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份文件
资料简介 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三十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docx 展开
这是一套《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三十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三十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pptx、课时数智作业38 走进经济全球化.docx、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三十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三十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三十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课标要求] 1.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1.一种商品由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是贸易全球化的表现。 ( )
2.跨国公司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经济全球化。 ( )
3.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利益的追求。 ( )
4.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将扭转经济全球化趋势。 ( )
5.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是机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挑战。 ( )
6.对外开放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 ( )
7.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不利于全球资源配置。 (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5·八省联考四川卷,17(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 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价值的主观题
2024·湖北卷,6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考查中法建交60周年这一时政热点
2024·湖南卷,12 跨国公司与中国贡献 以中国的成就为情境分析原因
2023·湖北卷,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 对教材中的素材的变通使用
2023·辽宁卷,1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设问限定选取方向下的分析判断
认识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 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特征 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区别 表现 许多商品,虽然品牌是某个国家的,但其生产是由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商品,服务、技术、劳务也进入了交易范围并迅速发展 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超越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等
意义 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能使各国的贸易活动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联系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必然带来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必然带来金融全球化
知识拓展: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国际分工的重要基础
3.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因素 作用
客观 必然 性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 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根本 动因 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体制 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 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深化剖析:科技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含义 跨国公司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企业
投资方式 为了实现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动机 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扩大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和克服贸易壁垒,从国外获取稳定廉价的生产资源,享有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垄断优势,等等
积极影响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消极影响 跨国公司的发展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时政术语: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就是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要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的方向发展。
考向一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载体
典题1 (2023·辽宁卷,12,3分)缺乏互信的两国开展合作,现有甲、乙两个项目。其中,甲需两国合力完成,但收益巨大;乙可两国合力,也可一国独立完成,但整体收益远低于甲的一半。因资金有限,在同一时期两国只能选择同一个项目投资且无法撤资,合力完成项目后收益两国均分。对于两国决策者来说,对国家最有利的选择是( )
①防范对方失信行为 ②开展两国对话协商
③向大型项目甲投资 ④向小型项目乙投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题2 (2024·湖南卷,12,3分)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1万亿元,处于历史第三高水平,新设外资企业近5.4万家,同比增长39.7%,高技术产业外资占37.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外资占27.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这是因为( )
①超大规模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②完整产业体系能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优势 ③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 ④推进制度型开放能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方法点拨:注意区分我国对外开放举措及成就的两个方面
(1)区分投资和贸易两个领域,前者指向资本,包括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后者指向商品或服务,包括出口与进口。
(2)区分进来与出去两个方向,明确材料指向的是引进外资还是对外投资,是商品进口还是商品出品。
(3)同时明确,“引进来”是指引资、引智、引技;“走出去”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等。
考向二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典题3 (2023·湖北卷,5,3分)当前,碳中和共识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形成,碳中和将重构产业和地区竞争规则,“零碳竞争力”由此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大零碳产业投资,围绕能源转型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展开技术革新。国内一些大型企业积极转型,“零碳工厂”“零碳标准”持续涌现。提升“零碳竞争力”( )
①助推能源行业结构性变革 ②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能够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④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②改为“能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能否入选?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1.多角度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客观趋势 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世界角度 积极影响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消极影响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我国角度 消费者 (劳动者)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扩大商品消费市场,促进就业,提高消费水平
企业 有利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培育自主品牌,加大竞争优势;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对外投资
国家 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扩大外需,拉动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
2.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总对策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引导方向 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建设“四型”世界经济 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要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完善全球治理 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
其他角度 发挥跨国公司的载体作用,推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让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要充分发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亚投行等国际组织在解决经济全球化面临问题中的作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知识拓展:关于完善全球治理的原因
(1)跨国问题越来越多,如行业技术标准的不统一、跨国犯罪、环境污染、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贫富分化等,对各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因此,“全球治理”理念应运而生。
(2)现阶段的全球治理机制存在弊端,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需要加以变革和完善,从而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考向一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典题1 (2023·湖北卷,3,3分)下图中的“微笑曲线”显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升级的不同方向。
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途径多样 ②传统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互相转化 ③传统型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是产业升级的一种趋势 ④全球化过程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将替代传统型产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教衔接:本题中的图示是对选择性必修1教材的P66中“微笑曲线”的变通利用。准确理解教材中小字部分对“微笑曲线”的解释,有利于本题的解答。
典题2 (2024·浙江6月选考,19,3分)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近年来,美国波音公司增加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投入,压缩了在全球的生产投入,导致该公司生产的飞机安全事故频发,国际订单量锐减。由此可见( )
①美国的金融霸权有利于金融全球化,但不利于生产全球化 ②跨国公司实行跨国垄断,会损害母国利益 ③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有时会发生冲突 ④金融霸权是把双刃剑,也会引发美国产业结构失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①改为“美国的金融霸权会导致全球经济发展风险加剧”,能否入选?
