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份文件
资料简介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练习,含答案).docx 展开
这是一套《必修四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tx、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ocx、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练习,含答案).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练习,含答案).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选择题
1.(2024·山东聊城一模)历史的书页间,诸葛亮手持羽扇指挥若定,火烧赤壁定三国;苏东坡轻摇纸扇漫步苏堤,千古文章流笔端;《红楼梦》中俏晴雯娇蛮撕扇子,撕出一个家族的起落;《桃花扇》里李香君血溅诗扇,描画一段皇朝的兴衰……随着时代的变迁,扇子在纳凉方面的作用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但它身上承载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艺术价值却历久而弥新。扇子的功能变化表明( )
①扇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呈现形式
②扇子价值的变化存在于人与扇子关系的变化之中
③不同时代主体的需要不同决定价值判断标准的差异
④扇子文化的不断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广东江门调研)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调料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用筷子敲打你抢先夹菜的手,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关于家的味道、一份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
①筷子不仅仅是一种进食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 ②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承载的都是相同的文化内涵 ③对家的感悟往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实践和情感表达 ④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是人们长期生活体验的物化积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河北邢台月考)2024年5月,河北省武强年画博物馆组织开展了“博物馆里的母亲节——寻找年画中最温情的母爱”主题亲子活动。活动中,讲解员为母亲和孩子们介绍了《孟母择邻》《三娘教子》等经典年画故事。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孩子们还体验了年画的印刷过程,并将自己印刷的年画作为礼物献给母亲。上述活动的开展( )
①充分发挥了文化教育人民的功能 ②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人文精神 ③让孩子们体会了年画的独特魅力 ④为传统年画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河南驻马店期中)一件文物,就是一个民族艺术、智慧、历史、审美的代名词。如图是镶金兽首玛瑙杯,它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中较为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欣赏该文物后,你的感受是( )
①它说明了艺术可以超然于经济、政治之外
②它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勤劳智慧的结晶
③它是唐代的艺术风格以及社会风貌的缩影
④它反映了唐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5·山东潍坊期中)2024年10月30日,中国邮政《乙巳年》特种邮票图稿发布仪式举行。特种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图名为“蛇呈丰稔”,画面提炼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盘蛇的灵动意象,金色的蛇躯蜿蜒,口中衔着一束“嘉禾”,象征着“仓廪实,衣食足”的美好图景。蛇身金光熠熠,与璀璨的麦穗交相辉映,寓意着风调雨顺之年、五谷丰登之景,以及国泰民安的盛世祥和。该邮票的设计( )
①融合生肖文化,展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
②因袭民本思想,勾画出丰收喜悦的繁荣景象
③描绘丰收愿景,承载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④突破传统风格,创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山东青岛一模)胡庆余堂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工商型古建筑群。大堂内挂“戒欺”牌匾,外悬“真不二价”招牌。高墙与斜面屋脊衔接,形成大小不一的天井,用以采光通气,四角屋檐落水处放置大水缸,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积攒的雨水既能饮用,又可用于防火。可见(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辩证唯物论有契合性
②“四水归堂”虽是封建迷信但有实用价值
③胡庆余堂的建筑方式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
④诚实牌匾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5·八省联考内蒙古卷)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造型参考甲骨文的“巳”字,头部轮廓与脸颊上的螺旋形状源于陕西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眉眼取自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的歧羽纹、臣字目,寓意事事如意,生生不息。该创作表明( )
①文化创新需要融通古今中外文化资源
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连续性
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符合时代要求
④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有利于传统文化复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广东梅州调研)2024年9月25日,一场汇聚东南西北非遗民乐精华的音乐会在深圳宝安奏响,舞台上,《阳春白雪》《帝女花》《万马策腾》等经典曲目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演奏家们将音符都变成了讲述故事的语言,引领观众踏上一段充满惊喜与感动的音乐之旅。可见,这场音乐会( )
①是中华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②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新的时代魅力 ④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具体内涵,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七十年来,一代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汇聚天山脚下,如一棵棵小白杨扎根天山南北,饮冰卧雪、战风斗沙,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秉承这种精神,兵团人与新疆各族群众携手共进,将亘古荒原变成片片绿洲,在戈壁滩上建起一座座屯垦城市和现代化工业园区。可见,兵团精神( )
①彰显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兵团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②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③在几代兵团人建设边疆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5·湖南邵阳月考)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总数44枚名列第一。当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升起,当《义勇军进行曲》一次又一次奏响,中华体育精神不仅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更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材料表明( )
