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份文件
资料简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含答案).docx 展开
这是一套《必修四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资源,包含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pptx、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docx、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含答案).docx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含答案).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选择题
1.2024年3月28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宜昌组织开展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华鲟繁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年度成功培育超过百万尾放流规格中华鲟幼鱼,将对补充中华鲟自然种群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类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 ③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 ④人类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河南驻马店月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于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期间,在沙漠极端环境中发现一种有望在火星存活的植物——齿肋赤藓。研究还发现,在复合多重逆境的火星模拟条件下,齿肋赤藓仍能存活并在恢复适宜环境后再生出新植株,这是高等植物在火星模拟条件下存活的首次报道。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5·江苏南通月考)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是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与传统人工智能不同,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更能学习和模拟事物内在规律,自主创造出新的内容。如图为人工智能系统根据诗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生成的画作。由此可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此画创作中( )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将复杂问题作了简单化的处理
③创新了古诗词寓意的表达方式
④没有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福建南平三模)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梅,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是为世上贤达;竹,清雅淡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是为世外隐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对事物的主观创造,其内容是主观的
②人将情感寓于事物之中,赋予事物品格和精神
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源于对天地万物的感知
④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对事物进行联结与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5·贵州贵阳月考)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一生喜爱画白菜,其画作《清白传家图》绘制了大小不同、新鲜水灵的带着泥土味道的白菜,画面充满了田园之风。画家以青白菜谐“清白”之音,让普普通通的白菜承载了他清白传家的理想。画家将传家理想寄予作品之中表明( )
①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②主体的认知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青白菜的“清白”特质取决于人的发现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2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建设的实施方案(2023—2027年)》,要求强化农村公路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推动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告诉我们( )
①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人的能动性可以改变物质性
②事物是运动的事物,要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
③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能够能动地再造世界
④运动是有规律性的,要将规律作为我们行动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唐代王维画作《袁安卧雪图》中有“雪中芭蕉”景致,千年来争议不绝。有人以芭蕉乃南方热带植物,推断“雪中芭蕉”有违物候、不知寒暑。有人于岭外亲见大雪中“芭蕉自若”,遂感慨“前辈不苟”。有人则认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拘于“器形”实乃俗人之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基于经验常识误判“雪中芭蕉”不存在,说明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 ②只有忠实描摹、准确再现“雪中芭蕉”实景,才合乎绘画创作原理 ③绘画创作既要不失“器形”,又要发挥艺术想象创造性再现“器形” ④绘画创作要坚持“写实”与“造境”的统一,对生活进行艺术抽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的现实的改变世界的能动性哲学精神之深刻把握,充分体现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一段话中:“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有( )
①在物质条件许可范围内的战争具有失败的可能性 ②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物质条件许可范围 ③要取得战争胜利需在物质条件范围内遵循利用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山东潍坊二模)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中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周髀算经》载有“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意即方的数理用于观测地,圆的数理用于观测天,包括故宫在内的古代都城、宫殿建筑的规划设计都是基于该理念开展的。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美妙之处在于,当圆径与其内、外方边取简单整数时,近似地有“面积=周长”,实现了“形”与“数”的统一、科学与美学的融合。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利用对“形”与“数”本质联系的把握,使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古代建筑成为可能 ②“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是实现“形”与“数”统一、科学与美学相融合的基础 ③蕴含古建筑美学理念的规划设计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④尊重宇宙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建成符合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前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2025·广东湛江质检)阅读漫画《着急的母鸡》(中国新闻漫画网,作者:赵玉宝),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想问题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
②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物质和意识两者之间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④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5·广东东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我国正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既蕴含发展优势,也带来难题和挑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基于我国经济、社会、人口形势发展变化和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建立与其相适应的退休年龄制度,正是这样一项事关发展大局的重要改革。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重大意义,我们要着眼全局、放眼长远,正确认识和把握。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既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更好满足劳动者对退休时机的多元化诉求,也因时因势优化了制度设计,有利于提高劳动力供给潜力和质量、推动我国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源红利转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当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技术进步,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超过10岁,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6年。退休年龄没有相应提高,导致人们工作年限减少,受教育年限增加带来的知识技能积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教育投入时间相比,回报率明显偏低。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的原因。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B 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说明自然界是物质的,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①③符合题意。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应该尊重和顺应自然,“战胜自然”说法错误,②排除。人类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④表述错误。
2.A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于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期间,在沙漠极端环境中发现一种有望在火星存活的植物——齿肋赤藓,这是高等植物在火星模拟条件下存活的首次报道,这说明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①③符合题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能动地认识世界,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不符合题意。
3.D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是意识活动的特点,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具有意识,①错误。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更能学习和模拟事物内在规律,这是将复杂问题作了具体化的处理,②错误。由材料可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此画创作中创新了古诗词寓意的表达方式,③符合题意。生成式人工智能只能根据输入的算法、模型、规则等生成内容,不具有意识,它不能像人一样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④正确。
