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9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八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讲义)
二一排课
当前位置: 高中/ 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教材梳理(一轮)/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普通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八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讲义)

2025-06-15 浏览量 58 2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15-23205600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学案、课件
地区: 全国
文件: 16.0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必修4 第十八课 课时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pptx 展开

这是一套《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八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讲义)》资源,包含必修4 第十八课 课时1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pptx、必修4 第十八课 课时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pptx、必修4 第十八课 课时1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docx、必修4 第十八课 课时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必修4 第十八课 课时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pptx》的文档简介内容:</br>(共73张PPT)
第十八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时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核心考点一
课时精练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核心考点二
内容索引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核心考点一
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表现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反映)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能动反作用) 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前提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意识的目的性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自觉选择性强调认识对象的选择;能动创造性则突出反映的程度(现象与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当前和未来)。
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归纳提升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内涵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想”“做”
“精神状态”
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影响 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2)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3)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宿命论”,夸大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二是“唯意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的客观性。
1.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纠正: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直接现实性。
纠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微点澄清
3.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纠正:客观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
4.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纠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考向一 意识活动的特点
典例1 (2022·广东高考)苦瓜味苦性寒,是一种消暑清热的食材。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这样评价苦瓜:“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苦瓜这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使其得了“君子菜”的雅号。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事物是各种观念的集合
②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
③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掌握事物的特性是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材料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哲学观,而“事物是各种观念的集合”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故①排除。
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故④排除。故本题选C。
考向二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典例2 (2024·黑吉辽高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柳树被古人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飘逸、优美的姿态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柳树根系发达,古人在道旁植柳以固堤护路,并营造了“细柳夹道生”(刘桢《赠徐干诗》)的景色。20世纪末以来,研究人员利用柳树能吸收并转化土壤中污染物的特性将其用于生态修复。由此可知
①柳树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是思维对感性材料的能动反映
②柳树根系发达的特性是人们利用其固堤护路的前提条件
③古诗中所描绘的柳树形象源自于作者头脑中的主观理念
④形象思维的运用使研究人员发现了柳树的生态修复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柳树作为现实中存在的客观事物,给人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感性材料,经过艺术加工柳树常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飘逸、优美的姿态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同时,因为柳树根系发达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所以人们常在道旁植柳以固堤护路,①②符合题意。
古诗中所描绘的柳树形象源自于现实中柳树的客观状态,而不是源自作者头脑中的主观理念,③错误。
通过社会实践,运用抽象思维,研究人员发现了柳树的生态修复功能,④排除。故本题选A。
易错点一 误认为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
加练1 (2023·山东高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一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一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
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
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未必是正确的决策,只有正确的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②排除。
不能把产业决策作为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这样会陷入唯心主义,③排除。故本题选B。
易错点二 误认为人可以突破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的制约
加练2 (2024·山东模拟预测)竹子和水稻,两种看起来完全不同的植物,竟然能够进行杂交,并产生出新的植物品种——中华竹稻。经过长达四十多年的探索,利用国内外上百种水稻品种与竹子杂交,经历了多次失败后,钟章美终于成功地培育出了中华竹稻。中华竹稻的特点是品质高、抗倒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中华竹稻的研制成功表明
①对水稻新品种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②人们可以透过事物表面联系把握事物本质规律
③人们可以通过联想思维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返回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错误。
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不能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④错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核心考点二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意识可以正确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错误意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阻碍事物的发展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这是两种不同性质和地位的作用,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的制约;两种作用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颠倒,否则会导致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错误。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含义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理论依据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怎样做到 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发挥主观)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主客观结合——两个结合)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两个反对)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法要求
①把握联系的实际: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把握发展的实际: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
③把握全面的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全面把握辩证唯物论原理
一般来说,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两个原理,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二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可结合下图来把握:
归纳提升
1.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同等重要。
纠正: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这是两种不同性质和地位的作用,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的制约。
微点澄清
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纠正: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思想,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唯意志主义。
纠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形而上学思想。
考向一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典例1 (2023·全国乙卷)每当鲜花盛开的季节,赏花者纷至沓来。某公园用“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度”“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等宣传语,代替“禁止折花”“摘花可耻”等警示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违规摘花的游客明显减少。该现象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就能变革客观现实
②人的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③思想观念具有能动性,不受制于客观现实
④客观现实的变化会引起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的思想观念属于意识范畴,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人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后,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革客观现实,①排除。
思想观念具有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客观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受制于客观现实”的说法错误,③排除。故本题选C。
考向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典例2 (2024·湖南高考)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
②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
④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漫画显示,一个人出于好心帮别人打伞,但却遮住了被帮助人的眼睛,给被帮助人带来了麻烦,这启示我们不仅要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做好事时既要全面把握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①④符合题意。
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很重要,既要“肯做”,又要“会做”,二者不可偏废,②错误。
我们要把“会做”和“肯做”结合起来,“会做”不是对“肯做”的否定,③错误。故本题选B。
易错点一 误认为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加练1 (2021·山东高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
A.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C.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的是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而不仅仅是说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A排除。
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B说法错误。
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产生的,D说法错误。
易错点二 误认为要立足已有经验,推动实践发展
加练2 (2023·天津高考)近年来,用竹子代替塑料的理念受到广泛认可。竹子具有生长快、强度高、可塑性佳、可迅速无害化降解等特点;我国竹子种类丰富,种植业发达。“以竹代塑”理念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
A.属于感性认识,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B.基于竹子自身优良属性,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C.具有客观物质性,有利于推动我国竹产业发展
D.立足已有经验,有利于推动“减塑”实践发展

这一理念是理性认识,A错误。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以竹代塑”理念受到广泛认可是因为竹子具有生长快、强度高、可塑性佳等优良属性且我国竹子种类丰富,种植业发达。这一理念符合我国客观实际,B符合题意。
这一理念属于意识的范畴,不具有客观物质性,C错误。
要立足实际,不能立足已有经验,D错误。
返回
课时精练
对一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A D D B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A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曾经海堤的建设阻断了海域的自然水流交换,影响了海洋的生态平衡,导致五缘湾成了“烂潮滩”,面临这一生态问题,如今厦门市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五缘湾通过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型全要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从“淤泥伸到海中间”变成“城市绿肺”的转变。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生态优先理念符合自然规律,厦门市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改造和生态修复措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五缘湾成为“厦门城市客厅”,实现了良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多赢。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实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是立足于我国国情这一客观实际所作出的正确决策。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3)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按客观规律办事。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结果。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选择题
1.(2025·沧州一模)“木星伴月”是指木星和月亮在天空中相互靠近,形成一种相伴的现象。据天文学家预测,2024年2月15日,一场浪漫的天象——“木星伴月”将在夜空上演。届时只要天气晴好,凭借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亮木星与小弯月对望的美丽画面。15日晚,我国多地公众观看到了星月交辉的美景。这佐证了
①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材料未涉及改造世界,①不符合题意。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2024年7月3日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十多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太空家园”建设稳步推进——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载人航天这样的系统工程,需要汇聚众多科研部门的智慧,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正是这个过程中形成勇于攀登、敢于创新的载人航天精神,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前提
②对航天探索的认识是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③坚持正确的科研创新意识对航天事业有促进作用
④航天事业从有到强同样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①排除。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正确的认识才会促进实践的发展,材料体现的是航天精神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②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3.(2023·辽宁高考)“春分之日,玄鸟至”(《逸周书·时训解》)。在周代,古人就已经靠观察燕子等候鸟春归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中原地区的燕子多是在春分前后飞回筑巢育雏,周天子便在春分之日祭祀神灵,祈求子孙繁茂。由此可见
①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
②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
③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
④把握燕来与人活动的联系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在周代,古人就已经靠观察燕子等候鸟春归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说明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①符合题意。
规划农时不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②排除。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③符合题意。
把握燕来与人活动的联系是为了确定节气、规划农时,指导农耕活动,而不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④排除。故本题选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4.“公园20分钟”理论在社交平台上悄然走红。该理论称,只要在公园闲逛片刻,最大程度放空大脑,就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不少网友尝试后表示,这一理论真的有效。选择去公园20分钟能让人的状态更好
①佐证了自然界的变化能够影响人类情绪的变化
②反映出人能够通过改造客观世界释放情绪压力
③强调了实现人们的目标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表明人类能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心理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干涉及的是人选择去公园20分钟对人的影响,不体现大自然的变化,①不符合题意。
题干不反映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不体现在改造客观世界中释放情绪压力,②不符合题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5.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揭示了数百万年前古病毒入侵并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的残留物——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这项工作提出了古病毒的“复活”驱动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新理论,为理解衰老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衰老干预策略提供了新依据,为科学评估和预警衰老以及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发现和改造规律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人能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发现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①错误。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确反映,②错误。