①文化决定了经济、政治 ②体育强承载着国家强盛、国运兴的梦想 ③中华体育精神能够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文化是体育发展的土壤,体育是传播文化的唯一桥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5·广西来宾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顺应时代发展中不断拓展表达方式,更加适应当下受众的文化需求、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成为丰富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杭州亚运会为例,它的吉祥物“江南忆”是一组底蕴深厚又活力满满的机器人,既融入了良渚古城、京杭大运河等历史人文内容,又包含西湖这一自然生态元素,科技、人文、自然生态巧妙融合,通过创新表达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又如,在研究殷墟甲骨文过程中,人工智能图像技术等数字化手段的介入,使得甲骨文能够实现自动缀合,为甲骨文考释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对甲骨文的科普、互动分享等,为大众走近甲骨文提供了重要途径,为世界认识中国提供了新的窗口,做到美美与共。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A “诸葛亮手持羽扇指挥若定,火烧赤壁定三国……描画一段皇朝的兴衰”表明扇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呈现形式,①正确。随着时代的变迁,扇子在纳凉方面的作用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但它身上承载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艺术价值却历久而弥新,这说明扇子价值的变化存在于人与扇子关系的变化之中,②符合题意。不同时代主体的需要不同可能会影响价值判断标准的差异,但不决定价值判断标准的差异,③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④说法错误。
2.B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筷子不仅仅是一种进食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①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婴儿时、孩提时、长大后不同时期筷子的使用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内涵,②说法错误。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关于家的味道、一份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对家的感悟往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实践和情感表达,③符合题意。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是人们长期生活体验的文化积淀,而不是物化积淀,④说法错误。
3.B “博物馆里的母亲节——寻找年画中最温情的母爱”主题亲子活动中孩子们体验了年画的印刷过程,并将自己印刷的年画作为礼物献给母亲,这不仅让孩子们体会了年画的独特魅力,还充分发挥了文化教育人民的功能,①③正确。孝老爱亲属于中华传统美德,而不是中华人文精神,②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为传统年画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④排除。
4.D 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艺术不可以超然于经济、政治之外,①错误。该文物反映了我国唐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其不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②错误。镶金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中较为精湛的一件,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可见该文物是唐代的艺术风格以及社会风貌的缩影,反映了唐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水平,③④正确。
5.B 特种邮票第一枚图名为“蛇呈丰稔”,画面提炼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盘蛇的灵动意象,这融合了生肖文化,展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同时该蛇口中衔着一束“嘉禾”,象征着“仓廪实,衣食足”的美好图景,描绘了丰收愿景,承载了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①③入选。因袭的意思是沿用旧例而不改变,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不能因袭民本思想,②不选。该邮票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而不是创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④不选。
6.A 胡庆余堂,高墙与斜面屋脊衔接,形成大小不一的天井,用以采光通气,四角屋檐落水处放置大水缸,俗称“四水归堂”,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辩证唯物论有契合性,胡庆余堂的建筑方式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①③符合题意。“四水归堂”积攒的雨水既能饮用,又可用于防火,这不是封建迷信,②排除。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诚实牌匾是文化的载体,④排除。
7.C 吉祥物“巳升升”造型将中国古代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融通了古今文化资源,但材料未涉及融合外国文化资源,①不符合题意。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造型参考甲骨文的“巳”字,融合唐代地宫出土文物和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的元素,这表明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连续性,②正确。吉祥物的创作在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也有现代的创意,寓意事事如意,生生不息,这体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符合时代要求,③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文化复兴”表述错误,④排除。
8.C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①错误。音乐会汇聚了东南西北非遗民乐精华,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连续性,②正确。题干中描述的经典曲目与现代元素的巧妙融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魅力,③入选。材料中并未提及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具体内涵,④不选。
9.A 秉承兵团精神,兵团人与新疆各族群众携手共进,将亘古荒原变成片片绿洲,在戈壁滩上建起一座座屯垦城市和现代化工业园区,可见,兵团精神彰显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兵团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①②正确。兵团精神可以促进几代兵团人建设边疆,但是“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说法错误,③排除。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④排除。
10.B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①错误。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这说明体育强承载着国家强盛、国运兴的梦想,②正确。材料表明中华体育精神能够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正确。材料不是反映文化与体育的关系,而且文化不是体育发展的土壤,体育也不是文化传播的唯一桥梁,④错误。
