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8 )
必修4 第一单元 第十九课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排课
当前位置: 高中/ 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教材梳理(一轮)/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普通

必修4 第一单元 第十九课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2025-05-18 浏览量 43 1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15-23002283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试卷、学案、课件
地区: 全国
文件: 6.6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必修4 第一单元 第十九课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docx 展开

这是一套《必修4 第一单元 第十九课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必修4 第一单元 第十九课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x、必修4 第一单元 第十九课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docx、课时数智作业27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必修4 第一单元 第十九课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5·八省联考陕晋青宁卷,1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查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哲理分析
2024·广东卷,10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漫画分析类选择题
2024·江苏卷,8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剖析典型做法中的哲理
2024·安徽卷,20(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文化情境为载体考查措施的主观题
2024·浙江6月选考,15 两点论与重点论 漫画分析类选择题
2023·河北卷,8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围绕自然现象创设情境
2023·山东卷,18(2)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图示与文字结合为背景的认识类主观题
2023·福建卷,16(1) 矛盾的基本属性 关系分析类的主观题
2023·广东卷,20(1)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限定知识范围的观点辨析类主观题
2023·湖南卷,20(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观点说明类主观题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 斗争性
区别 含 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 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特 点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应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不可分割,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方法总结:口诀法巧辨同一性与斗争性
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相互排斥:你离开我,我离开你。相互对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 特殊性
区别 表现
方法论 ①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特别提醒:(1)“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时时有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时,注意一些错误说法,如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应该是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应该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个性优于矛盾的共性(二者没有优劣之分)。
考向一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典题1 (2023·河北卷,8,3分)大海边,一叠一叠的浪拍打着海岸。每一叠后浪都在推动着自己前面的前浪,每一叠后浪的前行都有它身后的后浪在推动着。后浪是靠不断推动前浪的前行,而最终让自己成为前浪,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如此往复,运动不息。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
①前浪与后浪的区别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②前浪与后浪的相互吸引是绝对的,相互排斥是相对的 ③后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前浪 ④后浪代替前浪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题2 [2023·全国甲卷,18,4分]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在运用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这表明,“枫桥经验”(  )
①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善
②在适应时代和实践新要求中不断丰富
③在解决社会的对抗性矛盾中不断发展
④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飞跃中不断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典题3 (2024·广东卷,10,3分)如图两幅漫画共同蕴含的哲理解读,最贴切的是(  )
①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②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主体的利益需求
③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
④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方法总结:漫画分析类选择题的解答方法
第一步 分析设问指向 明确设问要求从哪些知识角度分析漫画,如是哲学、逻辑、文化、政治、法治等中哪一个范围;明确设问中的其他要求,如分析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共性之处,还是不同之处等。——排除不符合知识等要求的选项
第二步 分析选项正误 抓住选项中的关键字词的使用,判断选项观点的正误——排除观点错误的选项(反向选择题,则相反)
第三步 分析漫画信息 将漫画的标题、漫画中的人物或事物、动作或表情、情境或载体、语言或符号结合起来,分析漫画的指向——指向哪些道理或观点
典题4 (2024·江苏卷,8,3分)在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传播时代,要得到“流量”的奖赏,就要在选题、内容上下功夫。创作者只有深入现场,了解用户在想什么、说什么,才能找到与用户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点,形成合适的选题和内容。这种“沉下去”的创作方式(  )
A.以满足用户各种文化需求为创作的导向
B.强调只有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
C.坚持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形成合适的选题
D.遵循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统一
[变式训练] 如果将A项改为“用户感受是检验选题是否正确的标准”,能否入选?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比较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别 外延 主要矛盾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可以有很多个 一个矛盾统一体内部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要方面,另一个是次要方面
内涵 主要矛盾是指“矛盾体”,内部又含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地位 作用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在矛盾体中处于支配地位,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方法 论 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认识事物时,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性质和主流
强调点 做事要有主次,强调有多项工作要做,但有主次 研究的是看问题判断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如果探究一项工作是否值得做,或者研究事物的性质和方向是什么,则用主次方面原理
标志 语 “重点”“重心”“关键”“首要任务”“中心环节”“突破口”等 “主流”“大局”“方向”“性质”“主体”“实质”“本质”等
联系 都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是矛盾发展不平衡的结果;都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都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中都蕴含着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重要性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过程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
④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
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矛盾观点与矛盾分析法
5.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联系的观 点/孤立 的观点 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入手 它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发展的观 点/静止 的观点 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察;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 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未来;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全面的观 点/片面 的观点 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既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 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考向一 两点论与重点论
典题1 (2024·浙江6月选考,15,2分)漫画《“最佳方案”》(作者:吉俊明)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
①洞隐烛微,提纲挈领 ②未雨绸缪,未兆易谋
③权衡利弊,择优从之 ④见微知著,除旧布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②改为“统筹兼顾,积少成多”,能否入选?
