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6人教版新教材政治高考第一轮同步基础练--课时规范练50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docx 展开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规范练50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1.(2024·北京顺义模拟)关于以下纠纷的解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进行仲裁 ②调解可以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来解决纠纷 ③仲裁审理公开进行,一裁终局,更加便捷、经济,影响也更大 ④婚姻、收养、监护等都可以由仲裁机关进行仲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刘、李两家是邻居,刘家住三楼,李家住二楼。刘家衣服经常不拧干就搭在阳台上,导致水滴到李家的衣服、被子上。刘家说这是自己家的阳台,李家无权干涉。别人出主意让李家打官司,李家不想打,想用调解的方式解决与刘家的纠纷。下列对调解认识错误的是( )
A.调解是指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B.调解可以通过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
C.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
D.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独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3.某地充分发挥优秀人民调解员的模范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品牌化”“专业化”的人民调解队伍,成立了个人调解工作室,还在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中优中选优担任人民法院的调解专员,实现调解人员资源共享。该地的做法( )
①积极发挥人民调解排解疏导、说服教育的作用,化解了社会纠纷 ②推进了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有利于形成调解方式多样化发展格局 ③搭建了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拓展了矛盾纠纷的解决途径 ④充分发挥了人民法院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的积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甲某从某超市买了一个高压锅,但是高压锅在使用中自燃爆炸,导致贾某手部严重受伤,甲某立即与超市交涉要求赔偿。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将此事交由仲裁委员会仲裁。关于仲裁,李某和超市要明确( )
①李某和超市都可以随时单独提出仲裁申请 ②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必须执行
③当事人双方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申请再次仲裁 ④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认可,不得就同一纠纷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陈某在某公司购买一处商品房,双方约定2023年6月30日前将商品房交付陈某使用并办理产权登记,但该公司未按约履行相关责任。陈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该公司支付逾期交房和逾期办证的违约金。了解基本案情后,人民法院委派某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经该调委会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行政组织 ②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③若对调解协议有异议,可以申请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④人民调解应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依法进行调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小王大学毕业后与同学创业,通过协议合开了一家婚庆店,但不久就产生了财产方面的权益纠纷。碍于情面,小王不想打官司,准备选择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那么,小王必须弄清的仲裁制度有 ( )
①仲裁和诉讼互不干扰,可以同时进行 ②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 ③仲裁必须依据双方当事人达成有效的协议 ④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就同一纠纷再行起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年夏,王某因邻里纠纷被邻居张某打伤住院,人民法院判决张某赔偿王某1万余元,但张某拒不执行生效判决。后执行干警多次寻找张某,均没有发现其行踪。鉴于张某拒不履行判决,行为恶劣,决定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下列对此案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人民法院判决张某赔偿王某1万余元体现了诉讼的公权性 ②执行干警决定对张某采取强制措施表明诉讼具有强迫性 ③本案从审理到执行都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体现了诉讼的有序性 ④生效判决确定的王某与张某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终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北京大兴模拟)我国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构建起了一套扎根中国文化、符合中国实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下纠纷与纠纷解决方式对应不恰当的是( )
选项 纠纷 解决方式
A 某小区内两位老人因门口鞋柜摆放占地发生口角,多次吵架持续一年之久 人民调解
B 小郭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仲裁
C 徐某在自家阳台搭建鸽舍,饲养、放飞信鸽,给楼下住户造成严重影响,几户邻居与其多次协商无效 民事诉讼
D 张某从山区收购了无合法来源的王锦蛇,准备高价出售,被林业局执法人员查获,依法没收王锦蛇并给予张某罚款的处罚,张某不服 行政诉讼
9.陈杰与李亮系邻居,两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陈杰把自己的一套120平方米的楼房以49万元的价格卖给李亮,房款分两次付清,到第二次房款交清后,陈杰搬出房子,使其正式归李亮。而李亮交了第一次房款后不久,陈杰提出房价过低,要求解除买卖合同,但遭到了李亮的拒绝,双方最终走进了人民法院。材料中的诉讼属于( )
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
C.经济诉讼
D.行政诉讼
10.(2024·北京顺义期末)陈某在小区散步时看见一条可爱的狗,便去逗引,结果被狗咬伤。陈某要求狗的主人石某赔偿其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等共计1万元。但石某认为,如果陈某不主动逗狗,狗是不会咬她的,因此,不同意赔偿。陈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石某赔偿其相应的损失。这一诉讼类型属于( )
