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15-12-22 14:55 阅读:
1课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提高正确断句的水平。

2学情分析

很陌生,不太喜欢。需强化。

3重点难点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提高正确断句的水平。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文言文断句

第一课时

文言文断句是近几年的考点,其实在中国,断句的历史久远,在古代,很多文章没有标点,需要读书的人句读——句读在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句读实际上考查的是理解和翻译能力。

断句 

文言文断句方法:

1.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 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 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1、根据虚词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 莫 不 举 贤 或 以 治 或 以 乱 非 自 遁 求 同 乎 己 者 也 己 未 必 得 贤而 求 与 己 同 者 而 欲 得 贤 亦 不 几 矣 使 尧 度 舜 则 可 使 桀 度 尧,是犹以升量石也。(取材于《淮南子·缪称训》) 

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 / 或以治 / 或以乱 / 非自遁 / 求同乎己者也 / 己未必得贤 / 而求与己同者 / 而欲得贤 / 亦不几矣 / 使尧度舜 // 则可 / 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译文:一般而言,人们都欣赏自己所喜欢的人,而所喜欢的又是自己感到愉快的人或物。世上没有人不举荐自以为贤能的人,但有的能够使国家得到治理,有的却使国家混乱,这并不是举荐的人自己骗自己,而是因为寻求和自己相同的人的缘故。自己未必是贤人,而寻求与自己相同的人,这样要想得到贤人,不是离得很远吗。让尧去鉴识度量舜是可以的,让桀去衡量识别尧,就好比用升来度量石一样是没法量的。

 2、根据句式特点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应句、排比句、顶真句等,关注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

对偶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对应句: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顶真句: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天 不 为 人 之 恶 寒 也 辍 冬 地 不 为 人 之 恶 辽 远 也 辍 广 君 子 不 为 小 人 之 匈 匈 也 辍行 天 有 常 道 矣 地 有 常 数 矣 君 子 有 常 体 矣 君 子 道 其 常 而 小 人 计 其 功 诗 曰 礼 义 之 不愆 何 恤 人 之 言 兮 此 之 谓 也。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 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 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 天有常道矣 / 地有常数矣 / 君子有常体矣 / 君子道其常 // 而小人计其功 / 诗曰 / 礼义之不愆 / 何恤人之言兮 / 此之谓也。

 译文:天不因为人憎恶寒冷就取消冬天,地不因为人憎恶辽远就缩小面积,君子不因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他正义的行为。天有一定的规律,地有一定的法则,君子有一定的规范。君子遵循事物的常规,小人则是盘算眼前的功利。《诗》里说:“自己在礼仪法度上不出差错,何必要考虑别人的议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赵 简 子 曰 厥 也 爱 我 铎 也 不 爱 我 厥 之 谏 我 也 必 于 无 人 之 所 铎 之 谏 我 也 喜 质 我于 人 中 必 使 我 丑 尹 铎 对 曰 厥 也 爱 君 之 丑 也 而 不 爱 君 之 过 也 铎 也 爱 君 之 过 也 而 不爱 君 之 丑 也 臣 尝 闻 相 人 于 师 敦 颜 而 土 色 者 忍 丑 不 质 君 于 人 中 恐 君 之 不 变 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恃君》)

 赵简子曰 / 厥也 // 爱我 / 铎也 // 不爱我 / 厥之谏我也 / 必于无人之所 / 铎之谏我也 / 喜质我于人中 / 必使我丑 / 尹铎对曰 / 厥也爱君之丑也 / 而不爱君之过也 / 铎也爱君之过也 / 而不爱君之丑也 / 臣尝闻相人于师 / 敦颜而土色者忍丑 / 不质君于人中 / 恐君之不变也

