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8 除三害教学设计及教案分析

日期:2016-3-3 10:30 阅读:
1课时

8 除三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基于预学起点,能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几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紧扣“真想不到”研读课文,从中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特点——神奇、曲折;利用“三个圆”理论了解民间故事“曲折性” 创编的基本方法;通过群文阅读进一步加深体验感悟。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学会把故事中精彩的情节讲得吸引人。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年龄特点来看,对故事的阅读兴趣盎然,并且有极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本篇课文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具有鲜明的文体特点,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学生的阅读兴趣高,喜欢学。同时作为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故事本身的理解难度不大,对于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也能理解一二。

        根据学生的预学情况开展教学,可以使学习目标更加准确,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好的预学设计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因此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前自主预学。根据学生的预学情况,我发现:

        1、“街坊、浊浪、搅得”三个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学生一开始不能确定,但都通过查字典自行解决了。

        2、课文中一些重要的四字词语,如“横行霸道、痛改前非”等学生都进行了积累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且基本理解正确。

        3、学生的意想不到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与“猛虎”“恶龙”有关,主要聚焦于周处的神奇力量令人意想不到;二是对于“周处”为人及转变的意想不到。这两类恰好符合民间故事神奇、曲折两大特点。

3重点难点

        结合文本特点我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从中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特点,利用“三个圆”理论揭示创编故事的秘诀,并通过群文阅读进一步加深体验感悟。这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根据配套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把故事讲得吸引人”,结合三下年级学生的复述能力,我把目标细化为“初步学会把故事中精彩的情节讲得吸引人”,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巧妙揭示课题

        1、介绍民间故事:同学们,大家喜欢听故事吗?有一类故事,是由民间的老百姓们自己编的、口头讲的,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我们把这样的故事叫作民间故事。

        2、看图猜故事:教师利用课件依次出示多种形式的图片——剪纸(《老鼠嫁女儿》)、扇子(《八仙过海》)、动画片(《花木兰》)、插图(《除三害》),请同学们来猜一猜是哪个民间故事。

        3、顺势揭示课题,师生共同写课题。(板书:除三害)

        (设计意图:课题的揭示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能提升学生的兴奋点,为接下来的愉悦学习做好情感铺垫。更重要的是游戏中选用的民间故事以剪纸、扇面、动画片等不同形式出现,让学生对民间故事流传的多样性有了直观认知。)

活动2【讲授】检查预习,简单串讲故事

(一)评论人物,感知形象。

师生交流:你喜欢周处吗?为什么?(板书:周处)

(二)积累词语,串讲故事。

1、课件出示预习时同学们积累的四字词语并齐读。

性格暴烈   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上山杀虎   下河剁龙   同归于尽

奔走相告   喜气洋洋   痛改前非

2、串联词语讲故事。(课件出示)

周处原本(      ),(     ),常常(     ),是三害之一。后来他(     )、(     ),为大家除去了两害。人们以为他与恶龙(     ),人人(     ),个个(     )。周处见此情景深受触动,最后(    ),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1)自由练讲。

(2)指名讲故事。

(设计意图:串讲故事既是对词语的积累运用,又使学生理清了故事脉络,同时也是简单的、有“扶手”的复述练习,符合课标中的学段要求。)

活动3【讲授】紧扣意外,感受民间故事特点

过渡语: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讲好故事的第一步,但是,如果我们就这样简单地讲,这个故事还能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吗?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听吗?一个好的故事一定会有很多出人意料的地方,吸引着我们不断地看下去。那么《除三害》中最让你“想不到”的是什么呢?(课件出示)用“真想不到”开头来说一说。

(一)同桌交流预学单内容。

(二)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紧扣民间故事“曲折性”的特点,以“真想不到”统领全文的阅读。根据学生预学单的完成情况,可以发现学生的意想不到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与“猛虎”“恶龙”有关,主要聚焦于周处的神奇力量令人意想不到;二是对于“周处”为人的意想不到。教学中便围绕这两个板块展开,让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和“以学定教”。)

预设一:学生找到与“猛虎”、“恶龙”相关的意想不到,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研读“周处除恶龙”片断,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

