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优秀教案

日期:2015-12-22 14:46 阅读:
1课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归纳梳理、阅读、练习等途径熟练掌握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等交际语言知识;     

②能够在口语和书面语境中正确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达到交际目的。

③能够知晓一些交际语言背后体现的文化观念。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故事、表格、习题、图片等方法,掌握并识记三大交际语言的相关知识。

②通过和英语对比、探究发展源流等,了解交际语言背后的文化观念。

③讲练结合,有所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于交际中感受传统文化,以得体的交际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2学情分析

语文这门学科知识点多而零散,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经常眉毛胡子一把抓,边碰边学边积累,如果学生不自觉,那么效果肯定不理想。因而把这些零散知识点恰当地梳理、归类,形成线条清晰的知识体系,做成知识板块专题,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再者,语文课程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但对“文化”的定义专家们都理不清,何况是学生。运用语言交际是古人今人都必不可少的,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所以通过分析古代交际事例来了解传统文化,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另外,选取的事例贴合而实际有趣时,很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掌握相关交际语言知识,并能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正确而恰当地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和英语的对比,以及梳理个别交际语言的发展源流,从而探寻背后的文化观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共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犬子”与“王八羔子”的故事

PPT: 从前有个知县好巴结上司。一天,知府到他这儿巡视,在宴会上,知县一边劝酒,一边套近乎。“大人几位公子呀?”知府伸出两个指头回答,“有两个犬子。”说完后,反问知县:“大人有令郎几位呀?”不问则已,一问把知县问傻眼了。知县心想:知府大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我的儿子呢?他想了好半天,才毕恭毕敬地回答说:“回禀大人,卑职只有一个5岁的王八羔子!”知县……

好,我看到大多数同学笑,大家为什么会笑呢?如果你是知府,听了这样回答作何感想?


过渡:从这样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中,我们也明白了话不能仅说出来就行,还要看是否恰当得体。不然会影响交谈的质量,也会反应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为了使我们的交际语言更加得体,同学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特殊的语言运用的知识。我们一开口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长相、职业、年龄等去恰当地称呼别人,这就涉及到了称谓语。

活动2【测试】【板块一】称谓语

教师:称谓语中有一些特殊的存在,那就是谦称、敬称,尤其是古代。谦称是用在自己身上的,敬称是用来尊敬别人的。所以谦称,重在“谦”,卑己;敬称,重在“敬”,尊人。由于年代久远,古代谦称敬称我们用错的几率很大,这也是高考考察的重中之重。

那我先来考考大家,看大家对谦敬称掌握了多少。

 【小试牛刀】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活动3【讲授】敬辞分类整理

教师:“家母”、“令嫒”、“令尊”只是众多敬辞中的以下部分,接下来,我们一起对常见的敬辞进行分类汇总,一方面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

PPT:

(一)单音节词:“汝、尔、子、公、君”等。

(二)双音节词一般的尊称用“ 先生、夫人” 等;

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常用的有“ 足下、阁下、执事、左右”等;

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夫、将军、公子 ”等。

(三)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个为与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

  1.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2. ►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3. ►贤:贤弟、贤侄;          
  4. ►仁:仁兄、仁弟;
  5. ►贵:贵体、贵姓、贵庚;    
  6. ►高:高朋、高邻、高见;
  7. ►大:大礼、大作、大驾。
活动4【活动】谦辞分类整理

过渡:谦辞比较多,如果零散的记忆肯定会特别烦,为了方便我们记忆,我们不妨把它梳理归类。

学生活动:分小组根据导学案,完成谦辞分类汇总表,并互相交流。

谦辞分类汇总表

对象词性举例










谦称





称呼自己





用某些名词来代替


  一般男士

用自己的姓或名

臣、仆、某、小人

Eg: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妇女妾、奴婢、奴家
君主

寡人、不毂、孤

Eg:寡人之于国也





称呼家人



形容词+家人

 愚:愚兄、愚弟、愚见、愚意

 敝:敝国、敝岳

         贱:贱躯、贱息、贱内     

         小:小女、小儿、小号



用名词来修饰

谦称比自己年纪或辈分长的,用“家”

比如:家兄、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谦称比自己年纪或辈分低的亲戚,用“舍”

