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8 )
选择性必修2 第四单元 第四十二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教习网
当前位置: 高中/ 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教材梳理(一轮)/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普通

选择性必修2 第四单元 第四十二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2025-05-18 浏览量 51 1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15-23002650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试卷、学案、课件
地区: 全国
文件: 3.5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选择性必修2 第四单元 第四十二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docx 展开

这是一套《选择性必修2 第四单元 第四十二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选择性必修2 第四单元 第四十二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pptx、课时数智作业50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docx、选择性必修2 第四单元 第四十二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选择性必修2 第四单元 第四十二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四十二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课标要求] 1.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2.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1.调解就是人民法院之外的组织主持的解决纠纷的途径。 (  )
2.当事人之间经人民调解达成协议,则该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  )
3.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和公开进行的解决纠纷的途径。 (  )
4.当事人对商事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
5.诉讼是解决纠纷的首要途径。 (  )
6.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  )
7.刑事诉讼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  )
8.乙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解决与甲公司之间的侵权纠纷。 (  )
9.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4·北京卷,10 人民调解 邻里通行纠纷案例
2023·福建卷,17(2) 仲裁、诉讼与侵权等 以文字与图示的结合创设情境
2023·新课标卷,22 民事诉讼与侵权 消费者消费与肖像侵权纠纷案例
2023·北京卷,11 仲裁 考查对法律救济概念的理解
 认识调解与仲裁
1.调解
(1)调解的含义和类型
①含义: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②类型: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它们在不同层面为解决纠纷发挥着重要作用。
(2)人民调解
①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经其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②人民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深化剖析:诉讼外调解与诉讼调解
诉讼外调解 诉讼调解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仲裁调解
主体 人民调解 委员会 国家行 政机关 仲裁机构 人民法院
效力 调解书具有民事合同性质,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优势 主动、简捷、及时、广泛性、情法融合 符合国情,具有专业性、综合性 专业性高,一裁终局,保密性强 素质高,程序规范,法律效力高
缺点 程序不规范,调解员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齐 独立性欠缺,效力不足 一裁终局 程序复杂,周期长
费用 不收费 调解不收费,但是仲裁和诉讼本身是要交费用的
2.仲裁
(1)类型: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等。
(2)商事仲裁
适用情况 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特点或制度 (1)或裁或审制度: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2)协议仲裁制度: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3)不公开制度: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 (4)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特别提醒:下列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调解与仲裁
调解 仲裁
区别 依据 没有固定的程序规则,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能达成调解协议 依仲裁法或仲裁规则进行,裁决的依据是事实和法律
协议 达成 须经当事人同意 仲裁庭独立作出
效力 经双方签收后发生约束力 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联系 都遵循自愿原则,都不借助国家权力的争议处理方式,都由第三方居中处理争议
4.商事仲裁与劳动仲裁
商事仲裁 劳动仲裁
适用范围 解决的是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解决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
与诉讼的关系 商事仲裁采取自愿原则,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或裁或审)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争议不经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申请 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协议仲裁) 劳动仲裁的申请不需要事先订立仲裁协议
法律效力 一裁终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对其他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考向一 以和为贵选调解
典题1 (2024·北京卷,10,3分)张某在楼道内长期堆放大量杂物,堵住了消防通道,影响了邻居李某通行,双方为此发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某在业主群陈述张某堆放杂物的事实,致张某社会评价降低,侵害了张某的名誉权 ②业主对楼道享有共有的权利,但行使权利时不得违反法律和违背公序良俗 ③李某和张某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纠纷,双方应依照约定履行达成的协议 ④李某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张某承担排除妨碍的侵权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④改为“李某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张某承担排除妨碍的违约责任”,能否入选?
典题2 (2022·辽宁卷,8,3分)某区在下辖乡镇打造多家“和顺茶馆”,邀请党员、群众及法律工作者担任人民调解员。当居民、商家、游客发生利益纠纷时,调解员以茶馆为载体,为其提供便捷、专业的服务,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这种做法(  )
①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援助
②充分体现了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理念
③实现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④创设了舒缓环境,使社会治理有温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二 便捷经济选仲裁
典题3 (2023·北京卷,11,3分)“无救济则无权利。”权利需要得到保护,当发生纠纷时,法律提供了多种救济途径。下列救济途径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某公司营业执照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该公司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B.张某与祁某因购车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张某遂提出仲裁申请
C.赵某与吴某因子女监护问题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赵某遂提出仲裁申请
D.孙某夫妇因离婚财产分割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故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典题4 [2023·福建卷,17(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周岁的小明在A商店购买了一款儿童玩具。小明在玩玩具时,玩具因质量问题爆炸导致小明受伤。经查,该玩具由B公司生产,A商店销售。对于本案,小明的父母找了几位朋友咨询维权问题。他们说:
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乙、丙、丁的说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解析三大诉讼
1.诉讼
(1)特点
公权性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程序性 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强制性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终局性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2)类型
区别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案件性质 侵犯民事法律保护的客体的民事案件 侵犯行政法保护的客体的行政案件 侵犯刑法保护的客体的刑事案件
诉讼目的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提起诉讼主体 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举证原则 “谁主张,谁举证”,特殊情形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一般由行政机关举证,行政赔偿诉讼由原告负举证责任 自诉人或人民检察院
知识拓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机关 行政机关 人民法院
后果 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 属于司法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仲裁与诉讼
仲裁 诉讼
性质 社会救济 公立救济
管辖方式 协议管辖 强制管辖
仲裁庭或审判庭组成方式 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自主选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员 当事人不能选择审判庭的组成方式和审判员
审理方式 一般实行不公开审理 一般公开审理
审判制度 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不存在上诉或再审,一般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上诉或者申诉
意愿 劳动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被告是否愿意,不影响诉讼
考向一 诉讼及其特点
典题1 (2022·北京卷,13,3分)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下面是该法的部分条文:
第69条第1款:“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 第70条:“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众多个人的权益的,人民检察院、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和由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上述条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B.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在民事上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C.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均可适用第70条的规定
D.发生第70条规定情形的,该条规定的机构和组织有提起诉讼的职责
考向二 诉讼的主要类型
典题2 (2023·新课标卷,22,4分)某日,夏某到甲餐厅用餐,餐厅员工擅自将其品尝新菜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将照片作为宣传文章的内容发布在餐厅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照片中夏某的脸部和身体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厅删除该照片,遭到拒绝。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荣誉权 ②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 ③甲餐厅发布的照片属于物证 ④夏某与甲餐厅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①改为“夏某作为原告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能否入选?