1、请同学们拿出笔在课文中圈圈画画,找出哪个字,哪个词特别能让你感受到除去恶龙的艰难?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进行指导)

(预设)

(1)抓住“恶龙的动作”感受凶猛、狡猾。

(2)聚焦“忽而……忽而……”感受恶龙动作的灵活、敏捷。

①换词练习。

②交流感受。

③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从“惊涛拍岸、浊浪冲天”感受这场恶战的惊心动魄。

①想象说话:读着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读出气势。

(4)借“三天三夜”展开想象,感受神奇。

想象说话:这三天里面,周处会遇到哪些困难?遇到哪些危险?

2、指名朗读整段话。(师随机指导)

3、小结:在民间故事里周处就有这样神奇的力量,(板书:神奇)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他杀猛虎,除恶龙,本领高强。(板书:伏虎降龙)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地品味、个读、齐读、练读、换词比较、想象说话,在细读的过程中,立足语言,学习语言,内化语言。在品读中感受民间故事的一大特点——神奇。)

预设二:学生找到关于“周处”为人及转变的意想不到,引导学生联系前因后果,体会民间故事中往往包含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以及故事的精彩恰恰在于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1、聚焦“横行霸道”,体会前因后果。

(1)理解“横行霸道”。

(2) 课件出示童谣,进一步感受周处的“横行霸道”。

小周处,武艺强,

日弄刀弓夜弄枪。

拳打李,脚踢张,

更比猛虎恶龙狂。

吓得乡民齐叫苦,

无人敢与论短长。

(4)课件出示文中句子,于童谣对比朗读,触动深思。

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引进童谣,帮助其更好地体会“横行霸道”。通过课件上“童谣”和“欢呼”的对比出现,使学生理解“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设置变得水到渠成。)

2、借助“小练笔”,加深角色体验。

(1)过渡:人们的奔走相告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明白了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写下来。

(2)学生自由写话。

(3)集体交流。

(4)小结:民间故事往往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板书:愿望)所以人们在讲述时经常喜欢用“从此以后”这样的词语。

(设计意图:小练笔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它更是紧扣文本情境展开的,能促使学生把《除三害》这一故事的人文核心价值——“善”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3、延展“痛改前非”,自然感悟事理。

(1)理解“痛改前非”。(板书:痛改前非)

(2)播放课件,了解“痛改前非”后的周处。

(课件中配音内容)除三害之后,周处寻访名师,发奋图强,后来成了一代忠臣,还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3)出示名言,揭示事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设计意图:利用连环画插图,配上讲解和音乐制作出类似小电影效果的课件,为学生讲述周处“痛改前非”后的故事,不仅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使他们顺理成章地感悟到故事中蕴含的事理。)

活动4【活动】小组合作,生动讲述故事

过渡语:现在我们那么多的“真想不到”是不是都能想得通了呢?这个故事就是因为一个个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想不到”,紧紧牵引着我们的心。如果能够把这些精彩的地方讲清楚,那故事一定会更加吸引人。

1、出示合作要求,指名朗读

(1)、四人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讲述。

(2)、讨论:抓住哪些内容讲,能让故事听起来更吸引人?

(3)、推荐一个人讲,其他人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2、自由练说,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汇报、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民间故事的传播形式——口耳相传是它的一大特点。在此处安排“抓住精彩片段”讲故事,把故事讲生动,是对前面“串讲故事”的提升。而小组合作形式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复述的兴趣,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

活动5【讲授】解开奥秘,群文拓展阅读

1、借助“三个圆”,揭开故事创编的秘密。(课件出示)

          圆满                  缺略                补救

(1)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圆”的特点。

(2)了解故事的发展与“三个圆”的关系。

2、以《除三害》为例,进一步明晰“三个圆”的运用。(课件出示)

教师确定第一个“圆”,学生开动脑筋依次选择其他的“圆”

武艺高强    横行霸道     伏虎降龙  盼其同死   痛改前非   受人敬重


3、小结“三个圆”作用,开展群文阅读。

这样的方法使故事的发展就像大河里的波浪一样(课件出示)起起伏伏,扣人心弦。还有许多的民间故事也是这样的一波三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默读《塞翁失马》,完成趣味练习。

