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份文件
资料简介 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三十三课 区域性国际组织和新兴国际组织.docx 展开
这是一套《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三十三课 区域性国际组织和新兴国际组织(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三十三课 区域性国际组织和新兴国际组织.pptx、课时数智作业41 区域性国际组织和新兴国际组织.docx、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三十三课 区域性国际组织和新兴国际组织.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 第三十三课 区域性国际组织和新兴国际组织.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第三十三课 区域性国际组织和新兴国际组织
[课标要求] 识别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1.欧盟的宗旨是建立国家联盟。 ( )
2.东盟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 )
3.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 )
4.非洲联盟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 )
5.金砖国家是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4 金砖国家 以“大金砖合作”为背景选取材料
2024·湖南卷,18 联合国、金砖国家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对材料信息解读的要求比较高
2023·广东卷,14 上海合作组织 影响意义类选择题,以中国的举措为背景
区域性国际组织
1.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地位 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宗旨 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作用 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挑战 近年来,欧盟经受了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欧盟与中国 ①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 ②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
特别提醒:欧盟是由成员国组成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成员国向欧盟让渡了大量主权,但欧盟不是国家或国家联盟。
2.亚太经合组织(英语缩写为“APEC”)
地位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宗旨 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独特方式 ①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 ②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 ③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 ①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 ②自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参加了历届部长级会议和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3.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地位 东盟于1967年成立,目前有10个成员国,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机制 东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10+1”“10+3”、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和东亚峰会等机制,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中国与东盟 在“10+1”和“10+3”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机制框架下,中国与东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2013年,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2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4.非洲联盟(简称“非盟”)
地位 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非盟的影响 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与非盟 中国重视发展与非盟的关系。中国与非盟在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
时政术语:全球南方
“全球南方”一般是指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屿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金融中心把“全球南方”定义为“77国集团和中国”。“全球南方”通过构建一系列国际与地区组织,如成立阿拉伯国家联盟和非洲联盟等,参加重大国际多边会议如金砖国家峰会、二十国集团会议等,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逐步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考向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特点及作用
典题1 (2023·山东卷,7,3分)2023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中国新能源车企纷纷通过投资建厂、品牌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欧洲市场布局。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欧盟通过实施经济一体化政策推动欧洲绿色发展 ②欧洲议会通过行使最高决策权维护欧 盟整体利益 ③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投资建厂有助于克服贸易壁垒 ④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不利于全球资源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名词点击: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又称贸易障碍,即对国外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一般分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两类。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海关向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当前主要表现为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通过制定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设计科学技术上的关卡等实现目的。
典题2 (2025·山东济南模拟)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并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导向、绿色发展、普惠共享四点建议,表示中国将继续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做大亚太发展蛋糕。由此可见( )
①亚太经合组织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②亚太经合组织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 ③各成员间的根本利益一致是构建亚太共同体的基础 ④中国展现了以自身高质量发展造福亚太的大国担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兴国际组织
1.二十国集团
地位 二十国集团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特点 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
作用 二十国集团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每次峰会前不定期举行协调人会议、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贸易、劳工就业、农业、能源、数字经济、卫生等专业部长会议
二十 国集 团与 中国 地位 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作用 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2.金砖国家
产生 金砖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
作用 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
金砖国 家与中 国 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经济体量最大,作用相对突出。中国一直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
特别提醒: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机制。随着扩员,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3.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
成立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宗旨 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游、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作用 ①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②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作为上合组织的常设机构,在国际反恐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4.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
成立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总部设在北京,工作语言为英语
作用 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运作 原则 公开、透明、独立、问责
目标 精简、廉洁、绿色
特点 亚投行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时政术语: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我们要建设“和平金砖”,做共同安全的维护者。我们要建设“创新金砖”,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我们要建设“绿色金砖”,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我们要建设“公正金砖”,做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引领者。我们要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摘自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的讲话)
考向 新兴国际组织
典题1 (2023·广东卷,14,3分)近年来,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一道,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等多边合作平台扎根落地,合作成果惠及各国人民。上述平台的运行( )
①加快了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②旨在加强反恐合作,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③促进了中国与中亚的商贸往来与司法合作
④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互鉴和成果共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②改为“体现了上合组织的世界合作的典范作用”,能否入选?