A.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B.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C.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D.经济诉讼,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
11.(2025·山东烟台阶段练习)(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应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形势,某县以“全民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导,打造了一套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案例
2020年,刘某就与祁某的相邻权纠纷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开庭审理最终判决由祁某将砌于刘某家西南角的围墙拆除,恢复双方共用状态。祁某不服判决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围墙拆除后祁某认为临街一侧空缺不安全,又拿木板作了遮拦,刘某多次申请执行拆除。在诉讼和执行过程中,街道多次组织司法、综治办、法庭、执行局人员及村组干部到双方家中协商,但协商无果。2023年8月,双方又分别到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反映各自诉求。从人民法院办案程序来讲,本案属已执行完毕,但考虑到当事人双方心结未解,案结事未了,县人民法院主动牵头,联合街道、社区村组等五级普法网格人员,联动开展释法宣讲、实地走访化解、找当事人亲属做“和事佬”,终于在2023年9月19日街道办再次组织的调解中,双方同意调解方案。
有观点认为,“诉讼”与“调解”相结合,才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答案:
课时规范练50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1.A 解析 仲裁的主体是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①正确;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找到解决纠纷的办法,②正确;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一裁终局,更加便捷、经济,影响小,③错误;婚姻、收养、监护不适用于仲裁,④错误。
2.D 解析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受司法助理员的具体指导开展调解工作,而非独立调解,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是对调解的含义、途径和人民调解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3.A 解析 某地充分发挥优秀人民调解员的作用,打造“品牌化”“专业化”的人民调解队伍,还在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中优中选优担任人民法院的调解专员,实现调解人员资源共享,这既积极发挥人民调解排解疏导、说服教育的作用,有利于化解社会纠纷,又推进了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有利于形成调解方式多样化发展格局,①②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也未涉及人民法院的作用,③④错误。
4.C 解析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①错误;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②正确;我国实行一裁终局制,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③错误,④正确。
5.D 解析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①错误;人民调解不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②错误;经该调委会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若对调解协议有异议,可以申请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人民调解应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依法进行调解,③④正确。
6.C 解析 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①错误;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
7.B 解析 王某因邻里纠纷被邻居张某打伤住院,人民法院判决张某赔偿王某1万余元,这体现了诉讼的公权性,①正确;判决已经生效,判决确定的王某与张某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终局性,④正确;执行干警决定对张某采取强制措施表明诉讼具有强制性,而非强迫性,②错误;本案从审理到执行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体现了诉讼的程序性,③错误。
8.B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小区内两位老人因门口鞋柜摆放占地发生口角,多次吵架持续一年之久适用于人民调解,A项不符合题意;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小郭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不适用于仲裁,B项符合题意;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徐某在自家阳台搭建鸽舍,饲养、放飞信鸽,给楼下住户造成严重影响,几户邻居与其多次协商无效适用于民事诉讼,C项不符合题意;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张某从山区收购了无合法来源的王锦蛇,准备高价出售,被林业局执法人员查获,依法没收王锦蛇并给予张某罚款的处罚,张某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D项不符合题意。
9.A 解析 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材料中的诉讼属于民事纠纷,A项正确,B、D两项排除;诉讼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无经济诉讼,C项错误。
10.A 解析 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案属于民事诉讼,A项正确,B、C、D三项排除。