         实物投影,交流练习。

(2)阅读《好运气的猎人》,交流:这个故事中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

(交流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意识渗透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夸张的表达和有趣的语言。)


        (设计意图:利用“三个圆”理论,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悟故事“曲折性”创编的秘诀;通过《塞翁失马》和《好运气的猎人》的群文阅读进一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活动6【作业】故事推荐,阅读永不停歇

        像这样好看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们都有那么精彩神奇,都有出人意料、扣人心弦的地方。(课件出示)像《田螺姑娘》、《猎人海力布》《聪明的阿凡提》等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又如《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被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同学们课后可以去看一看,肯定会收获更多惊喜的。

8 除三害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8 除三害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巧妙揭示课题

        1、介绍民间故事:同学们,大家喜欢听故事吗?有一类故事,是由民间的老百姓们自己编的、口头讲的,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我们把这样的故事叫作民间故事。

        2、看图猜故事:教师利用课件依次出示多种形式的图片——剪纸(《老鼠嫁女儿》)、扇子(《八仙过海》)、动画片(《花木兰》)、插图(《除三害》),请同学们来猜一猜是哪个民间故事。

        3、顺势揭示课题,师生共同写课题。(板书:除三害)

        (设计意图:课题的揭示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能提升学生的兴奋点,为接下来的愉悦学习做好情感铺垫。更重要的是游戏中选用的民间故事以剪纸、扇面、动画片等不同形式出现,让学生对民间故事流传的多样性有了直观认知。)

活动2【讲授】检查预习,简单串讲故事

(一)评论人物,感知形象。

师生交流:你喜欢周处吗?为什么?(板书:周处)

(二)积累词语,串讲故事。

1、课件出示预习时同学们积累的四字词语并齐读。

性格暴烈   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上山杀虎   下河剁龙   同归于尽

奔走相告   喜气洋洋   痛改前非

2、串联词语讲故事。(课件出示)

周处原本(      ),(     ),常常(     ),是三害之一。后来他(     )、(     ),为大家除去了两害。人们以为他与恶龙(     ),人人(     ),个个(     )。周处见此情景深受触动,最后(    ),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1)自由练讲。

(2)指名讲故事。

(设计意图:串讲故事既是对词语的积累运用,又使学生理清了故事脉络,同时也是简单的、有“扶手”的复述练习,符合课标中的学段要求。)

活动3【讲授】紧扣意外,感受民间故事特点

过渡语: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讲好故事的第一步,但是,如果我们就这样简单地讲,这个故事还能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吗?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听吗?一个好的故事一定会有很多出人意料的地方,吸引着我们不断地看下去。那么《除三害》中最让你“想不到”的是什么呢?(课件出示)用“真想不到”开头来说一说。

(一)同桌交流预学单内容。

(二)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紧扣民间故事“曲折性”的特点,以“真想不到”统领全文的阅读。根据学生预学单的完成情况,可以发现学生的意想不到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与“猛虎”“恶龙”有关,主要聚焦于周处的神奇力量令人意想不到;二是对于“周处”为人的意想不到。教学中便围绕这两个板块展开,让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和“以学定教”。)

预设一:学生找到与“猛虎”、“恶龙”相关的意想不到,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研读“周处除恶龙”片断,感受民间故事的神奇。

1、请同学们拿出笔在课文中圈圈画画,找出哪个字,哪个词特别能让你感受到除去恶龙的艰难?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进行指导)

(预设)

(1)抓住“恶龙的动作”感受凶猛、狡猾。

(2)聚焦“忽而……忽而……”感受恶龙动作的灵活、敏捷。

①换词练习。

②交流感受。

③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从“惊涛拍岸、浊浪冲天”感受这场恶战的惊心动魄。

①想象说话:读着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读出气势。

(4)借“三天三夜”展开想象,感受神奇。

想象说话:这三天里面,周处会遇到哪些困难?遇到哪些危险?

