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份文件
资料简介 课时数智作业42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DOCX 展开
这是一套《选择性必修2 第一单元 第三十四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选择性必修2 第一单元 第三十四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pptx、课时数智作业42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docx、选择性必修2 第一单元 第三十四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课时数智作业42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课时数智作业(四十二)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2024·河北保定二模)2017年,甲通过手机转账的方式借给朋友乙10万元。2019年,甲去世。2023年8月,甲的儿子小甲与乙签订了还款协议书,双方共同确认借款本息及还款方式。然而,乙未按约定偿还借款。小甲催讨借款未果,遂诉至人民法院。该案例中( )
A.甲给乙的转账记录可以视为物证
B.乙应以停止侵害的方式承担责任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还款行为
D.乙未按时还款,应当支付违约金
2.(2025·云南昆明模拟)2024年1月 1日是民法典施行3 周年,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下列行为与原则对应正确的有( )
①强买强卖——违背诚信原则 ②黄先生为儿子取名“黄河”——违背公序良俗原则 ③某商家申明对有奖销售有最终解释权——违背平等原则 ④某工厂向周边农田排放工业废水——违背绿色原则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②④
3.(2024·安徽池州二模)张某在某食品公司网购了10份熟食,签收后发现该熟食是“三无产品”。为获得赔偿金,张某短期内又多次购买共100份该食品公司的熟食,收货过程全程录像。随后,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该食品公司退还货款并支付相当于货款十倍的赔偿金。本案中( )
①该公司违反了生产经营规定,应承担一般过错责任 ②该公司应退还货款并赔偿张某首次购买造成的损失 ③张某行为虽存在着主观故意,但该公司只能与其和解 ④双方行为有违社会公序良俗,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③④
4.(2024·广东茂名二模)林某是某短视频平台网红,在平台发布了一段自己身穿古风汉服的短视频。后林某在由某公司运营的“AI视频换脸”小程序中发现含有该短视频中外部形象的视频要素合成模板,小程序的付费会员可将该视频模板中林某的面部进行替换,形成面部特征不同但其他内容与原视频相同的“AI换脸”视频,视频模板中林某的身体形象、肢体动作仍清晰可辨。为此,林某将该公司起诉至人民法院。对该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林某可以向短视频平台索赔
B.该公司侵犯了林某的著作权
C.该公司侵犯了林某的肖像权
D.该公司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5.(2025·湖南长沙模拟)原告系知名艺人陈某,被告为甲电子商务公司。原告发现被告在其某款服装产品信息中,配有“陈某同款”的文字,并擅自使用了陈某的比心图片、某档电视节目的定妆照用于产品宣传。原告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原告胜诉。下列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本案被告侵害了原告的姓名权和肖像权
②本案被告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和荣誉权
③本案被告违背了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
④本案被告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③④
6.(跨专题)(2024·河北唐山二模)小强系某美发店老板,小美去做头发。在结账时,双方产生争执,派出所协商处理。事后,小强不服气,将小美的照片和其在店内做头发的视频发至某平台上,并配有侮辱性言辞等贬损文字。小美发现自己的视频后要求其删除,因协商未果,小美遂将小强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美的人格尊严、名誉受到损害
②小美应先经仲裁程序才能发起诉讼
③小强应为其商业诋毁行为承担责任
④平台视频可以作为小美维权的证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7.(2025·广东东莞模拟)高三有三个同学围绕“权利受到侵犯”的话题在讨论。甲:妈妈对我不信任,时常翻看我的书包和日记。乙:楼上的小孩每天晚上10点还在弹钢琴,影响我学习和休息。丙:小区很多人养狗,但不牵狗绳,小狗还随地大小便,让我非常困扰。根据材料,可以得出( )
A.未成年人有隐私权,父母需要尊重和维护未成年子女的隐私权
B.晚上10点在家里弹钢琴违背了相邻关系中有利生产的原则
C.市民带犬只出门,不为犬只佩戴犬牌、不拴绳,属于违规行为
D.高三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年满18周岁才能维权