典题2 (2023·福建卷,7,3分)中国发起成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以职业教育破解“金砖+”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推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全球发展铺设“金砖快线”。这体现了中国( )
①努力构建与其他金砖国家牢固的同盟关系 ②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③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④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方法点拨:解答与国际社会相关的选择题时,要注意三类方向的区分:一是经济与政治,明确材料指向的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二是和平与发展,明确材料指向的是两大主题中的哪一个。三是相关影响,明确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影响;是对一国的影响,还是对世界的影响。
主观题对国际组织与中国的考查(融合本模块的其他内容)
(2024·湖南卷,18,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南方”最初泛指没有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冷战结束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全球南方”兴起的集中体现。
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提出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的政治底色,发展振兴是“全球南方”的历史使命,公道正义是“全球南方”的共同主张。中国积极维护“金砖+”合作模式,使金砖国家合作的影响超越成员国和地区范畴;积极开展共同关注领域的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发展权,积极与其他国际组织协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释中国采取上述行动的原因。
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
知识范围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需要从主体国家和国际组织两个主体、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两个指向来调动知识
题型分析 原因依据类 调动重要性(如作用、地位)、必要性(如国际形势等)、意义类(如对中国、对世界的积极影响等)的相关知识
主体分析 中国 中国外交政策、国际贡献等角度
主题分析 上述行动 结合行动的具体内容来调动知识
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提取信息 对应知识
信息①: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全球南方”兴起的集中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②:中国提出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的政治底色,发展振兴是“全球南方”的历史使命,公道正义是“全球南方”的共同主张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信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推动提升金砖国家的总体影响力
信息④:积极开展共同关注领域的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发展权,积极与其他国际组织协作 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信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国的作用、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
信息⑥: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失分原因] 不能站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调用知识。
[防范措施] 熟练掌握选择性必修1的第一、四单元的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知识,第二、三单元的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的解答方法
第一步:分析设问表述,区分具体类型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一般包括两个方向:一是“为什么要做×××”,二是“为什么能做×××”。这两者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解答方法存在区别。
第二步:根据具体题型,运用各自方法进行解答
类型 解题步骤
“为什么 要做× ××”类 (1)从主体角度分析必要性或重要性。一般从主体的性质、地位或职能等角度分析。如果有多个主体,则应分别分析 (2)从客体角度分析必要性或重要性。往往是从现状、性质、地位、作用、时代要求、客观规律等角度分析 (3)将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做好某件事情或解决好某问题的意义。可以从对主体的意义、对客体的意义,引申为对社会、对国家等的意义,遵循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国内到国际的原则。根据材料信息,有时还应分析不这样做的弊端
“为什么 能做× ××”类 (1)从主观因素(内因)角度分析。可以从主体本身的性质、职能、地位上入手,说明该主体有此能力或该事物具有这方面的属性。如果材料中给出了该主体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则应该分析这些做法所起到的作用 (2)从客观因素(外因)角度分析。可以从能让此主体或此事物发挥作用的条件上入手,说明为什么能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包括客观环境(如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发展机遇等)、客观规律(如符合价值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等)、制度保障(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等 (3)从材料中的具体措施角度分析。比如:因为措施得力,所以能够做好、做成某件事情
1.【变式巩固】 如果将设问改为“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采取上述行动的全球价值”,应如何回答?