2、指名朗读整段话。(师随机指导)

3、小结:在民间故事里周处就有这样神奇的力量,(板书:神奇)能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他杀猛虎,除恶龙,本领高强。(板书:伏虎降龙)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地品味、个读、齐读、练读、换词比较、想象说话,在细读的过程中,立足语言,学习语言,内化语言。在品读中感受民间故事的一大特点——神奇。)

预设二:学生找到关于“周处”为人及转变的意想不到,引导学生联系前因后果,体会民间故事中往往包含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以及故事的精彩恰恰在于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1、聚焦“横行霸道”,体会前因后果。

(1)理解“横行霸道”。

(2) 课件出示童谣,进一步感受周处的“横行霸道”。

小周处,武艺强,

日弄刀弓夜弄枪。

拳打李,脚踢张,

更比猛虎恶龙狂。

吓得乡民齐叫苦,

无人敢与论短长。

(4)课件出示文中句子,于童谣对比朗读,触动深思。

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引进童谣,帮助其更好地体会“横行霸道”。通过课件上“童谣”和“欢呼”的对比出现,使学生理解“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设置变得水到渠成。)

2、借助“小练笔”,加深角色体验。

(1)过渡:人们的奔走相告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明白了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写下来。

(2)学生自由写话。

(3)集体交流。

(4)小结:民间故事往往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板书:愿望)所以人们在讲述时经常喜欢用“从此以后”这样的词语。

(设计意图:小练笔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它更是紧扣文本情境展开的,能促使学生把《除三害》这一故事的人文核心价值——“善”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3、延展“痛改前非”,自然感悟事理。

(1)理解“痛改前非”。(板书:痛改前非)

(2)播放课件,了解“痛改前非”后的周处。

(课件中配音内容)除三害之后,周处寻访名师,发奋图强,后来成了一代忠臣,还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3)出示名言,揭示事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设计意图:利用连环画插图,配上讲解和音乐制作出类似小电影效果的课件,为学生讲述周处“痛改前非”后的故事,不仅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使他们顺理成章地感悟到故事中蕴含的事理。)

活动4【活动】小组合作,生动讲述故事

过渡语:现在我们那么多的“真想不到”是不是都能想得通了呢?这个故事就是因为一个个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想不到”,紧紧牵引着我们的心。如果能够把这些精彩的地方讲清楚,那故事一定会更加吸引人。

1、出示合作要求,指名朗读

(1)、四人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讲述。

(2)、讨论:抓住哪些内容讲,能让故事听起来更吸引人?

(3)、推荐一个人讲,其他人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2、自由练说,教师随机指导。

3、小组汇报、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民间故事的传播形式——口耳相传是它的一大特点。在此处安排“抓住精彩片段”讲故事,把故事讲生动,是对前面“串讲故事”的提升。而小组合作形式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复述的兴趣,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

活动5【讲授】解开奥秘,群文拓展阅读

1、借助“三个圆”,揭开故事创编的秘密。(课件出示)

          圆满                  缺略                补救

(1)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圆”的特点。

(2)了解故事的发展与“三个圆”的关系。

2、以《除三害》为例,进一步明晰“三个圆”的运用。(课件出示)

教师确定第一个“圆”,学生开动脑筋依次选择其他的“圆”

武艺高强    横行霸道     伏虎降龙  盼其同死   痛改前非   受人敬重


3、小结“三个圆”作用,开展群文阅读。

这样的方法使故事的发展就像大河里的波浪一样(课件出示)起起伏伏,扣人心弦。还有许多的民间故事也是这样的一波三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默读《塞翁失马》,完成趣味练习。

         实物投影,交流练习。

(2)阅读《好运气的猎人》,交流:这个故事中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

(交流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意识渗透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夸张的表达和有趣的语言。)


        (设计意图:利用“三个圆”理论,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悟故事“曲折性”创编的秘诀;通过《塞翁失马》和《好运气的猎人》的群文阅读进一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活动6【作业】故事推荐,阅读永不停歇

        像这样好看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们都有那么精彩神奇,都有出人意料、扣人心弦的地方。(课件出示)像《田螺姑娘》、《猎人海力布》《聪明的阿凡提》等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又如《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被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同学们课后可以去看一看,肯定会收获更多惊喜的。

Tags:三害,教学设计,教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