8.(跨专题)(2024·安徽合肥二模)王某、徐小某曾系夫妻关系,老徐系徐小某之父。2022年,王某前往某医院凭其个人身份证调取了老徐在该医院治疗心脏病的病历资料,后将调取的病历资料在其与徐小某离婚诉讼中作为证据提交,老徐认为医院未经过本人同意或授权,即向王某提供病历资料,王某、医院均侵犯了其个人信息权益和隐私权,故将王某、医院诉至人民法院。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王某应以合法方式收集、提供证据,保护个人私密信息 ②医院未能尽到审查义务,老徐有权委托辩护人进行诉讼 ③王某和医院均需要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④医院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诚信等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③④
9.(2024·安徽合肥三模)原告陈某与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网签了《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并提供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住址等个人信息。随后,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将陈某个人信息转卖给装修公司。2023年12月31日交房后,陈某陆续接到各种装修商家的推销电话。陈某不堪电话骚扰,遂将房地产开发公司起诉至人民法院。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房地产开发公司侵害了陈某个人信息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 ②个人信息属于隐私,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③尊重他人的个人信息,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④作为民事纠纷,陈某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分)
10.(2024·广东汕头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告谢某有一个长相甜美可爱的五岁女儿,谢某经常在视频号发布女儿的生活古风汉服照片和视频。一天,谢某被好友告知,从2023年3月开始,产品广告用“AI变装换脸”截取女儿的头像作为该公司幼儿服装广告的视频模特。
谢某认为,该公司的行为侵害其女儿肖像权,请求人民法院做出裁判。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公司未经谢某同意,利用深度合成技术使用其女儿肖像制作伪造视频,依法应认定为构成对谢某女儿的侵权。
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中人民法院判定被告公司侵权的理由,并说明被告公司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课时数智作业(四十二)
1.C [甲给乙的转账记录是电子数据,不是物证,A错误。停止侵害是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该案例涉及的是违约责任,B不选。还款协议书中未约定支付违约金,D不选。债权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该案例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还款行为,C符合题意。]
2.C [“强买强卖”违背了自愿原则,而不是诚信原则,①错误。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习俗”的简称。公共秩序是指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社会秩序,善良习俗是指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习俗,黄先生为儿子取名“黄河”,并未违背公序良俗原则,②错误。“某商家申明对有奖销售有最终解释权”违背平等原则,③正确。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某工厂向周边农田排放工业废水,违背绿色原则,④正确。]
3.C [食品安全责任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不是一般过错责任,①错误。该公司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③中“只能与其和解”的说法太绝对,排除。张某首单购买行为,未超出合理生活消费需要,对其就该部分食品提出的惩罚性赔偿请求应予支持;张某为获得赔偿金故意多次购买超出生活需要的食品,对其就加购食品提出的惩罚性赔偿请求不应支持,但应退还货款并赔偿张某首次购买造成的损失,②正确。本案中,该公司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张某为获得赔偿金故意多次购买超出生活需要的食品,双方行为有违社会公序良俗,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④符合题意。]
4.C [材料中某公司的行为侵犯了林某的肖像权,林某可以起诉该公司侵权行为并申请赔偿,不是向短视频平台索赔,A、D说法错误。该公司未经林某许可从公共平台获取资源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视频模板中林某的身体形象、肢体动作仍清晰可辨,体现了该公司侵犯了林某的肖像权,不是著作权,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5.B [原告发现被告在其某款服装产品信息中,配有“陈某同款”的文字,并擅自使用了陈某的比心图片、某档电视节目的定妆照用于产品宣传,这说明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权和肖像权,①正确,②错误。被告擅自使用了陈某的比心图片、某档电视节目的定妆照用于产品宣传,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未涉及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④正确,③错误。]