考向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典题2 [2024·安徽卷,20(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国风国潮展露新姿,生动闪耀着传统文化的时代光辉。今天,走入新国风传统戏曲的剧场,观众会看到全新的舞台设计。这种设计突破了传统舞台的局限,将观众席与舞台融为一体,让观众秒变“演员”参与剧情,拉近了戏曲与观众的距离。舞台形式的创新推动了传统戏曲的重塑。过去,戏曲观众多为老年人,重塑后的戏曲通过融合声光电的舞美特效,带给观众全新体验与艺术享受,让年轻人感受到戏曲之美,实现了戏曲观众群体的日渐年轻化。过去,人们认为戏曲节奏慢,重塑后的戏曲则引发了人们对慢生活的共鸣,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在戏曲舒缓、悠扬的唱腔中,慢慢品味着生活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传统戏曲也在不断跨越边界,形成“戏曲+”的新美学风格,如“戏曲+流行音乐”“戏曲+书法”“戏曲+美食”等。
今天,戏曲人通过对传统戏曲的再理解、再演绎、再表达,将这一艺术形式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丰富着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持续释放出传统戏曲的当代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阐述怎样才能更好地释放传统戏曲的当代价值。
 主观题对辩证法知识的考查
[2023·山东卷,18(2),8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精神灯塔]
雷锋精神源于雷锋一人,又系于无数心怀山海的接棒者。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一个雷锋带动了一代又一代“雷锋”……
——摘编自《南方日报》
“穿越60年,你和他的青春如此相似”,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的认识。
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
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提取信息 对应知识
信息①:雷锋精神源于雷锋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②:系于无数心怀山海的接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③: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一个雷锋带动了一代又一代“雷锋”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统一
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失分原因] 不能准确表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相关理论;不能抓住材料中有限的信息而组织答案。
[防范措施] 加强具体哲学理论观点的强化记忆,能够准确、全面的表述观点而不失分。加强材料信息与理论内容的对应训练。
1.【变式巩固】 如果将设问改为: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60年来持续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原因。应如何回答?