1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在新时代运用科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了对外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解析:可结合材料内容,调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3 / 3
一、选择题
1.(2024·山东聊城一模)历史的书页间,诸葛亮手持羽扇指挥若定,火烧赤壁定三国;苏东坡轻摇纸扇漫步苏堤,千古文章流笔端;《红楼梦》中俏晴雯娇蛮撕扇子,撕出一个家族的起落;《桃花扇》里李香君血溅诗扇,描画一段皇朝的兴衰……随着时代的变迁,扇子在纳凉方面的作用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但它身上承载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艺术价值却历久而弥新。扇子的功能变化表明( )
①扇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呈现形式
②扇子价值的变化存在于人与扇子关系的变化之中
③不同时代主体的需要不同决定价值判断标准的差异
④扇子文化的不断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广东江门调研)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调料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用筷子敲打你抢先夹菜的手,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关于家的味道、一份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
①筷子不仅仅是一种进食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 ②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承载的都是相同的文化内涵 ③对家的感悟往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实践和情感表达 ④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是人们长期生活体验的物化积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河北邢台月考)2024年5月,河北省武强年画博物馆组织开展了“博物馆里的母亲节——寻找年画中最温情的母爱”主题亲子活动。活动中,讲解员为母亲和孩子们介绍了《孟母择邻》《三娘教子》等经典年画故事。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孩子们还体验了年画的印刷过程,并将自己印刷的年画作为礼物献给母亲。上述活动的开展( )
①充分发挥了文化教育人民的功能 ②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人文精神 ③让孩子们体会了年画的独特魅力 ④为传统年画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河南驻马店期中)一件文物,就是一个民族艺术、智慧、历史、审美的代名词。如图是镶金兽首玛瑙杯,它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中较为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欣赏该文物后,你的感受是( )
①它说明了艺术可以超然于经济、政治之外
②它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勤劳智慧的结晶
③它是唐代的艺术风格以及社会风貌的缩影
④它反映了唐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5·山东潍坊期中)2024年10月30日,中国邮政《乙巳年》特种邮票图稿发布仪式举行。特种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图名为“蛇呈丰稔”,画面提炼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盘蛇的灵动意象,金色的蛇躯蜿蜒,口中衔着一束“嘉禾”,象征着“仓廪实,衣食足”的美好图景。蛇身金光熠熠,与璀璨的麦穗交相辉映,寓意着风调雨顺之年、五谷丰登之景,以及国泰民安的盛世祥和。该邮票的设计( )
①融合生肖文化,展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
②因袭民本思想,勾画出丰收喜悦的繁荣景象
③描绘丰收愿景,承载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④突破传统风格,创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山东青岛一模)胡庆余堂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工商型古建筑群。大堂内挂“戒欺”牌匾,外悬“真不二价”招牌。高墙与斜面屋脊衔接,形成大小不一的天井,用以采光通气,四角屋檐落水处放置大水缸,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积攒的雨水既能饮用,又可用于防火。可见(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辩证唯物论有契合性
②“四水归堂”虽是封建迷信但有实用价值
③胡庆余堂的建筑方式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
④诚实牌匾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5·八省联考内蒙古卷)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造型参考甲骨文的“巳”字,头部轮廓与脸颊上的螺旋形状源于陕西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眉眼取自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的歧羽纹、臣字目,寓意事事如意,生生不息。该创作表明( )
①文化创新需要融通古今中外文化资源
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连续性
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符合时代要求
④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有利于传统文化复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广东梅州调研)2024年9月25日,一场汇聚东南西北非遗民乐精华的音乐会在深圳宝安奏响,舞台上,《阳春白雪》《帝女花》《万马策腾》等经典曲目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演奏家们将音符都变成了讲述故事的语言,引领观众踏上一段充满惊喜与感动的音乐之旅。可见,这场音乐会( )
①是中华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②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新的时代魅力 ④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具体内涵,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七十年来,一代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汇聚天山脚下,如一棵棵小白杨扎根天山南北,饮冰卧雪、战风斗沙,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秉承这种精神,兵团人与新疆各族群众携手共进,将亘古荒原变成片片绿洲,在戈壁滩上建起一座座屯垦城市和现代化工业园区。可见,兵团精神( )
①彰显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兵团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②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③在几代兵团人建设边疆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5·湖南邵阳月考)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总数44枚名列第一。当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升起,当《义勇军进行曲》一次又一次奏响,中华体育精神不仅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更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自信心。材料表明( )