6.B [此案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不是必经程序,②错误。小强侵害了小美的人格尊严、名誉权,应为其侵权行为承担责任,③错误。 小强将小美的照片和其在店内做头发的视频发至某平台上,并配有侮辱性言辞等贬损文字,小美的人格尊严、名誉受到损害,小美发现自己的视频后要求其删除,因协商未果,小美遂将小强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平台视频可以作为小美维权的证据,①④正确。]
7.A [妈妈对孩子不信任,时常翻看孩子的书包和日记,这是侵害孩子隐私权的表现,未成年人也有隐私权,父母需要尊重和维护未成年子女的隐私权,A正确。晚上10点在家里弹钢琴,影响了邻居学习和休息,这是违背了相邻关系中团结互助和公平合理的原则,B不选。市民带犬只出门,不为犬只佩戴犬牌、不拴绳,违反了法律规定,属于违法行为,C不选。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享有广泛的民事权利,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错误。]
8.B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才是辩护人,本案非刑事案件,且老徐是原告,不是被告或犯罪嫌疑人,②错误。本案属于侵权问题不属于违约问题,③错误。王某未经过老徐本人同意或授权凭借其个人身份证调取老徐的病历资料,侵害了老徐的个人信息权益及隐私权,这要求王某应以合法方式收集、提供证据,保护个人私密信息,①正确。医院未尽到法定的审查义务,违规向王某提供老徐的病历材料,侵害了老徐的个人信息权益及隐私权,所以,医院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④正确。]
9.A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属于隐私,②错误。个人信息侵害的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应由该房地产开发公司承担举证责任,④错误。本案中该房地产开发公司非法出售陈某电话号码、住址等私人信息导致陈某生活不得安宁,侵害了陈某的个人信息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说明尊重他人的个人信息,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③符合题意。]
10.①自然人享有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②本案中,被告公司未经谢某同意,以获利为目的,通过技术手段截取其女儿头像,并擅自用于公司经营广告,该行为侵害谢某女儿肖像权。该过错行为与谢某女儿肖像权被侵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③被告公司应依法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责任。
1/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2024·河北保定二模)2017年,甲通过手机转账的方式借给朋友乙10万元。2019年,甲去世。2023年8月,甲的儿子小甲与乙签订了还款协议书,双方共同确认借款本息及还款方式。然而,乙未按约定偿还借款。小甲催讨借款未果,遂诉至人民法院。该案例中( )
A.甲给乙的转账记录可以视为物证
B.乙应以停止侵害的方式承担责任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还款行为
D.乙未按时还款,应当支付违约金
2.(2025·云南昆明模拟)2024年1月 1日是民法典施行3 周年,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下列行为与原则对应正确的有( )
①强买强卖——违背诚信原则 ②黄先生为儿子取名“黄河”——违背公序良俗原则 ③某商家申明对有奖销售有最终解释权——违背平等原则 ④某工厂向周边农田排放工业废水——违背绿色原则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②④
3.(2024·安徽池州二模)张某在某食品公司网购了10份熟食,签收后发现该熟食是“三无产品”。为获得赔偿金,张某短期内又多次购买共100份该食品公司的熟食,收货过程全程录像。随后,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该食品公司退还货款并支付相当于货款十倍的赔偿金。本案中( )
①该公司违反了生产经营规定,应承担一般过错责任 ②该公司应退还货款并赔偿张某首次购买造成的损失 ③张某行为虽存在着主观故意,但该公司只能与其和解 ④双方行为有违社会公序良俗,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③④
4.(2024·广东茂名二模)林某是某短视频平台网红,在平台发布了一段自己身穿古风汉服的短视频。后林某在由某公司运营的“AI视频换脸”小程序中发现含有该短视频中外部形象的视频要素合成模板,小程序的付费会员可将该视频模板中林某的面部进行替换,形成面部特征不同但其他内容与原视频相同的“AI换脸”视频,视频模板中林某的身体形象、肢体动作仍清晰可辨。为此,林某将该公司起诉至人民法院。对该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林某可以向短视频平台索赔
B.该公司侵犯了林某的著作权
C.该公司侵犯了林某的肖像权