典题3 (2025·江苏苏州质检)李家村沿岸截污管网存在破损、堵塞情形,致使生活污水外溢,并形成大量黑臭水体,破坏了长江水域生态环境。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有关部门却消极不作为,根据志愿者反映的线索,人民检察院以市住建局为被告提起诉讼。本案判决后,人民法院向市住建局发出司法建议书,提出整改要求。对上述案件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市住建局对判决不服,可在判决生效前申请再审
B.此案为公益性行政公诉案件,住建局为行政相对人
C.人民法院应审查市住建局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D.此案为行政不作为案件,被告住建局没有举证责任
第四十二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循纲忆知
①纠纷 ②和解 ③自愿 ④人民调解 ⑤诉讼调解 ⑥人民调解委员会 ⑦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⑧人民法院 ⑨商事仲裁 ⑩有效仲裁协议  不公开  一裁  经济  法律  人民法院  最后  依法  强制性  民事诉讼
易错辨析
1.× 提示: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制度,包括诉讼调解和诉讼外调解。
2.× 提示: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3.× 提示: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
4.× 提示: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5.× 提示: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6.√
7.× 提示: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8.× 提示: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9.× 提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考点1 认识调解与仲裁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C [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业主对楼道享有共有的权利,但行使权利时不得违反法律和违背公序良俗,②正确。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经其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李某和张某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他们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纠纷,双方应依照约定履行达成的协议,③正确。李某在业主群陈述张某堆放杂物的事实,没有采取侮辱、诽谤等方式,也没有歪曲事实,并没有侵害张某的名誉权,①错误。本案属于民事纠纷,李某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不是行政诉讼,④错误。]
变式训练 提示:不能。李某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张某承担排除妨碍的侵权责任,而不是违约责任。
典题2 D [材料体现的是通过人民调解化解社会矛盾,并没有体现法律援助,①不符合题意。某区在下辖乡镇打造多家“和顺茶馆”,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专业人员和地方,这体现的是法治,未体现自治和德治,③不符合题意。“和顺茶馆”的建立,创设了舒缓环境,在人民调解员的调解下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使社会治理有温度;邀请党员、群众及法律工作者担任人民调解员,提供便捷、专业的服务,这充分体现了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理念,②④符合题意。]
典题3 B [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B符合题意。营业执照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方式解决,A错误。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C、D错误。]
典题4 ①乙的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消费者协会承担调解职能,无权追究违法经营者的刑事责任。②丙关于A商店与B公司应赔偿的说法符合法律规定。A商店与B公司是经营者,适用生产者产品责任。③丙关于“先裁后诉”的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④丁关于小明父母是原告的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小明是受害者,应是原告,其父母是法定代理人/监护人。⑤丁关于诉讼时效的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考点2 解析三大诉讼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D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的规定,发生第70条规定情形的,该条规定的机构和组织有提起诉讼的职责,D符合题意。根据第69条第1款,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这是过错推定侵权责任,而不是无过错侵权责任,A错误。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在民事上不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且要根据具体的侵权程度和造成的影响,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责任,B错误。第70条仅仅是针对侵害众多个人的权益的行为,不适用其他情形,C错误。]
典题2 D [甲餐厅员工擅自将夏某的照片作为宣传文章的内容发布在餐厅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这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而非荣誉权,①错误,②正确。甲餐厅发布的照片属于电子数据,③错误。夏某与甲餐厅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④正确。]
变式训练 提示:能。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本案中,夏某作为原告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
典题3 C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再审是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A说法错误。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住建局是行政机关,不是行政相对人,B说法错误。人民检察院以市住建局为被告提起诉讼,说明此案件是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核心问题是市住建局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C说法正确。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对人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行政机关抗衡,故本案中被告住建局负有举证责任,D说法错误。]
1/1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试卷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