4.C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①错误。材料说明人将情感寓于事物之中,赋予事物品格和精神,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对事物进行联结与思考,②④正确。意识源于实践,而不是源于对天地万物的感知,③错误。
5.A 画家以青白菜谐“清白”之音,让普普通通的白菜承载了他清白传家的理想,表明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体的认知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①②符合题意。事物具有的特质是其固有的,并非取决于人的发现,③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
6.C 自然界具有物质性,物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改变物质性,①错误。推动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表明事物是运动的事物,要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②正确。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世界,③错误。运动是有规律性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将规律作为我们行动依据,④正确。
7.D 拘于“器形”实乃俗人之论,说明绘画创作既要不失“器形”,又要发挥艺术想象创造性再现“器形”,绘画创作要坚持“写实”与“造境”的统一,对生活进行艺术抽象,③④符合题意。感性经验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但不一定是不可靠的,①说法错误。忠实描摹、准确再现“雪中芭蕉”实景,合乎绘画创作原理,但忠实描摹、准确再现“雪中芭蕉”实景不是合乎绘画创作原理的必要条件,②说法错误。
8.B “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表明了军事家可以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企图战争的胜利,根据“企图”一词可以推断出战争的客观结果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战争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①正确。“关键在于物质条件许可范围”说法过于绝对,②排除。“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生动阐明了只有在掌握战争规律和认识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夺取战争的胜利,③正确。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另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仅仅需要物质条件还要遵循客观规律,④排除。
9.A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中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美妙之处在于,当圆径与其内、外方边取简单整数时,近似地有“面积=周长”,实现了“形”与“数”的统一、科学与美学的融合,这说明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们利用对“形”与“数”本质联系的把握,使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古代建筑成为可能,①③符合题意。“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属于意识,不是实现“形”与“数”统一、科学与美学相融合的基础,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尊重宇宙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建成符合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前提,④不符合题意。
10.C 漫画中《着急的母鸡》提前敲碎鸡蛋壳让小鸡出来,违背了其自然生长规律,启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④入选。母鸡的做法没有尊重规律,错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①不选。物质和意识两者之间不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物质不依赖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③错误。
11.(1)①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和退休年龄偏低,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我国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促使老年劳动者进入更多就业领域,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生产要素投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③充分发挥其中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更好地实现劳动者价值,防止优质人才资源浪费。④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既立足国情,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推动我国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源红利转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实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是立足于我国国情这一客观实际所作出的正确决策。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按客观规律办事。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结果。
解析:第(1)问,需要调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从必要性和重要性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需要调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2 / 3
一、选择题
1.2024年3月28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宜昌组织开展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华鲟繁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年度成功培育超过百万尾放流规格中华鲟幼鱼,将对补充中华鲟自然种群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类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 ③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 ④人类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河南驻马店月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于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期间,在沙漠极端环境中发现一种有望在火星存活的植物——齿肋赤藓。研究还发现,在复合多重逆境的火星模拟条件下,齿肋赤藓仍能存活并在恢复适宜环境后再生出新植株,这是高等植物在火星模拟条件下存活的首次报道。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5·江苏南通月考)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是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与传统人工智能不同,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更能学习和模拟事物内在规律,自主创造出新的内容。如图为人工智能系统根据诗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生成的画作。由此可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此画创作中( )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将复杂问题作了简单化的处理
③创新了古诗词寓意的表达方式
④没有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福建南平三模)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梅,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是为世上贤达;竹,清雅淡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是为世外隐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对事物的主观创造,其内容是主观的
②人将情感寓于事物之中,赋予事物品格和精神
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源于对天地万物的感知
④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对事物进行联结与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5·贵州贵阳月考)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一生喜爱画白菜,其画作《清白传家图》绘制了大小不同、新鲜水灵的带着泥土味道的白菜,画面充满了田园之风。画家以青白菜谐“清白”之音,让普普通通的白菜承载了他清白传家的理想。画家将传家理想寄予作品之中表明( )
①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②主体的认知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青白菜的“清白”特质取决于人的发现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2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建设的实施方案(2023—2027年)》,要求强化农村公路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推动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告诉我们( )
①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人的能动性可以改变物质性
②事物是运动的事物,要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
③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能够能动地再造世界
④运动是有规律性的,要将规律作为我们行动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唐代王维画作《袁安卧雪图》中有“雪中芭蕉”景致,千年来争议不绝。有人以芭蕉乃南方热带植物,推断“雪中芭蕉”有违物候、不知寒暑。有人于岭外亲见大雪中“芭蕉自若”,遂感慨“前辈不苟”。有人则认为“书画之妙,当以神会”,拘于“器形”实乃俗人之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基于经验常识误判“雪中芭蕉”不存在,说明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 ②只有忠实描摹、准确再现“雪中芭蕉”实景,才合乎绘画创作原理 ③绘画创作既要不失“器形”,又要发挥艺术想象创造性再现“器形” ④绘画创作要坚持“写实”与“造境”的统一,对生活进行艺术抽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的现实的改变世界的能动性哲学精神之深刻把握,充分体现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一段话中:“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有( )