比如:舍弟、舍侄、舍妹。


活动5【活动】【探究与拓展】称谓与文化观念

过渡:积累了这么多谦敬辞,我想其中肯定有很多词语让你有一探究竟的欲望。我们知道,称谓语它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下面两个例子,结合你所了解的课内外知识,探究一下它蕴藏的一些文化观念。

PPT投影:   

【材料一】有个外国女婿来认亲,他被彻底惊呆了。原来,中国除了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可是他只有一个grandma和一个grandpa,该叫谁呢?更可怕的是,他突然多了很多兄弟姐妹,大哥、三姐、堂哥、堂妹、表姐、表弟,哎,他只有cousin一个呀……

相关链接:

举例:《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称赞黛玉说:“这通身的派头,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

总结:“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家庭宗法文化、血缘

【材料二】知府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别人的儿子为令郎;

                 古人向别人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称别人的为“尊夫人”“令夫人”

相关链接:

“拙荆”“贱内”在古代可是有文化的官家人用的。

“五常”: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伦理道德准则。

总结: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贯彻谦虚礼让的思想。


活动6【讲授】【板块二】禁忌语

过渡:确实,礼貌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对人礼貌包括两个方面:敬人和自谦。敬人者必自谦,自谦者必敬人。学会了正确使用称谓语,你就迈出了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可是再往前走,你会遇见语言中的雷区。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那就是“禁忌语”。

1、学生交流禁忌语词语。

2、归纳整理。

PPT投影:

[一]称谓禁忌

1、“避讳”。      

(1)州官田登,因避讳登(灯)字,竟把"放灯"改为"放火"。于是留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典故。

(2)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居大总统之位,觉得元宵二字与袁消谐音,暗含袁世凯被消灭之义,下令改元宵为汤圆。

(3)《红楼梦》黛玉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到‘敏’字亦减一二笔。”

俗话说,"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

2、“避讳”又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观念呢?

中华民族十分重视长幼尊卑秩序,十分重视礼仪;这种秩序的实质其实就是等级观念。

[二]、生老病死禁忌

(1)死

中国:《礼记·曲礼》云:"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庶民百姓:把"死"称作"下世"、"谢世"、"逝世"、"升天"、"老了"、"不在了"、"丢了"、"走了"等等。

西方:pass away(逝世)、to cross over(进入来世)、to go to one’s long home(入墓),last round up(送终)等。

(2)老

西方:忌讳“老”,问人家年龄是不礼貌的。说“老”,ageful(上了年岁)、  the longerliving(生活经历较长的人) 、seasoned man(历练的人)   

中国古代忌不忌讳说老呢?

中国:一直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因为在中国老人多以自身丰富经历帮助年轻人,因此“老”

是智慧的代名词,如老师傅,更有以老当益壮、老骥伏枥为荣的人。

[三]、婉言人短

例:有生理缺陷的人

►当着秃头的人忌言秃(贼秃、秃瓢、秃驴)    

►当着跛腿的人忌言瘸子,拐子,路不平)

活动7【活动】【板块三】委婉语

过渡:以上是禁忌语的知识,也许你会说,我们都是90后,说话做事都是百无禁忌的,是啊,你尽可以张扬个性、率性而为,也可以单刀直入、直言不讳,但是你要知道,人们更喜欢的是“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开门见山是一种方式,曲径通幽更是一种境界。避不开,躲不过,必须要说的时候,就要寻找替代,所以我们应该还学会使用“委婉语”。

【学生活动1】学生分享使用委婉语的场合。

教师:现代社会,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个人意识的觉醒,人们更认可和期待充满尊重理解和富有人性化的交流理念、交流方式。所以避俗就雅,亲友善、重和谐成为人们追求的方向,也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向。

1、避俗就雅

【学生思考】例:上厕所,用委婉语怎么说?

