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IP:18.97.14.91 )
第一章 地球 分层练 (含答案)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练(河南)
1 / 6
排课
当前位置: 初中/ 地理/ 中考专区/一轮复习
普通

第一章 地球 分层练 (含答案)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练(河南)

2025-05-14 浏览量 35 10个学币
详细信息
ID: 10-22976067
版本: 通用版
类型: 试卷
地区: 河南省
文件: 583.4KB
挑错反馈
反馈经核实,可获本站资源免单券!
有奖上传 收藏 加入资源篮
您的学校尚未开通校网通
学校开通校网通,全校教师可畅享海量教学资源。

资料简介 第一章 地球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练(河南).docx 展开

第一章 地球
  [原创新题]火星,作为地球的“孪生兄弟”,一直被认为是人类向太空进军移民的第一站。图1为火星、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火星与地球的部分数据比较图。据此完成1—2题。
 注: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图1
图2
1.火星作为地球的“孪生兄弟”,与地球 (  )
A.同属远日行星   B.距日远近一致
C.自转周期相近 D.质量体积相等
2.火星要想成为人类的移居地,需要 (  )
①自行发光 ②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③有液态水 ④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重庆中考节选]新西兰位于大洋洲,由两座主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图3为新西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图3
3.新西兰位于 (  )
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4.惠灵顿位于北京的 (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024山西中考]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不同地区存在着时间差异。为方便旅客,许多酒店大厅墙壁上挂着世界部分城市的电子时钟。图4为某酒店的电子时钟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图4
5.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6.图中显示北京时间比莫斯科时间 (  )
A.早5小时 B.早6小时
C.晚5小时 D.晚6小时
  新课标跨学科·美术 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图5为我国某地四大传统节日景观及习俗简笔画。据此完成7—8题。
①百花争艳 郊外踏青  ②绿树成荫 龙舟竞渡
③凉风习习 望月思乡  ④大雪纷飞 辞旧迎新
图5
7.图中景观及习俗,与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春节 B.②—端午节
C.③—清明节 D.④—中秋节
8.图中自然景观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地球运动 B.地球形状
C.海陆变迁 D.海陆分布
  [2024陕西中考]图6为某摄影爱好者于2024年2、3、4月每月的23日,在我国某城市同一位置拍摄的日落前景象。据此完成9—11题。
图 6
9.三张照片显示日落时刻越来越晚,说明拍摄期间当地(  )
A.白昼逐渐变短
B.白昼逐渐变长
C.气候逐渐变冷
D.天气阴晴不定
10.照片中不同日期日落时刻不同,是因为(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状
11.3月23日拍摄时,太阳大致在正西方。推断2月23日、4月23日拍摄时太阳的方位分别是(  )
A.西北、西南 B.东北、东南
C.西南、西北 D.东南、东北
  新情境日常生活·作息时间调整 我国某中学(34°N)国庆节假期开学后(10月8日)对下午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下表为该中学此次调整前后下午作息时间对比表。据此完成 12—14 题。
调整前 调整后
下午第1节课 14:30—15:10 14:00—14:40
下午第2节课 15:20—16:00 14:50—15:30
下午第3节课 16:10—16:50 15:40—16:20
下午第4节课 17:00—17:40 16:30—17:10
12.该中学位于 (  )
A.北半球 B.热带
C.南半球 D.寒带
13.经过调整,该中学 (  )
A.下午上课时长变长
B.下午上课时长变短
C.下午上课时间变早
D.下午下课时间变晚
14.该中学调整下午作息时间的原因主要是当地(  )
A.受地球公转影响,昼长变长
B.受地球公转影响,昼长变短
C.受地球自转影响,昼夜交替
D.受地球自转影响,出现时差
第一章 地球
1.C 【解析】 A( )读图1可知,火星与地球同属类地行星。太阳系中的远日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B( )读图2可知,火星距日距离是地球距日距离的1.52倍,说明两者距日远近不一致,火星距离太阳更远。
C(√)读图2可知,火星自转周期是地球自转周期的1.03倍,两者自转周期相近。
D( )读图2可知,火星的质量、体积均不足地球的1/5。
2.B 【解析】 地球成为人类目前唯一的家园,主要在于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有液态水的存在、有适宜呼吸的大气等。火星要想成为人类的移居地,也应具备这些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②③④正确。故选B。
3.A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经度数值向东增大,为东经(E),故新西兰位于165°E以东、180°E以西,地处西半球;图中纬度数值向南增大,为南纬(S),故新西兰位于赤道以南,地处南半球。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
4.B 【解析】 北京地处北半球,惠灵顿地处南半球,故惠灵顿位于北京的南方;北京的经度位置大致为120°E,惠灵顿的经度位置大致为175°E,故惠灵顿位于北京的东方。综上所述,惠灵顿位于北京的东南方。故选B。
5.C 【解析】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是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早晨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傍晚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随着地球自转,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会出现时间的差异。故选C。
6.A 【解析】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B 【解析】 图中①所示为清明节,人们多郊外踏青,亲近自然;②所示为端午节,人们多举行赛龙舟活动;③所示为中秋节,人们多赏月亮、吃月饼;④所示为春节,人们多贴春联庆祝新年。故选B。
8.A 【解析】 图中该地不同节日的自然景观形成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季节变换,春季百花争艳,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凉风习习,冬季大雪纷飞。故选A。
9.B 【解析】 由题可知,图6所示的三张照片分别为2024年2月23日、2024年3月23日和2024年4月23日在我国某城市同一位置拍摄的日落前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至次年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此时段,位于北半球的我国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相应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日落时刻越来越晚。故选B。
10.A 【解析】 照片中不同日期日落时刻不同,是因为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故选A。
11.C 【解析】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由此可排除B、D;2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日落西南。故选C。
12.A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中学纬度位置为34°N,地处北半球、北温带。故选A。
13.C 【解析】
14.B 【解析】 分析表中信息可知,经过调整,该中学下午上课、下课时间均提前,主要是因为该中学所在地位于北半球,受地球公转影响,国庆节假期开学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南移,当地昼长逐渐变短,日落时间变早。故选B。
一轮复习试卷

微信扫码阅读

订阅、浏览更便捷,更有机会免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