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8 )
必修4 模块提升复习课4 必修4 哲学与文化(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2023稀缺资源征集
当前位置: 高中/ 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教材梳理(一轮)/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普通

必修4 模块提升复习课4 必修4 哲学与文化(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2025-05-18 浏览量 36 1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15-23002310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试卷、学案、课件
地区: 全国
文件: 2.7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必修4 模块提升复习课4 必修4 哲学与文化.docx 展开

这是一套《必修4 模块提升复习课4 必修4 哲学与文化(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必修4 模块提升复习课4 必修4 哲学与文化.pptx、回顾教材练3 必修4.docx、必修4 模块提升复习课4 必修4 哲学与文化.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必修4 模块提升复习课4 必修4 哲学与文化.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热点4 推动文化传承 实现文化强国
材料一 202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等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中轴线体现了历史性继承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一,提供了文脉传承与文明创造相融合的中国案例。一方面,北京中轴线秉承“中”“和”哲学理念,遵循“象天法地”“山环水抱”原则,依照“面朝后市”“左祖右社”范式,以秩序的方式、审美的方式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在腾退整治、修缮利用、考古发掘、古迹展示、环境保护、创新利用过程中,北京中轴线深度融入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重新焕发光彩。这条中轴线,诠释着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材料二 山西是戏曲大省,剧种丰富,历史悠久。如五台赛戏,融民俗礼仪与表演艺术为一体,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追本溯源,许多地方剧种都源于民俗活动,活跃于乡间。由此可见,唤醒赛戏的生命力,不能脱离乡村这个根。近年来,山西加强对本地戏曲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增加公益性展演增强稀有剧种的影响力。针对赛戏道白多以方言为主、不少观众不易听懂这一情况,赛戏团将普通话和方言结合,形成“五台普通话”道白。演出时还不时穿插流行小曲、说念段子,用以暖场、活跃氛围。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进社区,同时以省际艺术交流为契机,将赛戏唱到内蒙古、江苏等地。2024年“五一”假期,在五台山景区连演5天,为游客带去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推进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山西打响赛戏新招牌行动的重要意义。
1.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代表队凭借《共生共舞》《凤鸣凌霄》两套节目问鼎冠军。《凤鸣凌霄》以汉唐国风为主题,通过运用彩带模拟造型,表现古筝、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的独特韵味;《共生共舞》则演绎天地合气、四时流变、万物相生的规律,引发人们对世界环境的思考,更具国际化视野。这表明,中国艺术体操(  )
①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实现了融合发展
②在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结合中实现了创新发展
③在艺术表现上超越现实性束缚追求唯美表达
④在创作理念上强调节目的价值性服从技术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7月27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经过7个多世纪的积淀和完善,既吸收前代都城规划设计理念和实践成果,延续古老的以中轴线为都城规划设计基准线的历史传统,又根据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增加新的内容。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北京中轴线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客观实在 ②北京中轴线的发展是一个先传承后创新的过程 ③北京中轴线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④申遗成功向世界贡献了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案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6月20日,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来自中欧双方近60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学与欧洲的中国观”深入研讨交流。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为用历史眼光读懂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指明了努力方向。然而,一些国外学者往往习惯于套用西方政治学中的“民族国家”概念范畴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实际,因而就难以形成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全面、准确认知。一些从事当代中国研究的外国学者习惯于机械照搬西方标准研究中国问题,凭借单一方面的数字指标来评价中国发展全貌。这样的研究难免以偏概全,脱离中国实际,其论据、论点往往站不住,总是被实践证伪,自然也就难以得到学界公认。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和“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知识,对材料中一些外国学者研究中国的方法进行评析。
模块提升复习课4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长效热点深度透析
议题探究
1.提示:立足时代,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深入挖掘中轴线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保护与传承; 顺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发展,对中轴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挖掘中轴文化的丰富内涵;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展示中轴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提示:①挖掘赛戏资源,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观众,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推动赛戏和教育相结合,增加公益性展演,有利于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③省际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交融,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有利于促进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命题预测
1.A [艺术表现受现实的制约,要立足于现实,而不是超越现实束缚,③错误。材料未涉及价值性与技术性的关系,而且应该是技术性服从价值性,④排除。《凤鸣凌霄》以汉唐国风为主题,通过运用彩带模拟造型,表现古筝、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的独特韵味,体现出在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结合中实现了创新发展,②正确。《共生共舞》则演绎天地合气、四时流变、万物相生的规律,引发人们对世界环境的思考,更具国际化视野,体现出中国艺术体操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实现了融合发展,①正确。]
2.D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北京中轴线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具体的物质形态,①错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能说“先传承后创新”,②错误。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既吸收前代都城规划设计理念和实践成果,又根据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增加新的内容,说明北京中轴线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说明申遗成功向世界贡献了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案例,③④正确。]
3.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文化具有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理解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一些国外学者往往习惯于套用西方政治学中的“民族国家”概念范畴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实际,因而就难以形成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全面、准确认知。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些从事当代中国研究的外国学者习惯于机械照搬西方标准研究中国问题,凭借单一方面的数字指标来评价中国发展全貌。这样的研究难免以偏概全,脱离中国实际,其论据、论点往往站不住。
1/1
必修4 哲学与文化试卷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