11.答案 以和为贵选调解,通过人民调解、诉讼调解,缓解人民法院“诉讼爆炸”的压力,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邻里关系。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具有强制性、终局性等特点。通过诉讼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公平正义。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应积极探索创新和解、调解、仲裁、诉讼、行政管理(行政处罚)相互配合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民守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时规范练50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1.(2024·北京顺义模拟)关于以下纠纷的解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进行仲裁 ②调解可以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来解决纠纷 ③仲裁审理公开进行,一裁终局,更加便捷、经济,影响也更大 ④婚姻、收养、监护等都可以由仲裁机关进行仲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刘、李两家是邻居,刘家住三楼,李家住二楼。刘家衣服经常不拧干就搭在阳台上,导致水滴到李家的衣服、被子上。刘家说这是自己家的阳台,李家无权干涉。别人出主意让李家打官司,李家不想打,想用调解的方式解决与刘家的纠纷。下列对调解认识错误的是( )
A.调解是指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B.调解可以通过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
C.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
D.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独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3.某地充分发挥优秀人民调解员的模范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品牌化”“专业化”的人民调解队伍,成立了个人调解工作室,还在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中优中选优担任人民法院的调解专员,实现调解人员资源共享。该地的做法( )
①积极发挥人民调解排解疏导、说服教育的作用,化解了社会纠纷 ②推进了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有利于形成调解方式多样化发展格局 ③搭建了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拓展了矛盾纠纷的解决途径 ④充分发挥了人民法院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的积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甲某从某超市买了一个高压锅,但是高压锅在使用中自燃爆炸,导致贾某手部严重受伤,甲某立即与超市交涉要求赔偿。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将此事交由仲裁委员会仲裁。关于仲裁,李某和超市要明确( )
①李某和超市都可以随时单独提出仲裁申请 ②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必须执行
③当事人双方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申请再次仲裁 ④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认可,不得就同一纠纷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陈某在某公司购买一处商品房,双方约定2023年6月30日前将商品房交付陈某使用并办理产权登记,但该公司未按约履行相关责任。陈某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该公司支付逾期交房和逾期办证的违约金。了解基本案情后,人民法院委派某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经该调委会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行政组织 ②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③若对调解协议有异议,可以申请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④人民调解应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依法进行调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小王大学毕业后与同学创业,通过协议合开了一家婚庆店,但不久就产生了财产方面的权益纠纷。碍于情面,小王不想打官司,准备选择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那么,小王必须弄清的仲裁制度有 ( )
①仲裁和诉讼互不干扰,可以同时进行 ②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 ③仲裁必须依据双方当事人达成有效的协议 ④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就同一纠纷再行起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年夏,王某因邻里纠纷被邻居张某打伤住院,人民法院判决张某赔偿王某1万余元,但张某拒不执行生效判决。后执行干警多次寻找张某,均没有发现其行踪。鉴于张某拒不履行判决,行为恶劣,决定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下列对此案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人民法院判决张某赔偿王某1万余元体现了诉讼的公权性 ②执行干警决定对张某采取强制措施表明诉讼具有强迫性 ③本案从审理到执行都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体现了诉讼的有序性 ④生效判决确定的王某与张某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终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北京大兴模拟)我国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构建起了一套扎根中国文化、符合中国实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下纠纷与纠纷解决方式对应不恰当的是( )
选项 纠纷 解决方式
A 某小区内两位老人因门口鞋柜摆放占地发生口角,多次吵架持续一年之久 人民调解
B 小郭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仲裁
C 徐某在自家阳台搭建鸽舍,饲养、放飞信鸽,给楼下住户造成严重影响,几户邻居与其多次协商无效 民事诉讼
D 张某从山区收购了无合法来源的王锦蛇,准备高价出售,被林业局执法人员查获,依法没收王锦蛇并给予张某罚款的处罚,张某不服 行政诉讼
9.陈杰与李亮系邻居,两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陈杰把自己的一套120平方米的楼房以49万元的价格卖给李亮,房款分两次付清,到第二次房款交清后,陈杰搬出房子,使其正式归李亮。而李亮交了第一次房款后不久,陈杰提出房价过低,要求解除买卖合同,但遭到了李亮的拒绝,双方最终走进了人民法院。材料中的诉讼属于( )
A.民事诉讼
B.刑事诉讼
C.经济诉讼
D.行政诉讼
10.(2024·北京顺义期末)陈某在小区散步时看见一条可爱的狗,便去逗引,结果被狗咬伤。陈某要求狗的主人石某赔偿其医药费、营养费、误工费等共计1万元。但石某认为,如果陈某不主动逗狗,狗是不会咬她的,因此,不同意赔偿。陈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石某赔偿其相应的损失。这一诉讼类型属于( )
