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课教学设计

日期:2015-12-29 09:46 阅读:
1课时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学情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儿歌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儿歌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儿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17《雪地里的小画家》

      一、谈话、揭题

   1、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喜欢下雪天吗?雪后,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些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22、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课题

   3、讨论: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下雪后,地面上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走在上面会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小画家?(年龄小,但画画本领很大的人。)

   4、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呢?它们画的画什么样呢?我们来谈一谈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连贯。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读第一句

    ⑴看图,想象下雪时什么样?

    ⑵下雪了,小朋友们高兴吗?小动物们要在雪地里画画,看到下雪,心情怎样?(非常高兴)

    ⑶再读第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

   2、读第二句

     说说谁来到雪地里?"一群"是什么意思?

     过渡:一群小画家都有谁呀?他们画了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第三句,小组讨论答案)

   3、读第三句

    ⑴提问:一群小画家都有谁?他们画了些什么?

    ⑵出示小动物在雪地上跑来跑去的投影片,再观察插图,看看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里画的是不是与图片上的画很相像?

    ⑶谁再把第三句读一读?要读清楚谁画的是什么?

    ⑷小动物们画了什么?(教师引读,男女生对读)反复练习记住?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4、我们平时用什么画画?这群小画家是怎么画画的呀?谁来读第四句话?

    ⑴指读第四句。

    ⑵小画家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⑶演示活动投影片

     小结:原来这是幅美丽的图画,就是小动物们走在雪地上,爪子或蹄子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呀!

    ⑷你们夸夸他们吧!

    ⑸齐读第四句话。

   5、师生分谈五、六句话

     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他在洞里睡着啦

    ⑴提问:青蛙为什么不到雪地里和小动物们一起画画呢?(他在洞里睡着了)

    ⑵青蛙为什么躲在洞里睡觉呢?

     (学生讨论交流-青蛙是冬眠的动物)

    ⑶最后两句话一问一答,你能读出问答的语气吗?

     指名读(指导)

   6、练读全文(配乐朗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指导背诵

   1、填空背课文

   2、独立背诵,同桌互背

   3、指名背,集体背

  五、小结

  六、想象思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读了这篇文,我们知道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趾形状不一样,还知道了青蛙冬天在洞里冬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识字、写字

  教学重点:

    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词语、生字卡

     竹叶小马月牙不用

     马牙用笔加

  二、识字、写字

   1、分小组学写生字

    ⑴读准字音

    ⑵分析字形、数笔画

   2、指导写字

     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乙"起笔与" "起笔相连,两笔的底部要摆平。

     用:外连接的"冂"不能写得太大,也不能写得太小,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的第二笔" "要横压在横中线上,第四笔" "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

  三、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连连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题

   2、集体背诵第三句话

   3、自己连线,老师集体纠正

  四、思考

   1、你们还了解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2、还有哪些动物也会来到雪地"画画"?

  五、讲评小结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17《雪地里的小画家》

      一、谈话、揭题

   1、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喜欢下雪天吗?雪后,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些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22、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课题

   3、讨论: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下雪后,地面上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走在上面会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小画家?(年龄小,但画画本领很大的人。)

   4、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呢?它们画的画什么样呢?我们来谈一谈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连贯。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读第一句

    ⑴看图,想象下雪时什么样?

    ⑵下雪了,小朋友们高兴吗?小动物们要在雪地里画画,看到下雪,心情怎样?(非常高兴)

    ⑶再读第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

   2、读第二句

     说说谁来到雪地里?"一群"是什么意思?

     过渡:一群小画家都有谁呀?他们画了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第三句,小组讨论答案)

   3、读第三句

    ⑴提问:一群小画家都有谁?他们画了些什么?

    ⑵出示小动物在雪地上跑来跑去的投影片,再观察插图,看看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里画的是不是与图片上的画很相像?

    ⑶谁再把第三句读一读?要读清楚谁画的是什么?

    ⑷小动物们画了什么?(教师引读,男女生对读)反复练习记住?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4、我们平时用什么画画?这群小画家是怎么画画的呀?谁来读第四句话?

    ⑴指读第四句。

    ⑵小画家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⑶演示活动投影片

     小结:原来这是幅美丽的图画,就是小动物们走在雪地上,爪子或蹄子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呀!

    ⑷你们夸夸他们吧!

    ⑸齐读第四句话。

   5、师生分谈五、六句话

     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他在洞里睡着啦

    ⑴提问:青蛙为什么不到雪地里和小动物们一起画画呢?(他在洞里睡着了)

    ⑵青蛙为什么躲在洞里睡觉呢?

     (学生讨论交流-青蛙是冬眠的动物)

    ⑶最后两句话一问一答,你能读出问答的语气吗?

     指名读(指导)

   6、练读全文(配乐朗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指导背诵

   1、填空背课文

   2、独立背诵,同桌互背

   3、指名背,集体背

  五、小结

  六、想象思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读了这篇文,我们知道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趾形状不一样,还知道了青蛙冬天在洞里冬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识字、写字

  教学重点:

    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词语、生字卡

     竹叶小马月牙不用

     马牙用笔加

  二、识字、写字

   1、分小组学写生字

    ⑴读准字音

    ⑵分析字形、数笔画

   2、指导写字

     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乙"起笔与" "起笔相连,两笔的底部要摆平。

     用:外连接的"冂"不能写得太大,也不能写得太小,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的第二笔" "要横压在横中线上,第四笔" "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

  三、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连连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题

   2、集体背诵第三句话

   3、自己连线,老师集体纠正

  四、思考

   1、你们还了解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2、还有哪些动物也会来到雪地"画画"?

  五、讲评小结

  

Tags:地里,画家,优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