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91 )
精品
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
2023稀缺资源征集
当前位置: 初中/ 地理/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章 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精品

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

2024-08-22 下载量 13 75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21085717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素材、学案、教案、课件、试卷
地区: 全国
文件: 12.8M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1.3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导学案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doc 展开

这是一套《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资源,包含1.3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课件.pptx、1.3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习题.doc、1.3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导学案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doc、1.3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案.doc、视频1.mp4欢迎下载使用,下面是关于《1.3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导学案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doc》的文档简介内容:</br>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知道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综合思维: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
地理实践力: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以及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产生五带;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1:地球公转的概况
【自主学习】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方向 ,周期 。
2.地球公转的特点: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始终指向北极星。
3.图表示意地球公转(以北半球为例)
字母 D A B C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纬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昼夜长短      ,    昼夜等长 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季节 春季 夏季    
【合作探究一】四季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演示地球公转,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说出太阳的公转运动及四季形成的关系。
2.说出地球运动到ABCD时,对应的北半球的节气名称。
3.指出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日期及四季划分。填写表格(以北半球为例)。
节 气 日 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北半球昼夜长短(南半球相反) 季节 月份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归纳: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特点及影响。
5.各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①一年当中,当地每天太阳都升的一样高吗?什么季节较高?什么季节较低?
 ②一年当中,当地每天的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总结]根据上表可知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学习活动2:地球公转与五带划分
【自主学习】地球上的五带
1.划分依据:人们根据各地获得 的多少。
2.五带概况
(1)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 。
(2)南、北温带:位于 与 之间, 比较明显。
(3)南、北寒带:位于 以内,有 现象,气候终年寒冷。
【合作探究二】地球上的五带
学生观察地球五带图,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说出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以及五带名称。
2.指出地球上五带的界线?
3.结合生活实际,探究热带、温带、寒带的终年气候特点?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23-24深圳·期末)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图为二十四节气对应地球公转轨道位置示意图,完成1~3题。
1.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处暑过后的下一个节气是( )
A.立秋 B.白露 C.小雪 D.芒种
2.我国(北半球)白昼时间长于黑夜的节气是( )
A.霜降 B.雨水 C.小雪 D.大暑
3.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依据(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
(23-24商丘期末)郑州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灯泡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图示意地球运动演示过程。完成4~5题。
4.正确演示地球运动的方式是( )
A.用手指顺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
B.用手指逆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
C.围绕灯泡顺时针移动地球仪,演示公转运动
D.围绕地球仪逆时针移动灯泡,演示公转运动
5.图中所演示的日期大约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6.(23-24威海期末)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3名宇航员开启太空探索新征程。10月31日7时2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宇航员辞别浩瀚星河,踏上回家之路。读图1、2,完成下题:
图1 地球运动示意图 图2 酒泉位置示意图
(1)图1为地球 运动示意图,在图1短线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方向 。
(2)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经纬度位置大约为 ,从甘肃省会兰州出发观看卫星发射,需沿 方向前进。
(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图1中 (填写序号)段,此时酒泉昼夜长短情况是 ,正处在一年中的 (季节)。
(4)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到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宇航员们在太空中度过了“二分二至”中的 两个节气,太阳光的直射点移动方向的变化情况是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过程中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1:地球公转的概况
【自主学习】地球的公转
1.自西向东 一年
2.保持不变
3.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赤道 北回归线 昼夜等长 白昼最长 黑夜最短 秋季 冬季
【合作探究一】四季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1.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2.A是春分,B是夏至,C是秋分,D是冬至。
3.。
节 气 日 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北半球昼夜长短(南半球相反) 季节 月份
A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春季 3、4、5
B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夏季 6、7、8
C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秋季 9、10、11
D冬至 12月22 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冬季 12、1、2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二十四节气和季节的变化。
5.①不一样,夏季较高,冬季较低。②不一样,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冬季白昼时间较短。
学习活动2:太阳公转与五带划分
【自主学习】地球上的五带
1.太阳光热 2.五带概况(1)终年炎热 。(2)回归线 极圈 四季变化 (3)极圈 极昼、极夜
【合作探究二】地球上的五带
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五带之间有重要的纬线,66.5°N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23.5°N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23.5°S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66.5°S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3.五带的气候特点:热带--终年炎热;温带--四季明显;寒带--终年寒冷。
【达标训练】
1.B 2.D 3.B 第1题,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处暑过后的下一个节气是白露。当太阳地球公转轨迹位于春分-夏至-秋分之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下面节气中大暑第2题,位于春分-夏至-秋分之间,我国(北半球)白昼时间长于黑夜;霜降、雨水、小雪我国昼短夜长。第3题,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分为24等分为24个节气。
4.B 5.D第4题,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正确的演示方式是用手指逆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第5题,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光照图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结合选项,12月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6.(1) 公转
(2)98°E,40°N 西北
(3)① 昼长夜短 春季
(4)夏至和秋分 向北移动至北回归线后改向南移动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解析】(1)读图可知,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围绕的中心是太阳,在地球公转轨道上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据图2可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经度向东增大,纬度向北增大,靠近的经纬度位置是(98°E,40°N);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以从甘肃兰州省会兰州出发观看卫星发射,需要沿西北方向前进。 (3)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一天,地球公转在春分(3月21日前后)和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在图1中的①段,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我国甘肃酒泉昼长夜短,正值北半球春季。(4)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到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即从2023年5月30日至2023年10月31日,航员们在太空中度过了“二分二至”中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方向是先向北,6月22日前后再向南,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过程中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会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素材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