考向二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典题3 (2024·湖北卷,6,3分)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两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有力推进了全球气候议程。中法合作的历程表明( )
①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②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③两国的经贸关系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新格局 ④两国的战略联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了引领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题4 (2023·海南卷,13,2分)2023年4月,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本届消博会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 382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超5万名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云集,进场观众超32万人次。由此可见,消博会( )
①以提振世界经济为出发点 ②让世界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 ③旨在提升各国参展品牌的知名度 ④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三十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循纲忆知
①金融全球化 ②生产力 ③本国、本民族 ④市场经济体制 ⑤不平衡 ⑥不确定性 ⑦积极参与 ⑧合作共赢 ⑨正确 ⑩开放、包容 开放型 联动型 包容型世界经济 全球治理
易错辨析
1.× 提示:一种商品由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是生产全球化的表现。
2.× 提示:跨国公司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3.× 提示: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4.× 提示: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下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但不会扭转经济全球化趋势。
5.× 提示: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不能简单地一一对应。
6.× 提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经济全球化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7.× 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在竞争压力下会促使各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优化全球资源配置。
考点1 认识经济全球化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C [两国虽然缺乏互信,但是两国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巨大的,符合双方的利益,因而双方应该开展两国对话协商,①不选,②入选。在两国合作的前提下,项目甲收益巨大,且最终两国平分,项目乙收益远远低于甲的一半,因而应该向大型项目甲投资,③入选,④不选。所以两国应该在互信的基础上,投资项目甲,其顺序是②→③。]
典题2 A [跨国公司的目的是获得最大利益,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完整产业体系能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优势,有利于跨国公司获利,①②正确。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才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③错误。制度型开放是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其着眼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我国国内的要求,与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没有直接关系,④排除。]
典题3 B [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大零碳产业投资,国内一些大型企业积极转型,说明提升“零碳竞争力”能够推进能源行业技术革新,助推能源行业结构性变革,①正确。“零碳竞争力”由此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说明提升“零碳竞争力”能够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③正确。提升“零碳竞争力”旨在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排除。提升“零碳竞争力”不能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④夸大了提升“零碳竞争力”的作用,排除。]
变式训练 提示:能。“零碳竞争力”由此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提升“零碳竞争力”最终能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
考点2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A [“微笑曲线”显示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既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增加有效投资(向左侧发展)等实现,也可以通过注重管理、营销与服务(向右侧发展)等实现,说明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途径多样,①正确。“微笑曲线”显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传统型产业(中间环节)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密集型产业附加价值较高,这说明传统型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是产业升级的一种趋势,③正确。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不等于这两者可以互相转化,②错误。传统型产业的存在是必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与传统型产业并不是完全冲突的,我们可以推动传统型产业转型升级,但技术密集型产业不能替代传统型产业,④排除。]
典题2 D [“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这说明美国的金融霸权并不利于金融全球化,①错误。实现最大利益是跨国公司的目的,跨国公司的跨国运营可能会损害母国利益,而不是一定“会损害母国利益”,②错误。“美国波音公司增加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投入,压缩了在全球的生产投入”,这说明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有时会发生冲突,③符合题意。“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这说明金融霸权是把双刃剑,也会引发美国产业结构失衡,④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 提示:能。收割国际金融市场、压缩全球生产投入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等都是全球经济发展风险加剧的表现。
典题3 A [中法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经贸、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开展合作,这体现了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①正确。中法两国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这表明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②正确。两国的经贸关系有利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而不是国际经济新格局,③错误。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与法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非战略联盟关系,④错误。]
典题4 D [消博会有利于提振世界经济,但并不以此为出发点,①错误。消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提升各国参展品牌的知名度,但不是以提升各国参展品牌的知名度为目的,③错误。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本届消博会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 382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这说明消博会让世界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②④正确。]
1/1
第三十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课标要求] 1.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1.一种商品由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是贸易全球化的表现。 ( )
2.跨国公司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经济全球化。 ( )
3.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利益的追求。 ( )
4.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将扭转经济全球化趋势。 ( )
5.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是机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挑战。 ( )
6.对外开放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 ( )
7.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不利于全球资源配置。 (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5·八省联考四川卷,17(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 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价值的主观题
2024·湖北卷,6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考查中法建交60周年这一时政热点
2024·湖南卷,12 跨国公司与中国贡献 以中国的成就为情境分析原因
