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87 )
精品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24张教案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地理
当前位置: 初中/ 地理/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精品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24张教案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地理

2025-02-19 下载量 16 6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22374513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素材、学案、教案、课件
地区: 全国
文件: 124.3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docx 展开

这是一套《9.3 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24张教案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地理》资源,包含9.3 撒哈拉以南非洲习题课件.pptx、9.3 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地理.pptx、9.3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docx、9.3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docx、视频3.mp4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9.3 撒哈拉以南非洲导学案.docx》的文档简介内容:</br>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和自然环境。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征及对生活的影响。
3.运用图文资料,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简要分析其发展经济的措施和国际合作的重要作用。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概况
【自主学习】热带草原广布
1.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 沙漠以南,东临 洋、西濒 洋。
2.地形与河流:以 为主,地势起伏不大。大体上由 向 倾斜。发源于东非高原的 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3.气候及特征: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被赤道横贯,以 气候为主,其中 气候分布最广,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区。热带草原气候分 两季,干季草木枯黄,湿季水草丰美。
【合作探究一】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茅草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读“非洲乡村的茅草屋”和“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世界各地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往往与当地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茅草屋是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一般用树枝、藤条、泥土等筑墙,房顶铺茅草。
1. 以恩贾梅纳为例,运用“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描述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
2.谈谈图中所示茅草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活动二: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问题
【自主学习】人口、粮食与环境
1.热带草原地区降水与农业:湿季如果降水及时,雨量 ,农业就有好收成;如果降水延迟到来或不足、就会发生 ,造成粮食减产和牲畜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2.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
3.生态环境恶化: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 ,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 ,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4.措施:加强 ,努力改善环境状况。
【合作探究二】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
读“热带草原地区的降水与农业”图、“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20年)”图和“撒哈拉沙以南非洲的‘绿色长城’”图,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阅读“热带草原地区的降水与农业”图,分析该地区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2.结合“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20年)”,说出该区域的人口特点。
3.阅读“撒哈拉沙以南非洲的‘绿色长城’”图,分析当地实施“绿色长城”的原因。
4.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必须做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适应。根据你的理解,按最重要(1项)、次重要(2项)、一般重要(3项),把以下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协调人地关系建议的代号,填入金字塔形的小方块,并说出你的理由。
A.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大力发展制造业等产业,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引进人才和技术
学习活动三: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
【自主学习】快速发展的经济
1.发展条件: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丰富的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落后原因:历史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长期受 。
3.经济特点:出口 ,进口 ,经济发展缓慢。
4.后果:由于工业产品的价格比初级农矿产品贵得多,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 地位。
5.经济发展:
(1)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产油国,利用本国丰富的 资源发展工业。
(2)肯尼亚发展花卉业和 业,是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旅游目的地。
(3)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国家和地区间的 。近年来,我国在这里的投资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采矿、 和 等领域。
【合作探究三】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
读“加纳的地理位置”图和“加纳进出口基本情况”,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加纳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南濒大西洋。该国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阅读地图,以加纳为例,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
1.指出加纳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比较加纳2008年和2018年主要进出口产品的类型。