 3、根据语法结构断句

(1)名词、代词——多作主语和宾语

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和事物名作主语,常可在前断开;作宾语,常可在后断开。

(2)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一般前后不断开;若不带宾语,其后常可断开。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上 闻 景 州 录 事 参 军 张 玄 素 名 召 见 问 以 政 道 对 曰 隋 主 好 自 专 庶 务 不 任 群 臣 群臣 恐 惧 唯 知 禀 受 奉 行 而 已 莫 之 敢 违 以 一 人 之 智 决 天 下 之 务 借 使 得 失 相 半 乖 谬 已多 下 谀 上 蔽 不 亡 何 待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 / 召见 / 问以政道 / 对曰 / 隋主好自专庶务 / 不任群臣 / 群臣恐惧 / 唯知禀受奉行而已 / 莫之敢违 / 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 / 借使得失相半 / 乖谬已多 / 下谀上蔽 / 不亡何待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文 人 相 轻 自 古 而 然 傅 毅 之 于 班 固 伯 仲 之 间 耳 而 固 小 之 与 弟 超 书 曰 武 仲 以 能属 文 为 兰 台 令 史 下 笔 不 能 自 休 夫 人 善 于 自 见 而 文 非 一 体 鲜 能 备 善 是 以 各 以 所 长相 轻 所 短 里 语 曰 家 有 弊 帚 享 之 千 金 斯 不 自 见 之 患 也。

文人相轻 / 自古而然 / 傅毅之于班固 / 伯仲之间耳 / 而固小之 / 与弟超书曰 / 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 / 下笔不能自休 / 夫人善于自见 / 而文非一体 / 鲜能备善 / 是以各以所长 / 相轻所短 / 里语曰 / 家有弊帚 / 享之千金 / 斯不自见之患也。

4、根据修辞断句

(1)世 易 时 移 变 法 宜 矣 譬 之 若 良 药 病 万 变 药 亦 万 变。

比喻断句

世易时移 / 变法宜矣 / 譬之若良药 / 病万变 / 药亦万变。

(2)古 之 取 天 下 也 以 民 心 今 之 取 天 下 也 以 民 命。

对比断句

古之取天下也 / 以民心 / 今之取天下也 / 以民命。

 (3)由 是 观 之 无 恻 隐 之 心 非 人 也 无 羞 恶 之 心 非 人 也 无 辞 让 之 心 非 人 也 无 是 非之 心 非 人 也 恻 隐 之 心 仁 之 端 也 羞 恶 之 心 义 之 端 也 辞 让 之 心 礼 之 端 也 是 非 之 心 智之 端 也 人 之 有 是 四 端 也 犹 其 有 四 体 也。

排比、重复断句

由是观之 / 无恻隐之心 / 非人也 / 无羞恶之心 / 非人也 / 无辞让之心 / 非人也 / 无是非之心 / 非人也 / 恻隐之心 / 仁之端也 /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 辞让之心 / 礼之端也 / 是非之心 / 智之端也 / 人之有是四端也 / 犹其有四体也。

 5、借助文史常识断句

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 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良 曰 始 臣 起 下 邳 与 上 会 留 此 天 以 臣 授 陛 下 陛 下 用 臣 计 幸 而 时 中臣 愿 封 留 足 矣 不 敢 当 三 万 户 乃 封 张 良 为 留 侯。(《史记·留侯世家》)

 汉六年正月 / 封功臣 / 良未尝有战斗功 / 高帝曰 / 运筹策帷帐中 / 决胜千里外 / 子房功也 / 自择齐三万户 / 良曰 / 始臣起下邳 / 与上会留 / 此天以臣授陛下 / 陛 下用臣计 / 幸而时中 / 臣愿封留足矣 / 不敢当三万户 / 乃封张良为留侯。

 6、根据总分关系断句

根据总分句、段知识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 齐 景 公 以 马 死 杀 人 晏 子请 数 其 罪 云 尔 养 马 而 死 尔 罪 一 也 使 公 以 马 杀 人 百 姓 闻 之 必 怨 吾 君 尔 罪 二 也 诸 侯闻 之 必 轻 吾 国 尔 罪 三 也 公 乃 释 罪。陛下尝读书谏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选自《贞观政要》)

 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 / 晏子请数其罪云 / 尔养马而死 / 尔罪一也 / 使公以马杀人 / 百姓闻之 / 必怨吾君 / 尔罪二也 / 诸侯闻之 / 必轻吾国 / 尔罪三也 / 公乃释罪。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文言文断句