2.【热点训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经历了苦不堪言的浩劫,也使各国人民更加渴望和平与安定。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以发展为目标,动员全球资源,制定和实施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全球十几亿人口成功脱贫,几十亿人口迈上现代化征程,一大批发展中国家驶入发展快车道。但是也应看到,当前个别国家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优势,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权、霸凌、霸道;搞例外主义,搞双重标准,歪曲国际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靠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零和游戏”等现象依然存在,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造成冲击。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联合国怎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际组织与中国的知识(包括为何做某事和如何做某事两个方向)
基本要素:国际组织的一般理论+联合国+其他重要国际组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答题要点
(1)国际组织的一般理论: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组织的特点,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等。
(2)联合国: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3)其他重要国际组织
①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等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特点、宗旨、地位、作用、与中国的关系。
②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兴国际组织的特点、宗旨、地位、作用、与中国的关系。
(4)世界多极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关系,当前的国际政治形势,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5)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与发展要求,中国对外开放,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贡献者,全球治理与正确义利观等。
第三十三课 区域性国际组织和新兴国际组织
循纲忆知
①一体化 ②国际问题 ③层级最高 ④独特 ⑤区域性 ⑥区域性 ⑦联合自强 ⑧经济治理 ⑨金融 ⑩重要平台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合作机制 中国城市 反恐领域 中国 基础设施
易错辨析
1.× 提示:欧盟的宗旨是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2.× 提示:欧洲联盟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3.√
4.√
5.× 提示:上海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考点1 区域性国际组织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A [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表明欧盟通过实施经济一体化政策推动欧洲绿色发展,①正确。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是欧盟最高决策机构,欧洲议会是欧盟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因此欧洲议会无最高决策权,②错误。中国新能源车企纷纷通过投资建厂、品牌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欧洲市场布局,表明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双方良性商业交往有助于克服贸易壁垒,③正确。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有利于促进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④错误。]
典题2 C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欧盟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①说法错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间存在着共同利益,但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③说法错误。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②符合题意。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导向、绿色发展、普惠共享四点建议,表示中国将继续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做大亚太发展蛋糕,由此可见,中国展现了以自身高质量发展造福亚太的大国担当,④符合题意。]
考点2 新兴国际组织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D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等多边合作平台扎根落地,合作成果惠及各国人民。上述平台的运行促进了中国与中亚的商贸往来与司法合作,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互鉴和成果共享,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加快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①排除。材料未体现加强反恐合作,②不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 提示:不能。上合组织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而不是世界合作的典范。
典题2 C [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不是同盟关系,①错误。题干中的举措指向的是国际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而不是国际政治秩序,④不符合题意。中国发起成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以职业教育破解“金砖+”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智慧,②③符合题意。]
思维进阶22 主观题对国际组织与中国的考查(融合本模块的其他内容)
解题流程
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提取信息] 中国积极维护“金砖+”合作模式,使金砖国家合作的影响超越成员国和地区范畴 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
[对应知识] 金砖国家的地位、作用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提升金砖国家的总体影响力,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发展中国家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联合国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为促进全球平等、平衡、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进阶训练
1.提示: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发展,更好地发挥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的主力军作用;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联合国、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继续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平等对待各成员国。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反对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的行为。坚决摒弃冷战思维、零和思维,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集体安全机制,坚持以对话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1/1
[课标要求] 识别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1.欧盟的宗旨是建立国家联盟。 ( )
2.东盟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 )
3.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 )
4.非洲联盟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 )
5.金砖国家是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4 金砖国家 以“大金砖合作”为背景选取材料
2024·湖南卷,18 联合国、金砖国家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对材料信息解读的要求比较高
2023·广东卷,14 上海合作组织 影响意义类选择题,以中国的举措为背景
区域性国际组织
1.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地位 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宗旨 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作用 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挑战 近年来,欧盟经受了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欧盟与中国 ①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 ②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
特别提醒:欧盟是由成员国组成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成员国向欧盟让渡了大量主权,但欧盟不是国家或国家联盟。
2.亚太经合组织(英语缩写为“APEC”)
地位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宗旨 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独特方式 ①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 ②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 ③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 ①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 ②自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参加了历届部长级会议和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3.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地位 东盟于1967年成立,目前有10个成员国,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机制 东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10+1”“10+3”、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和东亚峰会等机制,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中国与东盟 在“10+1”和“10+3”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机制框架下,中国与东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2013年,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2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4.非洲联盟(简称“非盟”)
地位 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非盟的影响 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与非盟 中国重视发展与非盟的关系。中国与非盟在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
时政术语:全球南方
“全球南方”一般是指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屿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金融中心把“全球南方”定义为“77国集团和中国”。“全球南方”通过构建一系列国际与地区组织,如成立阿拉伯国家联盟和非洲联盟等,参加重大国际多边会议如金砖国家峰会、二十国集团会议等,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逐步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考向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特点及作用
