和维度可以作不同的解读,从认识发展的历程角度看 (  )
①第一重境界是通过形象思维如实把握事物的现象
②第二重境界是在感性具体的指导下直觉事物的本质
③第三重境界是在分析基础上建构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
④这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深化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届安徽A10联盟11月联考,15)当元宇宙概念刚出现时,人们首先感受到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自由地行走、与他人互动、参加各种虚拟活动等场景。接着,人们开始思考,认识到元宇宙的实现需要依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种技术的融合。经过对元宇宙的深入探讨和实践探索,人们能够综合地看待元宇宙的发展,既看到它的潜力和机遇,也意识到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人们能综合看待元宇宙的发展,实现了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飞跃
②人们认识到元宇宙的技术支撑要素,体现思维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
③人们对虚拟世界令人震撼的场景的全面感受,属于感性具体的认识
④人们对元宇宙的认识过程以事物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为客观依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5届广东东莞外国语学校期中,19(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先立后破”包含着针对性的新内涵,这对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尤为重要。要统筹兼顾稳和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
“先立后破”的提及表明经济规律指导边界进一步拓宽,新旧动能转换关系得到高度重视。“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的政策方针体现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发展复杂形势的深刻认识和科学研判。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推动认识发展”的知识,分析2024年经济工作坚持“先立后破”体现的思维方法。(9分)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五年高考
  1956年,科学家首次提出“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局部智能水平上超越人类,但人脑是一个集知情于一体的通用智能系统。几乎能对所有可感知信息做出直接而综合的反应。因此,真正意义上完备的人工智能应是一个通用的智能系统。目前,人工智能处于从“不能用”到可用阶段,但距很好用还有诸多瓶颈。人工智能正在向“通用人工智能”及有利于整个“人类友好人工智能”的目标前进。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1.(2023重庆,13,3分)人工智能经历从“不可用”到“可以用”再到“很好用”。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
A.说明意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实践的曲折性
B.体现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关系的彻底消失
C.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D.体现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思维具体再到思维抽象
答案 C 
2.[2024黑吉辽,19(3),8分,有改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践行地。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以“冰”为媒的发展之路,既是联通内外的开放之路,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
材料 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冰上龙舟运动是起源于我国南方水乡民俗体育项目“龙舟竞渡”的新兴运动形式。作为一项强调团队合作、追求速度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划手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投射出强大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冰车最初只可坐一人,而将多个冰车串联起来加以装饰,就成为冰上龙舟的雏形。受此启发,东北人在传统龙舟的底部安装两组冰刀,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创制了今天使用的冰上龙舟。作为传统龙舟文化与现代冰雪运动的结合,冰上龙舟运动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且更加富有速度与激情。随着多级别、多场次赛事的举办,该运动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大批拥趸,还吸引了俄罗斯、芬兰、德国等87个国家和地区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借助这项运动的普及,冰上龙舟正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出东北,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冰上龙舟运动发展历程中所反映出的辩证否定观。(8分)
参考答案 (8分)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和否定的双重性,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对旧事物中合理因素的保留,是改造后的保留。(2分)从单个冰车到冰上龙舟的雏形,再到今天的冰上龙舟,继承了传统龙舟的形制,实现了器材创新:(3分)冰上龙舟运动保留了传统龙舟运动的特点,更具速度与激情,成为一种新兴运动形式,转换了比赛场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从东北走向世界。(3分)
3.[2024重庆,18(1),6分]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形成了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科学技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在高端芯片、现代信息技术等领域还存在“卡脖子”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的辩证否定观,谈谈解决当下我国“卡脖子”问题的主要思路。(6分)
参考答案 根据中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现状及“卡脖子”现实,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吸收先进技术;通过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形成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得分关键]①对内角度:通过完善新型举国体制1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形成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后面三句任意一句2分)。注意:对我国体制、科技成就应该辩证看待,重点在于创新,若回答辩证否定观原理/方法论给1分。
②对外角度:根据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卡脖子”现实1分,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后面两句任意一句2分,替代:学习/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2分,注意:对西方“卡脖子”要辩证对待,对国外技术也要辩证对待)
三年模拟
1.(2025届云南师大附中9月月考,14)新能源汽车在环保方面具有传统燃油汽车所不具备的优势,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然而,新能源汽车行驶中续航突然下降甚至“腰斩”、车辆配置与宣传不符、充电桩安装困难、主动刹车迟钝等问题也引发消费者不满,甚至还有人断言“新能源汽车是兔子尾巴——长不了”。该断言 (  )
①未能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②违背了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没有把握好分寸
③看到了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却没看到其内部的肯定方面
④把矛盾的次要方面当成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抓住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2.(2025届湖北襄阳四中等名校联盟联考一,15)认识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从思维的不同层次和维度可以作不同的解读,从认识发展的历程角度看 (  )
①第一重境界是通过形象思维如实把握事物的现象
②第二重境界是在感性具体的指导下直觉事物的本质
③第三重境界是在分析基础上建构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
④这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深化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3.(2025届安徽A10联盟11月联考,15)当元宇宙概念刚出现时,人们首先感受到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自由地行走、与他人互动、参加各种虚拟活动等场景。接着,人们开始思考,认识到元宇宙的实现需要依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种技术的融合。经过对元宇宙的深入探讨和实践探索,人们能够综合地看待元宇宙的发展,既看到它的潜力和机遇,也意识到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人们能综合看待元宇宙的发展,实现了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飞跃
②人们认识到元宇宙的技术支撑要素,体现思维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
③人们对虚拟世界令人震撼的场景的全面感受,属于感性具体的认识
④人们对元宇宙的认识过程以事物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为客观依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4.[2025届广东东莞外国语学校期中,19(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先立后破”包含着针对性的新内涵,这对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尤为重要。要统筹兼顾稳和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
“先立后破”的提及表明经济规律指导边界进一步拓宽,新旧动能转换关系得到高度重视。“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的政策方针体现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发展复杂形势的深刻认识和科学研判。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推动认识发展”的知识,分析2024年经济工作坚持“先立后破”体现的思维方法。(9分)
答案 ①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既对立又统一,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因此对于经济发展新旧方式新旧动能转换不能一刀切,不能“未立先破”或“只破不立”。(3分)②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坚持辩证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和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旧事物消极落后因素予以否定,对合理因素予以肯定与保留,还要经过改造,包含在新事物中。先立后破,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3分)③认识的发展要经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这两个阶段。“先立后破”抓住了不同领域、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本质,作出了对当前经济发展复杂形势的科学研判,形成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性、规律性认识。(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试卷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