第一课时

文言文断句是近几年的考点,其实在中国,断句的历史久远,在古代,很多文章没有标点,需要读书的人句读——句读在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句读实际上考查的是理解和翻译能力。

断句 

文言文断句方法:

1.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 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 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1、根据虚词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 莫 不 举 贤 或 以 治 或 以 乱 非 自 遁 求 同 乎 己 者 也 己 未 必 得 贤而 求 与 己 同 者 而 欲 得 贤 亦 不 几 矣 使 尧 度 舜 则 可 使 桀 度 尧,是犹以升量石也。(取材于《淮南子·缪称训》) 

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 / 或以治 / 或以乱 / 非自遁 / 求同乎己者也 / 己未必得贤 / 而求与己同者 / 而欲得贤 / 亦不几矣 / 使尧度舜 // 则可 / 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译文:一般而言,人们都欣赏自己所喜欢的人,而所喜欢的又是自己感到愉快的人或物。世上没有人不举荐自以为贤能的人,但有的能够使国家得到治理,有的却使国家混乱,这并不是举荐的人自己骗自己,而是因为寻求和自己相同的人的缘故。自己未必是贤人,而寻求与自己相同的人,这样要想得到贤人,不是离得很远吗。让尧去鉴识度量舜是可以的,让桀去衡量识别尧,就好比用升来度量石一样是没法量的。

 2、根据句式特点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应句、排比句、顶真句等,关注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

对偶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对应句: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顶真句: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天 不 为 人 之 恶 寒 也 辍 冬 地 不 为 人 之 恶 辽 远 也 辍 广 君 子 不 为 小 人 之 匈 匈 也 辍行 天 有 常 道 矣 地 有 常 数 矣 君 子 有 常 体 矣 君 子 道 其 常 而 小 人 计 其 功 诗 曰 礼 义 之 不愆 何 恤 人 之 言 兮 此 之 谓 也。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 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 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 天有常道矣 / 地有常数矣 / 君子有常体矣 / 君子道其常 // 而小人计其功 / 诗曰 / 礼义之不愆 / 何恤人之言兮 / 此之谓也。

 译文:天不因为人憎恶寒冷就取消冬天,地不因为人憎恶辽远就缩小面积,君子不因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他正义的行为。天有一定的规律,地有一定的法则,君子有一定的规范。君子遵循事物的常规,小人则是盘算眼前的功利。《诗》里说:“自己在礼仪法度上不出差错,何必要考虑别人的议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赵 简 子 曰 厥 也 爱 我 铎 也 不 爱 我 厥 之 谏 我 也 必 于 无 人 之 所 铎 之 谏 我 也 喜 质 我于 人 中 必 使 我 丑 尹 铎 对 曰 厥 也 爱 君 之 丑 也 而 不 爱 君 之 过 也 铎 也 爱 君 之 过 也 而 不爱 君 之 丑 也 臣 尝 闻 相 人 于 师 敦 颜 而 土 色 者 忍 丑 不 质 君 于 人 中 恐 君 之 不 变 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恃君》)

 赵简子曰 / 厥也 // 爱我 / 铎也 // 不爱我 / 厥之谏我也 / 必于无人之所 / 铎之谏我也 / 喜质我于人中 / 必使我丑 / 尹铎对曰 / 厥也爱君之丑也 / 而不爱君之过也 / 铎也爱君之过也 / 而不爱君之丑也 / 臣尝闻相人于师 / 敦颜而土色者忍丑 / 不质君于人中 / 恐君之不变也

