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优质课一等奖

日期:2016-2-22 15:38 阅读:
1课时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的教育;

2、通过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3、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和了解各种生物的作用,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对生物现象探究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所教授的班级学习自觉性比较低,但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学生们喜欢观察和交流,有一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生态系统的结构有一定的基础,但了解的并不深入,且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实地观察、分析并进行表示的方式开展,但要要求学生能够科学完整的表述。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讨论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的教育;

2、通过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3、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和了解各种生物的作用,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对生物现象探究的兴趣。

评论(0)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讨论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观看《生态系统》视频

观看《生态系统》视频

活动2【讲授】生态系统的概念

1.根据视频观察,什么是生态系统

  学生回答

2.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学生回答

活动3【活动】活动:学生展示调查结果

学生小组展示实地调查和网络搜集的资料,并向同学们展示调查结果,主要调查的问题包括:

①生态系统中有哪些成分, ②其中不同的生物如何获取物质和能量? 展示的资料主要包括: (1)生产者:①种类:绿色植物,如浮游植物—藻类,水草或漂浮植物。 

                       ②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比如光合作用)

                       ③地位: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环境中的能量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被固定下来。

                      总结: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

(2)消费者:①种类:动物,河水中的鱼、虾、虫子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寄生动物、杂食性动物)

                       ②作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分解者:①种类:腐生真菌、细菌,河水中、土壤中的微生物

                       ②作用: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4)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活动4【讲授】辨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提问考察听讲情况,分别提出以下问题:

1.生产者属于哪种生物?

2.消费者属于哪类生物?

3.分解者的作用是什么?

4.哪些成分是必需的?

活动5【活动】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

讨论,并画出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联系。

活动6【活动】活动:画食物链

1.展示图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引导学生画出食物链,并展示

2.学生互评:评价小组内成员画的食物链,请学生代表展示

3.教师总结,画食物链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从生产者开始

   ②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承恩

   ③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活动7【练习】练习2

草原中,有鸟、昆虫、猫头鹰、兔子和蛇等5种动物,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① 猫头鹰能捕蛇和兔子,蛇也能以兔子为食  ② 鸟以昆虫为食并被蛇捕食

③ 昆虫以植物为食

画出该生态系统中包含的食物链

活动8【讲授】营养级

1.展示答案:

草→昆虫→鸟→蛇→鹰

2.说明: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环节称为营养级

3.提问:鹰和蛇分别是第几营养级?学生回答

4.画出另两条食物链

5.提问:猫头鹰和蛇是什么关系?若兔子数量大幅度减少,猫头鹰数量如何变化?

学生回答

活动9【讲授】总结

总结:

1.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称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活动10【活动】学生讨论

1.展示视频:海河重度污染京津地下水超采

2.学生讨论:你对如何维持海河生态系统的结构有何想法?

 

评论(0)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以往教学相比,有一定的进步,经过近3年的教学尝试,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其中做的比较满意的表现在:

        1.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生态系统的成分虽然重要但内容简单,让学生教会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2.从整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特别是教师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和调整,是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作用,课堂活而有序。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导入:用视频导入之前,我未做任何交代,导致学生看完了视频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并不是很顺利的引入生态系统概念的复习上;

        2.教师引导不足:生态系统成分部分让学生自行汇报,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使得课堂上有些同学并不是很清晰,即使我又用一些问题进行巩固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其实应该在课前对汇报的学生代表进行培训,保证他们能够表达清晰。

        3.不能收放自如。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关系让学生讨论,但是并没有最后点拨收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结论。这处,在课前实际上设计的比较好,但是真正上了课堂,应变能力不足,没有达到收放自如。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的教育;

2、通过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3、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和了解各种生物的作用,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培养对生物现象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讨论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

                 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观看《生态系统》视频

观看《生态系统》视频

活动2【讲授】生态系统的概念

1.根据视频观察,什么是生态系统

  学生回答

2.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学生回答

活动3【活动】活动:学生展示调查结果

学生小组展示实地调查和网络搜集的资料,并向同学们展示调查结果,主要调查的问题包括:

①生态系统中有哪些成分, ②其中不同的生物如何获取物质和能量? 展示的资料主要包括: (1)生产者:①种类:绿色植物,如浮游植物—藻类,水草或漂浮植物。 

                       ②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比如光合作用)

                       ③地位: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环境中的能量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被固定下来。

                      总结:硝化细菌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

(2)消费者:①种类:动物,河水中的鱼、虾、虫子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寄生动物、杂食性动物)

                       ②作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分解者:①种类:腐生真菌、细菌,河水中、土壤中的微生物

                       ②作用: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4)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活动4【讲授】辨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提问考察听讲情况,分别提出以下问题:

1.生产者属于哪种生物?

2.消费者属于哪类生物?

3.分解者的作用是什么?

4.哪些成分是必需的?

活动5【活动】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

讨论,并画出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联系。

活动6【活动】活动:画食物链

1.展示图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引导学生画出食物链,并展示

2.学生互评:评价小组内成员画的食物链,请学生代表展示

3.教师总结,画食物链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从生产者开始

   ②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承恩

   ③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活动7【练习】练习2

草原中,有鸟、昆虫、猫头鹰、兔子和蛇等5种动物,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① 猫头鹰能捕蛇和兔子,蛇也能以兔子为食  ② 鸟以昆虫为食并被蛇捕食

③ 昆虫以植物为食

画出该生态系统中包含的食物链

活动8【讲授】营养级

1.展示答案:

草→昆虫→鸟→蛇→鹰

2.说明: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环节称为营养级

3.提问:鹰和蛇分别是第几营养级?学生回答

4.画出另两条食物链

5.提问:猫头鹰和蛇是什么关系?若兔子数量大幅度减少,猫头鹰数量如何变化?

学生回答

活动9【讲授】总结

总结:

1.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称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活动10【活动】学生讨论

1.展示视频:海河重度污染京津地下水超采

2.学生讨论:你对如何维持海河生态系统的结构有何想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以往教学相比,有一定的进步,经过近3年的教学尝试,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其中做的比较满意的表现在:

        1.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生态系统的成分虽然重要但内容简单,让学生教会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2.从整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特别是教师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和调整,是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作用,课堂活而有序。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导入:用视频导入之前,我未做任何交代,导致学生看完了视频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并不是很顺利的引入生态系统概念的复习上;

        2.教师引导不足:生态系统成分部分让学生自行汇报,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使得课堂上有些同学并不是很清晰,即使我又用一些问题进行巩固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其实应该在课前对汇报的学生代表进行培训,保证他们能够表达清晰。

        3.不能收放自如。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关系让学生讨论,但是并没有最后点拨收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结论。这处,在课前实际上设计的比较好,但是真正上了课堂,应变能力不足,没有达到收放自如。

Tags:1节,生态系统,结构,优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