洗手间卫生间WC、方便一下、上一号、唱歌等。

古代人则说更衣、宽衣、出恭、净手等。

【学生活动2】给卫生间取个雅名。

相关链接(图片)

►有家酒楼的卫生间叫“轻松阁”。

►郑州的森林公园:男卫生间叫--男朦胧,女卫生间叫--女朦胧。

►男女卫生间分别叫“男排”“女排”。”排出所”

►有一湘菜馆的卫生间名叫“解放区”。

►观瀑亭,听雨轩

2、亲友善,重和谐

 教师讲授:PPT图片对比显示

►请勿践踏,违者罚款

►此处禁止乱扔垃圾,违者死全家

►此处大小便者,断子绝孙

       纵使主张是正确的,但这些言语,让人不爽,甚至心生反感。让我们问一句:“以暴易暴”“以毒攻毒”这样,真的好吗?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样硬邦邦的词语少了,人们亲友善、重和谐。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这样的标语:

►小草含羞笑,请君勿打扰

►我是寸寸纤细草,请您走路绕一绕”

这样极具人性化的委婉语,让每个有爱心,热爱生命的人感动,不会再走近伤害它。


活动8【测试】“委婉语”学以致用

【测试一】快乐竞猜:

   猜猜这是写在什么地方的提示语。

       请不要吻我。                                               草坪、汽车

       昂首阔步时,我在你的脚下呻吟。               草坪

       请您近距离投篮。                                        垃圾筒

       天黑时我关照你,天亮时你关照我。            路灯

       人间仙境,不食人间“烟火”                           旅游区

       请微笑,摄像中                                            超市

【测试二】出手不凡

   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

          参考: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 银行警示语)发现假币,一律没收。

          参考:一旦发现假币,我们将留作纪念

活动9【讲授】【板块四】课堂总结

       俗话说:“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有温度、有情感的。一句善意的话,听了让人倍感温馨;一句恶意的话听了,让人不寒而栗。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交际中,准确使用称呼、注意避讳、灵活地运用委婉语。世间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情,社会自然也就多了一分文明,多了一分和谐。

活动10【作业】【板块五】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在交际中,我们还要注意客套话的使用,也即所谓“寒暄语”、“致谢语”、“称颂语”、“抚慰语”、“吉祥话”等,请大家课后分小组自由选择其一,搜集资料,进行探究。

2、查找资料,从“父母”、“老师”、“帝王”等词中任选一个,搜集古人的称谓,以朝代为顺序制作表格,探究一下称谓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后面蕴藏的文化观念。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第一学时(共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犬子”与“王八羔子”的故事

PPT: 从前有个知县好巴结上司。一天,知府到他这儿巡视,在宴会上,知县一边劝酒,一边套近乎。“大人几位公子呀?”知府伸出两个指头回答,“有两个犬子。”说完后,反问知县:“大人有令郎几位呀?”不问则已,一问把知县问傻眼了。知县心想:知府大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我的儿子呢?他想了好半天,才毕恭毕敬地回答说:“回禀大人,卑职只有一个5岁的王八羔子!”知县……

好,我看到大多数同学笑,大家为什么会笑呢?如果你是知府,听了这样回答作何感想?


过渡:从这样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中,我们也明白了话不能仅说出来就行,还要看是否恰当得体。不然会影响交谈的质量,也会反应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为了使我们的交际语言更加得体,同学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特殊的语言运用的知识。我们一开口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长相、职业、年龄等去恰当地称呼别人,这就涉及到了称谓语。

活动2【测试】【板块一】称谓语

教师:称谓语中有一些特殊的存在,那就是谦称、敬称,尤其是古代。谦称是用在自己身上的,敬称是用来尊敬别人的。所以谦称,重在“谦”,卑己;敬称,重在“敬”,尊人。由于年代久远,古代谦称敬称我们用错的几率很大,这也是高考考察的重中之重。

那我先来考考大家,看大家对谦敬称掌握了多少。

 【小试牛刀】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活动3【讲授】敬辞分类整理

教师:“家母”、“令嫒”、“令尊”只是众多敬辞中的以下部分,接下来,我们一起对常见的敬辞进行分类汇总,一方面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

PPT:

(一)单音节词:“汝、尔、子、公、君”等。

(二)双音节词一般的尊称用“ 先生、夫人” 等;

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常用的有“ 足下、阁下、执事、左右”等;

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夫、将军、公子 ”等。

(三)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个为与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