2023·湖北卷,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 对教材中的素材的变通使用
2023·辽宁卷,1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设问限定选取方向下的分析判断
认识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 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特征 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区别 表现 许多商品,虽然品牌是某个国家的,但其生产是由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商品,服务、技术、劳务也进入了交易范围并迅速发展 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超越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等
意义 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能使各国的贸易活动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联系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必然带来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必然带来金融全球化
知识拓展: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国际分工的重要基础
3.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因素 作用
客观 必然 性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 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根本 动因 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
体制 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 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
深化剖析:科技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含义 跨国公司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企业
投资方式 为了实现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动机 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扩大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和克服贸易壁垒,从国外获取稳定廉价的生产资源,享有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本企业的垄断优势,等等
积极影响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消极影响 跨国公司的发展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时政术语: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就是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要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的方向发展。
考向一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载体
典题1 (2023·辽宁卷,12,3分)缺乏互信的两国开展合作,现有甲、乙两个项目。其中,甲需两国合力完成,但收益巨大;乙可两国合力,也可一国独立完成,但整体收益远低于甲的一半。因资金有限,在同一时期两国只能选择同一个项目投资且无法撤资,合力完成项目后收益两国均分。对于两国决策者来说,对国家最有利的选择是( )
①防范对方失信行为 ②开展两国对话协商
③向大型项目甲投资 ④向小型项目乙投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题2 (2024·湖南卷,12,3分)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1万亿元,处于历史第三高水平,新设外资企业近5.4万家,同比增长39.7%,高技术产业外资占37.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外资占27.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这是因为( )
①超大规模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②完整产业体系能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优势 ③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 ④推进制度型开放能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方法点拨:注意区分我国对外开放举措及成就的两个方面
(1)区分投资和贸易两个领域,前者指向资本,包括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后者指向商品或服务,包括出口与进口。
(2)区分进来与出去两个方向,明确材料指向的是引进外资还是对外投资,是商品进口还是商品出品。
(3)同时明确,“引进来”是指引资、引智、引技;“走出去”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等。
考向二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典题3 (2023·湖北卷,5,3分)当前,碳中和共识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形成,碳中和将重构产业和地区竞争规则,“零碳竞争力”由此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大零碳产业投资,围绕能源转型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展开技术革新。国内一些大型企业积极转型,“零碳工厂”“零碳标准”持续涌现。提升“零碳竞争力”( )
①助推能源行业结构性变革 ②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能够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④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②改为“能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能否入选?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1.多角度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客观趋势 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世界角度 积极影响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消极影响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我国角度 消费者 (劳动者)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扩大商品消费市场,促进就业,提高消费水平
企业 有利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培育自主品牌,加大竞争优势;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对外投资
国家 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扩大外需,拉动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
2.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总对策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引导方向 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建设“四型”世界经济 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要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完善全球治理 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
其他角度 发挥跨国公司的载体作用,推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让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要充分发挥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亚投行等国际组织在解决经济全球化面临问题中的作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知识拓展:关于完善全球治理的原因
(1)跨国问题越来越多,如行业技术标准的不统一、跨国犯罪、环境污染、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贫富分化等,对各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因此,“全球治理”理念应运而生。
(2)现阶段的全球治理机制存在弊端,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需要加以变革和完善,从而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考向一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典题1 (2023·湖北卷,3,3分)下图中的“微笑曲线”显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升级的不同方向。
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途径多样 ②传统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互相转化 ③传统型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是产业升级的一种趋势 ④全球化过程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将替代传统型产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教衔接:本题中的图示是对选择性必修1教材的P66中“微笑曲线”的变通利用。准确理解教材中小字部分对“微笑曲线”的解释,有利于本题的解答。
典题2 (2024·浙江6月选考,19,3分)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近年来,美国波音公司增加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投入,压缩了在全球的生产投入,导致该公司生产的飞机安全事故频发,国际订单量锐减。由此可见( )
①美国的金融霸权有利于金融全球化,但不利于生产全球化 ②跨国公司实行跨国垄断,会损害母国利益 ③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有时会发生冲突 ④金融霸权是把双刃剑,也会引发美国产业结构失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①改为“美国的金融霸权会导致全球经济发展风险加剧”,能否入选?