 3、根据语法结构断句

(1)名词、代词——多作主语和宾语

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和事物名作主语,常可在前断开;作宾语,常可在后断开。

(2)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一般前后不断开;若不带宾语,其后常可断开。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上 闻 景 州 录 事 参 军 张 玄 素 名 召 见 问 以 政 道 对 曰 隋 主 好 自 专 庶 务 不 任 群 臣 群臣 恐 惧 唯 知 禀 受 奉 行 而 已 莫 之 敢 违 以 一 人 之 智 决 天 下 之 务 借 使 得 失 相 半 乖 谬 已多 下 谀 上 蔽 不 亡 何 待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 / 召见 / 问以政道 / 对曰 / 隋主好自专庶务 / 不任群臣 / 群臣恐惧 / 唯知禀受奉行而已 / 莫之敢违 / 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 / 借使得失相半 / 乖谬已多 / 下谀上蔽 / 不亡何待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文 人 相 轻 自 古 而 然 傅 毅 之 于 班 固 伯 仲 之 间 耳 而 固 小 之 与 弟 超 书 曰 武 仲 以 能属 文 为 兰 台 令 史 下 笔 不 能 自 休 夫 人 善 于 自 见 而 文 非 一 体 鲜 能 备 善 是 以 各 以 所 长相 轻 所 短 里 语 曰 家 有 弊 帚 享 之 千 金 斯 不 自 见 之 患 也。

文人相轻 / 自古而然 / 傅毅之于班固 / 伯仲之间耳 / 而固小之 / 与弟超书曰 / 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 / 下笔不能自休 / 夫人善于自见 / 而文非一体 / 鲜能备善 / 是以各以所长 / 相轻所短 / 里语曰 / 家有弊帚 / 享之千金 / 斯不自见之患也。

4、根据修辞断句

(1)世 易 时 移 变 法 宜 矣 譬 之 若 良 药 病 万 变 药 亦 万 变。

比喻断句

世易时移 / 变法宜矣 / 譬之若良药 / 病万变 / 药亦万变。

(2)古 之 取 天 下 也 以 民 心 今 之 取 天 下 也 以 民 命。

对比断句

古之取天下也 / 以民心 / 今之取天下也 / 以民命。

 (3)由 是 观 之 无 恻 隐 之 心 非 人 也 无 羞 恶 之 心 非 人 也 无 辞 让 之 心 非 人 也 无 是 非之 心 非 人 也 恻 隐 之 心 仁 之 端 也 羞 恶 之 心 义 之 端 也 辞 让 之 心 礼 之 端 也 是 非 之 心 智之 端 也 人 之 有 是 四 端 也 犹 其 有 四 体 也。

排比、重复断句

由是观之 / 无恻隐之心 / 非人也 / 无羞恶之心 / 非人也 / 无辞让之心 / 非人也 / 无是非之心 / 非人也 / 恻隐之心 / 仁之端也 /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 辞让之心 / 礼之端也 / 是非之心 / 智之端也 / 人之有是四端也 / 犹其有四体也。

 5、借助文史常识断句

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 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良 曰 始 臣 起 下 邳 与 上 会 留 此 天 以 臣 授 陛 下 陛 下 用 臣 计 幸 而 时 中臣 愿 封 留 足 矣 不 敢 当 三 万 户 乃 封 张 良 为 留 侯。(《史记·留侯世家》)

 汉六年正月 / 封功臣 / 良未尝有战斗功 / 高帝曰 / 运筹策帷帐中 / 决胜千里外 / 子房功也 / 自择齐三万户 / 良曰 / 始臣起下邳 / 与上会留 / 此天以臣授陛下 / 陛 下用臣计 / 幸而时中 / 臣愿封留足矣 / 不敢当三万户 / 乃封张良为留侯。

 6、根据总分关系断句

根据总分句、段知识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 齐 景 公 以 马 死 杀 人 晏 子请 数 其 罪 云 尔 养 马 而 死 尔 罪 一 也 使 公 以 马 杀 人 百 姓 闻 之 必 怨 吾 君 尔 罪 二 也 诸 侯闻 之 必 轻 吾 国 尔 罪 三 也 公 乃 释 罪。陛下尝读书谏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选自《贞观政要》)

 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 / 晏子请数其罪云 / 尔养马而死 / 尔罪一也 / 使公以马杀人 / 百姓闻之 / 必怨吾君 / 尔罪二也 / 诸侯闻之 / 必轻吾国 / 尔罪三也 / 公乃释罪。



许典国 评论 
  • 优点:

    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情实际;训练对重难点有落实,有突破,对目标有支撑力

  • 缺点:

    理论点拨再丰富一些,穿透力会更大一些,心里的根扎得会更牢一些。

李永国评论 
  • 优点:

    很实用

  • 缺点:

    要简洁

Tags: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