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4节 群落的演替(通用)教学实录

日期:2016-2-22 16:09 阅读:
1课时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包括“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以及“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在种群和群落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群落演替的基本过程,即从群落水平阐述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加强对群落结构相关知识的理解,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政策,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3重点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政策,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评论(0)     学时重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评论(0)     学时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通过火山喷发照片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总结概念

体验火山喷发后环境的变化,群落演替过程中内部种群的变化,总结“群落演替”概念

活动2【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79页“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内容。尝试概括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活动3【活动】分析演替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讨论相关问题,层层分析: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介绍地衣的组成、生存条件和能力)

2.地衣阶段为苔藓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展示苔藓阶段图片,提出问题

3.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引导:苔藓和地衣的种间关系是什么?在竞争什么,谁占优势?)

展示森林阶段图片,提出问题

4.在森林阶段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展示演替的总结图片,提出问题

5.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能否颠倒?

6. 从地衣阶段到苔藓阶段到草本植物阶段,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生物的种类、数量有什么变化?植物变化有什么特点?

活动4【讲授】过渡,引出群落演替的不同类型

帮助建立“初生演替”的概念。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群落演替的发生并都需要从零开始,如果一块农田弃耕了,演替将如何进行?

活动5【活动】分析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比较演替的不同类型

1.弃耕农田演替成森林经过几个阶段,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相比相同点和区别在哪里?

2.农田有可能恢复成原群落的结构吗?

3.农田是否一定会演替成森林?

答案预设

问题1:起点-时间-速度

问题2:可能

问题3:不一定(水和温度)

活动6【讲授】关注退耕、退牧,培养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情感态度

在“次生演替”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关键,生活中常见这样的情况“大树地下好乘凉”。展示践踏过后的草地图片

讲述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  践踏对草地的影响

2.  过度放牧对草原群落的影响

3.  开荒造田与退耕还林

完善:演替的趋势(黄土高原和沙漠)

讨论: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政策,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学时重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学时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通过火山喷发照片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总结概念

体验火山喷发后环境的变化,群落演替过程中内部种群的变化,总结“群落演替”概念

活动2【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79页“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内容。尝试概括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活动3【活动】分析演替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讨论相关问题,层层分析:

1.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介绍地衣的组成、生存条件和能力)

2.地衣阶段为苔藓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展示苔藓阶段图片,提出问题

3.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引导:苔藓和地衣的种间关系是什么?在竞争什么,谁占优势?)

展示森林阶段图片,提出问题

4.在森林阶段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展示演替的总结图片,提出问题

5.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能否颠倒?

6. 从地衣阶段到苔藓阶段到草本植物阶段,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生物的种类、数量有什么变化?植物变化有什么特点?

活动4【讲授】过渡,引出群落演替的不同类型

帮助建立“初生演替”的概念。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群落演替的发生并都需要从零开始,如果一块农田弃耕了,演替将如何进行?

活动5【活动】分析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比较演替的不同类型

1.弃耕农田演替成森林经过几个阶段,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相比相同点和区别在哪里?

2.农田有可能恢复成原群落的结构吗?

3.农田是否一定会演替成森林?

答案预设

问题1:起点-时间-速度

问题2:可能

问题3:不一定(水和温度)

活动6【讲授】关注退耕、退牧,培养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情感态度

在“次生演替”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关键,生活中常见这样的情况“大树地下好乘凉”。展示践踏过后的草地图片

讲述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  践踏对草地的影响

2.  过度放牧对草原群落的影响

3.  开荒造田与退耕还林

完善:演替的趋势(黄土高原和沙漠)

讨论: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

Tags:4节,群落,演替,通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