考向二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典题3 (2024·湖北卷,6,3分)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两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有力推进了全球气候议程。中法合作的历程表明( )
①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②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③两国的经贸关系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新格局 ④两国的战略联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了引领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题4 (2023·海南卷,13,2分)2023年4月,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本届消博会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 382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超5万名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云集,进场观众超32万人次。由此可见,消博会( )
①以提振世界经济为出发点 ②让世界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 ③旨在提升各国参展品牌的知名度 ④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三十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
循纲忆知
①金融全球化 ②生产力 ③本国、本民族 ④市场经济体制 ⑤不平衡 ⑥不确定性 ⑦积极参与 ⑧合作共赢 ⑨正确 ⑩开放、包容 开放型 联动型 包容型世界经济 全球治理
易错辨析
1.× 提示:一种商品由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是生产全球化的表现。
2.× 提示:跨国公司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3.× 提示: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4.× 提示: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下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但不会扭转经济全球化趋势。
5.× 提示: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不能简单地一一对应。
6.× 提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经济全球化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7.× 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在竞争压力下会促使各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优化全球资源配置。
考点1 认识经济全球化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C [两国虽然缺乏互信,但是两国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巨大的,符合双方的利益,因而双方应该开展两国对话协商,①不选,②入选。在两国合作的前提下,项目甲收益巨大,且最终两国平分,项目乙收益远远低于甲的一半,因而应该向大型项目甲投资,③入选,④不选。所以两国应该在互信的基础上,投资项目甲,其顺序是②→③。]
典题2 A [跨国公司的目的是获得最大利益,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完整产业体系能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优势,有利于跨国公司获利,①②正确。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才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③错误。制度型开放是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其着眼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我国国内的要求,与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没有直接关系,④排除。]
典题3 B [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大零碳产业投资,国内一些大型企业积极转型,说明提升“零碳竞争力”能够推进能源行业技术革新,助推能源行业结构性变革,①正确。“零碳竞争力”由此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说明提升“零碳竞争力”能够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③正确。提升“零碳竞争力”旨在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排除。提升“零碳竞争力”不能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④夸大了提升“零碳竞争力”的作用,排除。]
变式训练 提示:能。“零碳竞争力”由此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提升“零碳竞争力”最终能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
考点2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A [“微笑曲线”显示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既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增加有效投资(向左侧发展)等实现,也可以通过注重管理、营销与服务(向右侧发展)等实现,说明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途径多样,①正确。“微笑曲线”显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传统型产业(中间环节)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密集型产业附加价值较高,这说明传统型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是产业升级的一种趋势,③正确。传统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不等于这两者可以互相转化,②错误。传统型产业的存在是必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与传统型产业并不是完全冲突的,我们可以推动传统型产业转型升级,但技术密集型产业不能替代传统型产业,④排除。]
典题2 D [“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这说明美国的金融霸权并不利于金融全球化,①错误。实现最大利益是跨国公司的目的,跨国公司的跨国运营可能会损害母国利益,而不是一定“会损害母国利益”,②错误。“美国波音公司增加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投入,压缩了在全球的生产投入”,这说明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有时会发生冲突,③符合题意。“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这说明金融霸权是把双刃剑,也会引发美国产业结构失衡,④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 提示:能。收割国际金融市场、压缩全球生产投入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等都是全球经济发展风险加剧的表现。
典题3 A [中法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经贸、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开展合作,这体现了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①正确。中法两国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这表明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②正确。两国的经贸关系有利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而不是国际经济新格局,③错误。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与法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非战略联盟关系,④错误。]
典题4 D [消博会有利于提振世界经济,但并不以此为出发点,①错误。消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提升各国参展品牌的知名度,但不是以提升各国参展品牌的知名度为目的,③错误。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本届消博会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 382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这说明消博会让世界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②④正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