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2合订同步练习题--第三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ocx 展开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2合订
第三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1.(2024湖北孝感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理论形态,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新境界,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立足于时代之基,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
②超越社会历史条件,深入回答时代之问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④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辽宁本溪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饱含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是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不断丰富发展的
B.是回答时代之问、对人类有贡献的科学理论
C.是在不断思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产生的
D.是完全原创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题组二 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3.(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期中)“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这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层面对治国理政价值观的回答。这种价值观是( )
A.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4.(2024安徽池州一中期中)“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A.“十个明确”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B.“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C.“十个明确”侧重实践层面,在“十四个坚持”的理论中展开
D.“十三个方面成就”作为基本方略,全景展示中国的全新精神面貌
题组三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2024山东德州期中)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文化理论和实践成果的集大成。这一思想的价值在于( )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③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④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全党奋进新征程提供根本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4山东济南期中)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某市委党校通过举办中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半小时”培训、“新思想宣传二人讲”等学习宣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这一活动( )
①坚持学思行统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
②结合中国现实和国际形势,为解决全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③以学铸魂担使命,在砥砺前行中以科学理论不断锤炼自身品德修为
④顺应历史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能力提升练
1.(2024江西萍乡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2017年10月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2017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2018年5月 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18年6月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020年11月 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2023年10月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由此可见( )
①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②中国共产党不断谱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③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北京延庆期末)某校学生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内容时,记录了以下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上述内容表达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吉林通化期末)直面生态保护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书写了厚重“绿色答卷”,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由此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 )
①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②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形成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期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故带领广大群众深入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下表是某班同学整理的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及其蕴含的思想,其中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
用典 蕴含的思想
① 一枝一叶总关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③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坚持新发展理念
④ 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2024广东深圳期中)《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以下观点最能支撑这一论断的是( )
①全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②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③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
④立足新时代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河北保定联考)共青团中央指出,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这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②提升了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③在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
④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湖南宁乡期末)时代是思想之母,思想是时代之帆。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时代脉搏,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新部署,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再到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总体谋划,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宏伟实践中展现出强大伟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新时代文化建设为什么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正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1.(2024吉林省吉林市期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 )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已经不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③“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发展的现状
④“美好生活需要”的提法能更好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易错点2 不能区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2.(2023江苏镇江期末)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对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反腐败任务进行细化落实,永葆党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体现中国共产党( )
A.实现伟大梦想 B.推进伟大事业
C.进行伟大斗争 D.建设伟大工程
3.(2024天津滨海新区期末)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说:“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 )
①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②发扬斗争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
③掌握“十个明确”,这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方法论”
④中华儿女将小我融入大我,汇聚实现梦想的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易错点3 不能准确区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4.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提出“十三个方面成就”。“十三个方面成就”( )
A.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B.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
C.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D.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易错点4 不能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5.(2024福建师大附中期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思想之旗,是凝聚中国人民勠力同心、奋勇前进的精神之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终理论成果
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
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具体方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基础过关练
1.B 2.B 3.B 4.B 5.B 6.B
1.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新境界,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时代之基,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①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社会历史条件为基础,②中“超越”说法错误;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问题,④错误。
2.B 材料没有涉及党的自我革命,A不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之问、对人类有贡献的科学理论,B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的,C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完全原创”说法错误,D排除。
3.B 材料强调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表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
4.B “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A错误;“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B正确;“十个明确”侧重理论层面,在“十四个坚持”的实践中展开,C错误;“十四个坚持”是基本方略,“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D错误。
方法技巧 巧记“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十三个方面成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科学理论,其中:
“十个明确”侧重理论层面,当然最为核心关键,构建起“四梁八柱”般的理论框架;
“十四个坚持”侧重实践层面,路线图、方法论、基本方略都是强调怎么做;
“十三个方面成就”则是对成就、经验的全景展示。
5.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个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路线图”和“方法论”,①错误;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文化理论和实践成果的集大成,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能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强大思想武器,能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②③正确;党的领导为全党奋进新征程提供根本保证,④错误。
6.B 开展学习宣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促干,坚持学思行统一,可以使党员干部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也有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与为解决全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没有直接联系,②排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而不是这一活动,④排除。
能力提升练
1.C 2.B 3.C 4.D 5.B 6.A