D.该公司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5.(2025·湖南长沙模拟)原告系知名艺人陈某,被告为甲电子商务公司。原告发现被告在其某款服装产品信息中,配有“陈某同款”的文字,并擅自使用了陈某的比心图片、某档电视节目的定妆照用于产品宣传。原告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原告胜诉。下列对本案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本案被告侵害了原告的姓名权和肖像权
②本案被告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和荣誉权
③本案被告违背了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
④本案被告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③④
6.(跨专题)(2024·河北唐山二模)小强系某美发店老板,小美去做头发。在结账时,双方产生争执,派出所协商处理。事后,小强不服气,将小美的照片和其在店内做头发的视频发至某平台上,并配有侮辱性言辞等贬损文字。小美发现自己的视频后要求其删除,因协商未果,小美遂将小强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美的人格尊严、名誉受到损害
②小美应先经仲裁程序才能发起诉讼
③小强应为其商业诋毁行为承担责任
④平台视频可以作为小美维权的证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7.(2025·广东东莞模拟)高三有三个同学围绕“权利受到侵犯”的话题在讨论。甲:妈妈对我不信任,时常翻看我的书包和日记。乙:楼上的小孩每天晚上10点还在弹钢琴,影响我学习和休息。丙:小区很多人养狗,但不牵狗绳,小狗还随地大小便,让我非常困扰。根据材料,可以得出( )
A.未成年人有隐私权,父母需要尊重和维护未成年子女的隐私权
B.晚上10点在家里弹钢琴违背了相邻关系中有利生产的原则
C.市民带犬只出门,不为犬只佩戴犬牌、不拴绳,属于违规行为
D.高三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年满18周岁才能维权
8.(跨专题)(2024·安徽合肥二模)王某、徐小某曾系夫妻关系,老徐系徐小某之父。2022年,王某前往某医院凭其个人身份证调取了老徐在该医院治疗心脏病的病历资料,后将调取的病历资料在其与徐小某离婚诉讼中作为证据提交,老徐认为医院未经过本人同意或授权,即向王某提供病历资料,王某、医院均侵犯了其个人信息权益和隐私权,故将王某、医院诉至人民法院。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王某应以合法方式收集、提供证据,保护个人私密信息 ②医院未能尽到审查义务,老徐有权委托辩护人进行诉讼 ③王某和医院均需要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④医院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诚信等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③④
9.(2024·安徽合肥三模)原告陈某与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网签了《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并提供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住址等个人信息。随后,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将陈某个人信息转卖给装修公司。2023年12月31日交房后,陈某陆续接到各种装修商家的推销电话。陈某不堪电话骚扰,遂将房地产开发公司起诉至人民法院。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房地产开发公司侵害了陈某个人信息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 ②个人信息属于隐私,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③尊重他人的个人信息,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④作为民事纠纷,陈某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分)
10.(2024·广东汕头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告谢某有一个长相甜美可爱的五岁女儿,谢某经常在视频号发布女儿的生活古风汉服照片和视频。一天,谢某被好友告知,从2023年3月开始,产品广告用“AI变装换脸”截取女儿的头像作为该公司幼儿服装广告的视频模特。
谢某认为,该公司的行为侵害其女儿肖像权,请求人民法院做出裁判。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公司未经谢某同意,利用深度合成技术使用其女儿肖像制作伪造视频,依法应认定为构成对谢某女儿的侵权。
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中人民法院判定被告公司侵权的理由,并说明被告公司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课时数智作业(四十二)
1.C [甲给乙的转账记录是电子数据,不是物证,A错误。停止侵害是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该案例涉及的是违约责任,B不选。还款协议书中未约定支付违约金,D不选。债权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该案例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还款行为,C符合题意。]