3.加纳2008年出口额只有进口额的一半。2018年出口额已经超过了进口额。说说这样的变化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2024·陕西汉中期末)非盟是一个包涵了55个非洲会员国的联盟组织。当地时间2024年2月17日,第37届非盟峰会开幕。非洲国家联合自强,正向着共同繁荣与和平的非洲愿景加速迈进。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及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居民以黑种人为主 D.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2.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的生产。为改变这种状况,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积极支持和推动南南合作 ②降低农矿产品价格,扩宽出口渠道
③引进人才和技术,发展民族工业 ④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增加劳动力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4·山东威海期末)非洲是目前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中国在诸多领域与非洲国家开展广泛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繁荣。读图,完成3~5题。
3.读图,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甲、乙处分别填入的序号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当地居民滥伐森林主要是为了( )
A.增加城市用地 B.获取林草资源 C.扩大耕地面积 D.完善基础设施
5.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A.粮食产量下降 B.自然灾害频发 C.人口增长过快 D.滥伐森林
6.(2024·云南德宏期末)某旅行社推出“魅力非洲”品质游线路,其旅行路线为“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非洲政区图”及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非洲气候分布规律是 ,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2)旅行团来到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时,看到野生动物大规模向肯尼亚迁徙,据此推断坦桑尼亚即将进入 (干季或湿季)。
(3)旅行团途经的四个国家中,能体验到眼望南、北半球的国家是 。
(4)旅行团来到埃塞俄比亚时倍感凉爽,同处热带,但埃塞俄比亚比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凉爽的主要原因是 。
(5)非洲电力严重短缺,旅行团在阿尔及利亚看到中国援建的大规模光伏电站,结合阿尔及利亚的气候,分析该国建设光伏发电站的有利气候条件。
(6)简述光伏发电项目对阿尔及利亚产生的积极影响。(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
【自主学习】
1.撒哈拉 印度 大西 2.高原 东南 西北 尼罗河 3.热带 热带草原 干、湿
【合作探究一】
1.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湿季(描述恰当即可)。
2.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植被以草原为主,有利于当地居民就地取材;茅草屋适应当地气候特点,有利于通风散热。
学习活动二:
【自主学习】
1.充足 旱灾2.首 粮食供应不足3.耕地面积 土地荒漠化 4.国际合作
【合作探究二】
1.热带草原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湿季。湿季如果降水及时,雨量充足,农业就有好收成;如果降水延迟到来或不足,就会发生旱灾,造成粮食减产和牲畜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2.人口数量多、增长快。
3.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为了加强国际合作,改善环境状况,非洲多国合作实施“绿色长城”计划。
4.
学习活动三:
【自主学习】
1.自然资源
2.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3.初级农矿产品 工业产品
4.不利
5.(1)石油(2)旅游业(3)合作 基础设施 制造业
【合作探究三】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2008年主要出口可可、木材等农产品,黄金等矿产品;主要进口燃料、化学物品、交通设备、机械等工业产品。2018年主要出口巧克力、鲜果汁、木板、木制装饰品等工业产品,黄金、石油等矿产品,主要进口交通设备、机械等工业产品。
3.加纳2018年出口额超过了进口额,这样的变化有利于促进当地民族企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达标训练】
1.D 2.C 第1题,由图可知,非洲撒哈拉以南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金刚石和金等)和生物资源(咖啡和可可等)。第2题,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的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的生产,采取的措施有积极支持和推动南南合作,引进人才和技术,发展民族工业等,①③正确;降低矿产品价格,不利于改善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的状况,②错误;非洲人口众多,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增加劳动力数量会加剧环境的恶化,更不利于改善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的状况,④错误。
3.B 4.C 5.C 第3题,非洲地区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粮食产量不足,当地居民为了满足粮食供应,因此进行滥伐森林和滥垦草地活动,但也因此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进而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当地被迫再次进行毁林开荒,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故甲处应填写①,乙处填写③。第4题,当地居民滥伐森林主要是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第5题,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当地的人口增长超过了粮食的产量增长,因此当地被迫进行毁林开荒运动,进而导致当地的人地关系恶性循环。
6.(1)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草原气候
(2)干季
(3)肯尼亚
(4)地处高原山地气候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凉爽
(5)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言之有理即可)
(6)可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能源不足等。(答一点即可)
【解析】(1)读图可知,非洲被赤道横贯其中,南北回归线也分别穿过南北两侧,主要位于热带,气候普遍炎热。非洲气候分布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2)由于坦桑尼亚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分干湿两季,野生动物形成了逐水草而居,干季迁徙的习惯。坦桑尼亚的野生动物大规模向肯尼亚迁徙,说明坦桑尼亚即将进入干季。(3)由“非洲政区图”可知,旅行路线“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四个国家中,赤道穿过肯尼亚中部,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所以在肯尼亚能体验到眼望南、北半球。(4)据图可知,埃塞俄比亚地形以高原为主,虽处热带,由于海拔较高,因此气候较为凉爽。(5)读图可知,非洲被赤道横贯其中,南北回归线也分别穿过南北两侧,主要位于热带,气候普遍炎热。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为建设光伏发电站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6)光伏发电项目对阿尔及利亚产生的积极影响:光伏发电项目可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阿尔及利亚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减少了环境污染,缓解阿尔及利亚能源紧缺不足等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素材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