  1.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2. ►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3. ►贤:贤弟、贤侄;          
  4. ►仁:仁兄、仁弟;
  5. ►贵:贵体、贵姓、贵庚;    
  6. ►高:高朋、高邻、高见;
  7. ►大:大礼、大作、大驾。
活动4【活动】谦辞分类整理

过渡:谦辞比较多,如果零散的记忆肯定会特别烦,为了方便我们记忆,我们不妨把它梳理归类。

学生活动:分小组根据导学案,完成谦辞分类汇总表,并互相交流。

谦辞分类汇总表

对象词性举例










谦称





称呼自己





用某些名词来代替


  一般男士

用自己的姓或名

臣、仆、某、小人

Eg: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妇女妾、奴婢、奴家
君主

寡人、不毂、孤

Eg:寡人之于国也





称呼家人



形容词+家人

 愚:愚兄、愚弟、愚见、愚意

 敝:敝国、敝岳

         贱:贱躯、贱息、贱内     

         小:小女、小儿、小号



用名词来修饰

谦称比自己年纪或辈分长的,用“家”

比如:家兄、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谦称比自己年纪或辈分低的亲戚,用“舍”

比如:舍弟、舍侄、舍妹。


活动5【活动】【探究与拓展】称谓与文化观念

过渡:积累了这么多谦敬辞,我想其中肯定有很多词语让你有一探究竟的欲望。我们知道,称谓语它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下面两个例子,结合你所了解的课内外知识,探究一下它蕴藏的一些文化观念。

PPT投影:   

【材料一】有个外国女婿来认亲,他被彻底惊呆了。原来,中国除了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可是他只有一个grandma和一个grandpa,该叫谁呢?更可怕的是,他突然多了很多兄弟姐妹,大哥、三姐、堂哥、堂妹、表姐、表弟,哎,他只有cousin一个呀……

相关链接:

举例:《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称赞黛玉说:“这通身的派头,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

总结:“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家庭宗法文化、血缘

【材料二】知府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别人的儿子为令郎;

                 古人向别人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称别人的为“尊夫人”“令夫人”

相关链接:

“拙荆”“贱内”在古代可是有文化的官家人用的。

“五常”: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伦理道德准则。

总结: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贯彻谦虚礼让的思想。


活动6【讲授】【板块二】禁忌语

过渡:确实,礼貌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对人礼貌包括两个方面:敬人和自谦。敬人者必自谦,自谦者必敬人。学会了正确使用称谓语,你就迈出了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可是再往前走,你会遇见语言中的雷区。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那就是“禁忌语”。

1、学生交流禁忌语词语。

2、归纳整理。

PPT投影:

[一]称谓禁忌

1、“避讳”。      

(1)州官田登,因避讳登(灯)字,竟把"放灯"改为"放火"。于是留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典故。

(2)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居大总统之位,觉得元宵二字与袁消谐音,暗含袁世凯被消灭之义,下令改元宵为汤圆。

(3)《红楼梦》黛玉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到‘敏’字亦减一二笔。”

俗话说,"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

2、“避讳”又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观念呢?

中华民族十分重视长幼尊卑秩序,十分重视礼仪;这种秩序的实质其实就是等级观念。

[二]、生老病死禁忌

(1)死

中国:《礼记·曲礼》云:"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庶民百姓:把"死"称作"下世"、"谢世"、"逝世"、"升天"、"老了"、"不在了"、"丢了"、"走了"等等。

西方:pass away(逝世)、to cross over(进入来世)、to go to one’s long home(入墓),last round up(送终)等。

(2)老

西方:忌讳“老”,问人家年龄是不礼貌的。说“老”,ageful(上了年岁)、  the longerliving(生活经历较长的人) 、seasoned man(历练的人)   

中国古代忌不忌讳说老呢?