典题1 (2023·山东卷,7,3分)2023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中国新能源车企纷纷通过投资建厂、品牌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欧洲市场布局。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欧盟通过实施经济一体化政策推动欧洲绿色发展 ②欧洲议会通过行使最高决策权维护欧 盟整体利益 ③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投资建厂有助于克服贸易壁垒 ④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不利于全球资源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名词点击: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又称贸易障碍,即对国外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一般分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两类。关税壁垒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海关向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措施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当前主要表现为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通过制定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设计科学技术上的关卡等实现目的。
典题2 (2025·山东济南模拟)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并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导向、绿色发展、普惠共享四点建议,表示中国将继续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做大亚太发展蛋糕。由此可见( )
①亚太经合组织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②亚太经合组织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 ③各成员间的根本利益一致是构建亚太共同体的基础 ④中国展现了以自身高质量发展造福亚太的大国担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兴国际组织
1.二十国集团
地位 二十国集团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特点 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
作用 二十国集团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每次峰会前不定期举行协调人会议、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贸易、劳工就业、农业、能源、数字经济、卫生等专业部长会议
二十 国集 团与 中国 地位 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作用 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2.金砖国家
产生 金砖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
作用 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
金砖国 家与中 国 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经济体量最大,作用相对突出。中国一直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
特别提醒: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机制。随着扩员,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3.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
成立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宗旨 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游、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作用 ①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②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作为上合组织的常设机构,在国际反恐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4.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
成立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总部设在北京,工作语言为英语
作用 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运作 原则 公开、透明、独立、问责
目标 精简、廉洁、绿色
特点 亚投行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时政术语: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我们要建设“和平金砖”,做共同安全的维护者。我们要建设“创新金砖”,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我们要建设“绿色金砖”,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我们要建设“公正金砖”,做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引领者。我们要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摘自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的讲话)
考向 新兴国际组织
典题1 (2023·广东卷,14,3分)近年来,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一道,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等多边合作平台扎根落地,合作成果惠及各国人民。上述平台的运行( )
①加快了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②旨在加强反恐合作,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③促进了中国与中亚的商贸往来与司法合作
④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互鉴和成果共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②改为“体现了上合组织的世界合作的典范作用”,能否入选?
典题2 (2023·福建卷,7,3分)中国发起成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以职业教育破解“金砖+”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推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全球发展铺设“金砖快线”。这体现了中国( )
①努力构建与其他金砖国家牢固的同盟关系 ②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③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④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方法点拨:解答与国际社会相关的选择题时,要注意三类方向的区分:一是经济与政治,明确材料指向的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二是和平与发展,明确材料指向的是两大主题中的哪一个。三是相关影响,明确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影响;是对一国的影响,还是对世界的影响。
主观题对国际组织与中国的考查(融合本模块的其他内容)
(2024·湖南卷,18,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南方”最初泛指没有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冷战结束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全球南方”兴起的集中体现。
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提出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的政治底色,发展振兴是“全球南方”的历史使命,公道正义是“全球南方”的共同主张。中国积极维护“金砖+”合作模式,使金砖国家合作的影响超越成员国和地区范畴;积极开展共同关注领域的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发展权,积极与其他国际组织协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释中国采取上述行动的原因。
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
知识范围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需要从主体国家和国际组织两个主体、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两个指向来调动知识
题型分析 原因依据类 调动重要性(如作用、地位)、必要性(如国际形势等)、意义类(如对中国、对世界的积极影响等)的相关知识
主体分析 中国 中国外交政策、国际贡献等角度
主题分析 上述行动 结合行动的具体内容来调动知识
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提取信息 对应知识
信息①: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全球南方”兴起的集中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②:中国提出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的政治底色,发展振兴是“全球南方”的历史使命,公道正义是“全球南方”的共同主张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信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推动提升金砖国家的总体影响力
信息④:积极开展共同关注领域的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发展权,积极与其他国际组织协作 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信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国的作用、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
信息⑥: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失分原因] 不能站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调用知识。
[防范措施] 熟练掌握选择性必修1的第一、四单元的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知识,第二、三单元的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的解答方法
第一步:分析设问表述,区分具体类型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一般包括两个方向:一是“为什么要做×××”,二是“为什么能做×××”。这两者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解答方法存在区别。
第二步:根据具体题型,运用各自方法进行解答
类型 解题步骤
“为什么 要做× ××”类 (1)从主体角度分析必要性或重要性。一般从主体的性质、地位或职能等角度分析。如果有多个主体,则应分别分析 (2)从客体角度分析必要性或重要性。往往是从现状、性质、地位、作用、时代要求、客观规律等角度分析 (3)将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做好某件事情或解决好某问题的意义。可以从对主体的意义、对客体的意义,引申为对社会、对国家等的意义,遵循从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国内到国际的原则。根据材料信息,有时还应分析不这样做的弊端
“为什么 能做× ××”类 (1)从主观因素(内因)角度分析。可以从主体本身的性质、职能、地位上入手,说明该主体有此能力或该事物具有这方面的属性。如果材料中给出了该主体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则应该分析这些做法所起到的作用 (2)从客观因素(外因)角度分析。可以从能让此主体或此事物发挥作用的条件上入手,说明为什么能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包括客观环境(如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发展机遇等)、客观规律(如符合价值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等)、制度保障(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等 (3)从材料中的具体措施角度分析。比如:因为措施得力,所以能够做好、做成某件事情
1.【变式巩固】 如果将设问改为“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采取上述行动的全球价值”,应如何回答?