①在物质条件许可范围内的战争具有失败的可能性 ②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物质条件许可范围 ③要取得战争胜利需在物质条件范围内遵循利用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山东潍坊二模)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中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周髀算经》载有“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意即方的数理用于观测地,圆的数理用于观测天,包括故宫在内的古代都城、宫殿建筑的规划设计都是基于该理念开展的。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美妙之处在于,当圆径与其内、外方边取简单整数时,近似地有“面积=周长”,实现了“形”与“数”的统一、科学与美学的融合。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利用对“形”与“数”本质联系的把握,使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古代建筑成为可能 ②“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是实现“形”与“数”统一、科学与美学相融合的基础 ③蕴含古建筑美学理念的规划设计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④尊重宇宙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建成符合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前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2025·广东湛江质检)阅读漫画《着急的母鸡》(中国新闻漫画网,作者:赵玉宝),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想问题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
②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物质和意识两者之间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④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5·广东东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我国正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既蕴含发展优势,也带来难题和挑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基于我国经济、社会、人口形势发展变化和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建立与其相适应的退休年龄制度,正是这样一项事关发展大局的重要改革。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重大意义,我们要着眼全局、放眼长远,正确认识和把握。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既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更好满足劳动者对退休时机的多元化诉求,也因时因势优化了制度设计,有利于提高劳动力供给潜力和质量、推动我国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源红利转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当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技术进步,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超过10岁,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6年。退休年龄没有相应提高,导致人们工作年限减少,受教育年限增加带来的知识技能积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教育投入时间相比,回报率明显偏低。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的原因。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B 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说明自然界是物质的,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①③符合题意。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应该尊重和顺应自然,“战胜自然”说法错误,②排除。人类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④表述错误。
2.A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于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期间,在沙漠极端环境中发现一种有望在火星存活的植物——齿肋赤藓,这是高等植物在火星模拟条件下存活的首次报道,这说明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①③符合题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能动地认识世界,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不符合题意。
3.D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是意识活动的特点,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具有意识,①错误。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更能学习和模拟事物内在规律,这是将复杂问题作了具体化的处理,②错误。由材料可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此画创作中创新了古诗词寓意的表达方式,③符合题意。生成式人工智能只能根据输入的算法、模型、规则等生成内容,不具有意识,它不能像人一样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④正确。
4.C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①错误。材料说明人将情感寓于事物之中,赋予事物品格和精神,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对事物进行联结与思考,②④正确。意识源于实践,而不是源于对天地万物的感知,③错误。
5.A 画家以青白菜谐“清白”之音,让普普通通的白菜承载了他清白传家的理想,表明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体的认知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①②符合题意。事物具有的特质是其固有的,并非取决于人的发现,③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
6.C 自然界具有物质性,物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改变物质性,①错误。推动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表明事物是运动的事物,要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②正确。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世界,③错误。运动是有规律性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将规律作为我们行动依据,④正确。
7.D 拘于“器形”实乃俗人之论,说明绘画创作既要不失“器形”,又要发挥艺术想象创造性再现“器形”,绘画创作要坚持“写实”与“造境”的统一,对生活进行艺术抽象,③④符合题意。感性经验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但不一定是不可靠的,①说法错误。忠实描摹、准确再现“雪中芭蕉”实景,合乎绘画创作原理,但忠实描摹、准确再现“雪中芭蕉”实景不是合乎绘画创作原理的必要条件,②说法错误。
8.B “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表明了军事家可以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企图战争的胜利,根据“企图”一词可以推断出战争的客观结果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战争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①正确。“关键在于物质条件许可范围”说法过于绝对,②排除。“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生动阐明了只有在掌握战争规律和认识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夺取战争的胜利,③正确。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另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仅仅需要物质条件还要遵循客观规律,④排除。
9.A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中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美妙之处在于,当圆径与其内、外方边取简单整数时,近似地有“面积=周长”,实现了“形”与“数”的统一、科学与美学的融合,这说明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们利用对“形”与“数”本质联系的把握,使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古代建筑成为可能,①③符合题意。“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属于意识,不是实现“形”与“数”统一、科学与美学相融合的基础,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尊重宇宙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建成符合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前提,④不符合题意。
10.C 漫画中《着急的母鸡》提前敲碎鸡蛋壳让小鸡出来,违背了其自然生长规律,启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④入选。母鸡的做法没有尊重规律,错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①不选。物质和意识两者之间不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物质不依赖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③错误。
11.(1)①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和退休年龄偏低,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我国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促使老年劳动者进入更多就业领域,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生产要素投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③充分发挥其中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更好地实现劳动者价值,防止优质人才资源浪费。④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既立足国情,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推动我国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源红利转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实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是立足于我国国情这一客观实际所作出的正确决策。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按客观规律办事。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结果。
解析:第(1)问,需要调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从必要性和重要性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需要调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