2.【热点训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荒漠生态系统天生脆弱,牵一发而动全身。既不能在不适宜的地方改造沙漠,也不能观望、畏手畏脚。”中国治沙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完善了“锁边林带”治理沙漠技术模式,依据风沙移动规律,采取“流沙固定、乔灌并举、封沙育草”治理流沙的技术,成功控制沙丘前移,在大漠呈现出“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光伏治沙”和“板下经济”有机结合,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让荒漠这种特殊资源保值增效。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说明中国治沙是如何实现荒漠资源的保值增效的。
1.坚持联系的观点
基本要素:联系的特征+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
答题要点
(1)联系的特征: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3)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优化的方法。
2.坚持发展的观点
基本要素:普遍性及实质+途径或趋势+状态或形式+原因+规律+根本途径
答题要点
发展的普遍 性及实质 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途径或趋势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的状态或形式 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发展的原因 发展是内因(内部矛盾)和外因(外部矛盾)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发展的规律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发展的根本途径 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坚持矛盾的观点
基本要素:基本属性+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主次方面
答题要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要求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点1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A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故前浪与后浪的相互吸引是相对的,相互排斥是绝对的,②错误。题干指向前浪对后浪的影响,而不是后浪代替前浪,④不选。每一叠后浪都在推动着自己前面的前浪,每一叠后浪的前行都有它身后的后浪在推动着,后浪是靠不断推动前浪的前行,而最终让自己成为了前浪,这说明前浪与后浪的区别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①符合题意。后浪是靠不断推动前浪的前行,而最终让自己成为了前浪,这说明后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前浪,③符合题意。]
典题2 A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枫桥经验”,进入新时代以后,“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这说明“枫桥经验”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善,在适应时代和实践新要求中不断丰富,①②符合题意。“枫桥经验”调处和化解的矛盾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非“对抗性矛盾”,③说法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④不符合题意。]
典题3 C 
第一步 分析设问指向 从哲学角度分析问题——选项都符合要求;分析两幅漫画共同蕴含的道理
第二步 分析选项正误 四个选项观点,都正确
第三步 分析漫画信息 第一幅漫画反映,通过手机公众号可以解决年轻人的停车缴费、点餐等问题,但不能解决老年人用现金买米的特殊问题;第二幅漫画反映,孩子接收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送来的一堆“儿童钙奶”,但却忽略了孩子的差异化的需求——两幅漫画体现出,某些人强调矛盾的普遍性,但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也启示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主体的利益需求,②③符合题意。 “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反映的是意识的内容、意识的产生,这并不是两幅漫画的主旨,①不符合题意。两幅漫画的主旨并不是强调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也不是在强调真理和谬误是否相伴而行,④不符合题意。
典题4 D [文化创作应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不是满足用户各种文化需求,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在选题、内容上下功夫,深入现场才能找到与用户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点,没有体现抓住机遇才能赢得主动和优势,也不涉及运用系统优化方法,B、C不符合题意。 创作者只有深入现场,了解用户在想什么、说什么,这是指把握各种特殊性;才能找到与用户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点,形成合适的选题和内容,这指向把握普遍性;所以这种“沉下去”的创作方式遵循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统一,D正确。]
变式训练 提示:不能。实践才是检验选题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考点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经典案例研透
典题1 B [漫画中的人物面对巨大的问题和新事物的幼芽,最终选择了最佳方案,这启示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用综合的思维认识事物。未雨绸缪指的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未兆易谋指向事情还没有显露出来的时候,容易进行规划和准备,两者都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不符合题意。见微知著指向以小见大,除旧布新指向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④不符合题意。洞隐烛微形容目光犀利,观察事物深刻透彻,提纲挈领启示我们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与要害;权衡利弊,择优从之形容做一件事情综合考虑得与失、好的一面与不好的一面,选择最佳方案,①③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 提示:不能。统筹兼顾指向两点论,题干指向重点论;积少成多指向量变引起质变,题干没有指向这一点。
典题2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②结合时代特点和观众需求,对传统戏曲进行改编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③具体分析传统戏曲的特点和优势,如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思维进阶13 主观题对辩证法知识的考查
解题流程
第二步:析材料,调知识
[对应知识]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
第三步:组答案,用术语 (1)原理论述(原理表述需要准确):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1分)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1分,两个半句相互替换,“寓于”写错不得分)
特殊性包含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1分,两个半句相互替换)
(2)材料分析:
雷锋精神形成,在不同时期不同个体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分)(只出现不同时期,如一代代等只得1分)
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出现任何一个得2分,如果只写上优秀传统文化得1分)
新时期践行、传承、发展、弘扬雷锋精神等(得1分)
评分:原理论述准确才能得到3分;只有材料分析,没有原理不得分;原理论述不正确,但出现了普遍性、特殊性、共性、个性任何一个词,就需要找材料得分点;原理论述正确,但分析不对应也正常得分。平均分3~4分
进阶训练
1.提示: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化育人的功能,雷锋精神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可以为我国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2.①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②荒漠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的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正确看待山水林田湖草沙之间的联系;尊重客观规律,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统一。
1/1
必修4 哲学与文化试卷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