2.【热点训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经历了苦不堪言的浩劫,也使各国人民更加渴望和平与安定。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以发展为目标,动员全球资源,制定和实施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全球十几亿人口成功脱贫,几十亿人口迈上现代化征程,一大批发展中国家驶入发展快车道。但是也应看到,当前个别国家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优势,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权、霸凌、霸道;搞例外主义,搞双重标准,歪曲国际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靠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零和游戏”等现象依然存在,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造成冲击。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联合国怎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际组织与中国的知识(包括为何做某事和如何做某事两个方向)
基本要素:国际组织的一般理论+联合国+其他重要国际组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答题要点
(1)国际组织的一般理论: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组织的特点,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等。
(2)联合国: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3)其他重要国际组织
①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等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特点、宗旨、地位、作用、与中国的关系。
②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兴国际组织的特点、宗旨、地位、作用、与中国的关系。
(4)世界多极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关系,当前的国际政治形势,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5)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与发展要求,中国对外开放,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贡献者,全球治理与正确义利观等。
第三十三课 区域性国际组织和新兴国际组织
循纲忆知
①一体化 ②国际问题 ③层级最高 ④独特 ⑤区域性 ⑥区域性 ⑦联合自强 ⑧经济治理 ⑨金融 ⑩重要平台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合作机制 中国城市 反恐领域 中国 基础设施
易错辨析
1.× 提示:欧盟的宗旨是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2.× 提示:欧洲联盟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3.√
4.√
5.× 提示:上海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考点1 区域性国际组织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A [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表明欧盟通过实施经济一体化政策推动欧洲绿色发展,①正确。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是欧盟最高决策机构,欧洲议会是欧盟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因此欧洲议会无最高决策权,②错误。中国新能源车企纷纷通过投资建厂、品牌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欧洲市场布局,表明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双方良性商业交往有助于克服贸易壁垒,③正确。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有利于促进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④错误。]
典题2 C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欧盟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①说法错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间存在着共同利益,但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③说法错误。我们应该秉持亚太合作初心,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②符合题意。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导向、绿色发展、普惠共享四点建议,表示中国将继续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做大亚太发展蛋糕,由此可见,中国展现了以自身高质量发展造福亚太的大国担当,④符合题意。]
考点2 新兴国际组织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D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等多边合作平台扎根落地,合作成果惠及各国人民。上述平台的运行促进了中国与中亚的商贸往来与司法合作,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互鉴和成果共享,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加快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①排除。材料未体现加强反恐合作,②不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 提示:不能。上合组织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而不是世界合作的典范。
典题2 C [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不是同盟关系,①错误。题干中的举措指向的是国际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而不是国际政治秩序,④不符合题意。中国发起成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以职业教育破解“金砖+”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智慧,②③符合题意。]
思维进阶22 主观题对国际组织与中国的考查(融合本模块的其他内容)
解题流程
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提取信息] 中国积极维护“金砖+”合作模式,使金砖国家合作的影响超越成员国和地区范畴 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
[对应知识] 金砖国家的地位、作用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提升金砖国家的总体影响力,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发展中国家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联合国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为促进全球平等、平衡、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进阶训练
1.提示:有利于世界多极化发展,更好地发挥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的主力军作用;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联合国、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继续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平等对待各成员国。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反对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的行为。坚决摒弃冷战思维、零和思维,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集体安全机制,坚持以对话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