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9.175 )
必修四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当前位置: 高中/ 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教材梳理(一轮)/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普通

必修四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2025-05-12 浏览量 40 1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15-22956908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课件、试卷、学案
地区: 全国
文件: 3.7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练习,含答案).docx 展开

这是一套《必修四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pptx、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docx、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练习,含答案).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练习,含答案).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2025·河南驻马店月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论语》中富有哲理的一句,它简洁而深刻地传达了一种智慧和人生态度。告诫我们不要随意猜测,不要绝对肯定,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我中心。这四个“毋”,如同四道箴言,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成就未来。这表明(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思
②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的智慧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智慧之学
④哲学是一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科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5·河南驻马店月考)在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对应现象:有小暑则必有大暑,小雪小寒之后也会有大雪大寒。但唯独小满,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大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凡事忌“太满”。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盛极而衰。凡事太满便极易走向反面,小满的状态则刚刚好。由此可见,小满这个传统节气的命名,无疑包含着中国人朴素但极具智慧的哲学思想。这表明(  )
①哲学为人们生活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②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智慧源于思考
③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生活中,大多数人出门前会查天气、交通状况等,但有少数人会采取漫画中的做法。这反映出(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了世界观的方法论
②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状况所形成的认识,就是世界观 ③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必须面对的 ④哲学源于生活实践,它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5·江苏南通期中)现在,人工智能科技已经触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边界。除了可能引发常规的失业问题或社会动荡问题之外,人们开始忧虑人工智能可能引发人类命运的担忧,动摇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地位。历史经验一再表明,若科技的力量非常强大,而哲学人文的力量相对纤弱,哲学人文的命运会被打倒在故纸堆上。材料告诉我们(  )
A.哲学研究要在与智能科技交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B.哲学要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C.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和人生的追问思考
D.哲学人文要学习智能科技成果并实现创造性转化
5.(2024·黑龙江双鸭山模拟)中国画最讲求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称为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由此可见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画家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托物抒情,于是便有“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意境。古人对意境的理解(  )
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
②折射出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
③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④揭示了哲学上两个基本派别的分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5·河南平顶山月考)漫画“只要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这种观点(  )
A.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都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B.与“存在即被感知”都强调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C.与“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哲学史上完全对立的两大阵营
D.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同一性质的世界观
7.19世纪,地质学、胚胎学、植物和动物生理学以及有机化学等一大批学科,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些成就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根据更加坚实。这说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使哲学富有生机和活力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前提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有其直接理论来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辽宁大联考)“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核心思想是信仰或者信念的存在是由每个人自己选择的。如果一个人选择相信某件事情的存在,那么这件事情就存在,但如果他不相信,那么这件事情就不存在,这种观点在宗教、哲学、科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信则有,不信则无”(  )
①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夸大了个人主观精神的作用
③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④体现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河南模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其中蕴含的道理是(  )
①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实现自身解放创立的思想体系 ②只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强国之梦 ③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在人民的实践中谱新篇 ④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竭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湖南岳阳三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实际之“的”,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光辉典范。上述观点告诉我们(  )
①哲学源于人的实践活动,革命的理论产生于革命的实践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③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成功之道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5·河南创新联盟调研)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并结合自身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征程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必须牢牢抓好的“国之大者”。由此可见(  )
①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③习近平新质生产力理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具体行动纲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鲜明理论品格
②反映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对国家发展的决定作用
③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战略部署和宏伟蓝图
④凝聚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C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①说法错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四个“毋”,如同四道箴言,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成就未来,这表明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学的智慧,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智慧之学,②③符合题意。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是一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科学,④说法错误。
2.A 凡事太满便极易走向反面,小满的状态则刚刚好,中国人朴素但极具智慧的哲学思想,这表明哲学为人们生活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①③符合题意。哲学智慧源于社会实践,且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而非哲学的产生,②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④不符合题意。
3.A 漫画中的人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命由天定,出门前会求助于客观精神,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①③符合题意。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②错误。材料反映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没有涉及哲学的起源和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4.A 若科技的力量非常强大,而哲学人文的力量相对纤弱,哲学人文的命运会被打倒在故纸堆上,因此强调哲学要跟上科技的发展,哲学研究要在与智能科技交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5.B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古人认为,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既尊重了世界的物质性,又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①③正确。古人对意境的理解是情与景的交融,并不能反映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②不符合题意。④夸大了古人对意境的理解,排除。
6.C “只要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属于不可知论,探讨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不涉及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A说法错误。“存在即被感知”“只要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说法错误。“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题干观点属于哲学史上完全对立的两大阵营,C符合题意。“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们不属于同一性质的世界观,D说法错误。
7.A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这些成就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根据更加坚实,这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使哲学富有生机和活力,①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而不是强调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④不符合题意。
8.D “信则有,不信则无”夸大了个人主观精神的作用,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排除,②正确。材料涉及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没有涉及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③不符合题意。“我思故我在”是以人的意念为世界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信则有,不信则无”观点一致,④正确。
9.D ①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为人民实现自身解放创立的思想体系,②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性,而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时代化,不符合题意。
10.C 材料主要强调革命理论具有指导革命实践的重要作用,即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而①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范围内各国的革命都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不能认为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④表述错误。
11.A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并结合自身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①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体现了习近平新质生产力理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③正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④错误。
12.B 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鲜明理论品格,①正确。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新时代文化建设不对国家发展起决定作用,②不选。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没有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战略部署和宏伟蓝图,③不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凝聚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④正确。
3 / 3
必修4 哲学与文化课件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