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8 )
必修4 第二单元 第二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教习网
当前位置: 高中/ 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教材梳理(一轮)/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普通

必修4 第二单元 第二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2025-05-18 浏览量 53 1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15-23002291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试卷、学案、课件
地区: 全国
文件: 5.7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必修4 第二单元 第二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docx 展开

这是一套《必修4 第二单元 第二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必修4 第二单元 第二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pptx、必修4 第二单元 第二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docx、课时数智作业30 实现人生的价值.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必修4 第二单元 第二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第二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标要求] 1.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精神贡献。 (  )
2.只要不断更新价值观念就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  )
3.人们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  )
4.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 (  )
5.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  )
6.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  )
7.努力增长个人才干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  )
8.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对主体的实践能否发挥导向作用。 (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5·八省联考陕晋青宁卷,14 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 核心价值引领
2024·广东卷,1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突出对信息指向的把握
2024·安徽卷,8 实现人生价值 漫画分析类选择题
2024·山东卷,19(1) 实现人生价值 观点认识类主观题
2023·福建卷,12 人生价值 围绕模范人物事迹创设情境
2023·全国乙卷,2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围绕返乡创业热点创设情境
2023·全国甲卷,22 价值观 核心价值引领
 价值与价值观
1.哲学上的价值
(1)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点: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特别提醒:正确理解物的价值
(1)价值是一种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2)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人的价值
含义 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其中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内容 包括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社会价值或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个人的自我价值或索取。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
3.价值观
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实质 是一种社会意识
作用 从领 域看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③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从性 质看 ①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②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当前,我们要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为什么 ①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怎样做 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考向一 价值与人生价值
典题1 (2023·福建卷,12,3分)刘博士团队借助新的光学跟踪软件,带着近400斤设备追“星”50多次,克服种种困难,成功拍摄中国空间站从“一”“土”“L”到“T”“十”等12个构型的高清影像,完整记录了它从小到大的成长与变化。刘博士团队成功追“星”对青年成长的启示是(  )
①要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②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就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③努力增长个人才干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把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相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二 价值观
典题2 (2023·全国甲卷,22,4分)在讲究效率、与时间赛跑的时代,“治愈”“解压”“诗和远方”等网络热词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困难不“躺平”、不消沉、不抱怨,而是主动营造“治愈瞬间”、仔细体味“幸福时刻”,让人生充满温暖与亮色,成为青年人进行心理调适、积蓄昂扬斗志的新手段。这说明(  )
①价值观正确与否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 ②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其发展而变化 ③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训练] (1)如果将②改为“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决定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能否入选?
(2)如果将④改为“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起正确的指导作用”,能否入选?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社会历史性 含义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意义 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主体差异性 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
2.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与要求
标准 原因 要求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②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①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③处理利益关系时,最重要的是考虑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特别提醒:用关键信息区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
社会历史性的标志词有不同时代观念的演变、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认识和评价等;阶级性的标志词有社会地位、阶级、阶层等;主体差异性的标志词有不同的人因立场、观点等的不同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
考向一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及特点
典题1 (2024·广东卷,11,3分)中国名贵古典家具常以黄花梨、紫檀等木材为原料,其结构源于建筑,线条取于书法,气韵近于雕塑,劲势法于武术,格调承于诗赋,历受追捧。假名人之手或经历史事件的洗礼,文化价值就更加凸显,受到收藏界的青睐。由此可见(  )
①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须保留旧因素
②实践的目的是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③价值判断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题2 (2023·全国乙卷,21,4分)农村,这个曾被一些人视为“穷困”“闭塞”“落后”的地方,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创业。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 220万人。从过去“争相跳农门”变成“我要回农村”,说明(  )
①任何价值观和价值判断都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源于主体的知识和能力 ③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对主体的实践能否发挥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透: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正确与否,不取决于其对主体的实践“能否”发挥导向作用,而取决于其对主体的实践能否发挥“正确”导向作用。对主体的实践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要求价值观和价值判断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考向二 树立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典题3 (2022·山东卷,10,3分)透过下图可以看出(  )
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在各族儿女的价值实现中 ②扎根边疆意识是正确国家观在守边人头脑中的客观反映 ③不同时期的人在面对同一事物时表现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④“家是玉麦,国是中国”体现了当前社会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方法点拨:关于哲学中意识、认识、社会意识、价值观等指向主观因素的概念,注意以下界定:笼统地讲,它们都是主观反映;具体地讲,它们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典题4 (2022·全国乙卷,23,4分)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共青团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事业,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由此可见(  )
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前提 ②青年只有不断更新价值观念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发展个性、完善自我是青年的最高价值追求 ④坚守人民立场是青年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根本立足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①改为“只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能实现青年的成长”,能否入选?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实现人生价值的措施或要求
原因 要求
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意识对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人类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身造福。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知识串联:劳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劳动奋斗才能得到。
(4)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考向一 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典题1 (2022·湖南卷,16,3分)20世纪80年代引进短道速滑项目以来,几代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金夺银,展示了中国体育健儿的风貌品格,彰显了人们在所热爱的事业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追求。这启示我们(  )
①要在不懈奋斗和奉献中创造精彩人生
②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③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②改为“只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价值就能实现”,能否入选?