1.C 习近平总书记对各领域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也佐证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谱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②④正确;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不是创新规律,①错误;材料强调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未强调加强自身建设、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③排除。
2.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以引领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①④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③排除。
3.C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并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但材料未涉及,①不符合题意;直面生态保护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书写了厚重“绿色答卷”,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形成,是原创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②③正确;“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内容,④错误。
4.D “一枝一叶总关情”指的是执政者要关心百姓疾苦,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对应正确;“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②对应错误;“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体现了以德治国,③对应错误;“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说的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发现弊病就立即补救,一看到河流决口就立即堵塞,说明要适应现代社会治理发展变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对应正确。
5.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①④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②③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作用,与题意不符。
6.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在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①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而非制度自信,②错误。邓小平理论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④错误。
7.答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符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际,遵循了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有利于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解析
关键信息 教材知识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时代脉搏,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习近平文化思想符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际,遵循了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从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新部署……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有利于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易混易错练
1.D 2.D 3.B 4.B 5.B
1.D 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仍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①错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②错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修改意味着“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发展的现状,“美好生活需要”的提法能更好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③④符合题意。
易错点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D 伟大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不符合题意;伟大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不符合题意;伟大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C不符合题意;伟大工程是党的建设,对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反腐败任务进行细化落实属于建设伟大工程,D符合题意。
3.B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②错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掌握“十四个坚持”这一“路线图”和“方法论”,③错误。①④符合题意。
易错点拨 区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内容 举措 联系
伟大斗争 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四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伟大事业 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是“十四个坚持”,A错误;“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B正确;“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C、D错误。
易错点拨 区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十个 明确” ①“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②“十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十四 个坚持” ①“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②“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十三个 方面 成就” “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
5.B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但不是最终理论成果,①错误;材料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之旗和精神之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它凝心铸魂,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②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案,④错误。
易错点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2合订
第三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1.(2024湖北孝感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理论形态,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新境界,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立足于时代之基,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
②超越社会历史条件,深入回答时代之问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④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辽宁本溪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饱含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A.是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不断丰富发展的
B.是回答时代之问、对人类有贡献的科学理论
C.是在不断思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产生的
D.是完全原创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题组二 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3.(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期中)“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这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层面对治国理政价值观的回答。这种价值观是( )
A.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4.(2024安徽池州一中期中)“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A.“十个明确”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B.“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C.“十个明确”侧重实践层面,在“十四个坚持”的理论中展开
D.“十三个方面成就”作为基本方略,全景展示中国的全新精神面貌
题组三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2024山东德州期中)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文化理论和实践成果的集大成。这一思想的价值在于( )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③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④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全党奋进新征程提供根本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4山东济南期中)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某市委党校通过举办中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半小时”培训、“新思想宣传二人讲”等学习宣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这一活动( )
①坚持学思行统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
②结合中国现实和国际形势,为解决全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③以学铸魂担使命,在砥砺前行中以科学理论不断锤炼自身品德修为
④顺应历史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能力提升练
1.(2024江西萍乡期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2017年10月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2017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2018年5月 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18年6月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020年11月 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2023年10月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由此可见( )
①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②中国共产党不断谱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③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北京延庆期末)某校学生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内容时,记录了以下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上述内容表达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吉林通化期末)直面生态保护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书写了厚重“绿色答卷”,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由此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 )
①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②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形成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期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故带领广大群众深入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下表是某班同学整理的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及其蕴含的思想,其中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
用典 蕴含的思想
① 一枝一叶总关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③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坚持新发展理念
④ 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2024广东深圳期中)《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以下观点最能支撑这一论断的是( )
①全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②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③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
④立足新时代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河北保定联考)共青团中央指出,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这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②提升了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③在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
