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7 )
精品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轮复习课件
1 / 21
排课
当前位置: 高中/ 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教材梳理(一轮)/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精品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轮复习课件

2023-09-07 浏览量 267 45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15-17157394
版本: 统编版
类型: 课件
地区: 全国
文件: 68.0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1份文件
1 / 21
独家版权

资料简介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轮复习课件.pptx 展开

(共21张PPT)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统编版必修三)
政气浩然
2023.9.2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居于第一位。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历程,充分印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时政热点
体系构建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执政地位确立
党的先进性
党的全面领导
根本保证
本质特征
基本方式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法的渊源
三位一体
四个环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主线

人民

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体系构建
党的领导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党的先进性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近代中国国情与主要矛盾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坚持党的领导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执政方式
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法宝
党员先锋模范
性质和宗旨
根本立场
执政理念
论证党执政合法性
论证党执政科学性
得出结论 做出要求
为什么
怎么做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教材分析
考向预测
考点分析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5.改革开放的地位和成就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
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情境设置相关问题,认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要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基本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
(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阶级矛盾)
决定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前提)
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目的)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建国方案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 以某种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走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的道路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结果 结果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知识拓展:为什么第三种方案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支持?
注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确定的,不能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执政党。
1.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内部条件)
(2)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外部条件)
(3)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弱点:
①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②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
具有先进性、革命性、易组织等特点的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4)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开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带领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
历史清晰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
革命
建设
改革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历史清晰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富起来强起来
建立新中国
实行改革开放
进入新时代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过渡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物质成就
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开启
目的
意义
关键抉择
完善制度
加强党建
发展生产
现实意义
历史意义
对国家和民族
对科学社会主义
对人类社会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
中国人站起来
走向民富国强
踏上新征程
坚实基础
制度基础
(一)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1、新中国成立的政治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1) 1949 -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2) 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4) 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这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3、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共产党的贡献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富起来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
1、改革开放的目的
(1)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就是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注意: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2、中国共产党此时期历史贡献的意义与价值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三)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强起来
1、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三个“意味着”)
(1)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中华民族的意义,历史意义)
(2)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政治意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其他国家的意义,世界意义)
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
课程设计
(2022·辽宁·高考真题)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与党的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孕育和传承的红色基因融入辽宁人民的血脉,书写了辉煌与荣光。上述成就的取得在于辽宁( )
①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前进方向
③致力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人民具有中华民族勇敢坚毅和忠诚担当的品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模拟演练
THANKS
必修3 政治与法治课件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