考向二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典题2 (2024·安徽卷,8,3分)漫画《停止,就是谷底;继续,就是上坡》(改编自吕志华作品,《时事报告》2024年第2期)蕴含的哲理是(  )
①实现价值目标需要不断砥砺前行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成功取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
④在曲折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题3 (2023·浙江6月选考,19,2分)20多年累计行走近4万千米,给钢轨问诊把脉;验证海量列控数据,为高铁列车精准导航;反复揣摩作业环节,合理调配机车,为中欧班列开行提供有力保障……万里铁路线上,“最美铁路人”书写最美人生。由此可知(  )
①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②平凡岗位上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①改为“从事实践就能创造和实现价值”,能否入选?
 主观题对价值观知识的考查
[2024·山东卷,19(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挺膺担当、逐梦未来。
◆一辈子办成一件事。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研发人员:“我们说大器晚成,大器是什么?就是那些最好的东西、最高精尖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毕生精力。希望大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被誉为“敦煌的女儿”的樊锦诗,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敦煌,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在焊工岗位上辛勤工作半个多世纪的艾爱国,不懈奋斗成为焊接领域“领军人”,展现大国工匠风采……
新时代,广大青年选择更多、赛道更宽、天地更广……
“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
知识范围 价值观的知识 先分析观点指向,即办事执着对成就人生价值的重要作用;再运用价值观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事实的统一
题型角度 观点认识类主观题
问题指向 “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提取信息 对应知识
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积极投身实践
信息②:几十年如一日,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③:新时代,广大青年选择更多、赛道更宽、天地更广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1.【变式巩固】 如果将设问改为“有人认为,只要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就能成就有价值的人生。运用逻辑思维规则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应如何回答?
2.【热点训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我们提倡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俭以养德”,勤俭节约不仅是我国的主流消费观念,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为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换新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种消费模式鼓励人们更新旧物,享受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鼓励人们更换更智能环保的汽车、家电和家装消费品。这不仅能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体系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有人认为换新消费是对勤俭节约的延续,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1.价值与价值观
基本要素: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答题要点
(1)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人生价值: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其中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价值观: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基本要素:标准+特点
答题要点
(1)标准
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2)特点: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基本要素: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
答题要点
(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第二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循纲忆知
①积极意义 ②社会 ③创造者 ④价值 ⑤改造世界 ⑥人生 ⑦主体 ⑧社会历史性 ⑨客观规律 ⑩人民群众  劳动精神  个人与社会
易错辨析
1.× 提示: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可以是物质贡献,也可以是精神贡献。
2.× 提示: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3.× 提示: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4.× 提示:错误的价值观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应该纠正。
5.√
6.× 提示: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它并不是前提;此处的前提应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7.× 提示: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8.× 提示: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考点1 价值与价值观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B [刘博士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成功拍摄中国空间站构型变化的影像,让更多人透过他的望远镜看清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启示青年学生要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表述错误,排除。]
典题2 C [材料强调青年人面对成长中的困难与挑战不“躺平”、不消沉、不抱怨,而是积极进行心理调适、积蓄昂扬斗志,这说明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同时也体现了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④符合题意。“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说法错误,①排除。“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说法正确,但“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的说法错误,③排除。]
变式训练 提示:(1)不能。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不能。价值观有正确、错误之分,不是所有的价值观都起正确的指导作用。
考点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D [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必须保留旧因素”说法错误,①排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错误。材料内容说明价值判断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说明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③④符合题意。]
典题2 B [农村曾被一些人视为“穷困”“闭塞”“落后”的地方,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创业,说明任何价值观和价值判断都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①正确。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源于社会实践,而非主体的知识和能力,②错误。人们对农村的认识发生改变,从过去“争相跳农门”变成“我要回农村”,说明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③正确。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取决于它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④错误。]
典题3 B [扎根边疆意识是正确国家观在守边人头脑中的主观反映,而不是客观反映,②错误。两幅图片的内容都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的是不同时期的人面对同一事物时表现出相同的价值选择,③错误。]
典题4 B [把青年不断更新价值观念当成获得实践成功的必要条件,忽视了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性,②错误。青年要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③错误。]
变式训练 提示: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考点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A [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金夺银,这启示我们要在不懈奋斗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③正确。题干侧重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是强调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②错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④错误。]
变式训练 提示:不能。人生价值的实现既受主观因素影响,又受客观因素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不意味着人生价值就能实现。
典题2 A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认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③错误。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而不是在曲折中前进,④错误。“停止,就是谷底;继续,就是上坡”表明实现价值目标需要不断砥砺前行,也表明停止或继续是实现谷底和上坡相互转化的重要条件,这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②正确。]
典题3 A [“最美铁路人”执着坚守、精益求精、攻坚克难、担当敬业,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奉献与奋斗中书 写最美人生,表明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①符合题意。“最美铁路人”之所以能书写最美人生,不是因为工作岗位平凡,而是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②错误。20多年累计行走近4万千米,给钢轨问诊把脉;验证海量列控数据,为高铁列车精准导航;反复揣摩作业环节,合理调配机车,为中欧班列开行提供有力保障……这表明“最美铁路人”的工作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能动创造性的,体现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历史性,④不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 提示:不能。并非任何实践都能为社会作出贡献,有的实践活动甚至对社会发展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思维进阶16 主观题对价值观知识的考查
解题流程
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提取信息] 希望大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对应知识]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等
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①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坚持人民立场,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②“一辈子办成一件事”,要立志高远,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进程;要坚韧执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所在领域的人才;要脚踏实地,在不同岗位上持续奋斗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进阶训练
1.提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情况。“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的必要条件,观点将其表述为充分条件,是错误的。
2.①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勤俭节约与换新消费都是在珍惜与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价值选择。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勤俭节约与换新消费产生于不同的社会物质生产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换新消费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对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
1/1
必修4 哲学与文化试卷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