中国:一直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因为在中国老人多以自身丰富经历帮助年轻人,因此“老”

是智慧的代名词,如老师傅,更有以老当益壮、老骥伏枥为荣的人。

[三]、婉言人短

例:有生理缺陷的人

►当着秃头的人忌言秃(贼秃、秃瓢、秃驴)    

►当着跛腿的人忌言瘸子,拐子,路不平)

活动7【活动】【板块三】委婉语

过渡:以上是禁忌语的知识,也许你会说,我们都是90后,说话做事都是百无禁忌的,是啊,你尽可以张扬个性、率性而为,也可以单刀直入、直言不讳,但是你要知道,人们更喜欢的是“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开门见山是一种方式,曲径通幽更是一种境界。避不开,躲不过,必须要说的时候,就要寻找替代,所以我们应该还学会使用“委婉语”。

【学生活动1】学生分享使用委婉语的场合。

教师:现代社会,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个人意识的觉醒,人们更认可和期待充满尊重理解和富有人性化的交流理念、交流方式。所以避俗就雅,亲友善、重和谐成为人们追求的方向,也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向。

1、避俗就雅

【学生思考】例:上厕所,用委婉语怎么说?

洗手间卫生间WC、方便一下、上一号、唱歌等。

古代人则说更衣、宽衣、出恭、净手等。

【学生活动2】给卫生间取个雅名。

相关链接(图片)

►有家酒楼的卫生间叫“轻松阁”。

►郑州的森林公园:男卫生间叫--男朦胧,女卫生间叫--女朦胧。

►男女卫生间分别叫“男排”“女排”。”排出所”

►有一湘菜馆的卫生间名叫“解放区”。

►观瀑亭,听雨轩

2、亲友善,重和谐

 教师讲授:PPT图片对比显示

►请勿践踏,违者罚款

►此处禁止乱扔垃圾,违者死全家

►此处大小便者,断子绝孙

       纵使主张是正确的,但这些言语,让人不爽,甚至心生反感。让我们问一句:“以暴易暴”“以毒攻毒”这样,真的好吗?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样硬邦邦的词语少了,人们亲友善、重和谐。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这样的标语:

►小草含羞笑,请君勿打扰

►我是寸寸纤细草,请您走路绕一绕”

这样极具人性化的委婉语,让每个有爱心,热爱生命的人感动,不会再走近伤害它。


活动8【测试】“委婉语”学以致用

【测试一】快乐竞猜:

   猜猜这是写在什么地方的提示语。

       请不要吻我。                                               草坪、汽车

       昂首阔步时,我在你的脚下呻吟。               草坪

       请您近距离投篮。                                        垃圾筒

       天黑时我关照你,天亮时你关照我。            路灯

       人间仙境,不食人间“烟火”                           旅游区

       请微笑,摄像中                                            超市

【测试二】出手不凡

   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

          参考: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 银行警示语)发现假币,一律没收。

          参考:一旦发现假币,我们将留作纪念

活动9【讲授】【板块四】课堂总结

       俗话说:“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有温度、有情感的。一句善意的话,听了让人倍感温馨;一句恶意的话听了,让人不寒而栗。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交际中,准确使用称呼、注意避讳、灵活地运用委婉语。世间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情,社会自然也就多了一分文明,多了一分和谐。

活动10【作业】【板块五】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在交际中,我们还要注意客套话的使用,也即所谓“寒暄语”、“致谢语”、“称颂语”、“抚慰语”、“吉祥话”等,请大家课后分小组自由选择其一,搜集资料,进行探究。

2、查找资料,从“父母”、“老师”、“帝王”等词中任选一个,搜集古人的称谓,以朝代为顺序制作表格,探究一下称谓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后面蕴藏的文化观念。

王军奇评论 
  • 优点:

    一节内容完整,活动丰富的语文课

  • 缺点:

    可适当补充词性划分,词义等语法知识

刘振国评论 
  • 优点: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让学生专心听讲,开口说话,动情朗读,用心思考,品味词句,动笔书写,积累感悟。高老师的设计简单中见匠心独运;朴实里显大师风范,令人回味无穷!

  • 缺点:

    没什么缺点,精益求精!

郑瑞玲评论 
  • 优点:

    教学目标明确,准备充分,注重学生能力提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有所获,体现了“大语文”的学习理念。

  • 缺点:

    再接再厉。

陈胜 评论 
  • 优点:

    课程设计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缺点:

    没什么缺点,再接再厉。

张新军评论 
  • 优点:

    课程设计完善,符合课程标准,各个环节联系紧密,对学生活动给予较多关注,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训练。

  • 缺点:

    生成新资源规划设计应有预设

高琴霞评论 
  • 优点:

    教学内容充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缺点:

    缺点留给大家,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Tags: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优秀