A.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B.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C.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D.经济诉讼,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
11.(2025·山东烟台阶段练习)(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应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形势,某县以“全民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导,打造了一套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案例
2020年,刘某就与祁某的相邻权纠纷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开庭审理最终判决由祁某将砌于刘某家西南角的围墙拆除,恢复双方共用状态。祁某不服判决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围墙拆除后祁某认为临街一侧空缺不安全,又拿木板作了遮拦,刘某多次申请执行拆除。在诉讼和执行过程中,街道多次组织司法、综治办、法庭、执行局人员及村组干部到双方家中协商,但协商无果。2023年8月,双方又分别到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反映各自诉求。从人民法院办案程序来讲,本案属已执行完毕,但考虑到当事人双方心结未解,案结事未了,县人民法院主动牵头,联合街道、社区村组等五级普法网格人员,联动开展释法宣讲、实地走访化解、找当事人亲属做“和事佬”,终于在2023年9月19日街道办再次组织的调解中,双方同意调解方案。
有观点认为,“诉讼”与“调解”相结合,才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答案:
课时规范练50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1.A 解析 仲裁的主体是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①正确;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找到解决纠纷的办法,②正确;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一裁终局,更加便捷、经济,影响小,③错误;婚姻、收养、监护不适用于仲裁,④错误。
2.D 解析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受司法助理员的具体指导开展调解工作,而非独立调解,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是对调解的含义、途径和人民调解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3.A 解析 某地充分发挥优秀人民调解员的作用,打造“品牌化”“专业化”的人民调解队伍,还在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中优中选优担任人民法院的调解专员,实现调解人员资源共享,这既积极发挥人民调解排解疏导、说服教育的作用,有利于化解社会纠纷,又推进了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有利于形成调解方式多样化发展格局,①②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也未涉及人民法院的作用,③④错误。
4.C 解析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①错误;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②正确;我国实行一裁终局制,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③错误,④正确。
5.D 解析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①错误;人民调解不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②错误;经该调委会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若对调解协议有异议,可以申请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人民调解应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依法进行调解,③④正确。
6.C 解析 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①错误;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
7.B 解析 王某因邻里纠纷被邻居张某打伤住院,人民法院判决张某赔偿王某1万余元,这体现了诉讼的公权性,①正确;判决已经生效,判决确定的王某与张某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终局性,④正确;执行干警决定对张某采取强制措施表明诉讼具有强制性,而非强迫性,②错误;本案从审理到执行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体现了诉讼的程序性,③错误。
8.B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小区内两位老人因门口鞋柜摆放占地发生口角,多次吵架持续一年之久适用于人民调解,A项不符合题意;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小郭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不适用于仲裁,B项符合题意;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徐某在自家阳台搭建鸽舍,饲养、放飞信鸽,给楼下住户造成严重影响,几户邻居与其多次协商无效适用于民事诉讼,C项不符合题意;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张某从山区收购了无合法来源的王锦蛇,准备高价出售,被林业局执法人员查获,依法没收王锦蛇并给予张某罚款的处罚,张某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D项不符合题意。
9.A 解析 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材料中的诉讼属于民事纠纷,A项正确,B、D两项排除;诉讼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无经济诉讼,C项错误。
10.A 解析 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案属于民事诉讼,A项正确,B、C、D三项排除。
11.答案 以和为贵选调解,通过人民调解、诉讼调解,缓解人民法院“诉讼爆炸”的压力,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邻里关系。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具有强制性、终局性等特点。通过诉讼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公平正义。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应积极探索创新和解、调解、仲裁、诉讼、行政管理(行政处罚)相互配合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民守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