2.C [“强买强卖”违背了自愿原则,而不是诚信原则,①错误。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习俗”的简称。公共秩序是指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社会秩序,善良习俗是指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习俗,黄先生为儿子取名“黄河”,并未违背公序良俗原则,②错误。“某商家申明对有奖销售有最终解释权”违背平等原则,③正确。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某工厂向周边农田排放工业废水,违背绿色原则,④正确。]
3.C [食品安全责任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不是一般过错责任,①错误。该公司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③中“只能与其和解”的说法太绝对,排除。张某首单购买行为,未超出合理生活消费需要,对其就该部分食品提出的惩罚性赔偿请求应予支持;张某为获得赔偿金故意多次购买超出生活需要的食品,对其就加购食品提出的惩罚性赔偿请求不应支持,但应退还货款并赔偿张某首次购买造成的损失,②正确。本案中,该公司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张某为获得赔偿金故意多次购买超出生活需要的食品,双方行为有违社会公序良俗,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④符合题意。]
4.C [材料中某公司的行为侵犯了林某的肖像权,林某可以起诉该公司侵权行为并申请赔偿,不是向短视频平台索赔,A、D说法错误。该公司未经林某许可从公共平台获取资源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视频模板中林某的身体形象、肢体动作仍清晰可辨,体现了该公司侵犯了林某的肖像权,不是著作权,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5.B [原告发现被告在其某款服装产品信息中,配有“陈某同款”的文字,并擅自使用了陈某的比心图片、某档电视节目的定妆照用于产品宣传,这说明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权和肖像权,①正确,②错误。被告擅自使用了陈某的比心图片、某档电视节目的定妆照用于产品宣传,违背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未涉及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④正确,③错误。]
6.B [此案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不是必经程序,②错误。小强侵害了小美的人格尊严、名誉权,应为其侵权行为承担责任,③错误。 小强将小美的照片和其在店内做头发的视频发至某平台上,并配有侮辱性言辞等贬损文字,小美的人格尊严、名誉受到损害,小美发现自己的视频后要求其删除,因协商未果,小美遂将小强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平台视频可以作为小美维权的证据,①④正确。]
7.A [妈妈对孩子不信任,时常翻看孩子的书包和日记,这是侵害孩子隐私权的表现,未成年人也有隐私权,父母需要尊重和维护未成年子女的隐私权,A正确。晚上10点在家里弹钢琴,影响了邻居学习和休息,这是违背了相邻关系中团结互助和公平合理的原则,B不选。市民带犬只出门,不为犬只佩戴犬牌、不拴绳,违反了法律规定,属于违法行为,C不选。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享有广泛的民事权利,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错误。]
8.B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才是辩护人,本案非刑事案件,且老徐是原告,不是被告或犯罪嫌疑人,②错误。本案属于侵权问题不属于违约问题,③错误。王某未经过老徐本人同意或授权凭借其个人身份证调取老徐的病历资料,侵害了老徐的个人信息权益及隐私权,这要求王某应以合法方式收集、提供证据,保护个人私密信息,①正确。医院未尽到法定的审查义务,违规向王某提供老徐的病历材料,侵害了老徐的个人信息权益及隐私权,所以,医院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④正确。]
9.A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属于隐私,②错误。个人信息侵害的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应由该房地产开发公司承担举证责任,④错误。本案中该房地产开发公司非法出售陈某电话号码、住址等私人信息导致陈某生活不得安宁,侵害了陈某的个人信息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说明尊重他人的个人信息,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③符合题意。]
10.①自然人享有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②本案中,被告公司未经谢某同意,以获利为目的,通过技术手段截取其女儿头像,并擅自用于公司经营广告,该行为侵害谢某女儿肖像权。该过错行为与谢某女儿肖像权被侵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③被告公司应依法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责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