①文化决定了经济、政治 ②体育强承载着国家强盛、国运兴的梦想 ③中华体育精神能够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文化是体育发展的土壤,体育是传播文化的唯一桥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5·广西来宾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顺应时代发展中不断拓展表达方式,更加适应当下受众的文化需求、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成为丰富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杭州亚运会为例,它的吉祥物“江南忆”是一组底蕴深厚又活力满满的机器人,既融入了良渚古城、京杭大运河等历史人文内容,又包含西湖这一自然生态元素,科技、人文、自然生态巧妙融合,通过创新表达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又如,在研究殷墟甲骨文过程中,人工智能图像技术等数字化手段的介入,使得甲骨文能够实现自动缀合,为甲骨文考释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对甲骨文的科普、互动分享等,为大众走近甲骨文提供了重要途径,为世界认识中国提供了新的窗口,做到美美与共。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A “诸葛亮手持羽扇指挥若定,火烧赤壁定三国……描画一段皇朝的兴衰”表明扇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呈现形式,①正确。随着时代的变迁,扇子在纳凉方面的作用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但它身上承载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艺术价值却历久而弥新,这说明扇子价值的变化存在于人与扇子关系的变化之中,②符合题意。不同时代主体的需要不同可能会影响价值判断标准的差异,但不决定价值判断标准的差异,③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④说法错误。
2.B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筷子不仅仅是一种进食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①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婴儿时、孩提时、长大后不同时期筷子的使用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内涵,②说法错误。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关于家的味道、一份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对家的感悟往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实践和情感表达,③符合题意。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是人们长期生活体验的文化积淀,而不是物化积淀,④说法错误。
3.B “博物馆里的母亲节——寻找年画中最温情的母爱”主题亲子活动中孩子们体验了年画的印刷过程,并将自己印刷的年画作为礼物献给母亲,这不仅让孩子们体会了年画的独特魅力,还充分发挥了文化教育人民的功能,①③正确。孝老爱亲属于中华传统美德,而不是中华人文精神,②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为传统年画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④排除。
4.D 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艺术不可以超然于经济、政治之外,①错误。该文物反映了我国唐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其不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②错误。镶金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中较为精湛的一件,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可见该文物是唐代的艺术风格以及社会风貌的缩影,反映了唐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水平,③④正确。
5.B 特种邮票第一枚图名为“蛇呈丰稔”,画面提炼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盘蛇的灵动意象,这融合了生肖文化,展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同时该蛇口中衔着一束“嘉禾”,象征着“仓廪实,衣食足”的美好图景,描绘了丰收愿景,承载了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①③入选。因袭的意思是沿用旧例而不改变,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不能因袭民本思想,②不选。该邮票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而不是创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④不选。
6.A 胡庆余堂,高墙与斜面屋脊衔接,形成大小不一的天井,用以采光通气,四角屋檐落水处放置大水缸,俗称“四水归堂”,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辩证唯物论有契合性,胡庆余堂的建筑方式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①③符合题意。“四水归堂”积攒的雨水既能饮用,又可用于防火,这不是封建迷信,②排除。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诚实牌匾是文化的载体,④排除。
7.C 吉祥物“巳升升”造型将中国古代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融通了古今文化资源,但材料未涉及融合外国文化资源,①不符合题意。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造型参考甲骨文的“巳”字,融合唐代地宫出土文物和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的元素,这表明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连续性,②正确。吉祥物的创作在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也有现代的创意,寓意事事如意,生生不息,这体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符合时代要求,③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文化复兴”表述错误,④排除。
8.C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①错误。音乐会汇聚了东南西北非遗民乐精华,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连续性,②正确。题干中描述的经典曲目与现代元素的巧妙融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魅力,③入选。材料中并未提及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具体内涵,④不选。
9.A 秉承兵团精神,兵团人与新疆各族群众携手共进,将亘古荒原变成片片绿洲,在戈壁滩上建起一座座屯垦城市和现代化工业园区,可见,兵团精神彰显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兵团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①②正确。兵团精神可以促进几代兵团人建设边疆,但是“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说法错误,③排除。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④排除。
10.B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①错误。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这说明体育强承载着国家强盛、国运兴的梦想,②正确。材料表明中华体育精神能够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正确。材料不是反映文化与体育的关系,而且文化不是体育发展的土壤,体育也不是文化传播的唯一桥梁,④错误。
1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在新时代运用科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了对外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解析:可结合材料内容,调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