6.(2024·山东模拟预测)复粒稻是一种独特的水稻种质资源,它结出的种子可以三粒长在一簇上,但这“三粒一簇”特性的机制一直未被破解。2024年3月,中国研究团队通过创制大量复粒稻的衍生突变体,最终发现并克隆了控制复粒稻“三粒一簇”现象的关键基因BRD3,从基因层面揭示了复粒稻“三粒一簇”的遗传机制,为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了新途径。这佐证了
①发挥意识能动创造性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②真理再向前迈一步,一定是更高的真理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一种新的具体联系
④成功的实践是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②错误。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需要,③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7.2024年,我国“嫦娥”探月工程迎来20周年。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科研人员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刷新了我们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知。如今,随着中国探月四期工程的实施,全球参与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和载人登月,将逐渐成为可能。这体现了
①科学实验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世界上存在尚未认识和无法认识的事物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无法认识的事物”属于不可知论,③错误。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④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8.对下图漫画《绕道》的哲学解读最恰当的是
A.世间没有捷径,万事须得脚踏实地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条件
C.坚持绝对运动,才能成功实现目标
D.重视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懂得绕道而行的人,也往往是第一个登上山峰的人”,这启示我们要达到目标还得有正确的策略方法,说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条件,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9.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开发的脑卒中神经康复机器人,运用脑机接口技术,通过放置在患者头皮上的脑电帽检测大脑发出的信号,将患者的大脑神经电生理信号转化为信息接口,通过脑电特征提取算法,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图,实现患者神经康复并加强与周围神经肌肉运动的耦合协同,最终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这说明
①结构复杂、组织严密的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真正源泉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脑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人类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
④脑机接口技术的创新搭建了意识与人脑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实践是产生意识的真正源泉,①错误。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与人脑之间的联系是其固有的。“搭建了意识与人脑之间的联系”说法错误,④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0.2024年“五一”假期,流量的风终于吹到了运城,许多人选择前往这座宝藏城市开启“反向游”。有人说运城人有内涵,运城有独特的资源禀赋、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有人说运城人很低调,在市委打造国际旅游门户城市决策的指导下,这些年一直在强化文旅项目建设、丰富产品供给,体现特色;也有人说运城人真实诚,“高性价比”是运城火爆出圈的重要原因……运城火爆出圈带给我们的哲学智慧是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③正确处理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④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运城火爆出圈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①错误。
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科学的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④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1.在2024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的提法不同于以往,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政策取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坚持国家政策取向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处理好稳与进、立与破的关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③既要看到当前发展的困难,更要坚信未来的美好前景
④“先立后破”这一创新理念有利于超越规律限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材料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不符合题意。
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利用规律,不可能超越规律限制,④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下图漫画《别人的经验未必适合于你》给我们的启示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①要解放思想,摒弃别人经验束缚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因循守旧
③借鉴经验要具体结合自身特点
④要从实际出发,反对生搬硬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别人的经验未必适合于你”,是指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于你的客观实际,并不是说你因循守旧,别人的经验束缚了你,但别人的经验也有可取之处,不能完全摒弃,①②不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3.(2025·大庆一模)下图所蕴含的哲理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①事物都包含着向它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理想憧憬的实现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④忽视客观条件限制的主观愿望难以达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漫画寓意着理想憧憬的实现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忽视客观条件限制的主观愿望难以达成,故②④符合题意。
漫画不涉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不符合题意。
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推动事物发展,③错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厦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获得国内国际的广泛认可。在2024年8月15日举行的全国生态日厦门分会场活动开幕式上,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部门分享了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五缘湾位于厦门岛东北部,过去被称作“烂潮滩”。因海堤阻断和区域开发建设等原因导致水交换能力差,种植、养殖和盐场经营导致污染加重,一度被认为是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2002年起,厦门市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如退地还海、清淤疏浚、建设湿地公园等。同时,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型全要素生态保护修复,注重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使五缘湾片区成为厦门集水景、温泉、植被、湿地、海湾等多种自然资源于一体的生态空间,从“淤泥伸到海中间”变成“城市绿肺”,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得到全面提升,被誉为“厦门城市客厅”。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五缘湾的华丽蝶变。
答案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曾经海堤的建设阻断了海域的自然水流交换,影响了海洋的生态平衡,导致五缘湾成了“烂潮滩”,面临这一生态问题,如今厦门市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五缘湾通过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型全要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从“淤泥伸到海中间”变成“城市绿肺”的转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生态优先理念符合自然规律,厦门市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改造和生态修复措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五缘湾成为“厦门城市客厅”,实现了良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多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当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技术进步,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超过10岁,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6年。退休年龄没有相应提高,导致人们工作年限减少,受教育年限增加带来的知识技能积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教育投入时间相比,回报率明显偏低。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的原因。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实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是立足于我国国情这一客观实际所作出的正确决策。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3)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按客观规律办事。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结果。
返回
必修4 哲学与文化学案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