④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湖南宁乡期末)时代是思想之母,思想是时代之帆。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时代脉搏,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新部署,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再到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总体谋划,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宏伟实践中展现出强大伟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新时代文化建设为什么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正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1.(2024吉林省吉林市期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 )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已经不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③“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发展的现状
④“美好生活需要”的提法能更好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易错点2 不能区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2.(2023江苏镇江期末)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对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反腐败任务进行细化落实,永葆党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体现中国共产党( )
A.实现伟大梦想 B.推进伟大事业
C.进行伟大斗争 D.建设伟大工程
3.(2024天津滨海新区期末)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说:“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 )
①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②发扬斗争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
③掌握“十个明确”,这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方法论”
④中华儿女将小我融入大我,汇聚实现梦想的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易错点3 不能准确区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4.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提出“十三个方面成就”。“十三个方面成就”( )
A.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B.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
C.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D.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易错点4 不能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5.(2024福建师大附中期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思想之旗,是凝聚中国人民勠力同心、奋勇前进的精神之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终理论成果
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
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具体方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三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基础过关练
1.B 2.B 3.B 4.B 5.B 6.B
1.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新境界,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时代之基,是新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①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社会历史条件为基础,②中“超越”说法错误;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问题,④错误。
2.B 材料没有涉及党的自我革命,A不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之问、对人类有贡献的科学理论,B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的,C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完全原创”说法错误,D排除。
3.B 材料强调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表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
4.B “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A错误;“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B正确;“十个明确”侧重理论层面,在“十四个坚持”的实践中展开,C错误;“十四个坚持”是基本方略,“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D错误。
方法技巧 巧记“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十三个方面成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科学理论,其中:
“十个明确”侧重理论层面,当然最为核心关键,构建起“四梁八柱”般的理论框架;
“十四个坚持”侧重实践层面,路线图、方法论、基本方略都是强调怎么做;
“十三个方面成就”则是对成就、经验的全景展示。
5.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个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路线图”和“方法论”,①错误;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文化理论和实践成果的集大成,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能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强大思想武器,能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②③正确;党的领导为全党奋进新征程提供根本保证,④错误。
6.B 开展学习宣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促干,坚持学思行统一,可以使党员干部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也有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与为解决全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没有直接联系,②排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而不是这一活动,④排除。
能力提升练
1.C 2.B 3.C 4.D 5.B 6.A
1.C 习近平总书记对各领域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也佐证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谱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②④正确;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不是创新规律,①错误;材料强调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未强调加强自身建设、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③排除。
2.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以引领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①④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③排除。
3.C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并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但材料未涉及,①不符合题意;直面生态保护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书写了厚重“绿色答卷”,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形成,是原创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②③正确;“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内容,④错误。
4.D “一枝一叶总关情”指的是执政者要关心百姓疾苦,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对应正确;“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②对应错误;“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体现了以德治国,③对应错误;“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说的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发现弊病就立即补救,一看到河流决口就立即堵塞,说明要适应现代社会治理发展变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对应正确。
5.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①④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②③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作用,与题意不符。
6.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在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①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而非制度自信,②错误。邓小平理论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④错误。
7.答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符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际,遵循了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有利于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解析
关键信息 教材知识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时代脉搏,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习近平文化思想符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际,遵循了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从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新部署……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有利于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易混易错练
1.D 2.D 3.B 4.B 5.B
1.D 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仍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①错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②错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修改意味着“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发展的现状,“美好生活需要”的提法能更好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③④符合题意。
易错点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D 伟大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不符合题意;伟大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不符合题意;伟大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C不符合题意;伟大工程是党的建设,对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反腐败任务进行细化落实属于建设伟大工程,D符合题意。
3.B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②错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掌握“十四个坚持”这一“路线图”和“方法论”,③错误。①④符合题意。
易错点拨 区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内容 举措 联系
伟大斗争 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四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伟大事业 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是“十四个坚持”,A错误;“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B正确;“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C、D错误。
易错点拨 区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十个 明确” ①“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②“十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十四 个坚持” ①“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②“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十三个 方面 成就” “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
5.B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但不是最终理论成果,①错误;材料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之旗和精神之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它凝心铸魂,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②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案,④错误。
易错点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