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7 )
精品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一轮复习课件
1 / 16
排课
当前位置: 高中/ 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教材梳理(一轮)/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精品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一轮复习课件

2024-01-30 浏览量 117 45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15-18972514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 全国
文件: 50.3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一轮复习课件.pptx 展开

(共16张PPT)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统编版必修三)
政气浩然
2024.1.28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九课教材分析
结合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体会事物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1.质的含义及特征?量的含义及特征?
2.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要求和意义。
3.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关系。
4.什么是度?什么是适度?为什么要遵循适度原则?
5.什么是适度原则?遵循适度原则的方法是什么?如何正确运用适度原则?
一、质与量
质 量
含义
与事物的关系
联系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②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
③质、量都离不开特定的事物。“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
①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②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1.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二、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 质变
含义 量变即量的变化。 质变即质的变化。
辩证 关系 ①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 ④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质变→新量变)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是说,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只有通过一步步的积累,才能到达千里之遥的目的地。
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本义是说,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点儿而未完成。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启示:质变始于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生质变。因此,我们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地为之努力。否则,理想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楼阁,只是虚无缥缈的存在。
材料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因此,要实现人生理想、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质变,就必须注重量的积累,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③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④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必需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即坚持适度原则。
3.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1)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连续性、飞跃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渐进性与连续性 飞跃性与间断性
相互区别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指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
相互包含 对立: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统一: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数学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B.质变就是发展
C.渐进性与连续性包含着飞跃性与间断性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A
模拟演练
小学
中学
大学
……
量变
连续性
渐进性
连续性
渐进性
连续性
渐进性
量变
量变
质变
质变
质变
……
……
间断性
飞跃性
间断性
飞跃性
间断性
飞跃性
1.度、关节点
三、适度原则
①含义: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范围。)
②在度中质和量的关系是:一定的质规定一定的量,一定的量又制约一定的质。一定的量把一定的质限制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质的稳定性保持着,该事物仍然是它自身;超出这一范围,质的稳定性就遭到破坏,该事物就变为他事物。
③关节点或临界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这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水蒸气

> 100 C
固体
气体
液体
< 0 C

0 C
100 C
关节点(临界点)
关节点(临界点)

2.适度
①适度的含义:适度,就是适当的程度。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
②适度原则的含义: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
3.遵循适度原则
①防止过犹不及。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尺寸”,不犯极端化错误。
②遵循适度原则,需要“得中”,就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就是要保持我们需要的事物的质的状态。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的思维方式。
③遵循适度原则,不能限于“得中”,当我们不需要事物的某种质的状态时,就要创造条件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折中主义:
①含义: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
②特征: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
③表现:它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
【例】: 《墨子》一书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例如,遇到盗贼不得已时,可以采取灵活的应变策略,断指保命,舍财保命,取小害而免大祸。
【例】: 1949年,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势力仅仅龟缩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国民党当局打着和谈的名义,妄图积蓄力量,伺机反扑。为了彻底推翻蒋家王朝,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毛泽东在他的诗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关键词
课程设计
在空间站建设和运营取得系列成就的基础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组建了由14位院士组成的空间站科学技术实验委员会,以“支撑太空探索能力,促进人类持续发展”为主题,面向全球征集空间站实验项目。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中国空间站打造成全人类在外空共同的家。材料蕴涵的逻辑与思维的道理有( )
A.在渐进性中孕育着飞跃性
B.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C.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模拟演练
关键词
课程设计
粮食自给率是衡量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我国粮食安全要求的粮食自给率要不低于95%,每下降1个百分点,就需要大量进口粮食。如果我国过分依靠国际资源和市场实现粮食供给就会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这启示我们
A.事物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要优化事物要素,增强系统
C.要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变
C
模拟演练
关键词
课程设计
在富有文化味和生活气的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个特殊的存在。有小暑也有大暑,有小雪也有大雪,有小寒也有大寒,唯独小满,没有大满与之对应,这是因为中国人认为过满招损,过满则溢,小满不多不少,一切刚刚好。这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
①注意分寸,把握适度原则 
②积极创造条件,维持事物稳定 
③坚持折中思维,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 
④注意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模拟演练
THANKS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课件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